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4章

康宝莱:助人筑梦的伟大企业,还是彻头彻尾的传销者

一辆救护车在快到上午11点的时候驶过马里布33064号太平洋海岸高速公路的安全门。医护人员之前接到了一个急促的求救电话,而现在,这个人躺在一间主卧套房的大号床上,“毫无生气,毫无反应”,但身上没有明显的外伤痕迹。

在价值2700万美元的海景豪宅里,医生们把这位身高6英尺、体重190磅、穿着黑色T恤和比基尼内裤的男子拉到了地毯上,他们试图用心肺复苏(CPR)的方式进行抢救,但没有成功。该男子在上午大约11点15分的时候被宣布死亡。

在自家豪宅中去世的人是44岁的马克·雷诺兹·休斯(Mark Reyndds Hughes),他是康宝莱国际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这一天是2000年5月21日。

休斯的妻子达西告诉来到这所房子的两名洛杉矶警探,她的丈夫前一天晚上喝了酒,在为87岁的祖母举办完生日派对后就睡着了,达西曾想把他从沙发上叫醒,她在快午夜时和凌晨分别叫了休斯几次,但是都没能成功,于是她就去睡觉了。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她发现休斯脸朝下躺在床上,心想“他看起来不太对劲”,于是,达西马上打了911。保安在第一时刻也试图抢救他,但是没有成功。

过了将近一个月,在经过正式的尸检之后,洛杉矶的验尸官判定:休斯死于无节制的过量饮酒。在此之前,他连续四天酗酒,而且服用超剂量的抗抑郁药物“多虑平”(Doxepin)。休斯血液当中的酒精含量为0.21%,这是法定上限的两倍。

验尸官的报告指出,休斯有酗酒史,两个月前患上肺炎,他曾使用两支吸入器治疗哮喘并服用了一些处方药。达西·休斯对调查人员说,她的丈夫平时很健康,不吸毒,但每天抽六到八支雪茄。

对于一个在许多方面都具有高尚追求的人而言,他的死亡很明显是不合情理的。

休斯留下了近四亿美元的遗产 ——他控制了康宝莱公司一半以上的股份,在加利福尼亚和夏威夷也拥有房产。在康宝莱公司,他是一个受尊敬的人物,即使他所做的一切使其自身的公众形象与大多数人所知道的相比要矛盾一些,但也无伤大雅。

休斯曾经告诉公众,他在洛杉矶东南部的拉米拉达地区长大,那里主要是拉丁裔居住的地方。然而事实是——休斯是在一个白人中产阶级占主导地位的社区中长大的,那里大多数家庭都能满足自身所需,孩子们也不缺少什么。

休斯和另外两个男孩一起长大,他们的父母是乔·安(Jo Ann)和斯图尔特·哈特曼(Stuart Hartman)。但是,他们的关系有些复杂——斯图尔特·哈特曼是两个自称是休斯亲生父亲的男人之一。

哈特曼一家一直住在拉米拉达,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他们一家人才收拾行装,在101号公路上向东北方向行驶了90分钟,来到了卡马里奥。马克的父亲在那里创办了一家为美国政府提供飞机零件的新公司。

这家新公司的生意很兴隆,随着财务状况的改善,他们一家人开始出门旅行,于是,在他们家的门廊外出现了一辆凯迪拉克,还有很多给孩子们买的玩具。

但是,好景不长。

哈特曼夫妇经常为如何管教孩子而争吵,在马克13岁时,他们夫妻最终选择离婚。在一份证词中,马克的父亲指控妻子是一个沉迷于止痛药的女人,而且,乔·安偶尔会用家里维持生计的钱来满足自己这种具有高消费性质的、无法抑制的恶习。在父母离异后,马克和母亲生活,所以他改成了母亲家的姓氏。

但是,对休斯而言,虽然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但麻烦似乎总是不断。

在青少年时期,休斯的家庭生活情况每况愈下,他也多次因吸毒被逮捕,然后被送往位于圣贝纳迪诺山的CEDU教育中心接受改造。在那里,他与一名工作人员成为朋友,并利用教育中心的旅行筹款陪同此人前往诸如贝莱尔和比弗利山庄之类位于洛杉矶市的非常豪华的地区游玩,而在一次这样的旅行当中,年轻的休斯从加利福尼亚州州长那里骗走了500美元,这位州长的名字叫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

1975年4月27日,休斯年仅19岁,仍在CEDU接受改造,而他的母亲却死于服药过量。休斯告诉《人物》杂志:他的母亲超重30磅,在服用减肥药之前,她试过相关书籍之中的每一种速效疗法。如果这是真的,那休斯母亲的去世将是一件令人心碎的事。

官方病理学报告显示:乔·安·哈特曼身体的循环系统中含致命剂量的止痛剂达尔丰和复方羟可酮,而她当时只有36岁。

休斯后来在谈到母亲过世的情景时说:“这就是为什么我毕生致力于寻找一种更好的方法来帮助人们控制体重。”

20世纪70年代中期,休斯开始为赛福思实验室旗下的现代品牌销售减肥产品 ,它的创始人马克·赛福思(Mark Seyforth)是快速增长的直销行业先驱 ,而直销行业的产品则由独立承包商个人销售。

注册的人要么自己使用这些产品,要么把这些产品卖给家人、朋友和同事,有人还试图招募新的销售人员,他们的薪酬结构备受争议。另外,赛福斯发明了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被称为分销商的独立承包商可以根据他们出售的产品以及其所招募的新员工数量得到奖赏。这种多层次的营销结构(MLM)在当时确实处于蓬勃发展的过程之中。 同时,玫琳凯化妆品、安利和特百惠都是公认的品牌,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是在21世纪初,前述这种营销模式正经历着“浴火重生”的考验,这些为公众所熟悉的公司和数百个不太知名的品牌虽然都做得很好,但是与此同时,他们的做法也经常受到批判——很多人质疑:多层次营销结构只不过是一种传销模式。

1975年,美国政府决定对上述行业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当年3月25日,联邦贸易委员会起诉了安利 ,该委员会表示:安利公司的分销商在寻觅商机上做了虚假的陈述,因为分销商实际上只是向安利系统内的其他人进行销售,但这些人不是真正的客户。

这个案子拖了四年。1979年,一名法官裁定:安利公司的分销商向终端客户所进行的销售行为属于合法范畴。于是,安利胜诉。

虽然安利公司可以继续经营,但是在其与监管机构所达成的协议当中有一部分内容规定:安利公司必须推出一系列措施来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同时,法庭还规定:安利公司所有售出的产品当中的70%必须提供给本系统以外的顾客;销售代表每月必须记录至少十笔真实的零售业务;为了保护新员工不被欺骗,安利公司必须回购所有卖家可能购买且未售出的存货,从而使相关从业者能够获得全额退款。

上述这个所谓的“安利决议”为其他传销公司MLM业务模式的发展成功地铺平了道路,而休斯本人似乎天生就能够与这些有争议的,但又迅速成长的企业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休斯很快就成为另一家减肥公司销售业绩前100名的员工之一,该公司在破产前的几年里一直经营现代瘦身品牌。另外,在休斯准备开展自己的业务之前,他还和另一家传销公司合作销售健身器材 ,而且合作了好长一段时间。

休斯曾经到过中国,在那里他体验了东方医学的哲学理念,由此,休斯认为:如果将中医的思想与西方新兴的补品行业结合在一起,可能会创造良好商机。

1980年2月,马克·休斯在他汽车的后座上签署协议,创办了康宝莱国际有限公司,同时,休斯决定在位于贝弗利山的一家老假发厂生产相关的保健产品。

当时,休斯只有24岁。

在康宝莱的早期产品中有一种叫作配方1的饮食替代疗法,还有一种叫作配方2的草本药片和一种复合维生素,该公司声称它们可以帮人减肥。

康宝莱公司的这些产品价格昂贵,生产线成本约为3000美元。为了抵消高昂的生产成本,休斯给那些同意成为分销商的客户打了25%的折扣,他认为如果与这些客户达成协议,那客户就会买更多的东西。而且,休斯从赛福思这样的老企业中吸取了经验——他根据新招募的员工数量向分销商支付佣金,注册并购买康宝莱产品的人越多,分销商赚的钱就越多,爬上康宝莱公司食物链顶端的速度也就越快。最成功的分销商可以从他们的销售和“下线”中赚取佣金,“下线”指的是他们下面的新员工的销售业绩。最优秀的销售人员可以晋升到团队总裁,最终可以晋升到他们的“理想之地”——董事长俱乐部,而在那里,几乎每个成员都是千万富翁。

在康宝莱公司成立伊始的五年中,公司的收入从38.6万美元增至4.23亿美元,而休斯则是该公司的领导者和首席执行官,在这种情况下,休斯也可以成为“首席布道官”

休斯也看到了这一点。他把皮肤晒得黝黑,梳着飘逸、乌黑的头发,穿着昂贵的西装,他的谈吐中总是带有传教士般的抑扬顿挫。在当地的体育场馆里,休斯经常戴着华丽的眼镜为康宝莱公司推销产品。

休斯在一次活动中说道:“相信我……我可以非常真诚地告诉你,只要你不断使用我公司的产品、不断地与人交流、不断重复这一切,那么,一切皆有可能。你最向往的、最疯狂的梦想在康宝莱公司都能实现。”

在向越来越多的信徒宣讲康宝莱公司美好愿景的时候,休斯几乎像救世主一样。康宝莱公司的活动经常在有线电视上播出。届时,休斯穿着燕尾服,戴着他那标志性的翻领别针,上面写着:“现在减肥吗?如果想,那就向我请教吧!”

休斯还大声疾呼:“在这里,你想走多远就走多远。康宝莱公司有这样的能力!”

康宝莱公司的客户开始试用其产品。到了1985年,康宝莱公司在世界各地拥有超过70万家分销商,其中许多人都是基于康宝莱公司所做出的拥有惊人财富的承诺而出售其产品的。

在康宝莱公司举办的一场盛大活动的现场,一位女分销商说道:“我以前的职业是卡车司机,而我上个月却赚了八万美元,你要不要也加入这个团队呢?”

同时,一对夫妇也声称:“我们已经有一年没做生意了,但我们的第九张分成支票的金额是40 883美元!真是激动人心!”

休斯租用了一架DC-10型飞机,让它载着分销商飞往遥远的地方,他们甚至曾经到过悉尼,在那个著名的歌剧院里举行盛大的演出。

在一次类似的宴会上,唐尼和玛丽·奥斯蒙德都应邀出席,而雷·查尔斯和娜塔丽·科尔则出现在另一场演出当中。

在这个世界上,似乎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止休斯或康宝莱公司。

休斯经常会这么说:“让我来告诉你们要来康宝莱做些什么。我们要充分地利用各地的公司、客户和分销商,让康宝莱公司的产品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被使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休斯成了洛杉矶娱乐圈的一员。他拥有两辆劳斯莱斯,并从娱乐明星肯尼·罗杰斯那里以7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贝尔艾尔的一处地产。 对他来说,喧闹的聚会是常态。

1984年,休斯与来自瑞典的前选美皇后安吉拉·麦克结婚,韦恩·牛顿在招待会上表演。麦克是休斯四任妻子中的第二位。

但是,从1985年3月开始,康宝莱公司遇到了麻烦。

加利福尼亚州总检察长起诉了康宝莱公司,他指控该公司对自身的产品提出虚假性的索赔。另外,该起诉还声称康宝莱公司是非法传销组织。

1985年5月,休斯被召到国会作证,参议院的一个专门小组对他进行了两天的盘问,以此对康宝莱公司进行研究和测试。国会议员一直敦促监管机构在饮食和保健品行业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而康宝莱公司和它虚张声势的首席执行官似乎是一个很好的攻击目标。

正当休斯在听证会议室内如坐针毡之际,一群康宝莱公司的分销商在外面游行,他们所要表达的是对其领袖的声援之意。

休斯对相应的质询不屑一顾,面对营养专家在对其产品进行测试后提出的质询,他说道:“如果他们真的是减肥专家,为什么还那么胖?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的体重可是减掉了16磅!”

总之,休斯与质询者之间的交流充满了火药味。

来自新罕布什尔州的共和党参议员沃伦·拉德曼则向休斯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一个只受过九年教育的人怎么可能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呢?

休斯则回答道:“我敢说,没有哪种产品能像我的产品这样取得如此骄人的疗效。”

参议员威廉·罗斯问道:“你认为消费者在不咨询医生的情况下就使用贵公司产品的做法安全吗?”

休斯回答道:“当然安全,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需要良好且基本的营养成分。”

休斯试图让他的顾客相信:尽管批评声越来越多,但康宝莱公司仍能生存下去。

休斯对他的亲信说:“关于我们这家公司的文章会越来越多,而且,它们并不都是正面的,有些文章会非常负面。有些人要击垮我们。他们会说我们公司的产品当中的某些成分存在问题,他们还会说我们公司的所有产品都有问题。”

1986年10月16日,康宝莱公司迁至加利福尼亚州,同时,该公司同意支付85万美元的罚款,并停止了一些有争议的营销行为。然而,康宝莱公司不承认有任何不当的行为。在此事件解决之后,休斯声称自己取得了胜利。

休斯说:“我很高兴地宣布,在经历了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加利福尼亚州司法部长和国家卫生部这三个机构历时一年半的诸多调查之后,它们分别确认:康宝莱公司的产品对美国公众而言是安全的。现在,我们公司所有的辩护陈词、公司的产品和营销材料完全遵守州立法律,以及联邦法律的规定。”

仅仅一周后,1986年10月25日,休斯在纳斯达克交易所将康宝莱公司运作上市,使自己变得非常富有。

此后,休斯继续扩展康宝莱公司的业务范围,他开始专注于海外市场。1990年,康宝莱公司在法国和德国开设分店,1992年在意大利、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开设分店,到1996年,康宝莱公司的业务在希腊和韩国迅速扩张开来。

此时,休斯的年收入为1700万美元,兑现了他的诺言——“带着康宝莱公司的产品环游世界。”

2000年2月,康宝莱公司在洛杉矶论坛上举办了为期5天的20周年庆典活动,其中的一段视频展示了该公司的历史——休斯从一名后起之秀到全球巨头的崛起过程。

休斯向优秀分销商发放了百万美元的支票,泪水顺着他的脸颊流淌下来。此时,休斯似乎非常陶醉于康宝莱公司所取得的成绩。

然而,就在3个月之后,休斯死了。

在休斯去世时,康宝莱公司在48个国家拥有100万名分销商,年销售额17.9亿美元。 不过,由于康宝莱公司的股价表现不佳,因此,投资者似乎对其优秀的业绩无动于衷。

《洛杉矶时报》有一篇关于休斯去世的报道,其中写道:休斯在几个月前曾试图收购自家的公司,但未能成功,因为他无法筹集必要的资金,而康宝莱公司的股价已跌至每股10美元左右。

随着休斯的离世,康宝莱公司开始经历灾难。

康宝莱公司的销售额在1996~1999年增长了18%之后,其2000年第一季度的业绩仅增长了7%,其股价在2000年1月触及52周最高点之后下跌了40%。

其后,康宝莱公司的股价一直在低位痛苦地挣扎,而状况并没有好转。康宝莱公司在三年内换了四位首席执行官。

同时,分销商也都基本上在操弄着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即使这意味着要突破法律的限制。其中一种名为“最新致富方式”的商业投机行为特别值得怀疑。这种模式由少数强大的分销商经营,而这些分销商会为客户提供“在家工作”的机会。同时,一些公众人物则在广播中和有线电视上发布广告,而现场搭腔的人则会被询问联系方式,这些信息会被卖给分销商,然后分销商会给潜在的新员工打电话。如果他们决定加入,就必须购买价值数千美元的康宝莱的产品。

上述这些可疑的商业行为终于使康宝莱公司的“新政”陷入困境,但在搁置相应方案之前,该公司成员将面临集体性的诉讼。

有人开始怀疑:在没有休斯的情况下,康宝莱公司能否生存下去。

2002年,位于西海岸的两家私募股权基金公司,J.H.惠特尼公司(J.H.Whitney)和金门资产投资公司(Golden Gate Capital)以不到3.5亿美元的价格将康宝莱公司纳入囊中,并且开始寻找新的首席执行官。他们要寻找一位能够带领这家拥有23年历史的公司重返辉煌的人。

2003年4月3日,公司董事会宣布了他们的人选——这是一个自信、善谈的健身迷,他名叫迈克尔·约翰逊(Michael O.Johnson),曾是沃尔特·迪士尼国际公司(Walt Disney International)的总裁。官方的新闻稿中这样描述约翰逊:“他是一位久经考验的赢家。”

约翰逊曾经说过:“我基本上都是和迪士尼公司的私募股权人坐在一起。我们在下午6点到晚上11点半这个时段内进行交谈,同时探讨各种潜在的可能性。”

虽然约翰逊在MLM结构营销模式方面没有什么经验,但他似乎是康宝莱公司执行总裁最合适的人选。他曾从事过三项全能运动,是一个出色的自行车手,看起来甚至能达到挑战兰斯·阿姆斯特朗(世界著名脚踏车运动的倡导者)的水平。被录用为执行总裁后,约翰逊说:“我对康宝莱公司的产品有种亲切感。”

实际上,约翰逊也确实是康宝莱公司所需要的领导者。他是顶级的人才,热情似火,且富有积极进取的精神。

约翰逊说:“我想我一直都是这样的,因为这是我最擅长的生活方式。”

约翰逊说过,他的这些特质来自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在家乡密歇根州经营着一家成功的制造企业。老约翰逊家族企业生产的是柴油卡车曲轴,在此项领域,该企业是世界上最大的产品制造商。即使在大萧条时期,老约翰逊仍然具有钢铁般的意志,毫不动摇。

约翰逊说:“我父亲是一个非常有进取心且成功的人,我可能从他那里少许继承了一些东西。”

年轻时,约翰逊似乎就注定要取得成功。他在高中时成绩优异,参加过体育运动,并计划去密歇根大学读书。但在约翰逊高中三年级时,悲剧发生了——他这一代兄弟姐妹一共五人,而其中一人在新墨西哥州陶斯滑雪场的事故中丧生。于是,约翰逊的生活变得一团糟。

约翰逊说过:“我们两人一起长大,我和哥哥的感情非常亲密。”

自此,约翰逊的成绩一落千丈,他考入名牌大学的梦想破灭了。

约翰逊后来在当地的一所专科学校就读,1973年,他搬到科罗拉多州的迪伦市,和一个朋友一起在一家酒吧工作,并最终得以经营这家店铺。

“我一般随身带着一张名片,上面写着‘管钱的上菜员’,”约翰逊继续陈述道,“我在酒吧那里学到的商业知识比在任何地方都多。”

随着生活重回正轨,约翰逊进入了科罗拉多西部州立大学(Western State College of Colorado),主修政治学,辅修商务、历史和英语。

“我上了很多课。”约翰逊回忆道。

约翰逊曾经有一段做销售的日子,有一家公司为他提供了调往洛杉矶的机会,约翰逊顺势抓住了这个机会,于1980年3月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不过,他很快就厌倦了这份新工作,于是进入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学习营销、剧本写作和电影方面的课程。

约翰逊说:“我在洛杉矶不认识任何人。”但他还说:“我睡在一个朋友的家里。”

约翰逊曾做过好多种工作来维持生计,他为当时著名的音乐节目做过灯光秀,还在杂志社工作过。后来,约翰逊将目标投向更加耀眼、迷人的娱乐界。在接受了几次采访和邀请之后,约翰逊选择了迪士尼,并在那里负责公司的家庭录像业务部。

约翰逊在伯班克住了17年,被认为是一个营销奇才。他策划、扩展了迪士尼的视频业务——他将接手时的34个市场发展到他离开时的80多个市场。后来,约翰逊接替了迪士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格(Robert Iger),他帮助迪士尼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家庭娱乐分销商。

在迪士尼,约翰逊因喜欢往冰沙里加大量蛋白粉而闻名,他的精力十分充沛。 当约翰逊讲话时,他的声音听起来就像一个励志型的演说家。他非常热爱他的母校密歇根大学,经常在周六飞回安娜堡参加足球队的主场比赛。

不过,这件事唯一的缺憾是混乱的传销业务与迪士尼米老鼠“健康”的形象相去甚远。

约翰逊知道这一点,最初在猎头公司Heidrick and Struggles来找他时,他拒绝了这份工作。约翰逊回忆说:“一个猎头向我走来,我说:‘康宝莱?你是在和我开玩笑吗?’我当时对这家公司的看法和其他人差不多。”其实,约翰逊对康宝莱公司本身或它的业务不太了解,但他已经听够了该公司多变的历史。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这个岗位,老实说,我觉得有点具有挑战性” 。约翰逊以前曾考虑过离开迪士尼,但一直没有,甚至面对美国在线(AOL)和赫兹公司(Hertz)的邀请都无动于衷。

约翰逊说:“在招聘行业,我甚至以永不离开迪士尼而闻名。”

但在迪士尼的工作还是出了问题。约翰逊说:“我有一个很大的头衔,但没有合适的权力来匹配,因此,我越来越沮丧。”

在接受康宝莱公司的工作之前,约翰逊自己也做了一番调查,打消了自己对这家公司的重重顾虑。

约翰逊说:“我偷偷溜进洛杉矶博纳旺蒂尔酒店参加海巴利夫会议,见到了康宝莱公司的人。在那里,我看到了一支干劲十足的销售队伍。”接下来,约翰逊开展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他甚至签约成为康宝莱公司的分销商,他想亲自看看这些产品都是些什么东西。

“我让我的教练也这么做,我们会以笔记的形式进行分享。”约翰逊说,“我对公司所面临的诉讼进行了个案研究,同时看了看这家公司的整体状况,我只是不明白它是如何运营的。”

相关的私募股权基金公司向约翰逊提供了一部分业务记录。最终,约翰逊屈服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以为康宝莱公司做点什么,就像他在迪士尼做的那样——扩大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他还意识到自己永远都不会成为迪士尼的掌门人,因为艾格已经被抬上了总裁的宝座,而且似乎已经以现任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艾斯纳接班人的姿态自居了。

约翰逊认为他可以对康宝莱公司及其员工产生积极的影响。

约翰逊在宣布接受聘用的新闻稿当中说:“我个人对健身和健康的热情使我对康宝莱公司的使命产生了特别的注意力,康宝莱公司是一家拥有卓越产品和强大世界级销售网络的老牌公司,它拥有超过100万名分销商。”

康宝莱公司强大的分销商系统在经历了多年的动荡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新领导。

资深分销商莱斯利·斯坦福说过:“我非常欢迎迈克尔·约翰逊加入康宝莱公司这个大家族,他的创业精神和个人对健康的热情可以与这家公司的传统完美地契合在一起,这将使他与分销商合作愉快。”

休斯的死以及随之而来的混乱局面展现出了康宝莱公司的顶级分销商是多么强大。休斯去世后,14个顶级分销商主持了康宝莱公司的销售会议,证明了他们的影响力。

约翰逊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这一点很快就变得很清楚了。

在接受这份工作后不久,约翰逊曾试图在没有咨询分销商的情况下推出一款新产品,但他失败了。分销商不相信他,他们怀疑约翰逊是否适合这份工作。

基于上述这种情况,约翰逊也拿不定主意了,他甚至认为自己接受这份工作是一个错误。

约翰逊曾就他从迪士尼转至康宝莱公司工作的问题接受了《财富》杂志的采访,他说道:“在康宝莱公司的这段时间是非常艰难的,有很多问题我并不了解,而他们的营销模式就像是一种我听不懂的语言。”

几个月之后,约翰逊准备辞职。

“康宝莱公司的一些营销方式也许是合法的,但是,我不能确定对于一家公司而言,此种方式是否适用,”约翰逊继续说道,“我有一些想法,但也许我不适合这份工作。”

在约翰逊准备离任之际,他的一位良师益友与他通了电话,力劝他留下来。

那天晚上,约翰逊回到家中写了一份商业企划书,他决定坚持到底。

约翰逊的一个直接目标是:淡化那些声名狼藉的分销商在休斯时代的销售宣传方式。于是,康宝莱公司禁止了那些概念模糊的“潜在顾客”措施。2004年12月初,约翰逊以600万美元的金额了结了那件针对本公司的集体诉讼案,他认为是时候与“过去”告别了。

大约一周后,即约翰逊受聘一年半之后,康宝莱公司再次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它以每股14美元的价格发行了1450万股,筹集的资金达到两亿美元, 而康宝莱公司目前的年销售额为14亿美元。

约翰逊希望通过此次IPO使本公司摆脱持续多年的审查。同时,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抱负——把康宝莱公司变成一个真正的全球性的商业巨头。

约翰逊让足球偶像贝克汉姆和他的洛杉矶银河队穿上了前面印有“康宝莱”字样的阿迪达斯球衣,因为他知道,足球这项运动是欧洲、拉丁美洲人民生活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亚洲而言,这项运动也在逐年升温。几年后,约翰逊加大了赌注,他与另一位传奇人物莱昂纳多·梅西达成了协议,而梅西的职业俱乐部,即巴塞罗那俱乐部是相关比赛中最成功、最受欢迎的俱乐部之一。约翰逊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阿迪达斯在初始阶段生产了60多万件银河运动衫,这样,每个运动员身上都穿有一个会动的康宝莱公司的广告牌。”

另外,约翰逊还致力于将康宝莱公司的产品推广为一个生活品牌,使其成为一个“在商业契机中胜利,于形势严峻时存活”的象征。

2008年12月16日,次贷危机中期,在康宝莱公司的股票价格与其他公司的股票价格集体下跌的情况下,约翰逊和他的高管团队前往纽约证券交易所进行投资。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一个会议室里,约翰逊播放了一段视频,将康宝莱公司描绘为金融风暴中的避风港。

当时,视频中传出一个声音:

“为什么选康宝莱呢?因为现在正是时候。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你已经看过新闻,那就让我们面对现实吧。现在正处于一个可怕的时段——经济陷入困境,汽油价格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每个人都需要钱,市场行情正在崩溃……人们正在失去家园,还有他们的工作;人们难以购买生活物品,他们正在寻找某种可以依靠的东西。康宝莱公司可以提供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它有完美、廉价、健康的膳食,有世界上最好的营养产品。康宝莱公司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使大家能够更好地活下去,这就是原因所在。那为何此时要选择康宝莱呢?康宝莱经济学!抗萧条的良药。” 尽管约翰逊曾试图淡化招聘的作用,或至少改变一些分销商为吸引新会员而采用的不正当的招聘方式,但他向该集团明确展示了这种做法与公司不断增长的利润之间有多大的关联程度。约翰逊在会上表示:“我们将把重点放在招聘分销商和扩大分销商规模的工作上,这对我们来说绝对是基础。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我们与分销商之间的沟通渠道畅通无阻,公司对此百分之百支持。我们相信你可以在康宝莱公司做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你可以构建自己的业务流程,你还可以为‘上线和下线’创设一个兼职或全职的赚钱机会。”

约翰逊的策略似乎奏效了。2008~2011年,由于销售业绩的飙升,康宝莱公司股东所持股票的收益率增长了870%。

即便是在2011年11月那场针对康宝莱的比利时传销诉讼进行时,康宝莱公司的业绩增长速度也没有受到影响。那一年,康宝莱公司的销售额为34.5亿美元。

约翰逊也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功。2011年,他是美国薪酬最高的CEO,收入高达8900万美元,其中包括股票和期权。这是康宝莱公司在他的指导下飞速发展的证明。

截至2012年年中,康宝莱公司在90个国家开展业务,在华尔街也有令人羡慕的业绩记录,该公司股价连续11个季度创下纪录,比之前的两年翻了两番。

康宝莱公司这一稳定的表现让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的吉姆·克莱默在与约翰逊所做的一期访谈节目时说:“康宝莱公司股票可以说是我们所谈论过的最伟大的一只!”

约翰逊似乎成为了世界之巅,康宝莱公司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而投资者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 BBsX5A01xLXlvaGuQ+fkF5AWsyi3wzFbm/8sgNFAqJaU+xcbLUOhbx64eg6Pmdc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