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规矩和爱的概念

什么是规矩

中文“规矩”一词中的“规”和“矩”各代表一种工具——圆规和角尺,而将“规”和“矩”合成一词,其意义就引申指某种标准和法则。“规矩”一词最早出自记录春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公元前725年~公元前645年)言行思想的著作《管子》中:“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法、律、政令,就像画圆的圆规,画方的矩形器,画直线的绳墨盒一样,是官吏和民众都必须遵守的规矩和准绳。

管仲是法家的先驱,所以他所强调的是规矩的限制和惩罚功能,和爱基本是对立的。三百多年后,提倡仁爱为本的儒家开始把规矩的功能和仁爱连在一起。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孟子的名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来自《孟子·离娄章句上》,孟子不仅重新定义了规矩,而且认为规矩的效果取决于仁爱。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翻成现代汉语,它的意思是:

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敏锐的视力,公输子那样高超的技术,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圆形和方形;即使有师旷那样灵敏的听力,如果不借助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那样的治理之道,如果不实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所以说,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发生效力。”

这段文字的内容非常丰富。首先在孟子眼里,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借助于规和矩这样的工具才让人有限的能力得到更完美的体现。另一位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也在《劝学》一文中强调借用工具的重要性:“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其次,孟子强调法度的有效性是依赖于使用者的仁爱之心。在这里,孟子第一次从执政的角度提出了外在工具的规范和操作者内心的仁爱相统一思想。

很可惜,孟子之后的秦朝统治者完全放弃了规矩和爱统一的执政理念,而是一味采用法家冷酷的暴政。虽然秦朝成就了并吞六国一统中国的千秋霸业,但是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仅仅生存了14年,就在手无寸铁的陈胜吴广所引发的农民起义中轰然倒塌了。汉朝的贾谊在他的名著《过秦论》中对此有精辟的分析: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意思就是:因为不施仁政,只用暴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到了汉朝,孟子关于规矩和爱统一的思想终于被执政者采纳,并得到了发扬光大。汉朝的执政者提出了外儒内法的执政思想,它代表了一种规矩和爱兼容的政治心态,既避免了因一味强调仁爱而导致的柔弱,也避免了因一味强调刑法而导致的严酷。正是这个规矩和仁爱兼容并蓄的执政体系成就了中国历史上强盛的汉朝。

中文“规矩”一词的早期历史演变告诉我们:首先,规矩的提出是和国家的执政有关;其次,规矩要成为好的工具必须和执行者的仁爱连在一起。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国一体,国家管理和家庭教育的原则也常常是一致的。因此规矩和爱的统一既是治国之道,也是齐家之法。

英文中与“规矩”相对应的词是“discipline”。它起源的语境不是执政而是教育。这个词从法文“descepline”而来,而法文“descepline”又来源于拉丁文“disciplina”,意思就是教导(instruction)。它的词根是“discere”,意思是学习(to learn)。后来拉丁文“disciplina”在法语中演变为“descepline”,有以下含义:管教,体罚,教育,受苦,殉道。所以在英文中,规矩突出了体罚和教育的概念。和英文“discipline”一词具有同一词根且在差不多时间出现的另一个英文单词是“disciple”,意思就是信徒。所谓信徒,就是经过严格“规矩”训练以后的人。显然,英文中规矩一词更加强调的是教育含义。

所以从词源学的角度看,虽然“规矩”一词的意义在中英文中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中文的“规矩”和执政关系密切,而英文中的“discipline”则强调其教育的功效。

在现代话语体系里,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把“规矩”的教育、惩罚和社会化的意义放在一起。例如,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福柯(Michel Foucault)在他的《规训和惩罚》( Discipline and Punishment )一书中强调了规矩在现代社会中的特殊意义,既要有惩罚,又要提供空间让个体内化次序和规范。这既是执政的需要,也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必需的教育手段。

如果我们延续“规矩”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规矩就是一个法律系统,它不仅是一套规定和相应的规则及其执行过程,其效果不仅取决于规则本身的合理性,也依赖执行过程的公正合理。如果家就是一个微型的国,家规和国法一样需要合理的规则和严格公正的执行过程,这对于集立法、执法和监督职能于一身的父母极具挑战。关于规矩、法律和惩罚的关系我将在第五章中具体展开。

什么是爱?

人因爱而生,也为爱而活。但爱究竟是什么,却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电视剧《过把瘾》的主题歌中有这样两句歌词:“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这就是爱,糊里又糊涂。”这既是现代饮食男女对时隐时现的爱的叹息,也是历代哲学家对琢磨不透的爱的无奈。爱明明就在那里,却只能感受,无法定义。

在林林总总爱的定义中,《圣经》中有一段文字非常睿智。它独特地用什么是爱,什么不是爱正反两个方面来定义爱: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整个定义从忍耐开始,由忍耐结尾。所谓忍耐并不是忍受。忍耐是带有理解的接纳,而忍受是强硬压抑自己的情绪的接受。在明确了爱是恒久忍耐之后,又有八个“不”字,似乎是在告诫世人,真正的爱其重点是不做不应该做的事。

中国的儒家思想一样视克制为爱的核心。《论语》中记载,有一次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问老师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直截了当:克己复礼为仁。意即爱就是克制自己,践行礼仪。所以在孔子眼里爱的本质是自我克制。

强调爱的本质是自我克制,这对父母有特别的警醒。因为很多父母正是在爱的名义下对孩子的思想情感进行非爱的掠夺:不是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就是随心所欲地凭着自己的思想情绪管教孩子。这方面具体的内容可参见第一章中的“不占有原则”。

学习爱的三个阶段

如果爱的核心是克制,这样的克制能力显然是后天习得的。从人生的发展进程来看,我认为爱的学习需要经历循序渐进的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每一阶段的学习都是下个阶段的基础,每一个阶段的学习是否扎实直接会影响到后一个阶段学习的效果。

初级阶段是在我们自己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学习的内容就是被爱。爸爸妈妈爱我们,我们就对他们产生依恋。心理学家发现,在0~5岁能否感受到足够的爱,建立起安全的依恋,会影响以后一生的情感发展。例如,缺乏早期安全依恋的人,长大后在和配偶及子女的相处中就很容易出现问题。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还是通过单向地接受来理解爱,理解环境。慢慢地我们进入了爱的中级班,因为我们开始学着给予爱。

在中级阶段,我们除了继续受人之爱,也开始学习授爱予人。这个阶段爱的最高准则是给予和得到的平衡。典型的例子就是年轻人谈恋爱,最高的境界是我的眼中只有你,你的眼中也只能有我。这样的爱不仅以占有为目的,而且以对等为前提。如果我的眼中只有你,你的眼中不只有我,甚至还有他或她,烦恼、痛苦,甚至仇恨就随之而来。

而一旦成为父母,爱的学习就进入高级阶段了。这个阶段我们学习到的爱是一心给予不求回报的爱,是充满理性的爱。为人父母爱孩子的目的不是占有,而是让孩子更快更好地离开自己(参见第一章中“不占有原则”)。但是倘若父母仍然以占有为目的,他们的爱就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障碍。显然这时的爱就需要我们能克制占有的私心,“不求自己的益处”。

所以从成长的角度来看,为人父母就是一场爱的修为,一次生命的自我成长。 zACsRcQTIeOodh8BF2cFMG3dHOQfHFbdWBq0p40A3uRLCtoKEeLvtvZ0aZf32Sn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