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朋友是一剂缓解郁闷心情的良药,是帮你卸去心头重压的瑰宝。和朋友分享快乐,你将得到两份快乐;和朋友分享忧愁,你将卸下一半忧愁。
朋友,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可真正的朋友绝不仅仅停留在嘴上。交友之道也非常讲究,一位真正的朋友将为您的事业发展带来好处,而一位坏朋友却只会给你带来损失,甚至令你遗憾终身。因此,交友一定要慎重。
我们一起来看一则寓言,或许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某些启示:
很久以前,有两个十分要好的朋友,他们的关系简直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有一次,他们一起走进了沙漠,走了很长时间,水喝光了,他们的生命受到了干渴的威胁。这个时候,上帝为了考验两个人的友谊,便交给他们两个大小不一样的苹果。上帝说:“只要吃了其中那个大苹果,就可以安全走出沙漠。”
听到上帝的话,两个人都坚持把大的苹果让给对方,把小的苹果留给自己。谦让到最后,两个人谁也没有拿大的苹果,却在疲惫不堪中睡了过去。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一个人突然醒了过来。他吃惊地发现他的朋友不见了踪影,而他身边只留下一个苹果。迷迷糊糊中,他觉得朋友带走了那个大苹果,而留给自己的这个才是小苹果。他的心中出现了被骗的感觉,只能在失望和愤怒中慢慢地向前走着。
忽然,他看到了昏倒在路边的朋友。他没有丝毫犹豫,快步跑过去抱住了自己的朋友,这时他才发现,原来朋友手中紧握的苹果才是那个小的苹果,他便把大的苹果给了朋友吃。
最终,两个人都通过了上帝的考验。
通过这则寓言,我们可以看到,不能随便怀疑朋友,任何疑虑和猜测都将加大朋友间的裂痕。我们要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一定能清清楚楚地看明白一个人。
我们要学会付出,只有在真心实意的付出中,才能体会到生活的趣味。而我们付出的真情实感及爱都会带来丰厚的回报,这一回报就是赋予我们一片广阔无垠的生活天地。
当你取得优异成绩时,在你认识的人中,大多数人都会为你祝贺,并且在平常的生活中也会交往顺利。可是你细细算一下,真正能称得上知心朋友的又有几个?你上千个普通朋友中或许只有一个。
只有经过真正的考验之后才能确认是否是真正的朋友。所以,请不要过早地给朋友以只属于真正朋友之间的信任,我们的头脑中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概念,那就是:
那些只属于平安时期的朋友,在遇到困难时根本不靠谱。
那些可能会成为敌人的朋友,只会在你遭遇苦难时嘲笑你。
那些所谓的酒肉朋友,当你一帆风顺的时候他们会围绕着你,但当你遭遇不幸的时候,他们只会抛弃你。
那些只能同享乐的朋友,根本无法真心合作做一些事情,他们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那些场面上的朋友,当你需要进一步拉近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时,只会听到否定的回答。
那些只停留在利益层面的朋友,当利益消失的时候,你们之间的友谊也将消失。
剩下的那些朋友才是你真正的朋友,这样的朋友仿佛是为你遮风挡雨的帐篷,即使在疾风骤雨之中也会为你提供避难之所。这种朋友可以称得上是无价之宝,这种朋友犹如你的爱人,他的价值无可估量。
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友情,就犹如一台戏曲失去了音乐。如果你的生活中没有友谊和仁爱,必将苦闷得像一句古拉丁谚语:原本热闹的城市仿佛变成荒凉的原野,原本充满生气的面孔仿佛变成了无生趣的雕刻,语言也将变成令人生厌的噪声。
真正的朋友是一剂缓解郁闷心情的良药,是帮你卸去心头重压的瑰宝。和朋友分享快乐,你将得到两份快乐;和朋友分享忧愁,你将卸下一半忧愁。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友情这种人际关系非常特殊,也只有人类才会拥有这种感情关系。虽然家庭亲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恋人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甜蜜,但这些都不能取代友情。这是因为真正的友情没有任何本能的因素,而这种感情关系是生活中真正不可或缺的人际关系。我们也能把这种关系称为友爱,这种爱是亲情之外的另一种存在。
真正的友情,基本上不会受到来自本能的欲望及利益的驱使。这是因为友情是心灵撞击的结果,是无法通过语言表达的强烈的情感,友情没有掺杂任何利益,是一种完全值得依赖的感情。当然,朋友也分为很多种,亲密程度也有所不同。但是,人的一生可能只有一两个真正的朋友,但却是我们人生的可贵财富,是我们生活中永不磨灭的力量和最强大的快乐。
友情,可以让你在生活中遇到误解时仍能感到安慰。因为在你的内心深处,你知道你的朋友一定不会误解你。这样一来,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超越这份珍贵的理解。
然而,无论什么关系都需要维持平衡,朋友之间的关系也一样。无论哪一方付出得多或者少,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成为对朋友的潜在伤害,而人们往往很难察觉到这种伤害。
或许你体验过这样的感觉,在你帮助他人的时候,如果他们能坦然接受,你的内心将感到快乐。可是你表现出的快乐可能会伤害到被帮助方的尊严。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方过多地接受另一方的恩惠,可能会令另一方回避两人的交往。深刻剖析才会发现,这是因为过多的给予伤害到了对方的自尊。
善于交际的人往往会注意到这种平衡,因此在给予他人帮助的时候经常传达出不求报答的心意,也只有这样才能令受到帮助的人的自尊不受到伤害。同时,这也将激发被帮助者的愿望,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帮助对方。
另外,善于交际的人会故意假装受到对方的一些小恩小惠,这样做就可能保证在帮助对方解决困难的同时又得到一些回报,以此来谋求被帮助者内心的平衡。
众所周知,如果朋友之间的往来越来越少,彼此之间的感情也可能越来越淡薄,所以我们要通过增加合作来增强彼此之间的友谊。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美国一位有名的广告人士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他发现自己的一位老朋友和自己的关系正在慢慢冷却。他特意找到老朋友,希望他能帮自己画一张新的水管设计图,并且希望得到对方可靠的建议。这位工程师欣然接受了朋友的请求,并勤奋地工作,这完全在广告人士的意料之外。后来,这位老朋友为他提了非常多的宝贵建议,两个人之间的友谊也更加深厚。
美国著名的太平洋铁路建筑师史密斯年轻时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史密斯刚开始的职业是皮货商,为了做好生意,他只能放下曾经的怨恨,和自己的仇人猎户成了朋友。虽然刚开始的时候两个人都感到别扭,无法坦率地交往,但自从史密斯找了个理由去猎户家里住了一天之后,两人的关系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怨恨消失不见了,而两人也成了知心好友。
上面发生的两个故事都源自人们内心深处的本能,而这种本能就是自己的一种愿望,即帮助他们。人类都有一种愿望,希望自己能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善意的回报。
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喜欢,就要先喜欢别人,如果你不喜欢别人也将难以受人喜欢。让别人喜欢你的前提是你要喜欢别人,但这一原则却往往被人遗忘。有些人表面上隐藏,或行动张扬无比,努力表现自己,实际上他的内心是在渴望别人喜欢自己,但这样的方法显示是不正确的,结果也只能取得相反的效果。
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你讨厌某个人,就不要渴望这个人会喜欢你。这条原则非常普遍,这种做法就像你到酒店吃霸王餐却不付饭钱一样。
所以,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喜欢,就要遵守这条基本原则:先喜欢别人。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首先,让被实验人写下自己喜欢的人的名字,先写最喜欢的人,喜欢程度依次减弱,列出一个表格。之后,让被实验人写下自认为喜欢自己的人的名字,依旧先写最喜欢自己的人,喜欢程度依次减弱。最后,被实验的人将两张表格加以对比,他们发现自己喜欢的人和自认为喜欢自己的人在顺序上基本相同。这个实验表明,你是否喜欢别人,喜欢的程度如何,别人就怎么喜欢你,喜欢的程度也大致相同。这个实验可能有些不妥当,但这并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内容是我自认为正确的解说,也是我的真实想法。没错,我们不可能对所有人都付出百分之百的爱,但我们不能放弃爱别人的努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非常伟大的,我们需要拥有这样的心态。
可是,不能认为自己的本事超群,以一时之勇去全力承担所有的事情。我提倡的是,任何事情都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管你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正视苦难,保持积极的心态,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即使失败了也不能气馁。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在失败中总结反省,增加我们反败为胜的机会。
另外,我们必须学会自我欣赏,将曾经的成功在纸上列出来。我们需要在成功的事例中肯定自我,以此来增强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高人一筹。
同时,我们要主动和朋友保持联系,和他们分享自己的理想和计划,来自朋友的欣赏也将成为我们完成计划的动力,增强我们坚定不移地完成事情的决心。
面对朋友,我们不能目中无人,不能自以为是,更不能丢掉自信和尊严。我们要避免情绪和言行上的骄傲,要避免消极的态度、自甘堕落的愚蠢行为。
无论在什么场合,能够面带微笑、始终保持心情开朗的人都会成为受欢迎的人。
生活缺少规律、没主见、遇事情绪化的人不可能与人相处融洽。如果想避免这些感性的心理变化带来的恶劣影响,我们必须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成为一个重情重义、原则坚定的人,只有这样,你才会发现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能有人向你伸出友谊的橄榄枝。
自尊的另一种表现是尊重他人。只可惜,太多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也因此错过了太多交朋友的好机会。所以,如果你能交到一位真正的朋友,这种机会非常难得。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珍视友情、倚重朋友”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交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