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 将做过的蠢事记录下来

卡耐基名言

警惕陷阱,不要让同一个错误犯两次。

每个人都有赚钱的欲望,当你通过正常手段来赚取属于你的财富时,这本是无可非议的。而偏偏有些人却整日里想着不劳而获,不择手段,哪怕是和魔鬼合作也无妨。这类人通常的结局都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或者是连连受骗,混到坐吃山空的地步。这些人不幸局面的造成,往往是自食其果,不劳而获的心理在作祟。

但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诚恳踏实地在赚钱,都是尊重商业道德的商人。我曾经听过一个关于一对商人父子的故事,也许这更能说明问题。

这位父亲是一个踏实本分的商人,而这个儿子却是一个颇具野心的年轻人。在这位老商人年事已高,想逐渐退出商界时,他把自己创下的店铺和多年积攒下的稳定客源全权交付给儿子打理。在过去,老商人的实在是众所周知的,他在卖货时常常告诉顾客,“这件商品10元钱进来的,我现在11元卖给你,赚你10%的利润”。所以人们都很乐意和他成交,不过10%的利润嘛,这在商业经营里已经是很低的了。就这样,他的方式往往能让顾客心生信任和愉悦。而他的儿子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心中有着太多贪婪和欲望,认为父亲做生意时太诚实,太吃亏了。于是,当他经营店铺时,只有10元钱的物品他通常会抬价到20,经过一番热烈地讨价还价后,要卖到15才肯出手。那么这件物品比当年他父亲卖时要多赚4元钱。久而久之,前来买货的顾客也都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于是他店铺前的人变得越来越少,他的商业运转出现了巨大危机。

因此,父子俩便常因此事争执不休。儿子总说:“你早该休息去了,出去散散步,不要操心这些事。”老父亲当然很乐意享清闲,可是他看到那些老顾客都不再买儿子的账时,又无法坐视不理。甚至很多顾客来了之后都要一直等到父亲回来才买东西,不管儿子如何费心劝说都没有用,只要老人家出现,生意就能立刻成交。由此看来,经商更需要的是一种诚信。

有时经营商业就如同经营人生,你有多真诚,就会有多少收获。那些靠欺诈哄骗获得利益的人,他的生意也就只会做成一次,而这并不是长久的经商之道。

你经商时只有做到诚实守信,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尊重。换位思考一下,当你和别人进行商业交易时,必定也会存在着谨慎戒备的心理。因为在这个良莠不齐的大千世界里,谁都知道有一些不良之徒是专门利用人们的善良同情来牟取不义之财。他们比窃贼更难招架,你可能因为一个疏忽就招来灾祸。因此,在和别人做生意之前,切不可掉以轻心,不要毫不掩饰地让对方看到你的底细。你一定要懂得保护自己隐藏自己,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例如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辆轿车在高速公路上撞车了,万幸的是车主都没有受伤,可他们却受到了惊吓。当他们爬出车子时,浑身战栗不止,看起来他们两个都已经精疲力竭没有心思去争论谁是谁非了。于是他们气喘吁吁地坐在路边,交换了一下彼此的名片,一位是名叫弗尔逊的医生,一位是叫布克的律师。

布克有些颤抖地对弗尔逊举起啤酒瓶:“喝吧,兄弟。”弗尔逊医生说了句“谢谢”,就一把接过瓶子咕咚咕咚地喝了起来,然后他把酒瓶还给布克律师,可布克只是把酒瓶接过来盖好盖子放在地上。“你怎么不喝?”医生好奇地问他。

“我当然会喝,不过要等警察来了之后。”律师这样回答。

医生听到后顿时醍醐灌顶,他愤怒地盯着律师,恨不得把喝掉的酒呕出来。就这样,布克律师只运用了一个小技巧就把车祸的责任嫁祸给了医生,如此简单。

而这位医生就那么轻易地上当了,警察来了以后他恐怕百口莫辩,难逃罪责了。

通常来讲,人们的失败多是败在他不太了解的事情上。而在这件事情中的胜利者,无疑是做到了知己知彼,了解对方的心理。因此这场心理战就会分出胜负,让有些人栽了跟头。下面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玛丽因受了免费美容广告的蛊惑,走进了那家美容院。进去之后,美容师一边帮她做美容,一边和她聊天:“小姐,你的皮肤真是细腻极了,美中不足就是肤色有点儿暗,我想这一定是你平时少做护理的原因。如果能做一套好的皮肤护理,我相信你会比现在年轻10岁。”

美容师渐渐开始切入主题:“比如说我们的护肤品就非常好,是和强生公司用的同一配方,我们甚至把做广告的钱都花在免费为顾客美容上了,而且如果用我们的产品会享有更多美容服务的……”这位美容师神采奕奕地推销着他们的产品如何神奇。这时玛丽才顿悟,之前来免费美容的同事临走前就在这儿买了一大堆化妆品,至今还懊恼万分,甚至提醒她不要上免费美容的当。

玛丽看似昏昏欲睡,沉默不言。其实她此刻正在思考脱身之计。本来她想充分享受美容带来的惬意,可如今却只剩下在心中感叹了,“天下真是没有免费的午餐!”过一会儿,美容做完了,美容师拿过来一大堆瓶瓶罐罐,竭力推荐这些化妆品。

玛丽假意认真倾听着,然后对美容师说:“的确不错,可真是不巧,我今天没带那么多钱。”她本想这是最好的借口了,让人无法反驳。可没想到美容师却镇定地说:“没关系,你可以留下一些押金,产品我会为你好好保存的。”玛丽又心生一念:“可我还担心不适合我皮肤呢!”美容师又接招说:“不用担心,不适合的话以后可以退货。”这时美容师的脸色已经很难看了,言语中也带着愠怒。玛丽也生气了:“上帝啊,我就是不想买了!”见到玛丽动怒,美容师这才识趣地黑着脸走开了。

此刻玛丽突然想到:其实有时撕破脸还是很有好处的!

终于,玛丽看穿了这家店免费美容的小把戏,一分钱没花走出了美容店。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这家美容店的商业陷阱让人防不胜防,这虽然不像古代那种围猎战争中的陷阱,早已布好埋伏,按兵不动,静待着猎物上钩,但是这种商业陷阱却和那些陷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正是由那些陷阱演变而来的。

除了商业陷阱之外,在生活中还存在言语陷阱。不过这并不是单纯的言语缺陷,而是人们的思维漏洞让那些诈骗手段有机可乘。

例如,当杰克问汤姆说:“你又打你妻子了是不是?”汤姆脱口而出:“没有啊!”这看似简单的一问一答却包含了狡诈的语言陷阱,也就是说汤姆不知不觉就中了圈套,“没有啊”这个回答实际上透露出了“他之前打过他妻子”的信息。若是他之前没有打过妻子,就这么懵懂、毫无防备地承认了,那这种言语陷阱就让汤姆蒙受了不白之冤。这种在生活中常常别有用心的言语陷阱,在语言学上我们称之为“预设”。

而这种心理战术在商业中也常被商人们乐此不疲地运用着。比如说,有一家餐馆,每天早餐时鸡蛋销量一直很低。这种情况的发生大部分都不是鸡蛋的质量问题,而是服务员的语言艺术出了问题。他一般都这样问顾客:“请问您要不要鸡蛋?”而多数顾客都脱口而出:“不要!”后来聪明的老板参悟了其中的关卡,就让服务员这样问顾客:“请问您要几个鸡蛋?”果然,仅仅是一句话的改变,成效却是无比显著的,这给老板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当我们分析这句话的改动时,不难发现里面其实藏着一种语言预设。当问你“要不要鸡蛋”时,就是在表示你可以买,也可以不买。而当换成了“您要买几个鸡蛋”时,包含的语言预设在不知不觉地提醒着人们“我要买鸡蛋”这个事实。所以多数情况下,顾客们一时间很难抵挡这种思维惯性。

当你在社交中遇到语言陷阱时,要么避开它,要么敲破它。前提是你一定要反应敏锐,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个陷阱,而有发现陷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由于语言学博大精深,经常会出现含糊不清、一词多义等现象,所以同一个有着固定含义的词,也会因说话者的语气、语调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含义。

所以,你若是想轻易参悟到这种语言陷阱,就一定要仔细根据对方说话的语言、场合、身份、语调、语气等多方面考虑进行含义取舍。而有时你又要完全靠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进行判断,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

华盛顿年轻时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天他的邻居偷走了他的马,他发现后去找警察并在邻居家的农场发现了这匹马,可是邻居却矢口否认并且不打算把马归还给他。

这时华盛顿心生一计,他用双手捂住马的眼睛说:“既然如此,

那你说说你的马哪只眼睛是瞎的,我请你在警察面前回答我。”

“这匹马的右眼瞎了。”邻居说。

华盛顿把捂住的手移开,所有人都看到马的右眼神采奕奕,灵光闪闪。

“哦!我记错了,是左眼瞎了!”邻居又说。

华盛顿把捂住左眼的手也移开,马的左眼看起来也没有任何问题。

“天啊!我真是被你气糊涂了!这只马的眼睛根本没有瞎!”邻居大叫起来。

“够了!别再狡辩了!华盛顿先生,我已经明白了,请您把马牵回家吧。”警察大声说。

华盛顿正是成功地运用了语言陷阱这个好办法找回了自己的马。

还有一个关于语言陷阱的古希腊神话故事,也就是著名的“鳄鱼悖论”:

从前有一条鳄鱼从一个年轻的母亲怀中夺走了她的孩子,然后鳄鱼开始问这位难过的母亲:“你猜我会不会吃掉你的孩子?如果你说对了,我就把孩子还给你;你说错了,我就会吃掉你的孩子。”

这位母亲思索了一会儿,回答道:“我想你会吃掉我的孩子。”

这样的回答令鳄鱼十分为难,若是吃掉孩子的话就证明这位母亲答对了,它应该把孩子还给她;若是不吃的话,就说明这位母亲答错了,它就要吃掉孩子。它既要吃掉孩子又要把孩子还给那位母亲,这让它为难得焦头烂额。最终没有办法,它只好把孩子还给这位母亲。

鳄鱼悖论的特点在于问题和答案互成因果关系,首尾相接,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悖论。

有些语言陷阱被设计得巧妙而且极其自然,让我们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跌入了圈套里。

举个例子,有一个小偷曾在服装店里偷了一件衣服,然后他大摇大摆地搭在手臂上走出了大门。当店员发现后追出门外拦住了他,小偷没有表现出丝毫惊慌,他镇定地说:“真是不好意思,我拿错了。”然后就把衣服还给了店员,而这位店员也没有仔细思考,过多追究这件事情。

在这个故事里,小偷的伎俩就是运用一个语言预设“我有一件和它差不多的衣服”。若是当时这位店员立刻识破了这个预设,反问他说:“你那件衣服是什么样的?那件衣服在哪里?”这个小偷就会哑口无言了,因为他根本拿不出一件差不多的衣服来,那么他的小偷身份就会被轻易识破。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种语言预设随处可见,所以我要提醒善良的人们:“千万要小心!”

所以我们在和别人打交道时,一定要切记以下这个原则:

警惕陷阱,不要让同一个错误犯两次。 uJnvPM+3sgFV86cUVkWWUMn22SLPIMKLy/AItjcSg5oYO2HzsgVbvuFixElJ8Mf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