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 言

汤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活到73岁。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代就没落了,失去了贵族的地位。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中年时曾做过三个月的鲁国司寇,相当于警察局长,晚年曾周游列国,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有道德的学生。孔子是我国最早的、也是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两千多年来,人们都把他视为圣人。他为什么被尊为圣人?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孔子,并不像后来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们所吹捧的那样,似乎是什么不食人间烟火的“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等等,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现实社会中的人。孔子很喜欢音乐,他在齐国听相传是虞舜时的“韶”乐,竟然多日无心品尝肉的美味,并且说:“想不到音乐的高妙意境达到这种地步。”孔子对诗也有浓厚的兴趣,有一次他对他的学生说:“年轻人呀!为什么不学诗?诗啊,可以振奋人的志气,可以观察事物的得失,可以和大家和睦相处,可以婉转地抒发心中的怨气。就近处说,可以知道如何孝顺父母;就远处说,可以懂得事奉君主,并且还能认识许多鸟兽草木之名。”孔子热心地学习各种礼仪,对于各种礼仪的规矩很了解,据《论语》记载,他到太庙参加祭祀鲁国先君的礼,每件事都要详细地询问,别人讥笑他,他听到后说:“谨慎求教才是真正的礼。”孔子赞美他的学生颜回安于贫困说:“颜回真是一个有贤德的人呀!一竹筒的饭,一瓢清水,住在简陋的小房子里,别人都受不了这样穷苦的生活所带来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可是孔子有时又追求富贵,奔走于权贵之门,国君召唤他,他等不及架好马车,就赶快跑去了。他吃饭也很讲究,饭要吃精米,肉要吃细肉丝。但孔子有时也把这些看得很淡,有一次他说:“吃的是粗食,喝的是清水,困倦时弯着臂当枕头睡觉,这种日子也很有乐趣,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是天空中飘浮的云一样。”孔子说过许多有道理的话,今天我们仍然把它们作为格言,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过错不能改,这是真正的过错),“温故而知新”等等。但他也说过一些错话,如“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只有女人和小人难得和他们相处)。孔子对他的学生要求很严厉,批评起来不讲情面,他的学生宰予白天睡大觉,不好好学习,孔子批评说:“腐朽的木头是不能雕琢的,粪土筑成的墙是无法涂抹得光滑洁白的。”而有时他对弟子们又非常亲切,他说颜回:“我只看到你不断进步,而没有看到你停止不前。”孔子为人有时很豪放,他说他自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可是有时在地位比他高的人面前,他又表现得谨小慎微,循规蹈矩,不敢超越那些世俗的礼仪。孔子的弟子都很尊敬他们的老师,但如果有意见也敢提出批评,孔子则或作解释或作自我批评。有一次,孔子到了武城地方,听到了鼓琴歌诗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宰一只小鸡,还用得着牛刀吗?”意思是,礼乐是治国平天下用的,在这样一个小城中推行,似乎是大题小作。他的弟子子游听了之后说:“从前我听老师说过:君子懂得礼乐的道理就会爱护老百姓,民众懂得礼乐的道理社会就容易治理。”孔子立刻对随行的弟子们说:“你们这几位学生呀,子游刚才说的是对的。我刚才说的不过是一句戏言罢了!”,孔子也常和他的学生一起讨论问题,有一次他把几个得意的学生召在一起谈各自的志向,子路说他的志向是“愿意把自己的马车、衣服和朋友共同享受,就是用坏了也并不遗憾”。颜回说他的志向是“只想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孔子则说,他愿意让“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看来,孔子的人生境界确实比他的学生高。

从上面这些记载的事迹看,孔子并不像后来吹捧他的人所形容的那样,是一个道貌岸然的“超人”,更不是一个天生的“神人”,而是一个有感情、有抱负、有喜怒哀乐、有丰富知识的现实中的人。

如果孔子就像我们上面所描述的那样,大家就会说:看来,孔子并没有什么伟大之处,可是又为什么说他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而且对中国文化产生过那么大的影响,对世界文化也有不小影响,被推崇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呢?当然,如果孔子只是如我上面所说,他确称不上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我之所以先对孔子作为一个“人”来作一番描述,目的是使大家知道他是一个“人”而不是“神”。但是,他又确实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论语》一书记载的孔子的言行中得到证实。为此,下面我们要介绍一下《论语》这部书,并根据这部书来阐述孔子的思想。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据《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论语》在汉朝有三种不同的本子:《鲁论语》、《齐论语》和《古文论语》。到西汉末年,由张禹根据《鲁论语》并参考了《齐论语》校定成书,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本子。《论语》共20篇二万余字。从汉朝起,《论语》和《孝经》就是人们初学的必读书,然后人们才学习儒家的经典《易经》、《诗经》、《书经》、《礼记》、《春秋》等。《论语》古今的注释非常之多,据日本学者林泰辅《论语年谱》所著录,关于《论语》的著作有三千多种,当然还有他未曾见到的,就更无法统计了。《论语》主要的注本有《论语注疏》(何晏集解,邢日丙疏,收在《十三经注疏》中),《论语集注》(在朱熹的《四书解注》中),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现在有中华书局出版的杨伯峻《论语译注》,是一本对初学《论语》很有帮助的书,但蔡尚思近年在巴蜀出版社出版的《论语》(导读)对杨书有所批评,可以参考。

《论语》的内容非常丰富,古今中外学者对它已经作过多方面多视角的研究,如果我要把它所包含的思想内容方方面面都一一介绍,决不是一两万字可以做到的。因此,这里我只能根据《论语》,并参考少量其他材料,对作为一位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孔子作一简要介绍。

我们从孔子作为一位伟大思想家看,根据《论语》可以把他的学说叫作“仁学”。据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统计,在《论语》中,孔子讲“仁”的地方共109次,当然讲到“礼”的地方也不少,共75次。孔子提出“仁”的概念可以说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它是“礼”的根本内涵,是伦理道德的基本根据,是做人的根本道理,是人们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根据现存史料,在孔子以前没有人把“仁”作为一最高哲学概念提出来过。孔子提出“仁”的概念并不是偶然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春秋时代社会发展的状况。春秋时期,铁器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生产力发展了,私田扩大了,因此产生了一个新问题:如何使失去生产兴趣的劳动者对生产有点积极性,不再逃亡,使他们能“近者悦,远者来”(使近处的老百姓感到喜悦,远方的人也闻讯而来)(《子路》),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周天子势力衰落,诸侯竞起,统治者内部矛盾重重,战争不断。这一时期,“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在这种情况下,孔子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生活的要求,致力于恢复“礼乐制度”,以便使社会平稳地过渡到一个新的“天下有道”的社会。因此,孔子提出来,应该把他人当成“人”看。他的学生问他什么是“仁”,他回答说:“爱人。”别看只是简单的两个字,这两个字包涵的意义重大。“爱人”,对劳动者来说,就是统治者也应把劳动者当“人”来爱护。对调整统治者的内部关系说,就是要“克己复礼”。

孔子曾经说过“苛政猛于虎”。据《礼记·檀引》记载,有一天孔子经过泰山,有一妇女在坟边哭得很伤心,孔子要子路去问明原因,那妇女说,他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老虎害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离开呢?妇女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苛政。于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你们记住,苛政猛于虎。”可见孔子主张应该爱护老百姓。孔子教导他的弟子说:“一个人应该普遍地关怀老百姓,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泛爱众而亲仁。”)(《学而》)这句话明显地表现了孔子对人的关怀。他认为这样才可以达到“宽以得众”,“惠足以使人”的目的。为政者能宽能惠,这样老百姓才会归顺你。

本自西周以来,在统治者内部都要实行“礼乐之治”,但到孔子时已经“礼坏乐崩”了。为什么“礼坏乐崩”了呢?照孔子看,这是由于“礼乐”已失去了一种内在的精神,所以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那礼对他又能如何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那乐对他又有什么用呢?”(“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因此,孔子反对把“礼乐”仅仅当作一种形式,他说:“现在所说的礼呀!难道只是指玉帛一类的礼器吗?现在所说的乐呀!难道只是指钟鼓一类的乐器吗?”(“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这就是说“礼乐”如果离开了“仁爱”的精神,那就如同把“礼乐”看成玉帛和钟鼓一类物质的东西而失去其内在精神了。从这里看,孔子把“仁”看得比“礼乐”更重要,他认为应用一种“仁爱”的精神来讲“礼乐”,以便“礼乐”具有“爱人”的精神内涵。颜回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颜渊》)克制自己的私心,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这就是“仁”了。一旦做到了,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你是仁德的人。所以做到“仁”,完全靠自己,哪里能靠别人呢?这就是说,要做到仁,要注意两个方面:首先要“克己”,就是要对自己有个要求,要推己及人,应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次要“复礼”,为了推行“仁”又必须有个规范,这就必须用“礼”作为规矩来约束人的言行。所以颜回问如何操作时,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的这几句话是有毛病的,它会把人的创造性、主动性大大限制住。如果我们说,这里的“礼”是要有“仁”的内涵,即“爱人”的精神规范,那或者从某一角度看也许还有一点意义。但我认为,孔子的“克己”包含有自觉性的意义,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又说:“仁离我们很远吗?我们只要一心向仁,这仁爱之心就立刻会涌现出来。”(《述而》)这就是说,“仁”本来是自己内在的品德,只要你去发挥它,爱人的精神就会表现出来。孔子这一强调人的自觉性的思想对以后中国社会文化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孔子的“仁学”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思想,就是“尚贤”。所谓“尚贤”,就是要注重一个人的道德、学问和才能,而不要去更多地考虑其出身的高低。关于“尚贤”,孔子讲过许多话,如他说“举贤才”,又说“学也禄在其中”(有知识有学问就可以得到丰厚的俸禄)(《卫灵公》),“学而优则仕”(《子张》)等等。在孔子看来,要做官就应该有知识、有学问。这个看法,对以后中国社会影响很大,从积极方面说,它打破了贵族垄断做官的权力;但从消极方面看,会被利用作为“读书做官”的根据。在《论语》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子路让孔子的另外一个学生子羔去做费这个地方的官,孔子对子路说:“你这是害人家的孩子”子路说:“这个地方有老百姓,有土地和五谷,何必一定要读书才叫有学问呢?”孔子批评子路说:“我就讨厌像你这样强嘴利舌的人。”(《先进》)孔子认为,没有道德、学问和才能的统治者,那只能是害人的统治者。所以当他的学生冉雍问他如何处理好政事时,孔子说:“带头工作,原谅别人的小过错,提拔有道德、有学问和有才能的人。”(“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子路》)有了好的统治者,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将人民管理好,社会才可以安定。

在《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弟子讨论“仁”的地方很多,看来孔子的“仁”意义很广泛,几乎包括做人的全部道理。例如子张问孔子怎样才算是“仁”,孔子说:“能有五种品德于天下,就算是仁了。”子张又问,是哪五种美德呢?孔子说:“就是恭、宽、仁、敏、惠。凡能行事恭敬就不会受轻侮,能行事宽厚就会得到民众的拥护,做事守信就会受到人们的信任,能勤奋进取就容易成功,能施恩惠于民就会得民心。”(《阳货》)又如孔子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甚至孔子认为,应当行“仁”的时候,对老师也不必讲谦让。这就是说,孔子认为,行“仁”是义不容辞的,应该“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这种为一种理想而牺牲的精神,对中国人也有很大影响,例如,文天祥在他临刑时的衣带上写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尽义,所以至人,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孔子认为,你要想发挥你“仁爱”的品德,那你就应该去追求“仁”的境界。“仁”是自己的内在品德,只能靠自己发挥它,它不是外在力量可以使你得到的。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这里的“道”就是“为仁之学”,也就是“为人之道”。“仁道”要靠人来发扬光大的,如果人不努力“尚仁”,不自觉地追求“仁”,那么“仁道”也不会自动地使人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完美的人。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非常强调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孔子很看不惯那些不努力学习、不求上进的人,认为这样的人没有出息,他说:“年轻人是可畏的,哪里敢断定他们将来的成就不如现在的我们呢?但是他们如果不努力,到了四五十岁,仍然没有什么表现,一无所成,这样的人也就不值得敬畏了。”(《子罕》)由于孔子重视人自身的努力,相对地说这也就降低了西周以来对“天”的崇拜的作用,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从某个方面对于把“天”看作主宰力量的否定。

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是为了实现他的“仁学”理想,为了培养人“成圣成贤”。他从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了很多有意义、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和求得知识的方法。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这句话虽然有不同的解释,但它包含要扩大教育面、使受教育的人不仅仅限于贵族的意思,应该是无疑的。孔子自己实践了他的“有教无类”的主张,所以他说:“只要给我十条干肉作学费,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述而》)他的教育活动,结束了过去由贵族垄断的官府之学,开始了学问的私家传授。

孔子通过他的长期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出了不少有益的教育方法,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孔子比较强调人的知识、学问来源于学习。在《论语》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孔子讲到过“生知”、“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等等。但他实际上并不重视这些。孔子从来没有认为他自己是“上智”的人,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而是喜欢古代文化,勤奋敏捷求得知识的人。”(《述而》)孔子非常好学,他给自己的评论是:“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其中必有忠信像我一样的人,但决没有像我这样好学的人。”(“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可见孔子非常重视学习。他主张学习的内容大体有两方面:

一是从学习古代文献和典章制度方面得来的知识。这里所说的“古代文献”就是《诗》、《书》、《礼》、《乐》等古代经典。二是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的知识。这可以说是现实知识。

在《论语》中记载着孔子说的在现实中要注意学习的话,如他说:“多方听取意见,然后选择其中最好的跟着学,多多地观察而默记于心。”(“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述而》)“三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选择他们的长处跟着学,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自我警惕来改正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等等。但孔子轻视种菜、种庄稼,则是不可取的。

其次,孔子对学习规律作了很好的概括,得出一些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学习方法,并以此指导他的学生学习。他提出反复地学习可以加深人们的认识,获得新的知识,他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就是这个意思。孔子还从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学”和“思”的关系,“学”是学习前人的经验(从历史文献中学)和从生活实践中学;“思”是把前人的经验和生活中得到的经验通过思考加以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所以他认为:只学习前人的知识而自己不思考,将会停留在迷惘之中而不知道正确与错误;只是凭空思想而不利用前人的知识和经验,那就会一无所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看来,虽然孔子也重视“思”,但孔子教学生更重视“学”,他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所以他说:“我曾一整天不吃饭、一整夜不睡觉去思考,可是没有什么收获,还不如努力去学点什么”(“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孔子认为,知识应该尽可能丰富,他自己就是一个博学多能的人,但是渊博的学问必须有个中心思想来贯穿,这就是他所说的“一以贯之”。抓住了贯穿一切的“一”(根本道理),才能把许多表面上看起来不连贯的知识贯穿起来。根据孔子整个思想看,这个贯穿一切的“一”就是“忠恕之道”。而“忠恕之道”正是“仁”的表现,所以归根到底就是“仁”了。他说:“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违背仁,在仓卒忙乱的时候必须如此,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必须如此。”(“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照孔子看,一切都应以能否符合“仁”的标准为要求,任何人对自己都要有个要求,把自己看成个“人”,尽自己的责任,讲究个做人的道理。

第三,孔子的教育思想中还包含着学习态度的问题。有一次孔子对他的学生子路说:“子路呀!我教导你,知道吗?自己确实知道的才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承认自己不知道,这样才是知的态度。”(“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他教学生也颇注意“因材施教”,如果你读《论语》,可以看到孔子的学生向他问“仁”、问“政”、问“知”的地方很多,他往往都是根据不同的对象给以不同的回答。为此,孔子在教学中比较注重启发式,他说:“教育学生,不到他苦思苦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他一个方面,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几个方面,就不再去教他新的内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孔子采用这样的方法,去推动学生思考问题,主动地学习。

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今天研究孔子的思想,不能不承认中国文化在许多方面都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确实是一位具有开创性的伟大思想家、伟大教育家。《论语》这部书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宝贵财富,它给人们许多有意义的启迪和智慧,以及做人的道理。它对中国社会曾经产生过超过其他著作的影响,而且今后仍然会对中国社会文化生产发生无可置疑的作用。同时,我也相信《论语》这部书对世界各国人民同样会是一本有意义的教材。

注:本文中的译文参考了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 x++4Dr8XOpzBkDJZhlvqNjOvSE/z7dU4QimkjBcItA0qhq3ORj6tmVTh4zi2KXg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