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行志

五行志(上)

太祖十四年夏,西征,大雨雪。帝疑之,耶律楚材进曰:“克敌之征也,明年冬,震雷。帝又疑之,楚材曰:“西域主将死矣。”已而,皆然。夫天之垂戒,无分于夷夏。夷夏虽殊族姓,又无不知天变之可畏者。或乃疑其附会失实,不亦妄乎!抑吾观楚材之占侯,虽验于已事,然准以《洪范》五行之说,皆不合。于是又知禨祥术数之学,或别有所承,而不必尽轨于经传也。然考天变以征人事,则岂有外于《洪范》之大义者哉!作《五行志》。

《洪范》曰:“水曰润下。”失润下之性时,则有水潦及霜雪、冰雹、震雷之变,鱼孽、龙蛇之孽,鼓妊人,痾豕祸,其征为恒寒,其色黑,是为黑眚黑祥。

至元元年,真定、顺天、河间、顺德、大名、东平、济南等路大水。

四年五月应州大水。

五年八月,亳州大水。

六年十二月,献、莫、清、沧四州及丰州、浑源县大水。

九年九月,南阳、怀孟、卫辉、顺天等路,洺、磁、泰安、通、滦等州淫雨,河水并溢,圯田庐,害稼。

十三年十二月,济宁及高丽沈州水。

十四年六月,济宁路雨水,平地丈余,损稼。曹州定陶、武清二县,濮州、堂邑县雨水,没禾稼。十二月,冠州、永年县水。

十六年十二月,保定等路水。

十七年正月,磁州、永年县水。八月,濮州、东平、济宁、磁州水。

十八年二月,辽阳懿州、盖州水。十一月,保定清苑县水。

十九年,江南水。

二十年六月,太原、怀孟、河南等路,沁河水涌溢,坏民田一千六百七十余顷。卫辉路清河溢,损稼。南阳府唐、邓、裕、嵩四州河水溢,损稼。十月,涿州巨马河溢。

二十一年六月,保定、河间、滨、棣大水。

二十二年秋,南京、彰德、大名、河间、顺德、济南等路河水坏田三千余顷。高邮、庆元大水,伤人民七百九十五户,坏庐舍三千九十区。

二十三年三月,雄、霸二州及保定诸县水。六月,安西路华州华阴县大雨,潼谷水涌。平地三丈余。杭州、平江二路属县水,坏民田一万七千二百顷。大都涿、漷、檀、顺、蓟五州,汴梁、归德七县水。十月,河决开封,祥符、陈留、杞、太康、通许、鄢陵、扶沟、洧川、尉氏、阳武、延津、中牟、原武、睦州十五处。

二十四年三月,汴梁河水溢。六月,霸州益津县雨水。九月,东京谊、静、威远、婆娑路等路水。十一月,大都路水。

二十五年二月,大都水。四月,浑河决。杭州、平江、湖州、秀州大水。五月,河决襄邑。平江路水。七月,御河溢,胶州大水,民采橡为食。十二月,太原、汴梁二跻河溢,害稼。

二十六年二月,绍兴大水。五月,御河溢。六月,平滦路水,坏田稼一千一百顷。八月,霸州大水。

二十七年正月,甘州、无为路大水。五月,江阴州大水。六月,河溢太康县,没民田三十一万九千亩。七月,泉州及怀孟路武陟、汴梁路祥符县皆大水。江西赣、吉、袁、瑞、建昌、抚水、皆溢。魏县御河益。八月,沁水溢。广州清远县水。九月,御河决。十月,江阴、宁国大水。十一月,河决祥符义唐湾,太康、通许二县,陈、颍二州。大被其患。易水溢,雄、莫等州皆受其患。

二十八年二月,常德路水。八月浙东婺州水。九月,平滦、保定、河间三路大水。

二十九年五月,龙兴路南昌、新建、进贤三县水。闰六月,镇江、常州、平江、嘉兴、湖州、松江、绍兴等路府水。扬州、宁国、太平三路大水。岳州华容县水。河西务水。

三十年五月,深州静安县大水。九月,恩州水。十月。平滦路水。

三十一年五月,峡州路大水。八月,赵州宁晋县水。十月,辽阳路水。

元贞元年五月,建康溧阳州,太平当涂县,镇江金坛、丹徒等具,常州无锡州,平江长洲县,湖州乌程县,鄱泪余干州,常德沅江、澧州安乡等县水。六月,泰安州奉符、曹州济阴、兖州磁阳等县水。历城县大清河水溢,坏民居。七月,辽东利州、大都武卫屯田水。八月,平江、安丰等路大水。九月,庐州、平江二路大水。

二年五月,太原平晋县,献州交河、乐寿二县。莫州任丘、莫亭等县,湖南醴陵州水。六月。大都路益津、保定、大兴三县水,坏民田七千余顷。晋州鼓城、获鹿、槀城等县,保定葛城、归信、新安、束鹿等县,汝宁颍州,济宁沛县,扬、庐、岳、澧四路,建康、太平、镇江、常州,绍兴五路水。七月,彰德、真定、曹州、滨州水。八月,棣州、曹州水。九月,河决河南杞、封丘、祥符、宁陵、襄邑五县。十月。河决开封县。十二月,江陵潜江县,沔阳玉沙县,淮安海宁朐山、盐城等县水。

大德元年三月,归德、徐州,邳州宿迁、睢宁,鹿邑三县,河南许州临颍,郾城等县,睢州襄邑,太康、扶沟、陈留、开封、杞等县河水大溢,漂没田庐。五月,河决汴粱,发民夫三万五千塞之。漳水溢,害稼。龙兴、南康、澧州、南雄、饶州五路水。六月,和州历阳县江水溢,漂庐舍一万八千五百区。七月,彬州耒阳县、衡州酃县大水,溺死三百余人。九月,温州平阳、瑞安二州水,溺死六千八百余人。十一月常德武陵县大水。

二年六月,河决蒲口,凡九十六所,泛溢汴梁路、归德府,并大名、东昌、平滦等路水。

三年八月,河间路水。

四年五月,保定、真定二路、通、蓟、二州水。六月,归钵睢州大水。

五年五月,宣德、保定、河间属州水。宁海州水。六月,济宁、般阳、益都、东平、济南、襄阳、平江七路水。七月,江水暴风大溢,高四五丈,连崇明、通、泰、真州定江之地,漂没庐舍,被灾者三万四千五百余户。辽阳大宁路水。八月,平、滦二州雨,滦河溢。顺德路水。

六年四月,上都水。五月。济南路大水。归德府徐州、邳州睢宁县雨五十日,沂、武二河合流,水大溢。东安州浑河溢,坏民田一千八十余顷。六月,广平路大水。

七年五月,济南、河间等路水。六月,辽阳、大宁、平滦、昌国、沈阳、开元六路雨水,坏田庐,男女死者百十有九人。修武、河阳、新野、兰阳等县赵河、湍河、白河、七里河、沁河、辽河皆溢。台州风水大作,宁海、临海二县死者五百五十人。

八年五月,太原阳武县、卫辉获嘉县、汴梁祥符县河溢,大名滑州、浚州雨水,坏民田六百八十余顷。八月潮阳飓风海溢,漂民庐舍。

九年六月,汴梁武阳县思齐口河决。东昌博平、堂邑二县水。潼川绵江、中江溢,水决入城。龙兴、抚州、临川三路水。七月,沔阳玉沙县江溢。峄州水。扬州泰兴县、淮安山阳县水。八月,归德府宁陵,陈留、通许、扶沟、太康、杞县河溢。大名元城县大水。

十年五月,雄州、漷州水。平江、嘉兴二路水,害稼。六月,保安满城、清苑二县水。大名、益都等路大水。定兴县水。七月,平江路大风,海溢。吴江州大水。

十一年六月,静海、容城、束鹿、隆平、新城等县水。七月,冀宁文水县汾水溢。十一月,杭州、平江水。卢龙、滦河、迁安、昌黎、抚宁等县水。

至大元年五月,宁夏水。六月,益都水。七月,济宁路雨水,平地丈余,暴决入城,漂庐舍,死者十有八人。真定路大水,入南门,下注槀城,死者百七十人。彰德、卫辉二路水,损稽田五千三百七十顷。九月,泰安大水。十一月,河南水。

二年七月,河决归德府,又决汴梁封丘县。

三年六月,洧州、郾城、汶上三县水。峡州大雨,水溢,死者万余人。七月,循州、惠州大水,漂庐舍二百九十区。

四年六月,大都三河县、潞县,河东祁县、怀仁县,永平丰盈屯大水。七月,东平、济宁、般阳、保定等路大水。江陵松滋县、桂阳临武县水。

皇庆元年五月,归德睢阳县河溢。六月,大宁,水达达路水,朱瓦江溢,民避居亦母儿乞岭。八月,松江府大风,海水溢。宁国路泾县水。

二年五月,辰州沅陵县水。六月,涿州范阳县,东安州、宛平县,固安,霸州益津、永清,藁城等县水,坏田七千六百九十余顷。河决陈、亳、睢三州,开封、陈留等县。八月,崇明、嘉定二州大风,海溢。

延祐元年五月,常德路武陵县雨水,坏庐舍,溺死者五百人。六月,涿州范阳、房山二县浑河溢,坏民田四百九十余顷。七月,沅陵、卢溪二县水。八月,肇庆、武昌、岳州、建康、杭州、建德、南康、江州、临江、袁州、建昌、赣州、安丰、抚州、台州等路水。十二月,汴粱、南阳、归德、汝宁、淮安水。

二年正月,浑河决。六月,河决郑州,坏汜水县治。七月,郑州,昌平、香河、宝坻等县水。全州、永州江水溢,害稼。

三年四月,颍州泰和县河溢。七月,婺源州大水,溺死者五千三百余人。

四年正月,解州盐池水。二月,曹州水。

五年四月,庐州合肥县大水。

六年六月,河间路漳河水溢,坏民田二千七百余顷。益都、般阳、济南、东平、济宁等路,曹、濮、泰安、高唐等州大水。害稼。辽阳,广宁、沈阳、开元等路水。大名路属县水,坏民田一万八千顷。归德、汴梁府,汝宁、彰德、真定、保定、卫辉、南阳等路大水。

七年四月,安丰、庐州淮水溢,损禾麦一万顷。城父县水。六月,棣州、德州大水,坏田四千六百余顷。七月,江陵县水。上蔡、汝阳、西平等县水。八月,霸州文安、大城二县滹沱河溢,害稼。河间路水。汾州平遥县水。是岁,河决汴梁原武县。

至治元年六月,霸州大水,浑河溢,被灾者三万余户。七月,蓟州平谷、渔阳二县,顺州邢台、沙河二县,大名魏县,永平义丰县大水。彰德临漳县漳水溢。大都固安州、东安州、宝坻县,真定元氏县,淮安清河、山阳等县水。东平、东昌二路,高唐、曹、濮等州水,害稼,乞里吉思部江水溢。八月,安陆府雨七日,江水大溢,被灾者三千五百户。雷州海康、遂溪二县海水溢,坏民田四千顷。九月,京山,长寿二县汉水溢。十月,辽阳、肇庆等路水。

二年二月,濮州大水。五月仪封县河溢。闰五月,睢阳县亳社屯大水,六月,奉元漷县,漷州新平、上蔡二县水。八月,庐州六安、舒城二县水。十一月,平江路大水,损民田四万九千六百顷。

三年五月,东安州水,坏民田一千五百余顷。真定武邑县水害稼。六月,大都永清县雨水,损田四百顷。七月氵寇州雨水害稼。九月,漳州、建昌、南康等路水。

泰定元年五月,漷州、固安州水。陇西县大雨水,漂死者五百余家。龙庆路雨水伤稼。六月,益都、济南、般阳、东昌、东平、济宁等路三十有二县。曹、濮、高唐、德州等处十县淫雨,水深丈余,漂没田庐。大同浑源河溢,陈、汾、顺、晋、恩、深六州雨水害稼。真定滹沱河溢,漂民庐舍。陕西大雨,渭水及黑水河溢。损民庐舍。渠州江水溢。七月,真定、河间、保定、广平等路三十有七县大雨水五十余日,害稼。大都路固安州清河溢。顺德路任县漷水溢。奉元朝邑县、曹州楚丘县、开州濮阳县河溢。九月,延安路洛水溢。奉元长安县大雨。沣水溢。濮州馆陶县水。十二月,杭州盐官州海水大溢,坏堤堑,侵城郭,有司以石囤木柜捍之不止。

二年正月,大都宝坻县、肇庆高要县雨水。巩昌路水。闰正月,雄州归信县大水。二月,甘州路大雨水,漂没行帐孳畜。三月,咸平府清、氵寇二河合流,失故道。隳提堰。四月,涿州房山、范阳二县水。岷、洮、文、阶四川雨水。五月,檀州大水,平地深丈有五尺。高邮兴化、江陵公安水。浙西江湖水溢。河溢汴梁,被灾者十有五县。六月,通州三河县大雨,水丈余。冀宁路汾河溢。潼江府绵江、中江水溢入城,深丈余。卫辉汲县、归德宿州大水。济宁路虞城、砀山、单父、丰、沛五县水。七月,睢州河决。八月,霸州、涿州,永清、香河二县大水,伤稼九千五十余顷。九月,开元路三河溢,没民田。坏庐舍。十月,宁夏鸣沙州大雨水。曹州属县水。十月,常德路水。

三年正月,恩州水。二月,归德府河决。六月,大同县大水。汝宁光州水。大昌屯河决。七月,河决郑州,漂没阳武等县民一万六千五百余家。东安、檀、顺、漷四州雨,浑河决,温榆水溢,伤稼。延安路肤施县水。漂民居九十余户。八月,盐官州大风海溢,捍海堤崩,广三十余里,袤二十里,徙居民千二百五十家以避之。真定蠡州,奉元蒲城县,无为州,历阳、含山等县水。九月,平遥县汾水溢。扬州、宁国、建德诸属县水。十一月,崇明州三沙镇海溢,漂民居五百家。十二月,辽东大水。大宁路瑞州大水,坏民田五千五百顷,庐舍八百九十所,溺死者百五十人。

四年正月,盐官州潮水大溢,捍海堤崩二千余步。三月,浑河决。五月,睢州河溢。六月,大都东安、固安、通、顺、蓟、檀、漷七州,永清、良乡等县雨水。七月,上都云州大雨。北山黑水河溢。云安县水。衢州大水。八月,汴梁扶沟、兰阳二县河溢,漂民居一千九百余家。济宁虞城县河溢。伤稼。滹沱河溢。崇明州海门县海溢。十二月,夏邑县河溢。汴粱中牟,开封、陈留三县,归德邳、宿二州雨水。

致和元年三月,盐官州海堤崩,遣使祷祀,造浮图二百十六,用西僧法厌之。河决砀山、虞城二县。四月,盐官州海溢,益发军民塞之,宦百囤二十九里。广宁路大水。崇明州海溢。六月,南宁、开元、永平等路水。河间临邑县雨水。益都、济南、般阳、济宁、东平等路三十县,濮、德、泰安等州九县,雨水害稼。七月,广西两江诸州水。

天历元年八月,杭州、嘉兴、平江、湖州、建德、镇江、池州、太平、广德九路水。没民田万四千余顷。

二年六月,大都东安、通、蓟、霸四川,河间靖海县雨水害稼。永平昌国诸屯水。

至顺元年六月,河决大名路长垣、东明二县,没民田五百八十余顷。曹州、高唐等州水。前后武卫屯田水。七月,海潮溢,漂没河间运司盐二万六千七百引。闰七月,平江、嘉兴、湖州、松江三路一州大水,坏民田三万六千六百余顷,被灾者四十万五千五百余户。杭州、常州、庆元、绍兴、镇江、宁国等路,望江、铜陵、长林、宝应、兴化等县水,没民田一万三千五百余顷。大都、保定、大宁、益都展州县水。

二年四月,潞州潞城县大雨水。五月,河间莫亭县、宁夏河渠县、绍庆彭水县及德安屯田水。六月,大都、保安、真定、河间、东昌诸路水。彰德属县漳水决。十月,吴江州大风,太湖水溢,漂民居一千九百七十余家。十二月,深州、晋州水。

三年三月,奉元朝邑县洛水溢。五月,汴梁河水溢。江都、泰兴、云梦、应城等县水。滹沱河决,没河间清州等处屯田。汾州大水。六月,无为州、和州水。九月,莒、沂二州及泰安奉符县、济宁鱼台县,曹州楚邱县。平江、常州、镇江三路皆大水。

元统元年五月,汴梁阳武县河溢,害稼。六月,京畿大霖雨水,平地丈余。泾河溢,关中水灾。黄河大溢,河南水灾。泉州霖雨,溪水暴涨,漂民居数百家。七月,潮州大水。

二年正月,东平须城县、济宁济州、曹州济阴县水灾。二月,滦河、漆河溢,永平路属县皆水。瑞州路水。三月,山东霖雨,水涌。四月,东平、益都水。五月。镇江路水。宣德府大水。六月,淮水涨,漂山阳县境内民畜房舍。九月,吉安路水。

至元元年,河决汴梁封丘县。

二年五月,南阳邓州大水。六月,泾水溢。八月,大都至通州霖雨,大水。

三年二月,绍兴大水。五月广西贺州大水害稼。六月,卫辉淫雨至七月,丹沁、二河泛涨,与城西御河通流,平地深二丈余,漂没人民房舍田禾甚众。民栖于树上,达鲁花赤僧家奴以舟载饭食之,移老弱居城上,日给廪食,月余水方退。汴梁兰阳、尉氏二县,归德府皆河水泛溢。黄州及衢州常山县皆大水。

四年正月,河决曹州,又决汴梁。五月,吉安永丰县大水。黄河溢。平地水二丈,决白茅堤、金堤。六月,邵武大水,城市皆洪流,漂沿溪民居殆尽。

五年五月庚戌,汀州路长汀县大水,平地深三丈许,损民居八百家,坏民田二百顷,溺死者八千余人。七月,沂州沂、沐二河暴涨,决堤防,害田稼。邵武光泽县大水。常州宜兴州山水出,高一丈,坏民居。

六年二月,京畿五州十一县及福州路福宁州皆大水。五月甲子,庆元奉化州山崩,水涌出平地,溺死人甚众。六月,衢州西安、龙游二县大水。庚戌,处州松阳、龙泉二县积雨,水涨入城中,深丈余,溺死五百余人。遂昌县尤甚,平地三丈余。桃源乡山崩,压溺人民五十三家,死者三百六十余人。秋,河北大水。七月壬子,延平南平县淫雨,水泛涨,溺死百余人,损民居三百余家,坏民田二顷七十余亩。乙卯,奉元路悛屋县河水溢,漂溺居民。八月甲午,卫辉大水,漂民居一千余家。十月,河南府宜阳县大水,漂民居,溺死者众。

至正元年,汴粱钧州大水,扬州路崇明、通、泰等州海潮涌溢,溺死一千六百余人。

二年四月,睢州仪封县大水害稼。六月癸丑夜,济南山水暴涨,冲东西二关,流入大清河,黑山、天麻、石固等寨及卧龙山水通流入大清河,淹没上下民居千余家,溺死者无算。

三年二月,巩昌宁远、伏羌、成纪三县山崩,水涌,溺死者无算。五月,黄河决白茅口,七月,汴梁中牟、扶沟、尉氏、洧川四县,郑州荥阳、汜水、河阴三县大水。

四年五月,霸州大水。六月,河南巩县大雨,伊、洛水溢。汉民居数百家。济宁路兖州,汴梁鄢陵、通许、陈留、临颍等县。大水害稼,人相食。七月,滦河水溢,出平地丈余,永平路禾稼庐舍漂没甚众。东平路东阿、阳谷、汶上、平阴四县,衢州西安县大水。温州飓风大作,海水溢,漂民后,溺死者甚众。

五年七月,河决济阴,涑官民亭舍殆尽。十月。黄河泛溢。

七年五月,黄州大水。八月壬午,杭州、上海浦中午潮退而复至。

八年正月辛亥,河决,淹济宁路。四月,平江、松江大水。五月庚子,广西山水涌,漓江溢,平地水深二丈余,屋宇人畜漂没。壬子,宝庆大水。乙卯。钱塘江潮比之八月中高数丈余,沿江民皆迁居以避之。六月己丑,中兴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平地深丈五尺余,漂没六十余里,死者一千五百人,是月,胶州大水。七月,高密县大水。

九年七月,中兴路公安、石首、潜江、监利等县及沔阳府大水。夏秋,蕲州大水,伤稼。

十年五月,龙兴瑞州大水。六月乙未,灵州灵石县雨水暴涨,决堰,漂民居甚众。七月,汾州平遥县汾水溢。静江荔浦县大水害稼。

十一年夏,龙兴南昌、新建二县大水。安庆桐城县雨水泛涨。花生、龙源二山崩,冲决县东大河,漂民居四百余家。七月,冀宁跻平晋、文水二县大水,汾河泛溢东西两岸,漂没田禾数百顷。河决归德府永城县,坏黄陵冈岸。静江路大水,决南北二渠。

十二年六月中兴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溧民居千余家,溺死七百人。七月,衢州西安县大水。

十三年夏,蓟州丰润、玉田、遵化、平谷四县大水。七月丁卯,泉州海水日三潮。

十四年六月,河南府巩县大雨,伊、洛水溢,漂没民居,溺死三百余人。秋,蓟州大水。

十五年六月,荆州大水。

十六年,河决郑州河阴县,官署民居尽废,遂成中流。山东大水。

十七年六月,大雨,漳河溢,广平路皆水。秋,蓟州五县皆大水。

十八年秋,京师及蓟州、广东惠州、广西贺州皆大水。

十九年九月,济州任城县河决。

二十年七月,通州大水。

二十二年三月,邵武光泽县大水。

二十三年,孟州济源、温县水。七月,河决东平寿张县,圯城墙,漂田庐,人溺死甚众。

二十四年三月,益都县井水溢而黄。怀庆路孟州、河内、武陟县水。七月,益都路寿光县、胶州高密县水。

二十五年秋,东平须城、东阿、平阴三县,河决小流口,达于清河,坏民居,伤禾稼。

二十六年二月,河北徙,上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皆被其害。六月,河南府大霖雨,瀍水溢,深四丈许,漂东关居民故百家。秋七月,汾州介休县汾水溢。蓟州四县、卫辉、汴粱钧州俱大水害稼。八月,棣州大清河决,滨、棣二州之界,民居漂流者众。济宁路肥城县西黄水泛溢,漂没田禾民居百有余里,德州齐河境七百余里亦如之。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黄河清,自孟津东柏谷至汜水县蓼子谷,上下八十余里,澄莹见底,数月始如故。

元贞元年闰四月,兰州上下三百余里,河清三日。

至正十四年正月甲子朔,汴粱城东汴河冰作五色花草,三月方解。

十九年,郑州黄河清,长数里。

二十年十一月,汴梁原武、荥泽二县。黄河清三日。

二十一年十一月,河南孟津县至绛州垣,曲县二百里,河清七日,新安县亦如之。十二月,冀宁路石州河水清,至明年春冰泮始如故。

二十四年夏,卫辉路黄河清。

中统二年五月,西京、宣德陨霜杀禾。

三年五月,宣德、咸宁等路陨霜。八月,河间、平滦等路陨霜害稼。

四年四月,武州陨霜杀麦禾。

至元二年八月,太原陨霜害稼。四月,檀州陨霜。

八年七月,巩昌会、兰等州霜杀稼。

十七年四月,海宁州及益都路陨霜。

二十一年三月,山东陨霜,杀桑蚕尽死,被灾者三万余家。

二十六年七月,济南棣州损霜杀菽。

二十七年七月,大同、平阳、太原陨霜杀禾。十一月,兴、松二州及兴隆路亦如之。

二十九年三月,济南、般阳等路及恩州属县霜杀桑。

元贞二年八月,金、复州陨霜杀禾。

大德五年三月,汤阴县霜杀麦。五月,商州霜杀麦。

六年八月,大同、太原霜杀禾。

七年四月,济南路陨霜杀麦。五月,般阳路陨霜。

八年三月,济阳、滦城二县霜杀桑。八月,太原交城、阳曲、管州、岚州,大同怀仁陨霜杀稼。

九年三月,河间、益都、般阳属县陨霜杀桑。清、莫、沧、献四州霜杀桑一百四十一万七十余本,坏蚕一万二千七百余箔。

十年七月,大同浑源县霜杀禾。八月,绥德州米脂县霜杀禾二百八十顷。

至大元年八月,大同陨霜杀禾。大名路陨霜。

四年七月。大宁等路陨霜。

皇庆二年三月,济宁霜杀桑。

延祐元年三月,东平、般阳等路,泰安、曹、濮等州大雨雪三日,陨霜杀桑。闰三月,济宁、汴梁等路,及陇州、开州、青城、渭源诸县霜杀桑,无蚕。七月,冀宁陨霜杀禾。

四年夏,六盘山陨霜杀禾五百余顷。

五年五月,雄州归信县陨霜。

六年三月,奉元路同州陨霜。七年八月,益津县雨黑霜。

至治二年五月,辽东路陨霜。

三年七月,冀宁曲阳县、大同路大同具、兴和路咸宁县陨霜。八月。袁州宜春县陨霜杀禾。

泰定二年三月,云需府大雪,民饥。

至顺元年二月,京师大霜,昼霿。闰七月,奉元西和州,宁夏应理州、鸣沙州,巩昌静宁、邠、会等州,凤翔麟游,大同山阴,晋宁潞城、隰州等县陨霜杀禾。

三年八月,浑源、云内二州陨霜杀禾。

至正六年九月,彰德雨雪,结冻如琉璃。

七年八月,卫辉陨霜杀禾。九月三日,温州大雪。

十年春,彰德大寒,近清明节,雨雪三尺,民多冻馁而死。

十一年三月,汴梁路钧州大雨彗,密县平地雪深三尺余。

十三年秋,邵武光泽县陨霜杀禾。

二十三年三月,东平路须城、东阿、阳谷三县陨霜杀桑,废蚕事。八月,钧州密县陨霜杀菽。

二十七年三月,彰德大雪,寒甚于冬,民多冻死。五月辛巳,大同陨霜杀麦。秋,冀宁路徐沟、介休二县雨雪。十二月,奉元路咸宁县井水冰。

二十八年四月,李元陨霜杀菽。

中统二年四月。雨雹。

三年五月,顺天、平阳、真定、河南等郡雨雹。

四年七月,燕京昌平县,景州蓚县,上都路兴、松、云三州雨雹害稼。

至元二年八月,彰德、大名、南京、河南、济南、太原等路雨雹。

四年三月,夏津县大雨雹。

五年六月,中山大雨雹。

六年二月,兴国雨雹,大如马首,杀禽兽。七月,西京大同县雨雹。

七年五月,河内县大雨雹。

十五年闰十一月,海州赣榆县雨雹伤稼。

十六年,保定等二十余路雨雹。

十九年八月,雨雹,大如鸡卵。

二十年四月,河南风雷雨雹害稼。五月,安西路风雷雨雹。八月,真定元氏县大风雹,禾尽损。

二十二年七月,冠州雨雹。

二十四年九月,大定、金源、高州、武平、兴中等处雨雹。是岁,西京、北京、隆兴、平滦、南阳、怀孟、巩昌等路雨雹。

二十五年三月,灵璧、虹县雨雹,如鸡卵,害麦。五月,孟州乌河川雨雹。十二月,灵寿、阳曲、天成等县雨雹。

二十六年夏,平阳、在同、保定等路大雨雹。

二十七年四月,灵寿、元氏二县大风雹。六月,棣州厌次、济阳二县大风雹,伤禾黍菽麦桑枣。

二十九年闰六月,辽阳、沈州、广宁、开元等路雨雹。

三十年六月,易州雨雹。

三十一年四月,即墨县雨雹。五月,密州路诸城、大都路武清雨雹。七月,阳信县雨雹。真定路南宫、新河、易水、涞水等县雨雹。八月,德州德安县大风雨雹。

元贞元年五月。巩昌金州、会州、和州雨雹大,无麦禾。七月,隆兴路雨雹。

元贞二年五月,河中猗氏县雨雹。六月,大同、隆兴咸宁县,顺德邢台县,太原交河、离石、寿阳等县雨雹。七月,太原、怀孟、武陟县雨雹。

大德元年六月,太原崞州雨雹害稼。

二年二月,檀州雨雹。八月,彰德安阳县雨雹。

三年八月,隆兴、平滦、大同、宣德等路雨雹。

四年三月,宣州泾县、台州临海县风雹。五月,同州、平滦、隆兴雹。

五年七月,雨雹。

八年五月,大宁路建州,蔚州灵仙县雨雹。太原、大同、隆兴属县阳曲、天成、怀安、白登风雹害稼。八月,管州、岚州、交城、阳曲、怀仁等县雨雹。

九年六月,晋宁、冀宁、宣德、隆兴、大同等路大雨雹,害稼。

十年四月,郑州管城县风雹,大如鸡卵,积厚五寸。五月,大雨雹。七月,宣德县雨雹。

十一年五月,建州雨雹。

至大元年四月,般阳新城县、济南厌次县、益都高苑县大风雨雹。五月,管城县大雹,深一尺,无麦禾。八月,大宁县雨雹害稼,毙人畜。

二年三月,济阴、定陶等县雨雹。六月,崞州、源州、金城县雨雹、延安神木县大雹一百余里,毙人畜。

三年四月,灵寿、平阴等县雨雹。四年四月,南阳雨雹。闰七月,大同宣宁县雨雹。

皇庆元年四月,大名浚州、彰德安阳县、河南孟津县雨雹。六月,开元路风雹害稼。

二年七月,冀宁平定州雨雹。景州阜县风雹。八月,大同怀仁县雨雹。

延祐元年五月,肤施县大风雹,损稼并伤人畜。六月,宣平,仁寿、白登等县雨雹。

二年五月,大同、宣德等路雹害稼。

三年五月,蓟州雹,深一尺。

五年四月,凤翔府雹伤麦禾。

六年六月,大同雨雹,大如鸡卵。晋阳、西凉、钧州、阳翟、新郑、密等县大雨雹。七月,巩昌陇西县雹害稼。

七年八月,大同路雷风雨雹。

至治元年六月,武州雨雹害稼。永平路大雹,深一尺,害稼。七月,真定、顺德、大同等路雨雹。

二年四月,泾州泾川县雨雹。六月,思州大风雨雹。

三年五月,大风雨雹,拔柳林行宫大木。十三月,辽阳雨雹。

泰定元年五月,冀宁阳曲县雨雹伤稼。思州龙泉县雨雹伤麦。六月,顺元、太平军、定西州、宣德府、巩昌县及八番等处雨雹。七月,龙庆路雨雹,大如鸡卵,平地深三尺余。八月,大同白登县雨雹。十二月,延安路雹。

二年四月,奉元白水县雨雹。五月,洮州路可当县、临洮府狄道县雨雹。六月,兴州、鄜州、静宁州及成纪、通渭、白水、肤施、安塞等县雨雹。七月,檀州,延安鄜州、绥德、巩昌等路,八月,大都路檀州、巩昌府静宁县、延安州路安塞县,九月,檀州,并雨雹。

三年六月,巩昌路大雨雹。中山府安喜县、乾州永寿县雨雹。七月,完州,房山、宝坻、玉田等县大风雹,折木伤稼。八月,龙庆州雨雹一尺,大风损稼。

四年五月,常州、淮安二路,宁海州大雨雹。六月,中山雨雹。七月彰德汤阴县,冀宁定襄县,大同武、应州雨雹害稼。

致和元年四月,浚州、泾州大雹伤麦禾。五月,冀宁阳曲县、威州井陉县雨雹。六月,泾川、汤阴等县大雨雹。大宁、永平属县雨雹。

天历二年七月,大宁惠州雨雹。八月,冀宁阳曲县大亩,如鸡卵,害稼。

三年七月,顺州、东安州及平棘、肥乡、曲阳、行唐等县风雹害稼。开元路雨雹。

至顺二年七月,冀宁路雨雹。十二月,冀宁清源县雨雹。是年,黄梅县雨雹。

三年五月。甘州雨雹。

元统元年三月戊子,绍兴萧山县大风雨雹。拔木仆屋,杀麻麦,毙伤人民。

二年二月甲子,塞北东凉亭雨雹。

后至元年七月,西和州、徽州雨雹。

二年八月甲戌朔,高邮宝应县大雨雹。是时,淮浙皆旱,唯本县濒河田禾可刈、悉为雹所害,凡田之旱者,无一雹及之。四年四月癸巳。清州八里塘雨雹,大过于拳,其状有如龟者,有如小儿形者,有如狮象者,有如环槊者,或椭如卵,或圆如弹,玲珑有窍,色白而坚,长老云:“大者固常见之,未有形状若是者。”

至正二年五月,东平路东阿县雨雹,大者如马首。

三年六月,东平阳谷县雨雹。

六年二月辛未,兴国路雨雹,大如马首小者如鸡子,毙禽畜甚众。五月辛卯,绛州雨雹,大者二尺余。

八年四月庚辰,钧州密县雨雹,大如鸡子,伤麦禾。龙兴奉新县大雨雹,伤禾折木。八月己卯,益都临淄县雨雹,大如杯盂,野无青草,赤地如赭。

九年二月,龙兴大雨雹。

十年五月,汾州平遥县雨雹。

十一年四乙已,彰德雨雹,大如斧,时麦熟将刈,顷刻亡失,田畴坚如筑场,无秸粒遗留,其地广三十里,长百余里,树木皆如斧所劈,伤行人、毙禽畜甚众。五月癸丑,文水县雨雹。

十三年四月,益都高苑县雨雹伤麦禾及桑。

十四年六月。蓟州雨雹。

十七年四月,济南大风雨雹。八月,庆阳镇原州大雨雹。

十九年四月,莒州蒙阴县雨雹。五月,通州及益都临朐县雨雹害稼。

二十年五月,蓟州遵化县雨雹终日。

二十一年五月,东平雨雹害稼。

二十二年八月,南雄雨它如桃李实。

二十三年五月,鄜州宜君县雨雹,大如鸡子,损豆麦。七月,京师及隰州永和县大雨雹害稼。

二十五年五月,东昌聊城县雨雹,大如拳,小如鸡子,二麦不登。

二十六年六月,汾州平遥县雨雹。

二十七年二月乙丑,永州城中昼晦,鸡栖于埘,人举灯而食,既而大雨雹。逾时方明。五月,益都大雷雨雹。七月,冀宁徐沟县大风雨雹。拔木害稼。

二十八年六月,庆阳府雨雹,大如盂,小者如弹丸,平地厚尺余,杀苗稼,毙禽兽。

太祖五年冬,大雷。

至顺三年五月己巳,天鼓鸣于西北。

至正三年秋,兴国路永兴县雷,击死粮房帖书尹章于县治。

七年五且庚戌,台州路黄岩州海滨无云而雷。冬,卫辉路天鼓鸣。

十年六月戊申,广西临桂县无云而雷,震死邑民瘳广达。十二月庚子,汾州孝义县雷雨。

十一年十二月,台州大雨震雷。

十二年三月丙午,宁国路无云而雷。

十三年十二月庚戌,京师无云而雷,少顷有火坠于东南。怀庆路河内县及河南府天鼓鸣于东北。是日,怀庆之修武、潞州之渡垣县皆无云而雷,声震天地。是月,汾州雷雨。

十四年十二月,孝义县雷雨。

十九年二月,台州大雷电。

二十一年十一月戊申,温州乐清县雷。

二十二年十月,大雨雷电。

二十四年,雷击延春阁西脊。

二十七年乙未夜,晋宁路绛州天鼓鸣空中,如闻战斗之声。十月,奉元路雷电。

至正二十五年六月戊申,京师大雨,有鱼随雨而落,长尺许,人取而食之。

至元二十年,有苍龙见卫辉农家。

后至元五年六月庚戌,汀州长汀县蛟出,大雨骤至,平地涌水,深三丈余,漂没民居八百余家,坏田二百余顷。

至正十五年七月,嘉兴城东,白龙见,烈风暴雨。

十七年六月癸酉,温州有龙斗于乐清江中,飓风大作,所至有光如球,死者万余人。八月癸丑,祥符县西北有青白二龙见,若相斗之势,良久而散。

二十三年正月甲辰。广西贵州江中有物登岸,蛇首四足而青色,长四尺许,军民聚观杀之。

二十四年六月,保德州有黄龙见于咸宁井中。

二十七年六月丁巳,皇太子寝殿新鹙井成,有龙自井而出,光焰烁人,宫人震慑仆地。又宫墙外长庆寺所掌成宗斡耳朵内大槐树有龙缠绕其上,良久飞去,树皮皆剥。七月,益都临朐县有龙见于龙山,巨石重千斤,浮空而起。

二十八年十一月,大同路怀仁县河岸崩,有蛇大小相绾结,可载数车。

中统二年九月,河南民王四妻靳氏,一产三男。

至元元年,黄冈民妇生男狗头。

二年正月,武城具王甲委崔,一产三男。

八年,昌黎县民生子,中夜有光,或以为非常。帝曰:“何幸生一好人,毋嫉也。”

十年八月,甲寅,凤翔宝鸡县刘铁牛妻,一产三男。

二十年二月,高州张丑妻李氏,一产四子,三男一女。四月,固安州王得林妻张氏,怀孕五月,生一男,四手四足,圆头三耳,一耳附脑后,生而即死,具状有司上之。

二十二年四月,江陵县民张二妻,一产三男。

二十八年九月,襄阳南漳县民李氏妻黄,一产三子。

大德元年五月,遂宁州军户任福妻,一产三男。十一月,辽阳打雁孛兰奚户那怀妻和里迷。一产四男。

四年,宝应县民孙奕妻朱氏,一产三男。

十年正月,江州湖口县赵丙妻甘氏,一产四男。

泰定元年十月乙卯,秦州成纪县赵思直妻张氏,一产三子。

致和元年三月壬辰,太平当涂县杨太妻吴氏,一产三子。

至元元年正月,云南妇人一产三男。又,广西师宗州㱔生妻适和,一产三男。汴梁祥符县市中一乞丐妇人,忽生髭须。

二年四月,黄冈县周氏妇,产一男,狗头人身,即死。

至正九年四月,枣阳民张氏妇,生男,甫及周岁,长四尺许,容貌异常,皤腹臃肿,见人辄嬉笑,如世俗所画布袋和尚云。

二十三年五月。霸州民王马驹妻赵氏,一产三男。六月,亳家务李润妻张氏,一产三男。

至正三年秋,建宁浦城县民豕生豚,二层八足。

十一年,镇江民家豕生豚,如象形。

十二年,江宁陆氏家一猪生十四豚,内一豚,人首豕身。

二十四年正月,保德州民家膊豕生豚,一首二身八蹄二尾。又,海盐赵氏宰猪,小肠忽如蛇,宛延而走,及里许方止。

至元七年四月壬午,檀州雨黑霜。

元贞二年,处州天雨米,黑色。

大德十年二月,大同路黑霜。

延祐七年八月,益津路雨黑霜。

至正元年四月戊寅,彰德有赤风自西北来,忽变为黑,昼晦如夜。

十一年十月,天雨黑子于饶州,衢州亦如之。十二月,建宁浦城雨黑子。

十三年正月二十三日,黑气亘天。冬,袁州路每日暮,有黑气环绕郡城。

十七年正月己丑,杭州降黑雨。河池水皆黑。

二十八年,七月乙亥,京师黑雾,昏暝不辨人物,自旦近午始消,如是者旬有五日。

五行志(中)

《洪范》曰:“火曰炎上”。失炎上之性,时则有火灾、草妖、羽虫之孽、羊祸。其征恒燠,其色赤,是为赤眚赤祥。

定宗三年戊申,野草自焚,牛马十死八九,民不聊生。

至元十一年十二月,淮西正阳火,庐舍、铠仗悉毁。十八年二月,扬州火。

元贞二年,杭州火,燔七百七十家。

大德八年五月,杭州火,燔四百家。九年三月,宜黄、兴国之大冶等县火。十年十一月,武昌路火。延祐元年二月,真州扬子县火。三年八月,重庆路火,郡舍十焚八九。六年四月,扬州火,燔官民庐舍一万三千三百余区。

至治二年四月,扬州、真州火。十二月,杭州火。三年五月,奉元路行宫正殿火。上利利用监库火。九月,扬州江都县火,燔四百七十余家。

泰定元年五月,江西袁州火,燔五百余家。二年六月,龙兴路宁州高市火,燔五百余家。七月,龙兴奉新州、辰州辰溪县火。八月,杭州火,燔四百七十余家。四年八月,龙兴路火。十二月,杭州火。燔六百七十家。

天历二年三月,四川绍庆彭水县火。四月,重庆路火,延二百四十余家。七月,武昌路江夏县火,延四百家。十二月,江夏县火,燔四百余家。三年四月,河内诸县火。

至顺元年五月丁酉,杭州火,池州火。

元统元年六月甲申,杭州火。

至正元年四月辛卯,台州火。乙未,杭州火,燔官舍民居公廨寺观凡一万五千七百余间,死者七十有四人。二年四月,杭州又火。六年八月己巳,延平路火,燔官舍民居八百货科区,死者五人。十年,兴国路自春及夏,城中火灾不绝,日数十起。二十年,惠州路城中火灾屡见。二十三年正月乙卯夜,广西贵州火,同知州事韩贴木不花、判官高万章及家人九口俱死焉,居民死者三百余人,牛五十头,马九匹、公署仓库案牍焚烧皆尽。二十八年二月癸卯,京师武器库灾。己巳,陕西有飞火自华山下流入张良弼营中,焚兵库器仗。六月甲寅,大都大圣寿万安寺灾。是日未时,雷雨中有火自空而下,其殿脊东鳌鱼口火焰出,佛身上亦火起。帝闻之泣下,亟命百官救护,唯东西二影堂神主及宝玩器物得免,余皆焚毁。

至元二年八月丙寅,济南邹平县进芝一本。八年八月癸酉,益都济州进芝二本。是年,武安文庙大成殿产芝,九茎金色,叩之有金玉声。十五年四月,济南历城县进芝。十九年六月,芝生眉州青神县景德寺。二十二年十月,长葛、郾城各产芝草。二十三年四月丁未,江东宣慰司进芝一本。十月,济宁进芝二本。二十六年三月癸未,东流县献芝。四月,池州贵池县民王逸进紫芝十二本。六月,汲县民朱良进紫芝。二十八年三月,芝生钧州阳翟县。二十九年六月,芝生贺州。

大德五年十二月,兴元西乡县进芝一本,色如珊瑚。六年正月,济南邹平县进芝一本,五枝五叶,色皆赤。

至大四年八月,芝生国学大成殿。

延祐二年三月,芝生大成殿。五年七月,芝生大成殿。

后至元元年十二月,芝草生于荆门州当阳县覆船山,一本五干,高尺有二寸,一本二干,高五寸有半,干皆两歧;二本相依附,扶疏瑰奇,如珊瑚枝,其高者结为华盖庆云之状。五年十二月,芝草生于中书工部之屋梁,一本七干。

至正六年夏,西湖书院生瑞草。

至元十一年十月,衢州东北雨米如黍。十一月,建宁浦城县雨黑子如稗实。邵武大雨震电,雨黑黍如芦穄。信州雨黑黍。鄱阳县雨菽豆,郡邑多有饥民,皆取而食之。十六年六月,彰德路苇叶顺次倚叠而生,自编成若旗帜,上尖叶聚粘如枪。民谣云:“苇生成旗,民皆流离。苇生成枪,杀伐遭殃。”又有百黍自生成文,红秸黑字,其上节云:天下太平”,其下节云“天下刀兵”。十八年,处州山谷中,小竹结实如小麦,饥民采食之。二十一年,明州象山县竹穗生实,如小米,可食。

至正十一年,广西庆远府有异鸟飞见于述昆乡,飞鸟千百随之,盖凤凰云。其一飞去,其一留止者为獞人射死,首长尺许,毛羽五色,有藏之以献于帅府者,久而其色鲜明如生云。五月,兴国有大鸟百余,飞至郡西白朗山颠,状如人立,去而复至者数次。十九年,京师鸱号鸟夜鸣达旦,连月乃止。有杜鹃啼于城中,居庸关亦如之。二十三年,野鸽巢兴圣宫,数年蕃息数千,驱之不去。二十七年三月丁丑朔,莱州招远县大社里黑风大起,有大鸟自南飞至,其色苍白,展翅如席,状类鹤,俄顷飞去,遗下粟黍稻麦黄黑豆荞麦于张家屋上,约数升许。是岁大稔。至元十五年四月,济南无棣县献白雉。

中统二年正月辛未,御帐殿受朝贺,是夜东北有赤气照人,大如席。

元统二年正月庚寅朔,河南省雨血。众官晨集,忽闻燔柴烟气,既而黑雾四塞,咫尺不辨,腥秽逼人,逾时方息。及行礼毕,日过午,骤雨随至,沾洒垩墙及裳衣皆赤。

至元四年四月辛未,京师雨红沙,昼晦。

至正五年四月,镇江丹阳县雨红雾,草木叶及行人裳衣皆濡成红色。十三年三月丙戌,彰德路西南,有火自天而下,如在城外,觅之无有。十二月庚戌,京城有火见于东南。潞州襄垣县有火坠于东南。十四年,卫辉路有天光见于西方。十二月辛卯,绛州有红气起自北方,蔽天几半,移时方散。十五年春,蓟州雨血。十八年三月辛丑夜,大同路有黑气蔽于西方,声如雷然。俄顷,有云如火,交射中天,遍地俱见火光,以物触地,辄以火起。至夜半,空中如有兵戈相击之声。二十一年七月己巳,冀宁路忻州西北,有赤气蔽空如血,逾时方散。八月壬午,棣州夜半有赤风亘天,起西北至于东北。癸未,彰德西北,夜有红气亘天,起西北至于东北。癸未,彰德西北,夜有红气亘天,至明方息。乙酉,大同路北方,夜有赤气蔽天,直过天庭,自东而西,移时方散,如是者三。十月癸巳昧爽,绛州有红气见于北方,如火。二十三年三月壬戊,大同路夜有赤气亘天,中侵北斗。六月丁巳,绛州日暮有红光见于北方,如火,中有黑气相杂,又有白虹二,直冲北斗,逾时方散。庚申,晋宁路北方,日暮天赤,中有白气如虹者三,一贯北斗,一贯北极,一贯天横,至夜分方灭。八月丙辰,忻州东北,夜有赤气亘天,中有白色如蛇形,徐徐而行,逾时方散。十月丙申朔,大名路向青、齐一方,有赤气照耀千里。二十四年九月癸酉,冀宁平晋县西北方,至夜天红半壁,有顷,从东而散。二十八年六月壬寅,彰德路天宁寺塔忽变红色,自顶至踵,表里透彻,如煅铁初出于炉,顶上有光焰迸发,自二更至五更乃止。癸卯、甲辰亦如之。先是,河北有童谣云:“塔见黑,北人作主南人客。塔儿红,朱衣人作主人公。”七月癸酉,京师赤气满天,如火照人,自寅至辰,气焰方息。《洪范》曰:“木曰曲直。”失曲直之性,时则有木冰、木妖、狂人鼠孽,时则有鸡祸。其征恒雨,其色青,是为青眚青祥。

至元三十年正月,雨木冰三日。

大德七年十一月辛酉,木冰。

至顺二年十一月丁巳,雨木冰。十二月癸亥,雨木冰。

后至元五年十一月癸酉,瑞州路新昌州雨木冰,至明年二月壬寅,冰始解。

至正四年正月,汴梁路郑州尉氏、洧川、河阴三县及龙兴靖安县雨木冰。十一月,东平雨木冰。十二年九月壬午,冀宁保德州雨木冰。十四年冬,龙兴雨木冰。二十五年二月辛亥,汴梁雨木冰,状如楼阁、人物、冠带、鸟兽、花卉,百态具备,羽幢珠葆,弥望不绝,凡五日始解。

至元十九年,处州丽水县樟树生梨,可食。

元贞元年,太平路鞠湖县进榆木,有文曰“天下太平年”。

后至元三年夏,上都、大都桑果叶皆有黄色龙文。

九年秋,奉元桃杏实。十一年夏,松江普照寺敝帚开花。嘉兴儒学阍人陶氏,磨上木肘发青条,开白花。又吴江分湖里,柳树枯桩生长条如苇。进贤县瑞竹生。十二年五月,汴梁祥符县椿树结实如木瓜。十六年七月,彰德李树结实如小黄瓜。民谣云:“李生黄瓜,民皆无家。”二十一年,明州松树结实,其大有盈尺者。八月,汴梁祥符县邑中树木,一夕皆有湿泥涂之。

宪宗七年九月,霖雨连月。九年夏四月,大雷雨,凡二十日。

至元七年八月,保定路霖雨害稼。九年六月丁亥,京师大雨。十年,霖雨害稼。十二月,河间霖雨。二十三年九月乙丑朔,雨坏太庙。二十四年六月,霸州益津县霖雨伤稼。九月,太原、河间、河南等路霖雨害稼。二十五年五月,汴梁大霖雨。六月,睢阳霖雨。七月,保定路霸、漷二州淫雨害稼。八月,嘉祥、鱼台、金乡三县淫雨。九月,莫、献二州淫雨。保定路淫雨。二十六年六月,济宁、东平、汴梁、济南、顺德、真定路,滨、棣州霖雨害稼。七月辛己,雨坏都城。八月,大都路霖雨。九月,昌国亦如之。二十七年二月,晋陵、无锡二县霖雨。四月,芍陂屯田霖雨。七月,终南屯田霖雨,江西淫雨。二十八年八月,大名、清河、南乐诸县霖雨为灾。九月,河间淫雨。

元贞二年八月,宁海州霖雨。

大德二年七月,大雨。五年八月平滦路霖雨。是年,峡州、随州、安陵、荆门、泰州、光州、扬州、滁州、高邮、安丰霖雨。六年五月,归德、徐州、邳州、睢宁县雨五十日。十月,济南、滨、棣、泰安、高唐州霖雨害稼。七年,浙西淫雨。八年五月,大名、滑、浚、德州、齐河霖雨。六月丁酉,汴梁祥符、开封、陈州霖雨。九年六月,潼川霖雨。十年六月,景州霖雨。十一年九月,襄阳霖雨。

至大二年德州霖雨害稼。四年七月,河间、顺德、大名、彰德、广平等路,德、濮、恩、通等州及冀宁祁县霖雨害稼。

皇庆元年,龙兴路新建县雨害稼。

延祐元年五月,武陵县霖雨。二年七月,潭州、金州、永州、茶陵霖雨。四年四月,辽阳盖州雨水害稼。六年七月,霸州文成县雨害稼。七年五月,汝宁府霖雨。

至治元年,江州、赣州淫雨。二年闰五月,安丰路雨伤稼。三年五月,大名魏县淫雨。保定定兴县,济南无棣、厌次县,济宁砀山县,河间齐东县霖雨害稼。

泰定元年七月,真定、广平、庐州十一路雨伤稼。德州、曹州淫雨。八月,汴梁考城、仪封,济南沾化、利津等县霖雨,损禾稼。二年五月,浙西诸路霖雨。六月,奉元、卫辉路及永平屯田雨伤稼。九月,汉中道文州霖雨。三年十一月,广宁路霖雨伤稼。四年十月,大都路霖雨。是年,开封霖雨。

至顺二年九月,湖州安吉县霖雨。三年六月,京师霖雨。

元统二年三月,山东霖雨。

至元元年六月,大霖雨。二年五月乙卯,南阳邓州大霖雨,自是日至于六月甲申乃止。八月,大都至通州霖雨。三年六月辛巳,卫辉路淫雨。四年六月邵武路大雨。

至正二年秋,彰德路霖雨。三年四月至七月,汴梁路荧泽县,钧州新郑、密县霖雨害稼。四年夏,汴梁蔺阳县,许州长葛、郾城、襄城,睢州,归德府亳州之鹿邑,济宁之虞城淫雨害蚕麦,禾皆不登。八月,益都霖雨,饥民有相食者。五年夏秋,汴梁祥符、尉氏、洧川,郑州、钧州、亳州久雨害稼,二麦禾豆俱不登。河间路淫雨,妨害盐课。八年五月,京师大霖雨,都城崩圯。钧州新郑县淫雨害麦。九年七月,高唐州大霖雨,坏官署民居。归德府淫雨浃十旬。十年二月,彰德路大雨害麦。二十年七月,益都高苑县、陕州黾池县大雨害稼。二十三年七月,怀庆路河内、修武、武陟三县及孟州淫雨害稼。二十四年秋,密州安丘县大雨。二十五年秋,密州安丘县,丘潞,汴梁许州及钧州之密县淫雨害稼。二十七年秋,彰德路淫雨。

至正六年八月,龙兴进贤县甘露降。二十年十月,国子学大成殿松柏树有甘露降其上。

至正十年春,丽正门楼斗壝内,有人伏其中不知何自而至,远近聚观之。门尉以白留守,达于都堂,上闻,有旨令取付法司鞠问。但云蓟州人。问其姓名,诘其所从来,皆惘若无知,唯妄言祸福而已。乃以不应之罪笞之,忽不知所在。

至元二十二年六月。马湖田鼠食稼。大德二年二月,沙州鼠伤稼。至正二十年八月,庆阳,延安,宁、安等州野鼠食稼,初由鹑卵化生,既成牝牡,生育日滋,百亩之田,一夕俱尽。二十六年,泗州濒淮两岸,有灰黑色鼠,暮夜出穴,成群覆地食禾。

至正十七年三月,上海李胜家伏鸡七雏,一雏作牝鸡鼓翼长鸣。十八年正月,钱塘卢子明伏鸡一雏,有四足。二十二年,龙泉县一鸡二形,能鸣能伏。二十五年,瑞安县郑氏家有雄鸡生子。

《洪范》曰:“金日从革”。失从革之性,时则有金石之妖、诗妖、毛虫之孽。其征恒旸,其色白,是为白眚白祥。

大德二年六月,抚州崇仁县辛陂村有星陨于地,为绿色员石,邑人张椿以状闻。

泰定四年八月,天全道山崩,飞石击人,中者辄死。

至正十年正月甲戌,棣州白昼空中有声,自西北而来,距州二十里陨于地,化为石,其色黑。微有金星散布其上。有司以进,遂藏之司天监。十一月冬至夜,陕西耀州有星坠于西原,光耀烛地,声如雷呜者三,化为石,形如斧,一面如铁,一面如锡,削之有屑,击之有声。十六年冬十一月,大名路大名县有星如火,自东南流,尾如曳,彗,坠入于地,化为石,青黑光莹,状如狗头,其断处类新割者。有司以进,太史验视云:“天狗也。”命藏于库。十九年四月己丑,建宁路瓯宁县有星坠于营山前,其声如雷,化为石。二十三年六月庚戌,益都临朐县龙山有星坠入于地,掘之深五尺,得石如砖,褐色,上有星如银,破碎不完。

至元元年,龙兴靖安县山石迸裂,涌水,人多死者。十年三月。庆元奉化州南山石裂,其碎而大者,有山川、人物、禽鸟、草木之文。二十七年六月丁卯,沂州东苍山有巨百,大如屋,崩裂坠地,声震如雷。七月丙戌,广西灵川县临江石崖崩。

庶征之恒肠,刘向以为春秋大旱也。

太宗十年八月,旱。

定宗三年,大旱。

中统元年八月,泽州、潞州旱。三年五月,滨、棣二州旱。四年八月,真定路及洺、磁等州,彰德旱。十一月,东平、大名等路旱。

至元元年二月,东平、太原、平阳旱,分命西僧祷雨。二年,西京、北京、益都、真定、东平、顺德、河间、徐、邳、宿旱。三年夏,黄州京北鹰朔旱。四年,顺天束鹿旱。五年,京兆大旱。六月,真定等路旱。七年三月,益都、登、莱旱。七月,山东、南京旱。八年四月。蔚州灵仙、广灵二县旱。九年六月,高丽旱。十二年,太原等路旱。十三年十二月,平阳路旱。十五年,奉圣州及彰德等路旱。十六年七月,赵州旱。十八年二月,辽阳、广宁、北京大定县旱。十九年八月,真定以南旱。二十二年五月,广平、汴粱、钧州、郑州、怀孟、濮州、东昌、广平、平阳、彰德、卫辉旱。二十三年五月汴粱旱。京畿旱。二十四年春,平阳旱,二麦枯死。二十五年,东平路须城等六县,安西路商、耀、乾、华等十六州旱。二十六年,绛州大旱。二十七年,真定、平山、枣强三县旱,二十八年二月,山东棣州旱。

元贞元年六月,环州、葭州及咸宁、伏羌、通渭等县旱。七月,太原、安丰及河间肃宁、乐寿二县旱。九月,泗州、贺州旱。二年七月,大名开州、怀州武陟县、河间肃,宁县旱。九,莫、献州旱。十月化州旱。十二月,辽东、开元二路及河南芍陂旱。

大德元年六月,汴梁、南阳大旱。七月,怀州武陟县旱。八月扬州、淮安、宁海州、真定、顺德、河间旱。九月,镇江丹阳、金坛二县旱。十一月,常州路宜兴州旱。十二月,平阳曲沃县旱。二年二月,浙西嘉兴、江阴,江东池州、建康、溧阳旱。五月,卫辉、顺德、平滦等路旱,三年五月,荆湖诸路及桂阳、宝庆、兴国三路旱。九月,大都、扬州、淮安旱。十月,扬、庐、随、黄等州旱。四年三月,宁国、太平旱。五月,扬州、南阳、顺德、东昌、归德、汝宁、徐、濠等州旱。平棘、白马二县旱。五年六月,汴粱、南阳、卫辉、大名等路旱。九月,江陵旱。六年正月,陕西旱。七年,台州诸路旱。八年六月,风翔扶风、歧山、宝鸡三县旱。九年五月,道州旱。七月,晋州饶阳县,汉阳汉川县旱。八月,象州、融州、柳州肛县旱。十年五月,京畿旱。安西春夏大旱,二麦枯死。十一年,台州自夏不雨,至秋九月。

至大元年二月,汝宁、归德旱。五月,渭源县旱。三年夏,广平亢旱。四年六月,河间、陕西诸路旱。

皇庆元年六月,滨、棣、德三州及蒲台等县旱。二年九月,京畿大旱。

延祐二年春,檀、蓟、濠三州旱。夏,巩昌兰州旱。济宁、益都旱。四年四月,德安府旱。五年六月,荆州旱。七月,真定,河间、广平、中山大旱。七年六月,黄、蕲二路及荆门州旱。九月,沈阳旱。

至治元年四月,袁州、建昌及广德路旱。五月,高邮州旱。六月,大同路、临江路旱。二年二月,扬州、淮安路旱。十一月,岷州旱。三年夏,土番岷州、顺德、真定、冀宁大旱。

泰定元年三月,临洮狄道,石州、离石、宁乡旱。六月,景、清、沧、莫等州,临汾、泾川、灵台、寿春、六合等县旱。九月,建昌路旱。十二月,两浙及江东诸路旱。二年三月,荆门州旱。五月,潭州、茶陵州、兴国永兴县旱。七月,随州、息州阜,三年五月,庐州、郁林州旱。燕南、河南州县十有四亢阳不雨。七月,关中,大名、永平、奉元诸路旱。九月,南思州旱。十一月,怀庆、修武路旱,四年五月,奉元醴泉、顺德唐山、邠州淳化等县旱。五月大都、南阳、汝宁、庐州等路旱。六月,潞、霍、绥德三州旱。七月,江南、延安诸路旱。八月,真定、晋宁、延安、河南及藤州旱。十月,龙兴路旱,十一月,永平路旱,十二月,大都、保定、真定、东平、济南、怀庆等路旱。

致和元年二月。广平、彰德等路旱,五月,泾州旱。六月,江陵路旱。

天历元年八月,陕西大旱,人相食,二年夏,真定、河间、大名、广平等四州四十一县旱。峡州二县旱。七月,大都之东安、蓟州、永清、益津诸县旱。八月浙西湖州,江东池州,饶州旱。十二月,冀宁路旱。

至顺元年七月,肇州、兴州、东胜州及榆次、滏阳等十三县旱。十月,武昌,湖广常德、潭州诸路旱。十一月,冠州、庐州。江西龙兴、南康、抚、瑞、袁、吉、饶州及大名、真定、河间诸路旱。二年三月,浙西旱。四月,霍、隰、石三州,阜城、平地二县旱。八月,黄州旱。三年八月,真定路,冀宁咱之阳曲、河曲二县及荆门州、河南府之洛阳县旱。四年夏,绍兴旱。淮东、西亦旱。

元统元年夏,绍兴旱。自四月不雨,至于七月。淮东、淮西皆旱。二年三月,潮广旱,自是月不雨,至于八月。四月,河南旱,自是月不雨至于八月。秋,南康旱。

至元元年三月,益都路旱。夏,河南及邵武大旱。二年,蕲州、黄州,浙东衢州、婺州、绍兴,江东信州,江西瑞州等路,及陕西皆旱。是年四用,黄州黄冈县周氏妇产一男,未几死,狗头人身,咸以为旱魃云。六年夏,大宁、广宁、辽田、开元、沈阳、懿州旱。广东南雄路旱,自二月不雨至于五月,种不入土。

至正二年,彰德、大同二路及冀宁平晋、榆次、徐沟县,汾州孝义县,沂州皆大旱,自春至秋,不雨,人有相食者。秋,卫辉大旱。三年秋,兴国大旱。四年,福州大旱,自三月不雨至于八月。兴化、邵武、镇江及湖南之桂阳皆旱。五年,曹州禹城县大旱。夏,胶州高密县旱。六年,镇江及庆元奉化州旱。七年,杯庆、卫辉,河东及凤翔之岐山,汴粱之祥符,河南之孟津,皆大旱。八年三月,益都临淄县大旱。五月,四川旱。十年夏秋,彰德旱。十一年,镇江旱。十二年,蕲州、贵州大旱,人相食。淅东绍兴旱。台州自四月不雨,至于七月。十三年,蕲州、黄州及浙东庆元、衢州、婺州,江东饶州,江西龙兴、瑞州、建昌、吉安、广东南雄,湖南永平、桂田,皆大旱。十四年,怀庆河内县,孟州,汴梁祥符县,福建泉州,湖南永州、宝庆,广西梧州,皆大旱。样符旱魃再见。泉州种不入土,人相食。十五年,卫辉大旱。十六年。婺州、处州皆大旱。十八年春,蓟州旱。莒州、滨州、般阳滋州县、霍州、鄜州、凤翔。岐山县,春夏皆大旱。莒州家人自相食。岐山人相食。十九年,晋宁、凤翔,广西梧州、象州,皆大旱,二十年,通州旱,汾州介休县自四月至秋不雨。广西宾州大旱,自闰五不雨至于八月。二十二年,河南洛阳、孟津、偃师三县大旱,人相食。二十三年。山东济南,广西贺州皆大旱。

后至元五年八月,东师童谣云:“白雁望南飞,马札望北跳。”至正五年,淮楚间童谣云:“富汉莫起楼,穷汉莫起屋,但看羊儿年,便是吴家国。”十年,河南北童谣云:“石人一双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十五年,京师童谣云:“一阵黄风一阵沙,千里万里无人家。回头雪消不堪看,三眼和尚弄瞎马。“十六年正月,松江民谣曰:“满城多是火,官府四散躲,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点。”

太宗九年,左翼部讹言括民女。至元十一年四月,诛西京讹言惑众者。后至元三年,郡邑皆相传朝廷欲括童男女,于是市井乡里竞相嫁娶,仓卒成婚,贫富长幼多不行其宜者,此民讹言也。

元贞三年正月,海州牟平县获白鹿于圣水山以献。至正十年,彰德境内狼狈为害,夜如人形,入人家哭,就人杯抱中取小儿食之。二十三年正月,福州连江县有虎入于县治。二十四年七月,福州白昼获虎于城西。二十九年正月,上都有狐数头入行殿,直至御殿下。

皇庆二年八月,皇梅县天雨毛。元统二年六月彰德雨白毛,俗呼云:“老君髯”。民谣曰:“天雨牦。事不齐。”至元三年三月,彰德雨毛,如绵而绿,俗呼云“菩萨绵。”民谣云:“天雨线,民起怨,中原地,事必变。”六年七月,延安路鄜州雨白毛,如马鬃,所属邑亦如之。至正十三年四月,冀宁榆次县雨白毛,如马鬃。七月泉州如雨白丝。十八年五月,益都雨白牦。十九年三月,遵化路连日雨牦。八月,安仁县怪物见空中,白色,头黑,尾锐。二十五年五月甲子,京师雨牦,长尺许,如马鬃。二十七年五月,益都雨白牦。

至元二十四年七月癸丑,日军连环,白虹贯之。至大元年七月,流星起句陈,化为白气,员如车轮,至贯索始灭。皇庆元年六月丁卯,天雨毛。延佑元年二月己亥,白晕亘天。连环贯日。至顺三年五月丁酉。白虹并日出,其长竟天。后至元四年八月丁丑,京师白虹亘天。至正二十二年。京师有白气如小索,起危宿,长五百丈,扫太微。二十四年六月癸卯,冀宁路保德州三星昼见,有白气横突其中。二十六年三月丁亥,白虹五道亘天,其第三道贯日。又气横贯东南,良久乃灭,二十七年五月,大名路有白气二道。二十八年闰七月乙丑,冀宁文水县有白虹贯日,自东北直绕西南,云影中似日非日,如镜者三色青白,逾时方散。

至正二十一年,昆明县生赤小犬,色如火,群吠遍野。二十八年,上海金寿家堆犬生小狗八,其一嘴爪红如鲜血。

五行志(下)

《洪范》曰:“土爰稼穑。”失土之性,稼穑不成,时则有饥馑,为地震山崩,天雨土,花妖虫孽牛祸。其征恒风,其色黄,是为黄眚黄祥。

中统元年五月,泽州饥。二年六月,塔察儿部饥。七月,桓州饥。三年五月,甘州饥。闰九月,济南路饥。

至元二年四月,辽东饥。五年九月,益都讥。六年十一月,济南及固安、高唐二州饥。七年五月,东京饥。七月,山东淄、莱等州饥。

八年正月,西京、益都饥。九年四月,京师饥。七月,水达达部饥。十七年三月,高邮州饥。十八年二月,浙东饥。四月,通、泰、崇明等州饥。十九年九月,真定路饥。民流徙鄂州。二十三年七月,宣宁县饥。二十四年九月,平滦路饥。十二月,平江、嘉兴路,湖、秀二州饥。二十五年四月,浦台县饥。十一月,兀良合部饥。二十六年二月,合木里部饥。三月,安西、甘州等路饥。四月,辽阳路饥。闰十月,武平路饥,檀州饥。十二月,蠡州饥。河间、保定二路饥。二十七年二月,开元路宁远等县饥。四月,浙东婺州饥。河间任丘、保定定兴二县饥。九月,河东山西道饥。二十八年三月,真定、河间、保定、平滦、太原、平阳等路饥。杭州、平江、镇江、广德、太平、徽州饥。九月,武平路饥。十二月,洪宽女直部饥。大都饥。二十九年正月,清州、兴州饥。三月,大宁之龙山县、里州之和中县饥。东安、固安、蓟、棣四州饥。三月,咸宁、昌州饥。闰六月,南阳、怀孟、卫辉等府路饥。三十年十月。京师饥。

元贞二年四月,平阳绛州、太原阳曲、台州黄岩饥。

大德元年六月,广德路饥。七月,宁海州文登、牟平等县饥。三年八月,扬州、淮安筹路饥。四年二月,湖北饥。三月,宁国、太平二路饥。九月,建康、常州、江陵等路饥。六年五月,福州饥。六月,杭州、嘉兴、湖州、广德、宁国、饶州、太平、绍兴、庆元、婺州等路饥。大同路饥。七月,建康路饥。十一月,保定路饥。七年二月,真定路饥。五月,太原、龙兴、南康、袁州,瑞州、抚州等路,高唐、南丰等州饥。六月,浙西饥。七月,常德路饥。八年六月,乌撒、乌蒙、忙部、东川等路饥。九年三月,常宁州饥。五月,宝庆路饥。八月,扬州饥。十年三月,济州任城饥。四月,汉阳、淮安、道州、柳州饥。七月,黄州、沅州、永州饥。八月,成都饥。十一月,扬州、辰州饥。十二月,山东饥。

至大元年二月,益都,般阳、济宁、济南、东平、泰安大饥。六月,山东、河南、江淮等路大饥。二年七月,徐州、邳州饥。

皇庆元年六月,巩昌、河州路饥。二年三月,晋宁、大同、东川、巩昌、甘肃等路饥。四月,真定、保定、河间等路饥。五月,顺德、冀宁二路饥。六月,上都饥。

延佑元年六月,衡州饥。七月,台州饥。十二月,归德、汝宁、沔阳、安丰等府路饥。二年正月晋宁、宣德、怀孟、卫辉、益都、般阳等路饥。汉阳路饥。三年二月,河间、济南滨、棣等处饥。四月,辽阳盖州及南丰州饥。五月,宝庆、桂阳、澧州、潭州、永州、道州、袁州饥。四年正月,汴粱饥。五年四月,上都及辽阳饥。六年八月,山东济宁饥。七年四月,上都,济南蒙古军饥。五月,大同、云内、丰州、东胜州饥。沈阳路饥。八月,广东新州新兴县饥。

至治元年正月,蕲州蕲水县饥。二月,河南汴梁、归德、安丰等路饥。是春,般阳饥。五月,胶、濮、二州饥。七月南恩、新州饥。十一月,巩昌成州饥。十二月,庆远、真定二路饥。二年三月,河南、淮东、淮西诸路饥。延安延长、宜川二县饥。奉元路饥。四月,东昌、霸州饥。九月,临安河西县饥。三年二月,京师饥。三月,平江嘉定州饥。崇明、黄岩二州饥。十一月,镇江丹徒、沅州黔阳县饥。十二月,归、澧二州饥。

泰定元年正月,惠州、新州、南恩州,信州上饶县,广德路广德县,岳州临湘、华容等县俱饥。二月,庆元、绍兴二路,绥德州米脂、清涧二县饥。三月,临洮狄道县、石州离石县饥。四月,江陵、荆门州、监利县饥。五月,赣州、吉安、临江等路,昆山、南恩等州饥。八月,冀宁、延安、江州、安陆、杭州、建昌、常德、全州、桂阳、辰州、南安等路属州县饥。九月,绍兴、南康二路饥。十一月。泉州饥。中牟、延津二县饥。二年正月,梅州饥。禄劝、英德二州饥。闰正月,河间真定、保定、瑞州路饥。二月,凤翔路饥。三月,蓟、邠、徐、邳四州饥。济南、肇庆、江宁、惠州饥。四月,杭州、镇江、宁国、南安、浔州、潭州等路饥。五月,广德、袁州、抚州饥。六月,宁夏路饥。九月,琼州、成州饥。德庆路饥。十二月,济南、延川等路饥。三年三月,河间、保定、真定、卫辉、中山、顺德、宁夏、建昌、大都、永平、奉元饥。四月,济南饥。十一月,沈阳、大宁、永平、广宁、金、复州,甘肃亦集乃路饥。四年正月,辽阳诸路饥。二月,奉符、长清、莱芜三县饥。建康、淮安、蕲州属县饥。四月,通、蓟等州,渔阳、永清等县饥。七月,武昌江夏县饥。

致和元年二月,乾州饥。三月,晋宁、冀宁、奉元、延安等路饥。四月。保定、东昌、般阳、彰德、大宁五路属县饥。五月,河南、东平、大同等路饥。七月,咸宁、长安、泾州灵台饥。

天历二年正月,大同及东胜州饥。涿州房山、范阳等县饥。四月,奉元耀州、乾州、华州及延安、邠、宁诸县饥,流民数十万。大都、兴和、顺德、大名、彰德、怀庆、卫辉、汴粱、中兴等路,泰安、高唐、曹、冠、徐、邳等州饥。江东、浙西二道饥。八月,忻州饥。十月,汉阳、武昌、常德、澧州等路饥。凤翔府大饥。三年正月,宁海州文登、牟平县饥。怀庆、衡州二路饥。真定、汝宁、扬、庐、蕲、黄、安丰等路饥。二月,河南大饥。三月,东昌须城、昌邑县饥。沂、莒、胶、密、宁海五州,临清、定陶、光山等县饥。巩昌兰州、定西州饥。四月,德州清平县饥。

至顺元年,秦州饥。二年二月,集庆、嘉兴二路及江阴州饥。檀、顺、潍、密、昌平五州饥。六月,兴和路高原,咸平等县饥。九月,思州镇远府饥。十二月,河南大饥。三年四月,大理、中庆路饥。五月,常宁州饥。七月,滕州饥。八月,大都宝坻县饥。

元统元年夏,两淮大饥。二年春,淮西饥。七月,池州饥。十一月,济南、莱芜县饥。至元元年春,益都路沂水、日照、蒙阴、莒四县及龙兴路饥。夏,京师饥。是岁,沅州、道州、宝庆及邵武、建宁饥。二年,顺州及淮西安丰,浙西松江州,台州,江西江、抚、袁、瑞四川。湖北沅州卢阳县饥。三年。大都及济南、蕲州、杭州、平江、绍兴、溧阳、瑞州、临江饥。五年,上都开平县、桓州,兴和宝昌,濮州之鄄城,冀宁之文州,益都之胶、密、莒、潍四州,辽东沈阳路,湖南衡州。江西袁州,八番顺元等处皆饥。六年,顺德之邢台,济城之历城,大名之元城,德州之清平,泰安之奉符、长清,淮安之山阳等县,归德邳州,益都、般阳、处州、婺州四路皆饥。

至正元年春,京畿州县、真定、河间、济南及湖南饥。夏,彰德及温州饥。二年,保德州大饥。三年,卫辉、冀宁、忻州大饥,人相食。四年,霸州大饥,人相食。东平路东阿、阳谷、汶上、平阴四县皆大饥。冬,保定、河南饥。五年春,东平路须城、东阿、阳谷三县及徐州大饥,人相食。夏,济南、汴梁、河南、邠州、瑞州、温州、邵武饥。六年五月,陕西饥。七月,彰德、怀庆、东平、东昌、晋宁等处饥。九年春,胶州大饥,人相食。钧州新郑、密县饥。十四年春,浙东台州,江东饥。闽海福州、邵武、汀州,江西龙兴、建昌、吉安、临江、广西静江等路皆大饥,人相食。十七年,河南大饥。十八年春,莒州蒙阴县大饥,斗米金一斤。冬,京师大饥,人相食。彰德、山东亦如之。十九年正月至五月,京师大饥,银一锭得米仅八斗,死者无算。通州民刘五杀其子而食之。保定路莩死盈道,军士掠孱弱以为食。济南及益都之高苑,莒之蒙阴,河南之延津、新安、渑池等县皆大饥,人相食。二十一年,霸州饥,民多莩死。

太宗五年癸巳十二月,大风霾七昼夜。

至元十六年,保定二十余路大风害稼。二十年正月,汴梁延津、封丘二县大风,麦苗尽拔。二十四年,西京、北京、隆兴、平滦、南阳、怀孟等路大风。三十一年七月,棣州阳信县大风,拔木发屋。

元贞元年,金、复州大风损禾。三年,顺德大风。

大德二年五月,卫辉、彰德大风损禾。八年九月,潮州飓风,海溢。十年二月,大同路暴风。

至大元年秋,归德大风。

延祐七年八月,延津县大风,昼晦,桑陨者十八九。

至治元年三月。大同路大风,走沙土,壅没麦田一百余顷。二年十二月,大同、卫辉、江陵属县皆大风。三年三月,卫辉路大风,桑陨蚕死。

泰定元年八月,永嘉县大风,海溢。三年七月宝坻、房山二县大风折木。八月,盐官州溢。大都昌平等县大风一昼夜,坏民居九百余家。四年五月,卫辉路辉州大风九日,禾尽偃。是年,通州、崇明州大风。

天历三年二月,胙城县、新乡县大风。

至顺元年,卫辉路大风。七月,广平、真定、肥城、保定曲阳大风。二年十月,吴江州大风。是年,柳林行官大风拔木。

元统元年三月,绍兴萧山县大风拔木。

至正元年七月,广西雷州飓风大作,涌潮水,拔木害稼。二年十月,海州飓风作,海水溢,溺死人民。四年七月,温州飓风大作。七年正月朔,大都大风。十三年五月乙丑,浔州飓风大作,坏官舍民居,屋瓦门扉皆飘扬七里之外。十四年七月甲子,潞州襄垣县大风拔木。十六年,温州大风。十七年六月,温州飓风。十八年正月,大风起自西北,仆益都万岁碑。二十一年正月癸酉,石州大风拔木,六畜皆鸣,人持抢矛忽生火焰,抹之即无,摇之即有。二十四年,台州路黄岩州海溢,飓风拔木,禾尽偃。二十七年三月庚子,京师有大风,起自西北,飞砂扬砾,昏冥蔽天,逾时风势八面俱至,终夜不止。如是者连日。自后每日寅时风起,万窍争鸣,戌时方息。至五月癸未乃止。二十八年正月,上都风霾。二月,上都大风昼晦。

至元四年六月。中都、顺天、东平等处蚕灾。七年五月,东平、大名等处蚕灾。十七年二月,真定七路桑有虫食之。二十二年五月,真定、广平、河间、大名、济南蚕灾。二十三年五月,广平等路蚕灾。二十五年七月乙巳,保定路唐县野蚕成茧。二十九年,真定之中山、新乐、平山、获鹿、元城、灵寿;河间之沧州无棣,景州之阜城、东光;益都之潍州北海县,有虫食桑皆尽。

元贞元年四月,真定平山、灵寿二县有虫食桑。二年五月,随州野蚕成茧。

大德元年六月,平滦路虫食桑。五年四月,大都、彰德、广平、真定、顺德、大名、濮州虫食桑。七年五月,济宁等处虫食桑。

至大元年五月,大名、广平、真定三路虫食桑。

至治元年五月,保定路飞虫食桑。

致和元年六月,河南德安屯蠖食桑。

天历二年二月,真定平山县,河间临津等县、大名魏县虫食桑。四月,濮州鄄城县、大名路,六月,卫辉蚕灾。三月,沧州、高州及南皮、盐山、武城等县虫食桑。

至顺元年三月,濮州诸县虫食桑。五月,沧州、高唐州虫食桑。二年二月,深、冀二州虫食桑。三月,真定、汴梁二路,恩、冠、晋、冀、深、蠡、景、献等州亦如之。五月,东昌、保定二路,濮、高唐等州虫食桑,六月,济宁路虫食桑。七月,辰州、兴国二路虫食桑、伤禾。三年三月,高唐、深、冀等州,大名、汴粱、广平三路虫食桑。四月,东昌、济宁二路及曹、濮等州虫食桑。

至元八年六月,辽州和顺县、解州闻喜县虸蚄生。十八年,高丽,夏津、武城县蟊。二十三年五月,霸州、漷州蝻。十月,兴化路仙游县虫伤禾。二十四年,巩昌虸蚄为灾。二十七年四月,婺州螟害稼,雷而大作。螟尽死,岁乃大稔。

元贞元年六月,利州龙山县、盖州明山县螟。二年五月,济州任城县螟。

大德七年五月,济南、东昌、般阳、益都等路虫食麦。闰五月,汴梁开封县虫食麦。九年七月桂阳郡蝝。

至大元年五月,东平、东昌、益都等路蝝。

皇庆二年五月,檀州及获鹿县蝻。

延佑七年七月,霸州及南邑县蝻。

泰定二年七月,奉元路咸阳、兴平、武功蝻。三年,风翔府岐山等县虸蚄害稼。

天历二年,淮安、庐州、安丰三路属县蝻。

至顺元年七月,宝庆等路田生青虫,食稼。

至正三年六月,梧州青虫食稼。十年七月,同州虫食稼。知州石亨祖祷于元妙观,雨三日,虫尽死。十九年五月,济南章丘、邹平二县蝻,五谷不登。二十二年春,卫辉路螟。六月,胶水县虸蚄生。七月,掖县虸蚄生,害稼。二十三年六月,宁海文登县虸蚄生。七月,莱州招远、莱阳二县,文登州、宁海州虸蚄生。

大宗十年八月,蝗。

中统三年五月,真定、顺天、邢州符路蝗。四年六月,燕京、河间、益都、真定、东平蝗。八月,滨、棣等州蝗。至元二年七月,益都大蝗。十二月,西京、北京、顺德、徐、宿、邳等州、路蝗。三年,东平、济南、益都、平滦、洺磁、顺天、邢州、中都、河间、北京、真定路蝗。四年,山东、河南北诸路蝗。五年六月,东平等路蝗。六年六月,河南北、山东诸路蝗。七年三月,益都、登、莱蝗。七月,南京、河南诸路蝗,八年六月,上都、中都、大名、河间、益都、顺天、怀孟、彰德、济南、真定、卫辉、平阳、归德、顺德等路,淄、菜、洺、磁等州蝗。十五年,濮州蝗。十六年四月,大都十六路蝗。十七年五月,真定、咸平、沂州及涟、海、邳、宿等州蝗。十九年四月,别十八里部东三百余里蝗害麦。二十一年六月,中卫屯田蝗。二十二年四月,大都、汴梁、益都、庐州、河间、济宁、归德、保定蝗。七月,京师蝗。二十五年七月,真定、汴梁蝗。八月,赵、晋、冀三州蝗。二十六年六月,东平、济宁、东昌、益都、真定、广平、归德、汴梁、怀孟蝗。二十七年四月,河北蝗。二十九年六月,东昌、济南、般阳、归德等路蝗。三十年六月,大兴县蝗。九月,登州蝗。三十一年六月,东安蝗。

元贞元年六月,汴粱陈留、太康、考城等县,睢、许等州蝗。二年六月,济宁任城、鱼台县。东平须城、汶上县,开州长垣、清丰县,德州齐河具,滑州,内黄县,颍州太和县蝗。七月,平阳、大名、归德、直定等处蝗。八月,德州、彰德、太原蝗。

大德元年六月,归德、邳州、徐州蝗。二年二月,归德等处蝗。四月,江南、山东、两淮、江浙、燕南属县百五十处蝗。六月,山东、河南、燕南、山北五十处,辽东、大宁路金源县蝗。三年五月,扬州及淮安属县蝗,有甃食之。十月,陇、陕蝗。四年五月,扬州、南阳、顺德、东昌、归德、济宁、徐、濠、芍陂蝗。五年六月,顺德路淇州蝗。七月,广平、真定等路蝗。八月,河南、睢、陈、唐、和等州,新野、汝阳、江都、兴化等县蝗。六年四月,真定、大名、河间等路蝗。七月,大都涿、顺、固安三州及濠州钟离、镇江丹徒蝗。七年五月,益都、济南等路蝗。六月,大宁路蝗。八年四月,益都临朐、德州齐河县蝗。六月,益津县蝗。九年六月,通、泰、靖海、武清等州县蝗。八月,涿州良乡、河间南皮、泗州天长等县及东安、海盐等州蝗。十年四月,大都、真定、河间、保定、河南等路蝗。六月,龙兴、南康等路蝗。十一年五月,真定、河间、顺德、保定等路,六月,保定属县,七月,德州,八月,河南、真定等路蝗。

至大元年二月,汝宁、归德二路蝗。五月,晋宁路蝗。六月,真定、保定二路蝗。八月,淮东蝗。二年四月,益都、东平、东昌、顺德、广平、大名、汴梁、卫辉等路蝗。六月,檀、霸、曹、濮、高唐、泰安等州,良乡、舒城、历阳、合肥、大安、江宁、句容、溧水、上元等县蝗。七月,济南、济宁、般阳、河中、解、绛、耀、同、华等州蝗。八月,真定、保定、河间、怀孟符路蝗。三年四月,宁津、堂邑、茌平、阳谷、平原、齐河、禹城七县蝗。五月,合肥、历阳、蒙城、霍邱、怀宁等县蝗。七月,磁州、威州,饶阳、元氏、平棘、滏阳、元城、无棣等县蝗。

皇庆元年,彰德、安阳县蝗。

延祐七年六月,益都蝗。

至治元年五月,霸州蝗。六月,卫辉、汴梁等处蝗。七月,江都、泰兴、通许、临淮、盱眙、清流等县蝗。十二月,宁海州蝗。二年,汴粱祥符县蝗,有群甃食蝗,既食而复吐之,积如丘垤焉。十二月,汴粱、顺德、河间、保定、济宁、濮州、益都诸路蝗。三年五月,保定路归信县蝗。七月,真定诸路蝗。

泰定元年六月,大都、顺德、东昌、卫辉、保定、益都、济宁、彰德、真定、般阳、广平,大名、河间、东平等路蝗。二年五月,彰德等路蝗。六月,德、濮、曹、景等州,历城、章丘、淄川、茌平等县蝗。九月,济南、归德等路蝗。三年六月,东平须城县、兴国永兴县蝗。七月,大名、顺德等路,赵州,曲阳、满城、庆都、修武等县蝗。淮安、高邮二路,睢、泗、雄、霸等州蝗,八月,永平、汴粱、怀庆等路蝗。四年五月。大都、南阳、汝宁、庐州等路蝗。洛阳县有蝗五亩,群鸟尽食之,越数日。蝗又集,又食之。六月,大都、河间、济南、大名、陕州蝗。七月,藉田蝗。八月,冠州、恩州、大都、河间、奉元、怀庆诸路蝗。十二月,保定、济南、卫辉、济宁、庐州五路,南阳、河南二府蝗。博兴州,临淄、胶西等县蝗。

致和元年四月,大都蓟州、永平路石城县蝗。凤翔岐山县蝗,无麦苗。五月,颍州及汲县蝗。六月,武功县蝗。

天历二年四月,大宁兴中州、怀庆孟州、庐州无为州蝗。六月,益都路莒、密二州蝗。七月,真定、汴梁、永平、淮安、卢州、大宁、辽阳等路属县蝗。八月,保定行唐县蝗。三年五月,广平、大名、般阳、济宁、东平、汴梁、南阳、河南等路,辉、德、濮、开、高唐五州蝗。

至顺元年六月,漷、蓟、固安、博兴等州蝗。七月,解州、华州及河内、灵宝、延津等二十二县蝗。二年三月,陕州诸路蝗。六月,孟州济源县蝗。七月,河南阌乡、陕县,奉元蒲城、白水等县蝗。

元统二年六月,大宁、广宁、辽阳、开元、沈阳、懿州蝗。八月,南康诸县蝗。

后至元二年七月。黄州蝗。三年六月,怀庆、温州、汴粱阳武县蝗。七月,武陟县鹰食蝗。五年七月,胶州即墨县蝗。是年秋七月,螟生牧野南,有鹄鹆自西北来,啄螟食之尽。

至正四年,归德府永城县及亳州蝗。十二年六月,大名路开、滑、浚三州,元城十一县蝗。十七年,东昌茌平县蝗。十八年夏,蓟州、辽州、港州昌邑县、胶州高密县蝗。秋,大都、广平,顺德及潍州之北海、莒州之蒙阴、汴梁之陈留、归德之永城皆蝗。顺德九县民食蝗,广平人相食。十九年,大都霸州、通州,真定,彰德,怀庆,东昌,卫辉,河间之临邑,东平之须城、东阿、阳谷三县,益都路之益都、临淄二县,潍州、胶州、博兴州,大同、冀宁二路,文水、榆次、寿阳、徐沟四县,沂、汾二州及孝义、平遥、介休三县。晋宁潞州及壶关、潞城、襄垣三县,霍州赵城、灵石二县,隰之永和,沁之武乡,辽之榆杜、奉元,及汴粱之祥符、原武、鄢陵、扶沟、杞、尉氏、洧川七县,郑之荥阳、汜水,许之长葛、郾城、临颍,钧之襄城、新城、密县皆蝗,食禾稼草木俱尽,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又罄,则人相食。七月。淮安清河县飞蝗蔽天,自西北来,凡经七日,禾稼俱尽。八月,大同路蝗。二十年,益都临朐、寿光二县,凤翔岐山县蝗。二十一年六月,河南巩县蝗,食稼俱尽。七月,卫辉及汴梁荥泽县、郑州蝗。二十二年秋,卫辉及汴粱开封、扶沟、洧川三县,许州及钧之新郑、密二县蝗。二十五年,凤翔岐山县蝗。绩溪县蝗。

至元十六年四月益都乐安县朱五十家,牛生㹀犊,两头四耳三尾,其色黄,既生即死。

大德九年二月,大同平地县迷儿的斤家,牛生麒麟而死。

至大四年,大同宣宁县民灭的家,牛生一犊,其质有鳞无毛,其色青黄,类若麟者,以其鞹上之。

泰定三年九月,湖州长兴洲民王俊家,牛生一兽,鳞身牛尾,口目皆赤,坠地即大鸣,母不乳之。具图以上,不知何兽,或曰“此瑞也,宜俾史臣纪录。”

至正九年三月,陈州杨家庄牛生黄犊,火光满室,麻顶绿角,间生绿毛,不食乳,二日而死。十年秋,襄阳车城民家,牛生犊,五足,前三、后二。二十六年春,汴梁祥符县牛生犊,双首,不及二日死。二十八年五月,东昌聊城县钱镇抚家,牛生黄犊,六足,前二后四。

至元二十四年,诸王薜彻都部雨土七昼夜,没死牛畜。

大德十年二月,大同平地县雨沙黑霾,毙牛马二千。

至治三年二月丙戌,雨土。

致和元年三月壬申,雨霾。

天历二年三月丁亥,雨土霾。

至顺元年三月丙戌,雨土霾。

后至元五年二月,信州雨土。

至正三年三月至四月,忻州风霾昼晦。二十六年四月乙丑,奉元路黄雾四塞。

至元元年十一月,兴国路地震。四年八月,汉阳地震。二十一年八月,松滋、枝江地震。九月戊子,京师地震。二十六年正月丙戌,地震。二十七年二月癸未,泉州地震。丙戌,泉州地复震。八月癸未,武平路地大震。二十八年八月乙丑,平阳路地震,坏庐舍万八百区。

元贞元年三月壬戌,地震。

大德六年十二月辛酉,云南地震。戊辰,亦如之。七年八月辛卯夕,地震。太原、平阳尤甚,坏官民庐舍十万计。平阳赵城县范宣义郇堡徙十余里。太原徐沟、祁县及汾州平遥、介休、西河、孝义等县地震成渠,泉涌黑沙。河州北城陷,长一里,东城陷七十余步。八年正月,平阳地震不止。九年四月己酉,大同路地震,有声如雷,坏庐舍五千八百。压死者一千四百余人。怀仁县地震,二所涌水尽黑,其一广十八步,深十五丈,其一广六十六步,深一丈。五月癸亥,以地震,改平阳路为晋宁,太原路为冀宁。十一月壬子,大同地震。十二月丙子,又震,十年闰正月,晋宁、冀宁地震不止。三月,道州营道县暴雨,山裂百三十余处。八月壬寅,开城路地震。

至大元年六月丁酉,巩昌陇西、宁远县地震。云南乌撒、乌蒙地三日而大震者六。九月己酉,蒲县地震。十月癸丑,蒲县、陵县地震。二年十二月壬戌,阳曲县地震有声。三年十二月戊申,冀宁路地震。四年三月己亥,宁夏路地震。七月癸未,甘州地震,大风,有声如雷。闰七月甲子,宁夏地震。

皇庆二年六月己未朔,京师地震。丙寅,又震。七月壬寅,又震。

延佑元年二月戊辰,大宁路地震。四月甲申朔,大宁地震,有声如雷。八月丁未,冀宁、汴梁等路。陟县、武安等县地震。十一月戌辰,大宁地震如雷。二年五月乙丑,秦州成纪县北山移至夕川河,明日再移,平地突如土阜,高者二三丈,陷没民居。十一月乙卯,宣德县屡震。三年八月己未,冀宁、晋宁等路地震。十月壬午,河南地震。四年正月壬戌,冀宁地震。七月己丑,成纪县山崩。辛卯,冀宁地震。九月,岭北地震三日。五年正月甲戌,懿州地震。二月癸已,和宁路地震。丁酉,泰安县山崩。五月己卯,德庆路地震。七月戊子,宁远县山崩。八月,伏羌县山崩,秦州成纪县山崩,朽壤坟起,没畜产。

至治二年九月癸亥,地震。十一月癸卯,地震。

泰定元年八月,成纪县山崩水溢,壅土至来谷河成丘阜。十月庚申,奉元路同州地震。三年十二月丁亥,宁夏路地震。四年三月癸卯,和宁路地震如雷。八月,巩昌通渭县山崩,碉门地震,有声如雷,昼晦。凤翔、兴元、成都、陕州、江陵等路地同日震。九月壬寅,宁夏地震。

致和元年七月辛酉朔,宁夏地震。己卯,大宁路地震。十月壬寅,大宁路地震。

至顺二年四月丁亥,真定涉县一日五震或三震,月余乃止。三年四月戊申,大宁路地震。五月戊寅,京师地震有声。八月己酉,陇酉地震。九月丁酉夜,京师地震有声。

元统元年八月,巩昌、徽州山崩。九月庚申,泰州山崩。十月丙寅,凤州山崩。十二月丙申,巩昌成纪县地裂山崩。癸卯,安庆灊山县地震。辛亥,秦州地裂山崩。十二月,饶州德兴县,余干、乐平二州地震。二年五月,信州地震。八月辛未,京师地震。鸡鸣山崩,陷为池,方百里,人死者众。

至元元年十一月壬寅,兴国路地震。十二月丙子,安庆路地震,所属宿松、太潮、灊山三县同时俱震。庐州、蕲州、黄州亦如之。是月,饶州亦地震,二年正月乙丑,宿松地震。五月壬申,秦州山崩。三年八月辛巳夜,京师地震。壬午,又震,损太庙神主,西湖寺神御殿璧倾,祭器皆坏。顺州、龙庆州及怀来县皆以辛巳夜地震,坏官民庐舍,伤人及畜牧。四年春二月乙酉,奉圣州地震,保安州及瑞州路新昌州地震。六月,新州路灵山裂。七月己酉,保安州地震。丙辰,巩昌府山崩。八月辛丑,宣德府地大震,改宣德为顺宁府。丙子,京师地震,日凡二、三,至乙酉乃止。密州安丘县地震。六年六月己亥,素州成纪县山崩地裂。

至正元年二月,汴梁路地震。二年四月辛丑,冀宁路平晋县地震,声如雷鸣,裂地尺余,民居皆倾仆。五月,济南山崩水涌。七月,惠州罗浮山崩,心二十七处,坏民居无算。十二月乙酉,京师地震。三年二月,钧州之新郑、密县地震。六月乙巳,秦州秦安县南坡崩裂,压死人畜。七月戊辰巩昌山崩,人畜死者众。十二月,胶州及属邑高密地震。四年八月,莒州蒙阴县地震。十二日,东平路东阿,阳谷、平阴三县及汉阳地震。五年春,蓟州地震,所领四县及东平汶上县亦如之。十二月乙丑,镇江地震。六年二月,益都路益都、昌乐、寿光三县。潍州北海县,胶州即墨县地震。三月,高苑县地震,坏民居。六月,广州增城县罗浮山崩,水涌溢,溺死百余人。九月戊午,邵武地震,翌日地中有声如鼓,夜复如之。七年二月,益都临淄、临朐,潍州之昌邑、胶州之高密、济南之棣州地震。三月,东平路东阿、阳谷、平阴三县地震,河水动摇。五月,临锱地又震,七日乃止。河东地坼泉涌,崩城陷屋,伤人民。十一月,镇江丹阳县地震。九年六月,台州地震。七月庚寅,泉州大风雨。永春县南象山崩,压死者众。十年,冀宁徐沟县地震。五月甲子,龙兴宁州大雨,山崩数十处。丙寅,瑞州上高县蒙山崩。十月乙酉,泉州安溪县后山鸣。十一年四月,冀宁路汾、忻二州,文水、平晋、榆次、寿阳四县,辽州之揄社,怀庆之河内、修武二县及孟州同时地震,声如雷霆,圯房屋,压死者甚众。八月丁丑,中兴路公安、松滋、枝江三县,峡、荆门二州地震。十二年二月丙戌,霍州灵石县地震。闰三月丁丑,陕西地震,庄浪、定西、静宁、会州尤其,移山湮谷,陷没庐舍。有不见其迹者。会州公廨墙圯,得弩五百余张,长丈余,短者九尺,人莫能开挽。十月丙午,霍州赵城县霍山崩,涌石数里,前三日,山鸣如雷,禽兽惊散。十三年三月,庄浪、定西、静宁、会州地震。七月,汾州白彪山坼。十四年四月,汾州介休县地震,泉涌。七月,孝义县地震。十一月,宁国路地震,所领宁国、旌德二县亦如之。淮安路海州地震。十二月己酉,绍兴地震。十五年四月,宁国敬亭、麻姑、华阳诸山崩。六月丁丑,冀宁之德州地震。十六年春,蓟州地震,凡十日,所领四县亦如之。六月,雷州地大震。十七年十月,静江路东门地陷,城东石山崩。十二月丁酉,庆元路象山县鹅鼻山崩,有声如雷。十八年二月乙酉,冀宁临州地震。五月,益都地震。十九年正月甲午,庆元地震。二十年二月,延平顺昌县地震。二十二年三月,南雄路地震。二十三年十二月丁巳,台州地震。二十五年十月壬申,兴化路地震,有声如雷。十二月洛阳山鸣。二十六年三月,海州地震如雷,赣榆县吴山崩。六月,汾州介休县地震。绍兴山阴县卧龙山裂。七月辛亥,冀宁路徐沟县,石、忻、临三州,汾之孝义、平遥二县同日地震,有压死者。丙辰,泉州同安县三秀山崩。是月、河南府巩县大霖雨,地震山崩。十一月辛丑,华州蒲城县洛岸崩,雍水,绝流三日。十二月庚午,华州之蒲城县洛水和顺崖崩,其崖戴石,有岩穴可居,是日压死辟乱者七十余人。二十七年五月,山东地震。六月,沂州山石崩裂,有声如雷。七月丙戌,静江灵川县大藏山石崖崩。十月丙辰,福州雷雨,地震。十二月庚午,又震,有声如雷。二十八年六月,冀宁文水、徐沟二县。汾州孝义、介休二县,临州、保德州,隰之石楼县及陕西皆地震。七月,辽阳鸡鸣山崩。十月辛巳,陕西地又震。二十九年正月,中都地震。

至元元年十月壬子,恩州历亭县进嘉禾,一茎九穗。十一月丁酉,太原临州进嘉禾二茎。四年十月辛未,太原进嘉禾二本,异亩同颖。六年九月癸巳,恩州进嘉禾,一茎三穗。七年夏,东平府进瑞麦,一茎二穗。三穗、五穗者各一本。十一年,兴元凤州进麦,一茎七穗;谷一茎三穗。十四年八月,嘉禾生襄阳。十七年十月,太原竖州进嘉禾六茎。十八年八月壬寅,瓜州屯田进瑞麦,一茎五穗。二十年癸巳,斡端宣慰司刘恩进嘉禾,同颖九穗、七穗、六穗者各一。二十三年五月,广元路阆中麦秀两歧。二十四年八月,浚州进瑞麦,一茎九穗。九月,中兴路生嘉禾,一穗九茎。二十五年八月,袁州萍乡县进嘉禾。二十六年十二月,宁州民张世安进嘉禾一本。二十九年二月壬申,泽州献嘉禾。三十一年,嘉禾生京畿,一茎九穗。

大德元年十一月辛未,曹州禹城县进嘉禾,一茎九穗。九年,嘉禾生应州山阴县。

至大三年九月,河间路献嘉禾,有异亩同颖及一茎数穗者,敕绘为图。

皇庆二年八月,嘉禾生浑源州,一茎四穗。

延祐四年九月,南城产嘉禾。七年五月,鄱阳进嘉禾,一茎六穗。

至治元年十月壬子,左丞相拜住献嘉禾,两茎同穗。二年八月,蔚昌府献嘉禾。

泰定元年十月,成都县谷一茎九穗。

后至元四年五月,彰德临彰县麦秀两歧,有三穗者。

至正元年,延平顺昌具嘉禾生,一茎五穗。冀宁太原县有嘉禾,异亩同颖。三年八月,晋宁临汾县嘉禾生,有五穗至八穗者。六年,洛阳产瑞麦,一茎三、四穗。十年,彰德路谷、麦双穗。十六年,大同路秦城乡嘉禾生,一茎二穗、五穗,有九穗者。有异茎而同穗者。二十六年五月,洛阳县康家庄有瑞麦,一茎五穗、双穗、三穗者甚众。 7ItRQm0RXVunCWT88NhOjGv/zlx76RmSXC2XGlr7aMfeb1PGaTqw5s4+w1f5N1O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