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始终生活在担惊受怕之中。我母亲的心脏不好,我经常看见她昏厥在地板上。我们都很担心她会离我们而去,我一直认为没有母亲的姑娘子都要被送到镇子上的孤儿院。想到也许要在孤儿院长大,我就非常害怕。6岁的我祷告最多的就是:“亲爱的主啊!请保佑我的母亲能够活到我不需要进孤儿院的时候。”
20年之后,我的弟弟梅纳身受重伤,他在忍受了两年的痛苦摧残之后,永远离开了我。他自己没办法吃饭,就连翻个身都不可能。为了给他减轻痛苦,我不分昼夜,每3小时都要给他打一针吗啡。我给他整整注射了两年。我是一所学院的音乐老师。邻居们一听见我弟弟痛苦的叫声,就会给学校打电话,我就会冲出教室,回到家给他打针。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我都将闹铃定在3小时之后,这样能让我起床给他打针。冬天的晚上,我会在窗外放上一瓶牛奶,它就会冻得和冰激凌一样,我很喜欢吃。闹铃响起的时候,窗外的冰激凌也会是我起床的动力。
在这两个经历中,我做了两件事来让自己不会自哀自怜、责怪他人。第一件事就是,我每天要教12小时到14小时的音乐,这样让自己忙碌起来我就没有空闲时间去忧伤了。只要我认为自己要开始忧伤的时候,我就反复自我安慰:“听着!你只要还能吃饭、活动,没有疼痛,你就应该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不管发生什么事,最重要的就是你还活着!一定不要忘记这一点。”
我决定尽我所能来养成感恩的生活态度,不管是内心的想法,还是表象。每天早上醒来,我先感激上天,我可以行走,可以为自己做早餐。不论我自己有什么烦心事,我都要成为镇子上最开心的人。也许我没有达成这一目标,但我确实成了全镇最善于感恩的人—我工作伙伴的困扰应该不像我这么多吧。
这位音乐老师使用了两项准则,她让自己忙碌得无暇烦恼,她想到自己获得的恩泽,这样的方式也许对你也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