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珣于公元350年出生,公元401年去世,字元琳,小字法护,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是王献之同族的兄弟。开国功臣王导是其祖父,祖父与父亲王洽都是书法家。王洽曾与王羲之一起创造过新的字体。王珣在这样的书法世家中成长,自然而然也会书法。《书小史》说他擅长行书。其弟王珉更胜他一筹,当时的人有这样的说法:“法护(王珣小字)非不佳,僧弥(王珉小字)难为兄。”但他的书法墨迹《伯远帖》却令人意想不到地流传到现在。《伯远帖》为纸本,行书手卷,长25.1厘米,宽17.2厘米,一共5行47个字。
该帖如今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清代乾隆皇帝将其视为“三希”之一。经过专家鉴定,“三希”之中,《中秋帖》和《快雪时晴帖》都是临摹本,只有《伯远帖》是真迹。此帖结构严谨,笔画刚劲有力,转折十分自然,是当时书法艺术风格的代表作,与唐朝以后的笔法完全不同。
伯远帖(局部)/东晋王珣
伯远帖/东晋王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