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良性竞争的形成,凭借的是个体与集体关系的顺利发展,也凭借着一种良好的互相合作的关系。
人是以群体生活为主的,一个孤立的人不可能存在于社会上,而人类的发展就是社会的发展,它一定会存在合作和竞争。
动物界有一条不变的规则就是合作。如,单个的蚂蚁力量并不惊人,可是由成千上万的蚂蚁组成的蚁群,力量却能够毁掉千里长堤。动物界中,蚂蚁可以说是最懂合作的重要性。
英国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点燃一盘蚊香,放进一个蚁穴。最初,穴中的蚂蚁非常慌乱,20秒后,蚂蚁开始尝试灭火。一只蚂蚁把蚁酸喷在燃点上,然而,单个蚂蚁喷出的蚁酸是极少的。因此,有很多勇敢的蚂蚁葬身火海。可是后边的蚂蚁继续拥上来,不到一分钟,火就被扑灭了。活下来的蚂蚁马上把死去的蚂蚁尸体搬到近处的一块“墓地”,并在上面覆盖了一层薄土。
过了1个月,这个科学家又点燃了一根蜡烛,将蜡烛放进了蚁穴开始观察。虽然这次的火很大,可是这群蚂蚁因为有了上一次的灭火经验,并没有像上次那样慌张,它们很快有组织地共同作战,不到一分钟,烛火被扑灭了,蚂蚁却没有一只受伤的。科学家对此感到很惊异。
蚂蚁在火势蔓延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只顾自己逃生,而是很多蚂蚁团结合作,而后像雪球那样滚动,从火海中逃走了。而被火烧到的那些最外边的蚂蚁,就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这响声就像那些为逃出去而牺牲的蚂蚁的悲惨呼喊。
一个老人也讲了一个蚂蚁的故事。他说:
蚂蚁极有灵性。在一年发大水时,我看到过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我发现在波涛之中,有一个像篮球那么大的黑球。等那个黑球漂到近处,我看到那竟然是一大团蚂蚁聚成的蚁球。外边的蚂蚁在波涛中不断被大水冲走,然而这个蚁球太大了,没有被冲走的蚂蚁依然紧抱在一块。没过多长时间,靠岸的蚂蚁球就好像登陆舰上的战士一样,一层一层地展开,快速整齐地一排排冲上了堤岸。而那些牺牲了的蚂蚁,则留在了岸边的水中。这是一个不小的蚂蚁团,它们再也爬不上岸了,可是它们仍然紧紧地抱在一起,让人大为惊异……
俗话说:“骆驼能驮千斤,蚂蚁只背一粒。”可是如果从骆驼和蚂蚁的体重来看,骆驼就差多了。
富兰克林曾经说道:“蚂蚁比所有的动物都勤劳,可是蚂蚁却从来不骄傲,不夸耀自己。”这些深刻又精彩的赞誉是非常动人的。当你看到蚂蚁在面临灾难时的大无畏精神和聪明才智后,你就会意识到,这些赞美的话语并不过分。说到这些,我们难道不能从蚂蚁的精神中得到更为深刻的启迪吗?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类天生就是社会型动物。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个人的力量也很难跨越时空的障碍,摆脱环境的因素。所以,人很自然地就具有群体性。人们也很高兴加入群体。而群体的力量是可以让人类摆脱环境束缚的,这就是说,群体使人类的某些设想成为了现实。这就是群体具有的吸引人的魅力。因此说,合作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下面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人类合作的重要性:
玛格丽特于1943年春来到“老年康复中心”。她因为中风,右手完全没有了知觉。医生说,她的右手已经不会康复了,按照医生的意见,她来这里做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此处的员工米莉高兴地接待了她,带她看了中心的设施并把她介绍给其他工作人员。米莉非常细心,她十分在意玛格丽特的心情,她注意到玛格丽特在参观钢琴室时表情很痛苦。
“太太,您怎么了?”
“不要紧,”玛格丽特轻声说,“只是我看到钢琴便想起了一些以前的事情。”随后,玛格丽特告诉了米莉她以前辉煌的音乐生涯。米莉认真地听着,目光一下子就看到了这个黑皮肤的老妇人已经残废的右手。
“请您等一下,我很快就回来。”突然,米莉想到了一个奇妙的主意。一会儿,米莉回来了,她身后紧跟着一位身材很小、满头白发、戴着厚眼镜靠助步器走路的老太太。
“这是玛格丽特,这是露丝。”米莉给她们做了介绍,又笑着说,“露丝也会弹钢琴,可是她中风后,左手就没办法动弹了。玛格丽特太太左手健全,露丝右手健全,我觉得你们如果合作,肯定能弹出优美的钢琴曲。”
“你对肖邦降D调华尔兹熟悉吗?”露丝的目光非常愉悦。玛格丽特点头称是。后来,她们就不再说太多的话,而是配合默契地一起坐在钢琴前。键盘上出现肤色不同的两只手。一只手是黑色的,手指纤长;一只手是白色的,手指短胖。键盘上滑动着一种节奏,一曲动听的音乐在室内响起来。
从此,她们就一起在钢琴前弹奏。她们在老年康复中心的合奏还在学校、教堂甚至电视中播出,给人们带来了快乐。她们都是家里的祖母,又都失去了丈夫独自居住,都没有儿子。更为相似的是,两个人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甘于奉献。可是,她们没有另一方的合作,就不会成功。
她们坐在钢琴前,非常亲密,既品味着人生,也享受着肖邦、巴赫、贝多芬的音乐,并通过这种优美的音乐传递着她们的感情。露丝能够感觉到玛格丽特在说:“虽然我失去了独自演奏的权利,可是上帝却给我送来了露丝。”玛格利特也感觉到露丝在说:“上帝创造了这个奇迹。”
这个故事向我们讲了一个明显的道理,合作才能成功。对于残疾人来讲,这种合作是必要的,正常人也需要这种合作。所以,你如果希望自己有一番成就,就要考虑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如果想成功,一个人要将自己融入一个集体,要自觉主动地维护集体的利益,这样才会使你的人生健康、顺利地发展。
从另外的角度讲,人生要发展,就要自立与合群。个体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的发展,没有集体的发展就没有个体的发展,这就是这节要讲的基础知识,竞争与合作。
作为积极的人生观,竞争与合作是人生与事业成功的重要方法。在英国,竞争最先用于竞赛,对此这样理解的人是福布斯。他说过,人对人来讲是狼。他认为,竞争者“发愤图强希望自己赶上对手或超过对手”是为了取得成功。这就是他说的竞赛的原意。他又说:“假如这种竞赛夹杂了自私,就会掺杂一些自私的目的,使双方敌对,引发损害自己不利于他人的争斗。”根据这些,福布斯提出的“契约论”和“自然法”是以保证个人生存为目的,从而约束个人在竞争中的随意性。“契约论”和“自然法”里的竞争法则,使竞争所用的手段有了一个界限,尽管这是利己性的,但这个规定实际上是给出了一种合作。因此,积极的竞争属于良性竞争。
英国学者威廉·汤姆斯早在19世纪时,就对历史上存在的竞争从功利主义方面出发进行了分析。威廉认为,竞争是生物界与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规律,个体谋取利益能够促进个体的前进,是不可缺少的。所说的竞争,就是激发个体的最大才能,勇于争先,成为群体中的优秀者。同时,竞争也表现出自立、自强的特性,应该肯定这种良好的有意义的竞争。
然而,个体良性竞争的形成,凭借的是个体与集体关系的顺利发展,也凭借着一种良好的互相合作的关系。
个体和集体、竞争和合作的心态和意识是需要具备的。日本人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一个优秀的日本人,既具有强烈的渴望成功和胜利的精神,还非常注重集体意识,擅长协作。在行为方面,日本人常常表现出自我表现与克制的统一。
美国史学家埃德蒙·赖绍尔对日本人大加赞扬,他说:“日本人与西方人相比,更具有集体主义意识。并且,比西方人更懂得如何团结合作。”可是,他又强调:“日本人的自我意识十分强烈,即使他自己已经融入到集体中,他也会坚持保持自我意识,这使他们能够努力拼搏,不断表现自己,积极向上。”
所以,如果你想让一个充满自我意识的人接受你的想法,并和你合作,你就应该记住以下原则:
以合作为基础,提出具有挑战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