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真书第一”郑道昭

北魏时的书法家郑道昭被人推崇为“北朝第一”“真书第一”。

郑道昭(?—516),字僖伯,自号中岳先生,开封(今属河南)人。曾任国子祭酒,后为秘书监,加平南将军,谥号文恭。

《郑文公碑》是郑道昭为纪念其父郑羲所刻的,分上下两碑。上碑刻于天柱山顶,下碑刻于云峰山东边的寒洞山,刻于永平四年(511)。下碑额有“荧阳郑文公之碑”字样,书法风格雄健,笔法凝重,取横衍之势。《集古求真》说它“笔势纵横而无乔野狞恶之习,下碑尤瘦健绝伦”。《艺舟双楫》则评价:“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碑》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其中布白本《乙瑛》、措画本《石鼓》,与草同源,故自署曰草篆,不言分者,体近易见也。以《中明坛》题名、《云峰山五言》验之,为中岳先生书无疑……此碑字逾千言,其空白之处,乃以摩崖石泐,让字均行,并非剥损,真文苑奇珍也。”

《论经书诗》为永平四年(511)所刻,位于胶东莱州云峰山之北,为郑道昭所作五言论经诗。字有六七寸,为摩崖大字,共约三百字,气势颇为壮观。与《郑文公碑》相比,其书更为雄浑,以篆籀笔力,隶书体势,行草跌宕风格,结合楷书端庄的风格,博采众长,可谓“有云鹤海鸥之态”。《语石》云:“郑道昭云峰山上下碑及《论经诗》诸刻,上承分篆,化北方之乔(通骄)野,如筚路蓝缕,进于文明。其笔力之健,可以犀兕,搏龙蛇,而游刃于虚,全以神运。”

《石门铭》刻于北魏永平二年(509),位于关中至四川之褒斜栈道,题款为王远书,武阿仁凿字。在纵肆方面,《石门铭》与《石门颂》一脉相承。这通碑刻字迹线条方中寓圆,“圆而不滑,方而不滞”,取斜体势,跌宕开张,极有韵致。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将其列为“神品”,称“飞逸浑穆之宗”。其体势浑厚圆润,博宽纵逸,浑穆飞逸。

郑文公碑/北魏郑道昭

郑文公碑(局部)

郑文公碑(局部)

郑羲前后碑/北魏郑道昭

《郑羲前后碑》又名《郑文公碑》,此碑书法谨端,笔力雄厚,于浑厚圆润中更遣篆隶之风,甚为学者所重。

郑羲前后碑/北魏郑道昭

郑羲前后碑/北魏郑道昭

郑羲前后碑/北魏郑道昭 zfXwHMAMuI1iZDx2tnUBnyVi+DYZMhbjcfVSteXfvQQ69qmSDNuoxRupP0rMnr3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