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篆与石鼓文

《秦公簋铭》

簋是春秋的青铜盛酒器。秦国在周人的故土上发迹,直接继承了周文化,所以铭文书体有着浓厚的宗周色彩。

《秦公簋铭》风格规整谨严、静穆大方,表现出刚健雄劲的秦风,它在秦代书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后来秦朝篆隶的出现影响很大。如秦权、秦量、秦诏版及琅琊刻石等所载的字体,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它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秦书法的演变源流。

需要注意的是,《秦公簋铭》是用活字印制模范的,一个个印按痕迹清晰可见。这表明,春秋时代的秦人已经能够使用字模来排版印出铭文。这时,距离活字印刷术成熟的宋代尚有一千六百年左右的时间。

先秦书法的大致情况是怎样的呢?

先秦时代文字的载体多种多样,有金属、玉石、木、竹还有帛。载体不同,用途各异,书法风格也丰富多彩。金属的书法有错金书。所谓“错金书”是一种制作工艺,其方法是先将文字铸刻在青铜器皿之上,字为阴文,然后用金涂在上面。这样真金字就出现了。由于金具有独特的光泽,所以错金书的风格更为光彩照人。还有写在木材上的书法,如战国时期秦国的《青川木牍》,笔迹清晰地表现出行笔起止时回锋和出锋的变化,可谓结体自然,错落有致,已经显露出波挑之势,是大篆向隶书过渡时期的作品,被视为最早的古隶标本。还有《侯马盟书》。《侯马盟书》的文字用毛笔书写,朱书居多,夹以少量墨书。笔锋清晰可辨,不但能看到当时书法的形体和风格,也能看到书写者的用笔方法。

春秋秦公簋及《秦公簋铭》

《石鼓文》

古籀文向小篆演变过程中的书体,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石刻文字,为先秦石刻文字中的杰作。《石鼓文》大概刻书于秦襄公八年(公元前770年)至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25年)之间。上面记载的是秦国君主的游猎活动,有人认为《石鼓文》是先秦史诗。《石鼓文》的书体为大篆体,已经摆脱了象形图画的痕迹。其书法大气堂皇,浑厚高古,中锋运笔,结体多取方或长方形,体势整齐,端庄凝重,笔力稳健,造型疏密有致、参差错落、自然生动,形成了饱满圆润、刚柔相济、遒劲精细的艺术特征。在章法上,其文体现了上下左右、偃仰向背的呼应关系,即上下留有天地,字距匀称,行距适宜,分布和谐。其书法风格气韵深厚,妙趣横生,灵动沉着,具有追魂夺魄的艺术魅力。

《石鼓文》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珍贵资料,同时它也对研究历史、文学、社会进化、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石鼓文”这一名字最早出自唐代张怀瓘的《书断》一书。张怀瓘在《书断》中说:“籀文者周太史籀之所作也,与古文小异,后人以名称书,谓之籀文。……其迹有《石鼓文》存焉,盖叙(周)宣王畋猎之作,今在陈仓县。”窦泉也在《述书赋》中提到:“篆则周史五十。”窦蒙(大历十年)作注时说:“史籀,周宣王时史官,著大篆,教学童。岐州雍城南,有周宣王猎碣十枚,并作鼓形,上有篆文,今见打本(即拓本)。”这里需说明一点,唐大历十年(775年)之时,已出现了《石鼓文》的拓本。

宋代郑樵《石鼓音·序》说:“石鼓不见称于前代,至唐始出于岐阳。先时散弃于野,郑余庆取置于凤翔之夫子庙,经五代之乱,又散失。宋司马池复辇置府学之门庑下,而亡其一。皇祐四年(1052年),向传师求于民间而获之,十鼓于是乎足……大观中(1107—1110)置之辟雍,后复入保和殿。经‘靖康之变’,未知其迁徙否?”

元代虞集在《石鼓序略》中说道:“大都国子监、文庙,石鼓十枚,其一已无字,其一但存数字,今渐漫灭。其一不知何人凿为臼,(作原鼓)而字却稍完。此鼓据传闻,徽宗时(大观)自京兆(陕西长安)移置汴梁,贵重之,以黄金实其字。金人得汴梁(开封)奇玩,悉辇置燕京(北京),不知(石鼓)为何物,但见其以金涂字,必贵物也,亦在北徙之列,置之王宣抚家。王宣抚宅后为人兴府学,大德之末(1307年),集为大都教授,得此鼓于泥土草莱之中,洗刷扶植,足十鼓之数。后助教成均言于时宰,得兵部差大车十乘载之,置于今国子学大成殿门内,左右壁下各五枚,为砖坛以承之,又为疏棂而扃鐍之。……大抵石刻而高,略似鼓耳,不尽如鼓也。”

《石鼓文》在唐代发现后,立即受到文坛的重视。韩愈《石鼓歌》云:“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苏东坡则作了一首诗《石鼓歌》:“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模糊半已隐瘢胝,诘曲犹能辨跟肘。娟娟缺月隐云雾,濯濯嘉禾秀稂莠。”赵明诚《金石录》云:“《石鼓文》字画奇古,决非周以后所能到。”康南海云:“《石鼓文》如金钿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采。”近代吴昌硕临习《石鼓文》数十年不辍,以《石鼓文》笔法入篆刻、入绘画,成为一代金石书画大师。《石鼓文》是秦国统一文字之前篆书走向规范化的一个里程碑,已成为后世习篆者必学的经典。石鼓自唐初发现以来,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其间几经迁徙辗转,现全部收藏在故宫博物院。

秦书八体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的重大措施,在大篆的基础上把繁复的字加以省改,六国的异体字变为统一,成为小篆,也叫秦篆。秦相李斯作的《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的《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的《博学篇》,这些都被定为秦篆即小篆的标准范本。秦代是中国书法史上实现古今之变的最重要的时期。小篆和秦隶成为当时通行全国的主要文字形态,前者为官方正体文字,后者是在下层官吏与民间使用的便捷字体。小篆是古文字的总结,而秦隶则成为今文字的开端。

秦代留下的主要书迹是秦始皇巡行天下时的七块刻石(原石保存至今仅《琅琊台刻石》和《泰山刻石》两种,其余为后人摹刻本)。书体除小篆、隶书外,还保留了秦国曾经使用的大篆。秦代除了官方统一使用的小篆之外,还有多种书体并存。

书法史上所谓“秦书八体”是:一、大篆,即籀书,是西周时期一种文体;二、小篆;三、刻符,是官方常用于军事调度的符信,刻于金银、铜、玉上,剖分为两半,彼此各持一半;四、虫书,是书写在幡旗和刻在青铜器上的象征性的虫、鱼、鸟图画文字,其实是装饰性的金文美术字;五、摹印,是制印的一种书体;六、署书,是题写门上匾额用的书体,亦称“榜书”;七、殳书,殳为兵器,这类书体是刻在干戈上的字体;八、隶书,是在秦篆的基础上,为书写公文方便,人们创造的一种今文。

秦代小篆

在历经数百年的战乱之后,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这一时期的秦王朝,上上下下都弥漫着一种渴望建立社会新秩序的心态;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艺术,都体现出一种大一统的宏伟气势。李白有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作为一种时代风貌,它们也表现在秦篆上面。

小篆由大篆演变而来,它们都是篆书体系,都具有共同的艺术美。整个篆书体系都属于古体书,而以后出现的隶书则是今体书。

古体书何以叫做篆书?一般认为,“篆”与“瑑”同音,雕琢圭璧称为“瑑”,圭是下圆上方的,璧是圆形的,瑑也指玉器上隆起的雕刻花纹,而且这些花纹匀整而多有圆转之态,这正是篆书的主要特点。我们发现,与“彖”部有关的文字都体现了这样的字义,如房顶圆形的木椽。汉代许慎解释篆为“引书”,也应是指篆书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绵长之意。唐代大书法家孙过庭总结的篆尚“婉而通”,道出了篆书的审美特点。

小篆跟同属篆书体系的甲骨文、金文等大篆相比,笔画更为省简,字体更为规范,结构更为匀称,用笔更为圆转,是一种非常美观的书体。篆书从广义上说,是指秦以前约两千年的整个古文字体系,象形的意味很强;从狭义上说,篆只指秦代小篆,我们今天讲的就是小篆。

总体来说,小篆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字形修长。无论笔画多少都要写成长方形,而且竖向的笔画向下引伸要表现出弧线美。整个字要形成上密下疏的形式美。

二、结构对称。篆书从象形文字大篆演变到小篆的过程中,保存并强化了结构的对称美。小篆是体现对称美最明显的书体。

三、线条圆转流畅。小篆无论点画的长短,笔画都呈现出粗细均匀的美感,在圆转中保持流畅,在流畅中要有韵律。

秦刻石

在秦刻石当中,原刻拓本保存字数较多的有安国藏的北宋拓本《泰山刻石》,现存有165字。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行郡县,到达泰山、峄山及琅琊等地,并让李斯刻石颂德,《泰山刻石》就是在这时候问世的。

泰山、琅琊的两处刻石,都是四方形,而且是上窄下宽、四方不等、四面环刻。《泰山刻石》共22行,每行12字。石高4尺,字径2寸5分。据《山左金石志》记载,宋大观年间(1107—1110)的刘歧拓本,存有223字,与史书所载的字数符合,仅笔画略有残缺。

《泰山刻石》现在仅存29字。据说是李斯所书,文字显示出秦统一天下以后,“书同文”所产生的极为规范的风格。字体大气平正,笔线均匀流畅,横平竖直,遒劲匀圆,字呈长方形,典雅有致。而且它直接继承了《石鼓文》的雄浑朴厚的艺术特点,用笔劲健,风格规整,这是标准的小篆书法,为后世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典范。

《泰山刻石》原先放置在岱顶玉女池上,不知何时遭毁而亡佚。明代时,北京许氏得到断石,将其移置到碧霞元君祠的东庑。清乾隆五年(1740年),刻石遭遇火灾,再次受到损坏。嘉庆二十年(1815年),蒋因培访得碎石两片,将其放到玉女池,仅剩余十字。道光壬辰(1832年),刻石被嵌到石壁之间。宣统二年(1910年),罗正钧、俞庆澜将刻石取下,另建小亭以作保护,结果又损坏了一个字。现仅存9字,原石尚保存在泰山岱庙之中。

秦《泰山刻石》

秦《峄山刻石》

《琅琊台刻石》是秦刻石现今存字最多的。传为李斯所书。该石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雨,此石已经风化剥蚀严重,唯西面13行86字清晰。文为小篆,系秦代原石,极为珍贵。作为体现出秦王朝大一统风范的典型的小篆石刻,其书与《泰山刻石》近似而形体修长,婉丽潇洒,气魄宏大,有雄视天下的气概。书风庄严,结构紧密,宽博流畅,骨肉丰匀,这是最经典的传世小篆作品,真正的秦代石刻。据传,北宋时《琅琊台刻石》就只剩下了二世诏的一面,其余三面都已遭受损害、残蚀。明代时,此石偏西面处开裂。清乾隆年间,泰安县知事宫茂让人镕炼生铁,将刻石固定住。1949年后此石放置于山东省博物馆,1959年又移置到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

《峄山刻石》相传被魏武推倒,又被野火焚烧,唐时已有了木刻的翻版。杜甫曾在诗中写道:“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可惜唐代的复刻本现在已经不传了,所以“肥”得怎样已无从推测。宋淳化四年(993年),郑文宝以南唐徐铉的摹本,在长安重刻此刻石。

《会稽刻石》又称《秦望》。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登临会稽,祭祀大禹,并在此地刻石歌颂秦朝功德。《会稽刻石》的原石早就亡佚了,后来有人把它刻到徐铉摹写的《峄山刻石》同一石碑的背面。康熙年间,这块石碑《会稽刻石》的一面遭到磨灭,拓本也很少流传于世。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绍兴知府李亨,以旧拓申氏本嘱托金匮(无锡)钱泳重新把它刻到石碑之上。

《秦诏版》与先秦货币

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以后,诏令全国统一度量衡制度,在统一制造的度量衡器上都刻有相关诏书,或者镶嵌上刻有诏书的铜诏版,这就是《秦诏版》。

这些诏版大都刻于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为了凿刻金文,这组书法多数是不通过书写而直接凿刻出来的文字。其笔线瘦硬方折,有行无格,行多弯曲,排列前紧后松。字的笔画结构则长短疏密,大小不一,或二字仅占一字之格,或一字独占二字之格,极富情趣。其结字亦奇正间出,不拘成法,用笔长短疏密,任意安排,有“如水在方圆之妙”(虞世南《笔髓论·契妙》),具有一种自然适意的朴素质实之美。

秦以后篆书的简史与技法演变

汉代的篆书应用最多的是小篆。小篆在西汉用于官方文书、金石刻辞、官铸的铜器铭文、宫殿官署的题额、瓦当、印章等。如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滇国区域设置益州郡,赐滇王金印,印纹就是汉代的小篆。

东汉时期的《袁安碑》和《袁敞碑》是汉代小篆书法面貌的代表作。这两个碑是分别纪念在朝廷作过高官的袁氏父子的墓碑,歌颂他们正直、勇敢地为国家做事的精神。这两个碑的篆书已经不如秦小篆那么修长,其用笔笔力稳健凝重,结构宽博舒展,遒美浑厚,章法简洁大气,体现了汉文化的特点。

秦《秦诏版》

汉代碑刻已经大多数用隶书,而碑额一般用篆书。这是因为篆书典雅华美,又是古体,用于碑额以显庄重,这种习惯一直延续了下来,唐以后的名碑也多用篆书题额。

秦始皇诏文权

秦诏版

魏晋时期《正始石经》,列古文、篆、隶三体。孙吴末年有《天发神谶碑》,笔法雄健。自晋至唐三百年间,篆书几乎绝响,只可在碑额志盖上见到,作为装饰之用。唐代写篆书首推中唐的李阳冰。李阳冰工小篆,有“笔虎”之誉。传世书迹《李氏三坟记》,唐大历二年(767年)刻,现藏于西安碑林。其用笔遒劲有力,豪爽健伟。结构停匀,雄浑静穆。李白曾作诗称赞他:“笔落洒篆文,崩云使人惊。吐辞又炳焕,五色罗华星。”清代王澍称赞他:“运笔如蚕吐丝,骨力如绵裹铁。”李阳冰对自己的篆书也很自负,他曾说:“斯翁(李斯)之后,直至小生。”

宋代只有徐铉和郭忠恕等人以工篆名世。金、元、明有赵孟、李东阳等擅长篆书,但都没有突出的创造。

清代乾嘉年间盛行考据金石之学。由于出土碑刻、古器物日多,学者纷纷研究考释古文字,因而出现了很多擅长写篆书的大家,如戴震、孙星衍、严可均等,尤其是可堪称一代宗匠的邓石如在篆书上很有创造。其后吴熙载、杨沂孙、吴大澄等写篆书也自成一家。

纵观小篆的历史,我们发现,从秦以后,篆书的基本笔法为平动,要求线条在匀事平行的运动中进行,线条匀整精工的篆书笔法有所谓“铁线篆”“玉箸篆”。自从明末以后,篆书作品中的线条渗透进了提按的笔法,如邓石如的篆书非常讲究运笔的意味;赵之谦的篆书作品,提按笔法非常明显;吴昌硕和齐白石的篆书作品,更是吸收了行书的笔意。 TR0UTKWf3ZlU3S4cwK+8LmSWbLLaugv0JiQmsxRCgqUJQds0HW5A/8d7bBA+htu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