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书法四体的源流

在开始学习书法的时候,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真、草、隶、篆四体书法,了解它们的演变顺序。

按书体的演变顺序来说,应该是篆、隶、草、真。先产生了篆书(甲骨文属于篆书体系),由篆书发展到隶书,之后出现草书,最后出现了楷书。楷书如果写得连贯一些,就是行书。

书法四体是大家熟知的真、草、隶、篆。这四体书法都有相应的规范和艺术标准。在四体之外,其实还有行书。行书在楷书和草书之间。我们这里只讲四体。篆书狭义即指籀文和小篆。广义指隶书以前甲骨文之后的所有书体及其延属,如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古文及小篆、缪篆等。关于“篆”的含义,唐张怀瓘在《书断》中说:“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古人认为篆书为仓颉所作,如唐韦续《墨薮》称:“黄帝史官仓颉写鸟迹为文,作篆书。”这种说法只可作为参考。一般认为,自周宣王太史籀作《史籀篇》,汉人名之为“大篆”;其后列国分治,文字异形,到了秦代,所谓的“秦书八体”都属于篆书体系。小篆是对秦以前古文字的总结,也是第一次统一、规范文字的标准字体,也称为“秦篆”。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认为:篆书之名始于汉代,秦以前所未有。篆书是对隶书而言的,“施于徒隶的书谓之隶书,施于官掾的书便谓之篆书。篆者掾也,掾者官也。汉代官制,大抵沿袭秦制,内官有佐治之吏曰掾属,外官有诸曹掾史,都是职司文书的下吏。故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篆书笔画圆转,书写要流畅,唐孙过庭《书谱》说:“篆尚婉而通。”

我们先来看篆书中的甲骨文。

甲骨文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约公元前1500—约公元前1100)。甲骨文象形的意味最为明显,是以表形为主、表意为辅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文字之根,中国书法之源,书法的篆书之祖。

商甲骨文

甲骨文指殷商时代王室刻在占卜用的龟甲、兽骨上的记录文字。由于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所以称为“甲骨文”。又因为主要是商王室占卜的记录,所以也称作“卜辞”。又因其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此地在历史上曾是殷商王朝的故都,即“殷墟”,故甲骨文又称作“殷墟文字”。当时举凡祭祀、征战、婚姻、疾病、狩猎、风雨晦冥、年成丰欠、时日吉凶、分娩男女等,无一不卜,以贞吉凶,并在甲骨上刻写卜辞及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所出的是商王盘庚迁殷至纣亡近二百五十年间的遗物,它既是研究商代文化的宝贵文献,也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实证。早在秦汉、隋唐时代就曾出土过甲骨文,但是未能引起世人的注意。直至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才为王懿荣、刘鹗发现,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近年又在西周发祥地陕西扶风、岐山一带的周原地区发现一批周人甲骨文。目前出土的甲骨文总数多达十余万片,单字总数有五千多个。甲骨文大多用刀刻成,少数手写而成,朱墨并见;有的刻后填朱,多数只刻不填。甲骨文字规整而美观,大者径逾半寸,小者细如芝麻,笔法方圆并用,古朴烂漫,变化多姿。邓以蛰在《书法之欣赏》中说:“甲骨文字,其为书法抑纯为符号,今固难言,然就书之全体而论……其悬针垂韭之笔致,横直转折,安排紧凑,四方三角等之配合,空白疏密之调和,诸如此类,竟能给一段文字以全篇之美观,此美莫非来自意境而为当时书家之精心结撰可知也。”有人将甲骨文的风格分为五期:一、盘庚至武丁期,书风雄浑。二、祖庚、祖甲之世,书体工整凝重。三、廪辛、康丁之世,书风颓靡草率。四、武乙、文丁之世,书风粗犷,劲峭多姿。五、帝乙、帝辛之世,文字规整,一丝不苟。近百年来,国内外甲骨文研究成就卓著。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近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已完成集甲骨学之大成的《甲骨文合集》,精选甲骨五万片,是研究甲骨学、甲骨文的比较完备的资料。

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汉字和甲骨文一脉相承,这条文字发展的长河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很多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定型了,它们的音、形、义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

金文

商、周青铜器上铭文的统称。属大篆系统,包括了小篆以前的大部分篆书形体,是研究古代书法的重要实物资料。金器起源于商代早期,盛行于西周,种类有炊器、食器、酒器、洗器、乐器、兵器。金文的内容多为当时祀典、锡命、田猎、征伐、契约等记录,故又为研究上古社会历史的宝贵资料。金器上的文字大都不多,甚至仅一二字,最长为《毛公鼎》,凡32行共491字。东周后,简策盛行,宗周金文就接近尾声了。殷商的金文带有强烈的象形性质,近于图画,商末始有较长的纪年的铭文。周初铭文笔画中间粗重、两头尖锋,或有明显的捺刀形。西周后期,笔画粗细均匀而两头浑圆。春秋中期以后,笔画变细而字体加长。“金文”这一名称是20世纪初文字学家确定的,此前有大篆、籀文、钟鼎文等称呼。相对于小篆,金文称为“大篆”。因为据说是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15篇,所以它又被称为“籀文”。又因为它是钟鼎彝器上的铭文,便又被称为“钟鼎文”。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小篆以前、甲骨文以后的篆书,最规范、字数最多的就是青铜器上的铭文。青铜古时称为“金”,所以金文是大篆最有代表性的名称。

商四祀邲其卣及铭文

石鼓文

战国时秦国所刻十块鼓形石上的文字,每个石头的圆柱形竖面上都刻着一篇古诗。以北宋拓的“先锋”“中权”“后劲”三本作参照,发现其文尚存有488字。《石鼓文》的内容是记秦国国君的游猎活动,也有学者指出石鼓文是先秦史诗。关于刻石年代,前人多以为系周宣王时所刻,现在认为《石鼓文》为秦刻这一论点已无疑义,但确切年代尚不统一,大多数意见认为刻于秦襄公八年(公元前77年)至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25年)之间。《石鼓文》书体为大篆体,已经摆脱象形图画的痕迹,唐初发现于歧州雍县南之三峙原村。每鼓刻四言诗一首,十首合为一组,其内容为记叙当时的渔猎情况,故亦名“猎碣”。其书体为大篆(或因其中多与籀文相合而定为“籀文”),是秦系文字的典型作品,也是研究小篆来源的重要资料。其书法高古劲健,有如镂铁,字形婉润端庄,笔画凝重浑圆,历代书家均奉为圭臬。刻制时代诸说不一,唐代韦应物以为周文王之鼓,至宣王时刻诗;韩愈以为周宣王之鼓;近代考证皆指为秦国刻石,但又有文公、穆公、襄公、献公等不同说法。该鼓现藏故宫博物院,其中一鼓已泐无一字,余九鼓亦多漫漶残损。北宋著名传世拓本有安国八十鼓斋本,其中“中权”“先锋”“后劲”三本,已经流入日本。

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石鼓文》

·延伸阅读·

大篆

大篆之名始见于汉,与小篆对称。广义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及书体,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及六国文字;狭义专指周宣王太史籀厘定的《史籀篇》,即籀文。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称:“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唐颜师古所注《汉书》也说:“周宣王太史籀作大篆书也。”唐张怀瓘《书断》也认为“大篆者,周宣王太史籀所作也”,又说“史籀即大篆之祖也”。上述各家都认为大篆是周宣王太史籀所作。秦书八体,其一即大篆,大篆的代表作品有《石鼓文》和《秦公簋》铭文等。其书体线条均匀柔婉,结构规则整齐,风格端庄典雅。

籀文

周代文字,一般认为即大篆。也有人认为籀文与大篆不同,名之“籀篆”。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以“籀”为人名,其姓不详。应劭、张怀瓘诸人以为姓史名籀。籀文者,因人而名。《史籀篇》为周时史官教学童之字书,系当时整理文字的著作,共15篇,今存《说文解字》中所引《史篇》及注明籀文者共223字。籀文广义包括大篆、古文等;狭义仅指《史籀篇》文字。王国维《〈史籀篇〉疏证序》曰:“《史籀篇》文字,秦之文字,即周秦间西土文字也。”并谓籀文的特点为“大抵左右均一,稍涉繁复,象形象事之意少,而规旋矩折之意多”,又认为《石鼓文》是籀文的代表作。

小篆

是与大篆相对而言的篆书。系秦统一文字以后的规范化了的新书体,也称“秦篆”。汉许慎《说文解字序》:“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七《谷水》:“大篆出于周宣之时,史籀创著。平王东迁,文字乖错,秦之李斯及胡毋敬有改籀书,谓之‘小篆’。故有大篆、小篆焉。”清桂馥说:“小篆于籀文则多减,于古文则多增。”小篆笔画圆转流畅、字形修长匀整,十分美观。秦刻石有《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琊刻石》等,传为李斯所书,为小篆之代表作品,唐李阳冰、五代徐锴、清邓石如都是小篆名家。

秦《峄山碑》(部分)小篆

汉篆

汉代的篆书。多为小篆,而体态近方,宽博大气,和秦篆的风格不相同。汉代篆书已经不是最通行的字体,一般只有在庄重场合和金器上才使用。汉碑的碑额有很多都是用汉篆写成。

唐篆

唐代书家所写的篆书。有大、小篆多种。小篆以李阳冰为代表。清叶昌炽《语石》卷七《唐人篆书》:“篆书世称李阳冰无异词,不知唐时工大、小篆者尚有三家:一为尹元凯,有《美原神泉诗碑》;一为袁滋,有《轩辕铸鼎原铭》;一为瞿令问,《道州元刺史摩崖》多其所书也。”

玉箸篆

笔画圆润劲健如玉箸的篆书,指小篆。清陈澧《摹印述》:“篆书笔画两头肥瘦均匀、末不出锋者,名曰‘玉箸’,篆书正宗也。”明甘砀《印章集说》:“玉箸,即李斯小篆。”

铁线篆

笔画细如线而劲如铁的小篆。“铁线篆”和玉箸篆的用笔相似,只是玉箸篆较粗,铁线篆较细。

古篆

古篆有两义:一是指上古文字;一泛指古代篆书。

古文

关于“古文”有三种说法:一、从文字学角度说,泛指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古泉文和小篆等,称为“古文”系统。与秦、汉之后以隶、楷为主的“今文”系统相对称。二、指殷、周及更前的上古文字。秦创小篆、焚先世典籍,而古文遭毁,汉代重新整理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录“古文”510字。三、专指晚周、六国所用文字。

草篆

急速草草写就的篆书,有省简结构、纠连笔画的特点。清严可均《说文翼序》:“草篆原于古籀,似篆似隶,如古器文之联绵纠结者是。”有此特征者皆可以认为是“草篆”。包世臣《艺舟双楫·历下笔谭》:“《郑文公碑》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其中布白本《乙瑛》措画本《石鼓》,与草同源,故自署曰‘草篆’。”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四《乙亥鼎铭》:“草篆,可识者惟‘王九月乙亥’及‘乃吉金用作宝尊鼎用孝享’等字,其余不可尽识,则以其恣意简损之故耳。”黄子高《再续三十五举》:“古无草篆之名,有之自赵寒山始。”

隶书

继小篆之后通行的汉字书体。汉许慎《说文解字序》:“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其主要特点是:笔画由圆转变为方折,结构删繁就简,便于书写,所以晋卫恒《四体书势》曰:“隶书者,篆之捷也。”传说隶书为程邈所创。邈,秦下邽人,因得罪了秦始皇,幽系云阳十年,在狱中作隶书,始皇善之,出为御史,使定书。蔡邕《圣皇篇》以为“程邈删古立隶文”,隶书萌芽于古,趋用于秦,定型并大盛于两汉之际。隶书又称佐隶、隶字、隶文、佐书,今文、史书等等。往后又有秦隶、汉隶、古隶、八分、飞白、散隶之分。东汉是隶书的鼎盛时期,魏、晋后始被楷书所替代,仅用于书法。汉隶名碑甚多,最佳者当推《礼器碑》《华山碑》《乙瑛碑》《孔宙碑》《石门颂碑》《史晨碑》《张迁碑》《曹全碑》《衡方碑》《西峡颂碑》,等等。其书或端庄凝重,或雄浑跌宕,或典雅隽秀,皆为后代临摹之佳作。近代又发现大量竹简,其书自然流丽,弥足珍贵。因为汉代是隶书的黄金时代,所以人们学习隶书都从汉隶入手。说起“汉隶”又有二义:一、泛称,西、东两汉隶书的统称;二、专指东汉隶书成熟期的带有明显波磔的隶书,与秦、西汉隶书初期的风格不同。

东汉《史晨碑》

古隶

与今隶对称。广义包括秦隶和汉隶,明陆深《书辑》曰:“合秦、汉谓之‘古隶’。”狭义专指秦隶及字形仍带篆书意味的西汉隶书。关于古隶向今隶的演变及二者的差异,清刘熙载《艺概》卷五《书概》:“《开通褒斜道石刻》,隶之古也;《祀三公山碑》,篆之变也。”宋洪适认为古隶之法至西汉末终:“隶法虽自秦始,盖取其简易,施之徒隶,以便文书之用。未有点画俯仰之势,终西京之世。学士大夫不留意此书,故彝鼎所识、碑碣所刻,皆不复用之。”近年出土汉简、牍、帛书甚多,西汉隶书已具波磔。

秦隶

秦代的隶书,亦名“秦分”,与汉隶对称。其字带有浓重的篆书意味,笔画平整无波磔。清冯班《钝吟书要》:“秦权上字,秦之隶书,乃篆之捷也。”元吾邱衍《学古篇·字源七辨》:“秦隶者,程邈以文牍繁多,难于用篆,因减小篆为便用之法,故不为体势,若汉款识篆字相近,非有挑法之隶也。便于佐隶,故曰隶书。即是秦权汉量上刻字,人多不知,亦谓之篆,误也。”1976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发现秦简,秦隶当以此为准。此中有标明秦昭王五十一年者,则秦隶形成与使用的年代在秦始皇之前。

今文

汉代对隶书的别称。清包世臣《艺舟双楫·历下笔谭》:“秦程邈作隶书,汉谓之‘今文’。盖省篆之环曲以为易直。”《晋书》卷五十一《束皙传》载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冢),得竹书数十车,皆漆书科斗字,“武帝以其书付秘书校缀次第,寻考指归,而以今文写之”。汉代时称“壁中书”为“古文经”,而称师生相传、以隶书抄录的经典为“今文经”。

云梦睡虎地秦简

楷隶

隶书中规整有法度者,与草隶对称。楷,言有法度,可为楷模。唐张怀瓘《书断》卷上《小篆》称李斯之书“画如铁石,字若飞动,作楷隶之祖,为不易之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集解》卷七《杂艺第十九》:“唯有姚元标工于楷隶。”卢文招注:“寻此言缮写坟籍,方以楷正为善。”北齐《西门豹祠堂碑》即姚所书。另一说,楷隶是指隶书中带有楷法者。

草隶

有两义:一、与楷隶对称,即混合草、行、章草的隶书体,具有草书笔画省简和纠连的特点,但区别于成熟的严格的章草和今草,用笔带有浓重的隶书特点,清叶昌炽《语石》卷七《褚颜书所自出一则》:“颜鲁公之父名维贞,尝从舅氏殷仲容授笔法,以草隶擅名。”二、指草书和隶书。刘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荥阳杨肇,晋荆州刺史,善草隶。潘岳诔曰:‘草隶兼善,尺牍必珍。’”

八分

隶书书体,也称“分隶”“分书”。其名始于魏、晋。清刘熙载《艺概》卷五《书概》:“未有正书以前,‘八分’但名为隶;既有正书以后,隶不得不名‘八分’。名‘八分’者,以别于今隶也。”后世对“八分”的解释纷纭不一,关于八分与隶书的异同也有多种解释。

魏隶

指曹魏时的隶书,用笔承汉隶,而用笔与结字有变化。宋洪适《隶释》卷十九举《魏修孔子庙碑》为例:“魏隶可珍者四碑,此为之冠,甚有《石经·论语》笔法。”汉隶古雅雄逸,有自然韵度。魏隶则趋向于方整,缺乏汉隶蕴籍、雄厚之致。

晋隶

晋代的隶书,实已由隶入楷,明张绅《法书通释》云:“自钟繇之后,二王变体,世人谓之‘真书’。执笔之际,不知即是隶法。”元吾邱衍《字源七辨》谓:“隶有秦隶、汉隶,灼是至论。今当以晋人真书谓之‘晋隶’,则自然易晓矣。”但一般并不使用这一名称。传世有《郛休碑》《孙夫人碑》《爨宝子碑》等晋碑。

楷书

汉字主要书体之一。原称“今隶”“正书”。产生于汉末,系汉隶省改波磔、增加钩撇捺而成,至魏钟繇、晋王羲之改变体势、创制法则,隶、楷遂完全分流,别为两体。故明张绅《法书通释》曰:“古无‘真书’之称,后人谓之正书、楷书者,盖即隶书也,但自钟繇之后,二王变体,世人谓之‘真书’”。唐张怀瓘《六体书论》释曰:“字皆真正,曰真书。”历代皆以钟、王为正书之祖。

关于“楷书”的概念有二义:一、指具有法度、可作楷模的法书“楷”,指楷模。唐张怀瓘《书断》卷上:“楷者,法也,式也,模也。孔子曰:‘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式。’亡故凡有法度之书皆可称‘楷书’”。清刘熙载《艺概》卷五《书概》曰:“楷无定名,不独正书当之。汉北海敬王睦善史书,世以为楷,是大篆可谓楷也。卫恒《书势》云‘王次仲始作楷法’是八分为楷也;又云‘伯英下笔必为楷’”,则是草为楷也。二指真书。但清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认为真书与楷书不同:“楷书须八面俱到,古人称卫夫人、逸少父子、欧阳率更、虞永兴、智永禅师、颜鲁公此七家谓之楷书,其余不过真书而已。楷书者,字体端正、用笔合法之谓也。”

正书

即“真书”。《宣和书谱·正书叙论》:“在汉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是也。人既便之,世遂行焉。于是西汉之末,隶字石刻间杂为正体。降及三国钟繇者,乃有《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晋王羲之作《乐毅论》《黄庭经》,一出于世,遂为今昔不赀之宝。”六朝是真书的发展时期,摩崖、造像姿态百变,精品迭出,尤以《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碑》《爨宝子碑》《龙藏寺碑》《董美人墓志》最为著名。至唐,楷书大盛,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颜真卿、柳公权等名家辈出,书法各具风貌,蔚为大观。其中颜真卿又变古法,雄健独出,后世很多人学他。

大楷

楷书大字。极大者称“榜书”“擘窠书”,一般数寸以下大字称“大楷”。大楷常用来作为书法基本练习。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学叙第二十二》:“作书宜从何始?宜从大字始。《笔阵图》曰:‘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然亦以二寸、一寸为度,不得过大也。”宋曹《书法约言》:“如作大楷,结构贵密,否则懒散无神,若太密恐涉于俗。”(也就是宋苏轼所言“大字难于结密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之意。)

唐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部分)

中楷

指一寸见方之楷书,也称“寸楷”。清包世臣《艺舟双楫·历下笔谭》:“古人书有定法,随字形大小为势。武定《玉佛记》字方小半寸,《刁惠公》《朱君山》字方大半寸,《张猛龙》等碑字方寸。……大小既殊,而笔法顿异。”

小楷

指楷书小字,普通小楷数分见方,如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王献之《十三行洛神赋》等。清宋曹《书法约言》曰:“作小楷易于局促,务令开阔,有大字体段。”特小的楷书如蝇头,称为“蝇头书”。

魏碑

指盛行于北魏时期一种书体,属楷书范畴。因多镌刻于当时广为兴建的碑碣、墓志、摩崖、造像、题记等石刻之上,故称为“北碑体”。魏碑书体是在汉隶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的。其书法特征:行笔刚健有力,点画峻利,转折处用笔提按明显,结构内圆外方。疏密自然,纵横倚斜,错落有致。初期魏碑,体势严谨方正,雄伟峻拔,悍劲粗犷,意态奇逸多变,意趣酣畅。后期则受南朝书法影响,又渐趋浑厚遒美。著名碑刻有《龙门二十品》《郑文公碑》《张猛龙碑》《石门铭》及云峰山诸石刻。碑学派高度评价了魏碑书法艺术成就。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云:“北朝人落笔峻而结体庄和,行墨涩而取势排宕。出入收放偃仰向背避就朝揖之法具备。”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赞魏碑书法云:“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魏碑书法上承隶书传统,下开唐楷新风,为汉字由隶变楷的演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东晋王羲之《黄庭经》(部分)

草书

汉字的主要书体。从广义讲,包括各个时期、各种形式的草书,如草篆、草隶、章草、今草、狂草等。《宣和书谱·草书叙论》:“草之所自,议者纷如,或以为‘稿草’之草,或以为赴急之书,或以为草昧之作,然则谓之‘草’,则非‘正’也。”宋张拭《南轩集》:“草书不必近代有之,必自笔札以来便有之,但写得不谨,便成草书。”从狭义讲,指书写上有一定规范法度并能自成体系的草写汉字,如章草、今草、狂草。草书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省简、笔画连贯,书写流便迅速,但不易识别。草书历代能书者,章草有崔瑗、杜度,今草有张芝、二王,狂草有张旭、怀素。

大草

与“小草”对称,指今草中字形体势较大、笔画更省简,风格更纵横奔放者。唐代张旭、怀素所作“狂草”,最为豪放,一般也称为“大草”。

小草

与“大草”对称,指“今草”。草书的一种,始于汉末,是对章草的革新。笔画连绵回绕,文字之间有牵丝联缀,书写简约方便。为东晋王羲之所发展完善。唐代张怀瓘《书断》载:“(王)献之尝对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顿异真体,合穷伪略之理,极草踪之致,不若藁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今草是一种在继承章草的基础上,适应隶书向楷、行体发展趋势和形体上的变化,进一步省减了章草的点划波磔,成为更加自由便略的草体。我国最早的一个今草大师,是东汉的张芝。

狂草

最为恣肆豪放的草书。“狂草”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奔放多变,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唐张旭所创。韩愈《送高闲上人序》:“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庭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其特点是笔画极尽省简连绵,常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很难辨认。明赵宧光《寒山帚谈》卷上《权舆一》:“狂草,如张芝、张旭、怀素诸帖是也。”意狂草自张芝始,实混称大草与狂草。

标准草书

近人于右任主持创造。于氏为近代草书大家,三十年代在上海成立草书社,集合海内专家,根据易识、易写、准确、美丽四原则,制定“标准草书”。于氏认为历史上有三系草书,即章草、今草、狂草,故标准草书又称第四种草书。行书汉字书体之一,最为常用。唐张怀瓘定义为:“不真不草,是曰‘行书’。”清宋曹曰:“所谓‘行’者,即真书之少纵略,后简易相间而行,如云行水流,秾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一般认为起于东汉刘德升,晋卫恒曰:“魏初有钟(繇)、胡(昭)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刘德升,而钟氏小异。”钟繇三体中之“行押书”即行书。钟繇之后二王造其极,遂大行于世。行书又可分为两种,清刘熙载曰:“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纵于真,草行近草而敛于草。晋代的王、谢、郗、庾诸子,唐代欧、虞、褚、薛,五代杨凝式、李建中,宋代苏、黄、米、蔡等皆为行书大家。而王羲之《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行书第一。行押书行书的早期称呼,起自钟繇。押,署也,本指押字。宋岳珂《程史》卷一《晋盆杆》:“押字之制,世以为起于唐韦陟‘五云体’,而不知晋已有之。”而实际起源应更早一些。唐韦续《墨薮》卷一《五十六种书》之四十六:“行书,正之小伪也。钟繇谓之‘行押书’。”

行狎书

即“行押书”,“狎”当以“押”为正。

唐孙过庭撰并书《书谱》

符信书

唐韦续《墨薮》卷一《五十六种书》:“三十二:芝英书,六国时各以异体为符信所制也。三十三:符信书,汉武代有灵芝三,植于殿前,遂歌《芝房》之曲述焉,又名芝英。”对韦文可理解为:一、“符信书”即“芝英书”。二、韦文三十二条为符信书、三十三条为芝英书。梁庾元威《百体书》中有“符文书”疑即符信书。

刻符书

专用于符信上的篆书,“秦书八体”之一。符,古代取信之物。《周礼·秋官·小行人》:“达天下六节,门关用符节,以竹为之。”《汉书》卷四《文帝纪》:“九月,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注:应劭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镌刻篆书第一至第五。’”《说文解字序》徐锴注:“符者,竹而中剖之,字形半分,理应别为一体。”

摹印篆

秦代用于印章的一种篆书。汉许慎《说文解字序》谓秦书有八体,“五曰摹印”。清段玉裁注:“摹,规也,规度印之大小,字之多少而刻之。”刻印之前,先就印之大小、字之多少、笔画之繁简、位置之疏密加以观摹,故名。从存世秦印实物来看,其形体略方,笔画平直,与小篆有同有异。

署书

秦书八体之一。古代题匾额等用的书体。署有两义:一、《说文解字·册部》:“匾,署也。”古之“榜”就是后世之匾额,名曰“署”。二、《说文解字序》清段玉裁注:“凡一切封检题字,皆曰‘署’,题榜亦曰‘署’。”署书后世不局限于篆书,隶、楷、行、草诸体无一不可。

题署

一、即“署书”。二、以为署书专指篆书而后世匾额题榜各体皆用,故题榜也称为“题署”。

擘窠书

一般指楷书大字,清叶昌炽《语石》卷五《题榜》:“题榜,其极大者曰‘擘窠书’。”对“擘窠”的解释归纳起来有两种:一、明朱履贞《书学捷要》:“书有‘擘窠书’者,大书也,特未详‘擘窠’之义。意者,擘,巨擘也;窠,穴也,即大指中之窠穴也。把握大笔在大指中之大窠,即虎口中也。小字、中字用‘拨镫’,大笔、大书用‘擘窠’。然把握提斗大笔,用擘窠仍须双钩,用名指揭笔,不可五指齐握。”这就是说,擘窠原义为虎口,引申为执大笔之法,再引申为大字的代称。唐颜真卿《乞御书放生池碑额表》:“前书点画稍细,恐不堪经久,臣今据石擘窠大书。”二、刻碑书丹之前,先画成方格,以求匀整,谓之“擘窠”。又篆刻四字印章时,先横直等分,亦称擘窠。明丰坊《书诀》分楷书为五,即铭石、小楷、中楷、擘窠、题署,言擘窠创于鲁公,柳以清劲敌之。此是以《东方朔赞》为擘窠的例子。

榜书

指大字,亦称“署书”“题榜书”。榜,古称“署”,即宫殿匾额或门额;又指告示,张榜皆用大字,故称“榜”。凡数寸至迳丈之字皆可谓“榜书”,并非一定书于匾额。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榜书第二十四》:“榜书,古曰‘署书’,萧何用以题苍龙、白虎二阙者也。今又称‘擘窠大字’。作之与小字不同,自古为难。其难有五:一曰执笔不同,二曰运管不习,三曰立身骤变,四曰临仿难周,五曰笔毫难精。”榜书现一般指正楷书,然萧何题署,号曰“萧籀”,当是篆书。梁鹄、韦诞、卫觊、颜真卿、李阳冰并善此法,当为隶、楷。李邕善之,当为行书。

殳书

秦书八体,七曰“殳书”。《说文解字序》清段玉裁注:“萧子良曰:‘殳者,伯氏之职也。古者文既记笏,武亦书殳。’按:言‘殳’,以包凡兵器题识,不必专谓殳。汉之刚卯,亦殳书之类。”徐锴注:“书于殳也。殳体八觚,随其势而书之。”故殳书为专铭于兵器之上的书体,近世出土实物资料很多。

飞白

墨笔的笔画中夹有丝白。宋黄伯思《东观余论》:“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其势飞举谓之飞。”或谓“白”古作“帛”,“飞白”者若飞帛也。传为蔡邕所创。唐张怀瑾《书断》卷上“飞白”:“按:汉灵帝熹平年,诏蔡邕作《圣皇篇》,篇成,诣鸿都门上。时方修饰鸿都门,伯喈(邕字)待诏门下,见役人以垩帚成字,心有悦焉。归而为飞白之书。汉末魏初,并以题署宫阙,其体有二:创法于八分,穷微于小篆。”初创时飞少白多,全用楷法;南齐萧子云变为飞多白少,又作小篆飞白。唐太宗、高宗取之用于行、楷,宋太宗、仁宗专尚于草书,而清代飞白书各体皆备,张燕昌又取以入印,是飞白不拘于一体也。飞白不同于“枯笔书”,枯笔偶见露白,而飞白则丝丝夹白。传世之唐、宋御制碑多以飞白题额,如唐太宗《晋祠铭》、宋仁宗《赐陈绎碑》额。

台阁体

一种方正、光洁、乌黑、大小一律的明代官场书体。所谓“台阁”,本指尚书,引申为朝廷官府的代称。清周星莲《临池管见》:“自帖括(台阁体)之习成,字法遂别为一体,土龙木偶,毫无意趣。”可见“台阁体”在书法史上评价不高。清人多称台阁体为“馆阁体”,其义基本相同。清洪亮吉《北江诗话》:“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同。乾隆中叶后,四库馆开,而其风益盛。然此体唐、宋已有之。段成式《酉阳杂俎·诡习》内载有官楷手书。”沈括《笔谈》云:“三馆楷书不可不谓不精不丽,求其佳处,到死无一笔是矣。窃以为此种楷法在书手则可,士大夫亦从而效之,何耶?”

经生书

抄写佛经的人所用之书体,故名。唐代的佛教信徒往往请“经生”代为抄写佛经,宋朱长文《墨池编》卷十《续书断下》:“唐世写经类可嘉,绍宗者犹屈为僧书,则写经者亦多士人笔尔。”清钱泳《履园丛话·书学·唐人书》:“即如经生书中,有近虞、褚者,有近颜、徐者,观其用笔用墨,迥非宋人所能及。” QJHPFFORPvGX9yKuCrsF/8tQ9GvSIYLgJdYyMFRurGarn32pW7VMgq5w7DWtQAt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