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汉语教师应有的基本功

汉语教师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诸方面都需要有一定的或者说起码的基本功,这里说的基本功包括起码的知识和技能。

一、语音方面的基本功

其一,了解语音的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其二,了解汉语普通话里每个辅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以及清浊特征,并能从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和清浊特征这三方面来描述汉语普通话的每个声母。

其三,能根据元音舌位图描述汉语普通话里的每个单元音。

其四,能分析汉语普通话里每个音节的结构;能确切理解声母、韵母、声调各概念;能知道什么叫“零声母”。

其五,不仅在道理上而且在实际发音上能区分声母“n和l”,“h和f”,“z、c、s和zh、ch、sh”,“zh、ch、sh和j、q、x”,“j、q、x和ɡ、k、h”;能从发音特点上说清楚“前鼻音韵尾”和“后鼻音韵尾”的差别。

其六,能知道汉语普通话里韵母的不同类型;能分析汉语普通话里的复合韵母。

其七,能知道普通话主要的变调规则,如上声的变调规则,“一”和“不”的变调规则;对口语中上声的常见变体(即半上声,在停顿前面也以此变体为常见)有正确认识并能准确地发出单念的半上声。

其八,能熟练运用汉语拼音,包括写和认;能明了《汉语拼音方案》里Y、W字母的隔音作用和使用规则;能知道为什么“米”、“丝”、“诗”里的不同韵母都能用同一个字母i来注音;对《汉语拼音方案》中的改写、缩写规则非常熟悉,并能正确理解;同时了解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能较好掌握拼音的分词连写和人名地名的拼写规则。

其九,了解国际音标与拼音方案在标记普通话读音方面的对应关系,对标记普通话的那些国际音标,能较为熟练地认读和书写。

其十,汉语教师本身所说的汉语普通话要尽可能做到音准调正,因为汉语教师的发音是“标杆”,是汉语学习者模仿的对象,汉语教师的语音面貌会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语音面貌。 此外,要有较好的听辨音的能力,可以敏锐地捕捉到不同母语背景的学生在语音上的细微差别;同时要有一定的纠音能力和技巧。

二、文字方面的基本功

其一,对汉字与汉语的关系,从整体上要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认识。

其二,知道汉字发展的大致脉络——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到隶书,到行书,到楷书。

其三,从造字方式的角度大致知道汉字结构的两种分析——溯源分析和现状分析。溯源分析,古文字有四种基本造字方式: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形声字;现状分析,现代汉字有六种造字方式(称为“现代汉字的新六书”) :独体表意字、会意字、形声字、半意符半记号字、半音符半记号字、独体记号字。

其四,知道汉字正确的笔画和正确的笔顺,了解、掌握《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 所定的一级900个、二级900个常用汉字的基本笔顺。

其五,对汉字偏旁有清楚的认识,能分析《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所定的一级900个、二级900个常用汉字里的形声字的形旁(亦称“意符”)和声旁(亦称“声符”/“音符”)。

其六,对《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所定的一级900个、二级900个常用汉字,力求做到形、音、常用义、常用用法对上号。

其七,对汉字简化工作有正确的了解与认识,熟悉繁简汉字的对应关系。

其八,了解外国汉语学习者的常见汉字偏误情况,熟悉常见汉字偏误的类型及其成因,能针对常见偏误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

三、词汇方面的基本功

其一,对《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所定的3,200个汉字以及由这3,200个常用汉字所构成的最常用的词语,基本能认得出、写得出、读得出;能知其常用义,能知其常用用法。

其二,对最常用的实词,能有准确的语感、良好的理解,能知道其概念义和附属色彩义。

其三,对最常用的复合词,能分析其内部构造;对构词有理据的那些复合词,能基本解释其构词的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对理据磨灭的那些复合词,也能适当了解其来源。

其四,对词的本义、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这些概念能有较好的了解与理解。

其五,知道词与词之间的一些主要语义关系,譬如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位意义关系,以及“整体-部分”意义关系。

其六,对最常用的那些词的词性和搭配关系,能有良好的语感。

其七,基本了解辨析同义词或近义词的一些主要角度,譬如词性、意义宽窄、跟其他词不同的搭配习惯、作句法成分的差异、附属风格色彩的不同等。

其八,会熟练使用各种语文工具书。

其九,了解学习者的常见词汇偏误情况,熟悉常见词汇偏误的类型及其成因,能针对常见偏误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

四、语法方面的基本功

其一,对语素、词、词组、句子这四种语法单位有较好的了解;能清楚语素和字、词和字的区别;了解语素和字之间多重的、不同层面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并明了其道理。

其二,对于一个合成词(指最常用的合成词),能分析它的内部构造,能指出它属于什么类型的合成词。

其三,对于一个词(指常用词),能较快地判断它属于什么词类,即具有什么样的词性,并知道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迅速地作出判断,还要能较好地说明认定的理由。

其四,对于一个词组或短语,能较快地判断它在结构和功能上属于什么性质的句法结构,并知道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迅速作出判断,还要能较好地说明认定的理由。

其五,基本熟悉汉语教学界普遍认可的对句子的不同分类系统;面对任何一个普通的句子,能分析其内部的句法结构关系、语义结构关系,能将它归入不同的句子分类系统之中。

其六,熟练掌握和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于一个句法结构,能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它内部的构造层次和每一层面的结构关系,并能说明理由。 [1]

其七,对于一些有歧义的语句结构,能指出它们的歧义之所在,并能较好地说明造成歧义的根本原因。

其八,了解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知道分析虚词意义和用法最常用的方法,能辨析意义和用法相近的常用虚词。

其九,了解学习者常见的语法偏误情况,对一般说话、写作中出现的语句偏误,有基本的纠错能力,即既能指误,又能加以修改,并大致能说明原委,且能针对常见偏误提出自己的教学对策。

其十,对语法教学的重点、难点有较好的了解。

我们强调汉语教师要具备上述诸方面的基本功,是说汉语教师要有这些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不是要汉语教师直接给外国汉语学习者去讲授上面说到的那些知识。

注释

[1] 举例来说,有这么一个句子:“ 妈妈刚买的桌子上 有一朵荷花。”“妈妈刚买的桌子上”该怎么切分?该取a切分?还是该取b切分?还是该取c切分?汉语教师要具备这种判断能力,并能说明理由。 /bqCvWhbxFYp24qMkfaV0ZqkP72WS+Y3eQpuAcDOSvq3pXha1tSmxTtVs2HTJMQ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