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面规矩和爱的概念梳理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真正的爱离不开规矩,而真正的规矩也离不开爱。二者是彼此依赖,互为根本。下面我将从实际操作的层面,通过分析父母立规矩的挑战,进一步认识规矩和爱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
现实中立规矩不成功的父母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父母自己就不知道什么是规矩;
第二,父母明明知道什么是规矩,却不忍心给孩子立规矩;
第三,父母愿意立规矩,却往往凭着自己的情绪立规矩。
这三种情况表现的是立规矩的失败,其本质上都是父母缺乏理性的爱。
第一种情况中的父母往往自己还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这样的父母自己还在随心所欲地生活,只要孩子不妨碍自己,没有丝毫的规矩。这样的父母自然也谈不上有什么理性的爱。
第二种情况中的父母已经有规矩的意识,但是一看到孩子哭哭啼啼的可怜样子,最多说一声“下次不要再这样了”,就把规矩放弃了。如果父母因为自己不忍心而放弃管教,就谈不上是真正爱孩子。中国传统中经常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与此相似,西方传统经典中也提到“不忍用棍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养儿需要费心去造就这个生命的品质和未来,教育的职责不容逃避。
第三种情况中的父母知道什么是规矩,也勇于立规矩。但是立规矩最直接的动机却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显然,这样的规矩不是爱的管教而是恨的发泄。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到有效的规矩必须建立在理性爱的基础之上。规矩的核心就是爱。
把规矩和爱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解释得最直观到位的是中国文化中的太极图。太极图用圆美的曲线充分体现出阴阳两极流动的张力以及和谐的交融。
首先,规矩和爱如同太极中的阴阳两极,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在太极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二者此消彼长的关系。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在家庭教育中,规矩和爱的对立矛盾关系也是一目了然的。立规矩的过程总是需要付出一定的爱的代价。我至今没有见过心花怒放地给孩子立规矩的父母,也没有见过被父母立规矩时感激涕零的孩子。所以管教过程中父母和孩子都有愁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都想逃避给孩子立规矩。
有意思的是两千多年前提出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亚圣孟子为了逃避给自己的孩子立规矩,竟然提出了“易子而教”的策略。
孟子对此的解释是:首先,由于孩子的行为达不到规矩的要求,父亲就会因为愤怒而伤害父子之间的爱。其次,由于孩子指责父亲自己所行不正,这样的责备让父子彼此的情感受伤。其实孟子所说的第一种情况就是前面我所分析的父母凭着自己的情绪立规矩。其本身就是缺乏理性的爱。而针对孟子所说的第二种情况,我认为积极的方法是应该父亲因着对孩子的爱来改善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像孟子所提倡的那样用简单的易子而教来掩盖父亲自身的不足。
退一步说,如果父母逃避规矩,真能保全自己和孩子的爱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家庭:父母双方都因为怕失去孩子的爱而不愿意立规矩。孩子才三岁,已经像个女王,动不动就对父母发号施令。在参加了规矩和爱的培训后,他们意识到了立规矩的必要性,但是谁都不愿意站出来唱黑脸(立规矩)。最后还是妈妈下了决心:“那就我来立规矩吧。”听到妈妈这么说,那位爸爸如释重负,认为孩子会因着妈妈立规矩而更加亲近自己。两个月后的结果却让这位爸爸大失所望。他大惑不解地向我抱怨说:“现在孩子越来越不在乎我。规矩都是妈妈立的,但是她却更在乎妈妈。妈妈对她好一点,她就高兴得不得了。我再怎么对她好,她都无所谓。”
这个案例清楚地告诉我们,一味满足孩子而逃避立规矩,其结果就是父母沦落为孩子满足需要的工具。一个孩子对自己能使唤的工具是不会有发自内心的敬畏的。失去这样的敬畏,爱就失去了力量。所以,合理的规矩在当下会暂时让人痛苦,但事后会让爱更有力量。这正如犹太文化中所描述的: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
上面在讨论规矩和爱的概念以及立规矩失败时,我们已经看到了规矩和爱的相互依赖关系。在太极图中这样的依赖关系得到了更明确的解释。宋朝的大儒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用阴阳两极“互为其根”来描述二者的相互依赖和一体性,引申至爱和规矩的关系:爱为规矩之根源,规矩为爱之保障。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统一规矩和爱的关系。
真正的爱是有规矩的爱,而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规矩和爱是一个共存的统一体。规矩和爱无论哪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另一方面。
规矩和爱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可以用银行的账户来解释。假设我们的爱在孩子身上都有一个存款账户。规矩和爱是对立的,在每次立规矩的当下都会用掉一部分爱的存款。合理的规矩就如良性的投资,会让爱的付出得到丰厚的回报,爱的账户就在积极的动态中更加健康充盈。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我们平时要有爱的积蓄。这样每次立规矩时就不至于让账户透支。其次,有了爱的积蓄必须尽早投资在规矩上,否则这个账户的资产就会贬值,甚至失去其存在的积极意义。所以,为人父母不仅要爱而知教,更要能用爱于教。当规矩和爱融合统一在一个教育体系中时,爱即规矩,规矩即爱。表象上严厉的规矩,本质却是大爱;表象上的大爱,本质却是严厉的规矩。这是教育艺术的高级境界。下面我就用陶行知先生著名的四块糖的故事来探讨这样的境界。
一天,陶行知先生看到一位男生要用石头砸同学,将其制止,并让男生到校长室。等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经在那儿等候了。陶先生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又掏出一块糖,“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学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样的方式。”陶先生拿出第四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块,我糖发完了,谈话也该结束了。”
平时严厉的陶校长对犯错误的男生却是一团和气。四颗糖体现的似乎尽是爱的褒奖,但其结果是让学生自己承认那很不容易承认的错误——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样的方式。要让一个孩子能主动认识到这样深层的行为问题着实不易。因为孩子往往只看到别人不合理在前而无视自己的错误,甚至认为自己的行为就是见义勇为。可以想象这位同学刚到校长办公室时一定有很多委屈,想着怎样为自己申辩。但是陶先生却用爱的方式让这位同学一下子领悟到了那深处的规矩。这个严厉的规矩教育是在爱的包容中实现的。我相信这位同学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爱的规矩。能将爱和规矩做到如此统一,陶先生真不愧为教育的艺术大师。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基本结构是严父慈母,但是如果简单地把父母的教育角色分割成对立的规矩和爱的功能(见图2-1),父母之间会常常发生争执,产生矛盾。这样的家庭中往往是严父有规矩缺乏爱,而慈母有宠爱却缺乏规矩。这样爱和规矩的分离无论是对立规矩还是爱孩子都会产生困难。正如陶行知先生总结的那样:“父亲往往失之过严,母亲往往失之过宽。父母所用的方法是不一致的。虽然有时相成,但流弊未免太大。因为父母所示方法之宽严不同,子女竟至无所适从,不能了解事理之当然。并且方法过严,易失子女之爱心;过宽则易失子女之敬意。这都是父母主张不一致的弊病。”
图2-1 爱与规矩
而在太极图中(见图2-2),父严和母慈之间的关系就不是一条泾渭分明的直线,而是用柔和的曲线来相互融合。如果黑色代表父严,白色代表母慈,在太极图黑色的父严中有一点白色,这个白点可以理解为严父的爱,这种在规矩背景中突兀的爱体现出的是一种很高的教育境界。《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人父,止于慈。意思是作为一个父亲,最高的境界就是慈爱。这就是太极图对严父之爱的辩证诠释。太极图白色的母慈中有一个相应的黑点,这一点可以理解为慈母之严。中国历史上两位最伟大的母亲为我们昭示了这个道理,无论孟母或岳母,她们为世人所尊崇的不是一般的母性的慈爱,而是她们母爱中体现的理性和严格。所以这两位伟大的母亲也在告示世人:为人母,止于严。
图2-2 太极图
规矩和爱的辩证关系不仅在中国传统的太极图中得到具体诠释,在现代教育研究中也获得明确的论证。在近代的家庭教养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是鲍姆林德 (Diana Baumrind)的父母教养方式理论。鲍姆林德通过研究一百多个家庭,发现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主要的差别就在于爱和规矩这两个维度上。她用了比较专业的词汇满足需要(responsiveness)和坚持要求(demandingness)来代表爱和规矩。根据爱和规矩这两个维度上的强弱结合,可以勾画出四种父母教养方式。
表2-1 鲍姆林德的四种父母教养方式
显然,严格型就是太极图所演示的规矩和爱高度统一的教育类型。2013年,鲍姆林德 回顾了将近半个世纪有关严格型父母的研究后总结道:
严格型是把严厉和溺爱这两种对立的类型中有益的成分结合在一起,使父母的教育既带有权柄,有明确的要求,同时又不失爱和对孩子合理的满足。当严厉中的权威和溺爱中的爱辩证统一时,规矩和爱各自就发生了质变。
毫无疑问,高度满足和高度规矩相结合的严格型是最理想的父母教养方式。而鲍姆林德认为严格型教育不仅需要规矩和爱兼备,更需要规矩和爱兼容。
需要指出的是,规矩和爱二者兼备未必保证二者兼容。所谓兼容,就是规矩中要体现爱,而爱中要体现规矩和原则。当管教者的规矩和爱各行其是而又对立时,不兼容的规矩和爱对孩子都是伤害。
规矩和爱不兼容的典型例子就是爱的时候爱死,恨的时候恨死。当孩子可爱或者自己高兴的时候,什么都可以满足。当自己情绪不好而孩子又惹自己生气的时候,就毫无理性地责罚孩子。这样缺乏理性的爱和规矩都不免对孩子产生伤害。因为在忽而溺爱忽而严厉的教育中,孩子因为无法预判父母的教养行为而无所适从,这样孩子就无法和你建立安全的依恋。当你爱孩子的时候,他会因为担心你突然变得严厉而对你的爱缺乏信任。当你无节制地大发脾气的时候,孩子又会否定你以前给他的所有的爱。当你下一次再试图无条件满足孩子时,孩子就会对你的爱缺乏感恩,因为他觉得你这是在偿还你发脾气时所亏欠他的。有的孩子甚至会因为记恨你过往的严厉而用拒绝你的爱来报复你。
有一位父亲在发脾气时,会一脚把4岁的女儿踹到门外。等自己平静后,内心就开始懊悔。他会马上抱起女儿去商场,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更可怕的是,同样的剧情每隔几天就上演一次。可以想象这样不兼容的规矩和爱对孩子会有怎样的伤害。
严厉型的父母要求孩子绝对听从自己的意见,而且在管教过程中使用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来达到目的。所谓心理控制就是让孩子感到如果不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自己就是一个坏孩子,就会失去父母对自己的爱。所谓行为控制就是通过身体的限制和惩罚来让孩子就范。所以严厉型的父母常常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占有型的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往往缺乏耐心,情绪容易失控。
西方的教育研究文献普遍认为,严厉型的父母由于缺乏对孩子的尊重,孩子就会缺少自信,出现很多社会行为问题,甚至会影响学业成绩。然而,严厉型的教育效果是这四种教育类型中最具争议的。这样的争议被一位美国的华裔妈妈推到了媒体的风口浪尖,她就是家喻户晓的虎妈蔡美儿(Amy Chua)。
蔡美儿出生在美国的一个华裔知识分子家庭,是哈佛大学的法学博士,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2011年,蔡美儿出版了《虎妈战歌》( 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 ),回顾了她对两个女儿蔡思慧和蔡思珊严厉苛刻的教育方式。例如,虎妈讲述自己会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必须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甚至有一次拒绝接受两个女儿亲手制作的生日贺卡,因为觉得卡片做得太粗糙,孩子们没有用心,她对她们说“我值得比这更好的礼物”,然后把贺卡扔了。这样直白的描述在西方引起轩然大波,并因此上了《时代》周刊封面。《虎妈战歌》也因此被译为30种语言,成为国际畅销书。
7年过去了,两个女儿双双从哈佛大学毕业。她们在哈佛期间曾各自在《纽约邮报》( New York Post )发表自己的感受。这次她们的身份不仅是一个曾经被虎妈管教过的孩子,还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有独立判断能力和自由言论权利的成年人。
2011年,就在《虎妈战歌》出版不久,蔡美儿被美国很多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声讨。刚刚进哈佛的姐姐蔡思慧就以《我为何深爱我管教严格的华裔母亲》为题,在《纽约邮报》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来支持妈妈。
我想大家都会有让生活有意义的愿望,我认为这与成就大小或自我满足没有关系,而是要自己不断努力,把潜能发挥到极致。假如我明天就离世,我会感觉我已把我的生命活出110%的精彩。为此我感谢你,虎妈。
2018年,妹妹蔡思珊在哈佛毕业前夕,接受了《纽约邮报》的采访。除了感激妈妈的严厉教育,她还分析了这样的严厉教育为什么会成功。
人们认为严厉的家长教育会让小孩缺乏自信,因为没有父母不断的赞扬。但是我觉得我自己比一些人自信很多,因为我的自信是自己争取来的。我的母亲给了我赢得自信心的工具……我将来一定会是个虎妈,做要求高的父母并不总是坏事,有时候这只是意味着你真的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
不管外界的评论如何,无论从世俗的成功标准和两个女儿的自我反思,虎妈的教育还是成功的。其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个家庭除了显而易见的严厉,还有外人难以感受到的深沉的爱。首先,虎妈也不是任何事情都严厉,她也有发自内心的和两个孩子尽情欢乐的时刻,也有面临蔡思珊青春叛逆时的妥协。其次,在这个家庭里,和妈妈同样优秀的爸爸(也是耶鲁大学法学院的教授)用自己的爱为严厉教育的冲突提供了很好的缓冲。这位犹太裔的爸爸一方面支持妈妈的严厉教育,一方面在妈妈严厉过头时,会对孩子进行很好的疏导和安慰。所以从整个家庭系统看,这还是一个规矩和爱兼备、规矩和爱兼容的教育体系。
在家庭教育研究领域,很多学者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解释虎妈严厉教育的成功。例如,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心理学家曹路德 (Ruth Chao)指出,在亚洲式教育和其他文化之间做比较时,存在一些困难。比如说,华人教育更多地以训练孩子为目的,而相比较之下,西方教育模式则更偏重于抚育成长。作为一个文化内的感受者和文化外的观察者常常存在着差别,例如在亚洲文化之外的西方父母看到虎妈家庭的严厉程度和虎妈女儿感受到的严厉程度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采用西方文化的视角或测量标准,亚裔家庭的教育会显得更加严厉和专制。
有意思的是,父母教养模式理论的创始人鲍姆林德也注意到了虎妈这个案例。与此同时,在学术界也有很多研究发现在别的文化中的严厉型家庭的教育结果要比西方文化中严厉型教育的结果正面得多。在2013年,鲍姆林德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一些修正。她认为最理想的严格型父母在不同的文化里会有两种不同的亚类型:偏严厉的严格型和偏民主的严格型。
关于严厉型教育的争议,让我们看到规矩和爱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复杂性。严厉型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摧毁生命也可以造就生命,关键在于家庭是否有足够的爱的基础。
严厉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典型的父母教养模式。它的影响将会在第三章中继续讨论。
1978~2015年整整37年的独生子女政策让中国溺爱型的父母越来越多。无论家境富裕或贫困,都用溺爱的方式来教养孩子。“四二一综合征”一词形象地描述了家庭的四个老人和一对父母都把爱倾注在一个独生子女身上,六双手捧着都怕掉了,六张嘴含着都怕化了。这样无所适从的溺爱往往都以悲剧收场。
不少商业成功者都有一段值得骄傲的拼搏经历,有的甚至都是草根出身。这些成功者往往会对自己所经历的磨难“不堪回首”,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来一个180°的转弯:我受了那么多的苦,就是为了不让我的孩子再受苦,所以对孩子总是没有原则地满足。孩子还小的时候,他总是快乐地接受你的溺爱。但是这种没有规矩的爱,会让孩子把得到看成理所当然。这样孩子非但对外在得到不再感恩,而且内在欲望不断增加。直到有一天,你彻底无法满足他。逃避规矩的父母其实质是对规矩没有敬畏之心。特别是有钱有权的父母,如果缺乏这样的敬畏之心,自然就会用钱财和特权来溺爱孩子。这必然带来祸患。“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古代有些达官贵人自己身居高位,但是对子女却分外严格。例如,清朝的曾国藩在当时是最有权势者之一,他组织湘军打败太平军,救清朝于危机之中,最后他位列三公,拜相封侯,可谓显赫一时。然而他对子女严格要求,毫不溺爱。在曾国藩看来,要教育孩子立足社会,并让这个家庭能够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关键就是两个字:勤与俭。他要求孩子们一生铭记16个字——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的后人绵延至今已经有八代。曾门虽再无曾国藩这样的显贵达人,却也未出逆子,已有240人成为各个专业领域的人才,这不得不感佩曾国藩的家庭教育。看看现在的一些富二代、官二代的教育,再想想一百五十多年前的曾国藩的家教,我不禁感叹:虽然日新月异,时代变换,但是家教的根本——规矩和爱是亘古不变的。因此,我告诫家庭条件优越的父母:再富不要富孩子,再贵不要贵子女。
当今中国社会忽略型的父母人数在急剧增加。最典型的是大量的农民工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工作,孩子在家乡留守,父母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根据2010年5月3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特别关注报道,留守儿童已有8300万,而且每年仍在递增。这些孩子既缺乏规矩又缺乏爱,他们的心理不能健康发展:厌世自闭、逆反、空虚、自卑、胆怯、没有精神寄托等。最重要的是由于没有被爱,他们就不知道自己生命的价值;由于没有被管教,也不知道什么是敬畏,最后对自己和别人的生命都表现出极端的不尊重。
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曾透露,留守儿童犯罪约占未成年人犯罪的70%,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目前,除了背井离乡的民工家庭,还存在着另一种忽略型的家庭。这些家庭父母都在孩子身边,却因为忙于工作而忽略对孩子的教育。这样的家庭中,照顾和教育孩子的责任主要由老人或者保姆来承担。特别是一些爸爸总能找到理由去外面应酬而不顾及家庭中年幼的孩子。诚然,支撑家庭的经济是一个父亲的重要职责,事业的成功也能体现父亲自身的价值,而且这样的成功也能为孩子树立一个敬业的榜样。然而工作忙不应该成为爸爸们逃避教育孩子的借口。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话:“无论您在生产岗位上的责任多么重大,无论您的工作多么复杂、多么富于创造性,您都要记住,在您家里,还有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工作在等着您,这就是教育孩子。”所以教育孩子应该是爸爸最重要的工作。
有了这样的理念,你就不会选择逃避。在这几年的培训中我看到很多繁忙的爸爸会通过努力学习,让自己和孩子一起在有限的时间里产生更大的效率。这方面曾国藩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曾国藩一辈子不是在外为官就是戎马倥偬,很少在湖南老家。而在湖南长大的儿子曾纪泽后来回忆说,小时候并没有感受到父亲的缺失。原来曾国藩不管公事、战事如何复杂紧迫,稍有空闲便提笔给孩子们写信(详见《曾国藩家书》)。见信如见人,孩子们总能感受到父亲的关心和教育。所以,对孩子的陪伴更重要的是一种心灵的陪伴。我们工作再忙不会比曾国藩更忙吧?我们工作再重要,不会比曾国藩的工作更重要吧?曾国藩既没有手机,也没有微信,只能靠写信。所以,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时间也就在哪里。
有些爸爸在认识上有一个误区,认为孩子小的时候,只要有妈妈就可以了。确实,刚生下来的婴儿和母亲有着特别的紧密连接,他们不仅能辨别母亲的脸,还能辨别母亲的声音。孩子和母亲之间存在自然的连接,出生后的哺乳使孩子和母亲的连接更加特别。对儿童早期的依恋研究大都也是关注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但是随着最近十几年的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家庭中父亲的作用。
《三字经》中有“养不教,父之过”的训诫。现代研究发现,和母亲一样,父亲和孩子也有着独特的连接,父亲的作用也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如果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亲的陪伴和教育,一样会有缺陷。
对于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日益增加的重要性,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帕奎蒂 (Daniel Paquette)教授认为,父亲和母亲在与儿童的关系上存在差异,儿童伤心或恐惧时最依恋母亲,而在游戏时最依恋父亲。母爱在满足孩子最基本的需要上起着更大的作用,而父爱则是通过给儿童展现新奇的经历或独特的刺激以触发儿童的情感机制,它是儿童社会化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步骤。所以当儿童的饥饿、口渴、安全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社会化的学习中父爱的影响就凸显出来了。特别是到了青春期,孩子就更需要带有力量和权威的父爱,这也解释了一些研究中发现的现象:孩子到了青少年期父亲的影响甚至会超过母亲的影响 。
规矩和爱是教育的核心,规矩和爱是统一的。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真正的爱是带着规矩去爱。规矩和爱都需要我们学习。规矩和爱的融合能成就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