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相传“黄帝得玉一钮,制为墨海”,这是制砚的开始。汉时已有陶砚,《西京杂记》云:“天子……以玉为砚,取其不冰。”此乃汉代有关砚之最初记录。汉刘熙《降名·释书契》:“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汉许慎《说文解字》:“砚,石滑也。”“滑”训作“利”,与研磨用义。我国自古就把砚解释为研磨工具。汉代砚石,大多用石制成,也有用陶土烧成者。砚形状各异,有带盖三足,刻有花纹;有呈圆形,带盖,三足;亦有直颈单龟、交颈双龟等,龟背为砚盖,刻有龟背纹。在安徽肥东和江苏徐州东汉墓中,曾发现铜兽形砚盒各一件,砚盖为兽身形,砚面由石片镶成。兽身通体鎏金,并镶有宝石、红珊瑚等,制作精巧美观,为汉砚中的珍品。魏晋南北朝时,出现瓷砚。砚面无釉,以便磨墨。后又制成为多足的青瓷砚。我们在顾恺之画面中已经能见到晋砚。1975年,在山西大同市郊北魏建筑遗址中,出土了石雕砚。砚呈方形,造型优美,四周雕有四组图案:骑兽、角抵、舞蹈、沐猴。砚底并雕有力士、云龙、朱雀、水禽衔鱼、莲花等,雕刻精美绝伦。隋唐时,石砚、陶砚多为箕形,有足。唐、宋时期,开始采用端石、歙石制砚。唐诗人李贺《咏端砚诗》云:“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由是观之,端砚已为当时人所珍视。端溪位于广东肇庆,其砚材宋时开采较多,至元时已禁闭。明时,时开时闭,至清时只开七八次。唐始烧制三彩砚、澄泥砚,并涌现了广东的端砚、安徽的歙砚、甘肃的洮砚、山东的鲁砚,此乃全国四大名砚;宋时普遍使用石砚,且形式多样;明代以端、歙石砚为人所重;清代砚材品种多样,雕刻技术及装潢都极为精美。迨至宋代书法家米芾《砚史》书中,对晋砚、唐砚、宋砚之造型、制做方法、取材等,皆有详尽的论述,对端、歙两砚论证更为精详。又至明清,端、歙石砚为广大书画者所喜爱。有的砚由匠人雕镂富有艺术观赏功能的雕刻,则砚已由实用之物成为了文玩珍品。砚之形状,多种多样,如日样、瓤样、马蹄样、新月样、莲叶样、人面样、宝瓶样、古钱样、灵芝样等。

元赵孟从星砚

砚在古代也称为研,《汉书·班超传》中班超准备投笔从戎时说:“安敢久事笔研间乎!”

砚的品种

水岩

砚名。端石名坑之一。初唐初产石材制砚,至晚唐列为贡品,故又称“皇岩”。清康熙后称“老坑”。《端溪砚谱》云:“肇庆府东三十三里,有山曰斧柯。在大江之南,盖羚羊峡之对山也。斧柯山峻峙壁立,下际潮水,至江之湄,登山行三四里即为砚岩也。先至者曰下岩,下岩之上曰中岩,中岩之上曰上岩。”“下岩”即水岩。水岩的砚石有石眼,分布成象,石本身磨之无声,蓄水不耗,发墨而又不坏笔,历来被视为世之珍品。水岩洞内有大西、水归、东洞等,现在只有大西、水归洞开产砚石。

龙岩

砚名。唐时端州砚坑名。《端溪砚谱》云:“自上岩转山之背曰龙岩。龙岩盖唐取砚之所。后下岩得石胜龙岩,龙岩不复取。”

宋坑

砚名。端石名坑之一。古代称为“将军坑”,在肇庆市北郊北岭山一带。产石始于宋。故名宋坑。所出砚石色紫红如猪肝,石质致密,润滑、坚实。所产石晶有火捺、金星点及金钱火捺等。

梅花坑

砚名。端石名坑之一。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北郊北岭山,也称为九龙坑,开采始于宋,砚石呈灰白微黄,有梅花点。尤以石眼多著名。

麻子坑

砚名。端石名坑之一。位于水岩之南,有水岩和旱岩两洞,与半边山岩隔山相望。产石始于清代乾隆年间,相传为一陈姓石工访得,此石工面麻,故有此称。砚坑石质坚实、幼嫩、细腻。所产石品有青花、蕉叶白、火捺,也有鸲鹆眼、鹦哥眼、风眼等石眼。

歙砚

砚名。江西省婺源县(唐武德元年至北宋宣和三年属歙州)歙溪所产之砚石,又称“婺源砚”。为全国四大名砚之一。北宋唐积《歙州砚谱》云:“婺源砚在唐开元中,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里,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因携之归,刊粗成砚,温润大过端溪。后数世,叶氏孙持以与令,令爱之,访得匠手琢为砚,由是天下始传。”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云:“歙溪龙尾旧坑,亦有卵石,……细润如玉,发墨如泛油,并无声,久用不退锋,或有隐隐白纹,成山水、星斗、云月异象。”石质坚韧,温润莹洁,纹理缜密,发墨如油,色如碧云,声若金石。其品类有:龙尾砚、罗纹、金星、眉子等。宋人有《歙砚说》《歙州砚谱》等书,皆专记歙砚者。

罗纹

砚名。歙砚砚品之一种。产于罗纹里山。《歙砚说》云:“粗罗纹理不疏,细罗纹石不嫩者为佳。”

鲁砚

砚名。山东古称鲁,以山东省诸砚石制成的砚,统称“鲁砚”。其中主要有:红丝石、紫金石、淄石、徐公石、温石、田横石、尼山石、金星石、薛南山石、浮莱山石、龟石、燕子石等十余种。山东砚石资质细润,发墨而不损笔,其色泽纹彩各有特色,为我国砚石四大产地之一。

金星石砚

砚名。鲁砚之一种。矽化泥质灰岩内含有硫化铁细晶,形成金星,因而得名。产于临沂费县南之箕山洞,临沂为故琅琊郡,为东晋王羲之故乡,故又名“羲之石”。

尼山石砚

砚名。鲁砚之一种。砚石产于曲阜东南六十华里之夫子庙东沟壑中。清乾隆《曲阜县志》记载:“尼山之石,文理精腻,质坚色黄,可以为砚,得之不易,近无用者。”

紫金石砚

砚名。鲁砚之一种。紫金石制砚始于唐、盛于宋。目前实物流传极少。宋高似孙《砚笺》云:“紫金石出临朐,色紫润泽,发墨如端、歙,唐时竞取为砚,芒润清响,国初已乏。”宋唐彦猷《砚录》云:“尝闻青州紫金石,余知青州,至即访紫金石所出,于州南二十里曰临朐界,掘土丈余乃得之。石有数重,人所取者不过第一二重,若至第四重,润泽尤甚,而色又正紫,虽发墨与端、歙同,而资质微下。”宋米芾《砚史》云:“紫金石与右军砚无异,端出其下。”1973年在元大都遗址中出土米芾铭紫金石石砚一枚,凤字形,其色正紫。砚背米氏铭曰:“此琅琊紫金石制,在诸石之上,皆以为端,非也。元章。”

洮砚

砚名。又称洮石砚。为全国四大名砚之一。产于甘肃省南部之洮河,甘肃临潭即古洮州。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云:“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临洮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或长沙谷山石,澧石润而光,不受墨,堪作砥砺耳。”宋黄山谷诗云:“久闻岷山鸭头绿,可磨桂溪龙信刀。”洮石纹理如丝,细腻如玉,色气秀润,为极珍贵之砚材。

嘉峪石砚

砚名。又称嘉峪砚。产于长城西端之嘉峪关黑山峡。有青、绿等色。《敦煌杂钞》载:“嘉峪山,石可做砚,色青紫,与崆峒、栗亭砚相仿。”《肃州志》称:“嘉峪关砚兹曰三德,体质润泽,既不废笔,又不废墨。”钱宗泽《兰州商业调查》云:“嘉峪砚,五色俱备。”

松花石砚

砚名。指以松花石(又名松花玉)所制之砚。清乾隆弘历《盛京土产杂咏十二首》序称:“混同江产松花玉,可做砚材。”其砚大多为清室帝王御用,故极罕见。其质地细腻温润,质坚致密。有深绿、浅绿两色,间亦杂有黄色。纹如刷丝。

贺兰砚

砚名。青海宁夏贺兰山所产之砚,其石砚发现于笔架山小口子一带。乾隆版《宁夏府志》云:“笔架山,……下出紫石可为砚,俗呼贺兰端。”品类有:前山石砚、后山石砚、朝天玉带砚、紫袍玉带砚、七星眼砚、绿标砚、光青紫石砚等。其砚色紫如端,细润坚实,易于雕刻。

玉砚

砚名。即以玉料雕琢成的砚具。梁吴均《西京杂记》云:“以玉为砚,取其不冰。”宋米芾《砚史》云:“玉出为光,着墨不渗,其发墨。”可见玉砚也是正式磨墨用具,不是玩品。

水晶砚

砚名。即以水晶(石英)雕琢成的砚具。宋米芾《砚史》谓此种砚“于他砚磨墨汁倾入用”。但亦可用于研磨,如研朱砂墨,尤为合适。

铜砚

砚名。即铜制成的砚,称铜砚。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卷三《砚谱》云:“东魏孝静帝有芝生铜砚。”北朝时已见用之,今罕见。

铁砚

砚名。即以铁铸成的砚。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卷三《砚谱》引王子年《拾遗记》云:“张华造《博物志》成,晋武帝赐青铁砚,此铁于阗国所贡,铸为砚也。”《徐氏笔精》卷八云:“古人用铁砚者桑维翰也。洪崖先生欲归河内,舍人刘守璋赠以扬雄铁砚,以铁为砚始自扬雄,维翰效之耳。”可见铁砚之用,始于汉代。

瓦砚

砚名。即以古代建筑物上的砖瓦制成的砚。尤以未央宫、铜雀台瓦砚最为人称道。宋苏轼《铜雀砚铭引》云:“客有游河朔,登铜雀古台,得其遗瓦以为砚。砚坚而泽,归以遗余,为之铭云。”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卷三《砚谱》云:“古瓦砚出相州魏铜雀台,里人掘土,往往得之贮水数日不渗。”

瓦头砚

砚名。又名“瓦当砚”。以覆檐瓦去其身,以其头所制成。唐吴融《古瓦砚赋》云:“勿谓乎柔而无刚,土埏而为瓦;勿谓乎废而不用,瓦断而为砚。”

澄泥砚

唐代砚名。属陶砚一类。始制于唐代。其制法,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卷三《砚谱》云:“以瑾泥令入于水中,挼之,贮于瓮器内,然后别以一瓮贮清水,以夹布囊盛其泥而摆之,俟其至细,去清水,令其干,入黄丹团和溲如面,作二模,如造茶者,以物击之,令至坚,以竹刀刻作砚之状,大小随意,微荫干,然后以利刀子刻削如法,曝过,间空垛于地,厚以稻糠并黄牛粪搅之,而烧一伏时,然后入墨蜡贮米醋而蒸之五七度,含津益墨,亦不亚于石者。”宋代以后,开采天然石琢砚,类澄泥,亦名“澄泥砚”。其品类有“鳝鱼黄”“蟹壳青”“绿头砂”“二玫瑰紫”“豆瓣砂”等。以其质细而洁净者为上品。

木砚

砚名。以木制成砚,晋代已有之。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卷三《砚谱》载:“傅玄《砚赋》云:‘木贵其能软,石美其润坚。’因知古亦有木砚。”

竹砚

砚名。即以竹制成的砚。《异物志》云:“广南以竹为砚。”

漆砚

砚名。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卷三《砚谱》载:“东宫故事云:‘晋皇太子初拜,有漆砚一枚。’”又云:“皇太子纳妃有漆书砚一。”

纸砚

砚名。即以纸与细石砂和漆制成的砚。清人《菽园赘谈》云:“闻贵州出纸砚,用之历久不变。”清吴槎客《尖阳丛笔》云:“海宁北寺巷程姓,以石砂和漆制纸砚,色与端溪、龙尾无异,且历久不敝,艺林珍之。”晋东宫旧事皇太子初拜,给漆砚一枚,此其遗制也。

孔子砚

砚名。伍缉之《从征记》云:“鲁国孔子庙中有石砚一枚,制甚古朴,盖夫子平生时物也。”(见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其时有否石砚,考古发掘尚未发现,姑存以待考证。

平板砚

砚名。又称“砚板”。指一种底面削平、磨光,不开墨池、墨堂,也不加任何装饰性琢雕之砚石。此种砚石大都为收藏、鉴赏石质之用。

凤凰池

砚名。古代砚型之一种。宋米芾《砚史》云:“晋砚见于晋顾恺之画者,……上刊两窍置笔者,有如凤字两足者,独此甚多,所谓凤凰池也。”即指此类之砚。

墨海

砚之别称,也指较大型之砚。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卷三《砚谱》云:“昔黄帝得玉一钮,治为墨海焉。其上篆文曰:‘帝鸿氏之砚’。”一说,为可以贮蓄较多墨汁之砚池。清翟灏《通俗编》云:“今书大字用墨多,则以瓦盆磨之,谓其盆曰:墨海。”

选砚和用砚的方法

好砚的石质细润,手抚有柔感,叩之有清脆声。磨墨有吸墨感,不滑不涩。贮墨不容易干。

砚要“细”和“腻”。腻能发墨,细能发墨不粗。但也不能太细腻,太细腻反而不发墨。太粗糙的砚,磨出的墨有粗粒,容易损坏毛笔。我们日常习字,用砚不需十分考究,一般砚质的砚台即可。

使用砚台,先用清水磨墨,用力均匀,不急不慢。清洗砚台,不要用金属器皿,用丝瓜瓤洗涤即可。

磨好的墨不宜久留砚中,易造成积墨损害砚质。洗砚宜将砚放入清水中,用软布把墨洗净,不可用硬物。砚须常洗。 qA4OAw/8grPlfojIATGYY1XCUI71uBckMu0/MpUdSh4tprTUufLTVt59x/5/iYv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