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人父母是一门走心的技术活

做父母还需专门学习?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先分享一位叫沙拉 的妈妈在以色列的经历。沙拉在上海出生长大,她的父亲是“二战”时逃亡到上海的犹太人。在中以正式建交后,她带着三个孩子到以色列生活。她是第一位从中国返回以色列的犹太后裔,还曾受到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的接见。

在以色列,这位母亲努力去做一个中国式的好妈妈,心甘情愿地为孩子操劳一切。有一天,她的一位邻居老太太看不下去了,走过来劈头盖脸训斥她的大儿子:“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你应该学会去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在这看着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然后,这位老太太又转过头来训斥母亲:“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

这位犹太老人的做法乍看有些过分。很难想象我们中国人会这么直接去训斥一个邻家孩子,更不要说训完孩子后还当着孩子的面训斥妈妈。这样做不仅有多管闲事之嫌,情理上也让人难以接受。

但是随着对犹太民族地慢慢了解,我对这位犹太老太太的做法,甚至整个犹太文化都开始肃然起敬。

犹太民族至今只有一千多万人口,这样一个人口数量较少的民族经历了将近两千年的亡国,却依然屹立于世,没有在世界各地被其他民族异化,并在1948年5月14日复国。犹太民族的耐挫力和凝聚力让世人惊叹。不仅如此,占世界人口不到0.2%的犹太人拿走了超过20%的诺贝尔奖。犹太人的历史和成就让我们不得不对他们的教育刮目相看。犹太人笃信上帝,他们认为孩子首先属于上帝,其次属于以色列民族,然后才是属于家庭,所以他们认为教育孩子人人有责。

或许是因为有这样的文化价值观,邻居老太太会认为训斥别人的孩子为的是整个犹太民族的利益,而不是多管闲事。中华民族有着这样的古训: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这位老太太的做法似乎让我看到犹太民族对于教育更多的担当,她所做的是:教吾幼以及人之幼。

但是这个故事最让我深思的还不是犹太人的历史和教育观,而是那位老太太转过头来训斥沙拉的那句话:“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这句话很伤人,却给天下所有父母一个警醒:生下孩子证明的仅仅是母亲生理上的生育能力,却不保证你具备为人父母的教养能力。因为教养孩子是一门需要学习的专业。

著名的现代家庭教育先驱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小孩子实在难养得很!”他接着解释说:

有时候,你不晓得他应当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有时候你不晓得他为什么哭的,为什么不肯吃!有时候,你不晓得他为什么生病的,为什么变得这样瘦弱的!

在列举种种身体照顾的不易之后,作者马上转入行为教育的困难:

小孩子不但是难养的,而稍明事理的人,知道也是难教得很!有时候,他非常来的倔强,你不晓得骂他好呢,还是打他好;让他去强霸好呢,还是去抑制他好……

的确,无论是对孩子身体的养育,还是心理的教育,都有一整套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一位从事高科技工作的父亲在参加了“规矩和爱”的培训后,感叹地对我说:“为人父母真是一项技术活啊。”其实,为人父母不仅是一项专业的技术活,而且是一项需要走心的技术活。

为人父母不能用计,只能用心

犹太人有一句箴言,人一生的效果是由心发出的。我们教育孩子的效果是由我们内在的态度决定的。你内心是否有爱,要比你用怎样的方法教孩子重要得多。如果为追求功利的目的而一味地用计,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曾有一位母亲听取了我的建议,一改自己指责和批评的习惯,试着采用表扬和肯定的方式改善与十岁女儿的交流,但是结果却让她非常沮丧。经过情景模拟,她还原了对女儿的第一次的表扬:

最近,妈妈觉得你,觉得你,还是有进步。总体来说呢……学习主动性好一些了……(停顿)但是,你一做作业还是那么磨蹭,小动作不断。所以,别人半个小时完成的作业,你一个小时都做不完。

这位妈妈告诉我第一次表扬时,女儿还是勉强听完了。第二次,她刚开口表扬,女儿就直接打断:“停!黄鼠狼又来给鸡拜年了。你就直接说‘但是’后面的话吧。”

可以想象,女儿这样的顶撞让这位刚刚开始学着改变自己的妈妈情何以堪。究其原因就是妈妈的表扬还很生硬勉强,没有真正走心,但批评却不由自主一如既往地走心。由于内心缺乏真正欣赏孩子的能力,妈妈表扬的内容总是流于表面。表扬时不仅表情不自然,语句也不通顺。在艰难完成不走心的表扬之后,马上跟着一个转折词“但是”。这个“但是”真是救命啊,顿时峰回路转,一切终于绕回了自己轻车熟路的批评和指责,随即语句通顺,表情自然。批评的内容具体生动,而且句句直击要害。

这样不走心的表扬岂能瞒得过把父母看得透透的孩子。要让教育成为有心之法,父母的内心必须要真正改变。而要有这样真正的改变,父母必须首先谦卑,只有父母谦卑才能进入孩子的世界去理解和欣赏他们。所以,谦卑是读懂孩子、教育孩子的前提。

谦卑地面对孩子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现代发展心理学的奠基人皮亚杰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他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睿智的分析,发现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有很多被大人忽略的能力和特点。然而在过去的30年里,心理学研究发现:即使是皮亚杰这样谦卑的心理学家,还是大大低估了孩子的能力。2010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儿童心理学家艾利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出版了一本轰动美国的著作《宝宝也是哲学家》( The Philosophical Baby 。该书用一系列最新的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研究成果展示婴儿思维之复杂。例如:刚生下来10分钟的宝宝已经会模仿大人伸舌头的行为;五六个月的孩子已经知道一只米老鼠加上另一只米老鼠应该是两只而不再是一只米老鼠;一岁半的孩子已经能够很清楚地揣摩别人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这一系列的发现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不是宝宝什么都不知道,而是我们不知道他们知道什么。

耶鲁大学的著名儿童研究专家保罗·布卢姆 (Paul Bloom)发现:7个月的宝宝已经有相当复杂的道德判断能力。布卢姆教授在一次研究分享时,感叹地说:小宝宝的思维太奇妙太复杂了,我真想拿自己一年的生命来换取在他们的小脑瓜里待上5分钟,让我看清他们在想什么。无论是高普尼克还是布卢姆,他们对宝宝的内心世界都是带着仰望的态度去欣赏、去研究,这样世界级的心理学家在孩子面前尚且如此谦卑,更何况我们一般的父母呢?

谦卑的态度不仅是了解孩子的前提,更是学做父母的开端。有一句英语格言是这么说的:Your attitude, not your aptitude, will determine your altitude。翻译过来就是:你的态度,而不是你的才能,决定了人生的高度。这些年的父母培训让我看到父母最后的收获往往取决于他们的态度,而不是他们的学历。如果没有谦卑的态度,高智商和高学历并不能帮助你(甚至会阻碍你)成长为合格的父母。现实中,很多高学历的父母对教育,特别是对父母教育的专业性往往有很深的偏见。这让我想起了钱鍾书先生在《围城》里一段犀利却让人过目不忘的描述。

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在钱先生的笔下,教育是很多人眼里最不受待见的学科。在现今社会中仍然有很多父母认为育儿是不需要专业学习的简单工作,因为教育不像计算机编程这样的工作,即使没有专业培训也一样可以做。有这种偏见的父母忽略这样一个事实:人类的教育和伦理问题并不比任何自然界的问题简单。它不仅同样需要用理性的逻辑去思考,更需要用真诚的内心来感受。著名哲学家康德的墓志铭上有这样一段话: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即便我们对自然和人文的认识无法像康德那样达到在宗教高度的统一,但至少要对二者有同样的尊重。

学做父母和教育孩子

学做父母不就是教育孩子吗?不!二者不仅有不同的侧重,而且有先后之分。其次,学做父母应该先于教育孩子。乘坐飞机时总会听到一条安全指令:“带孩子的父母先给自己戴上氧气面罩,然后再帮孩子戴上。”在危险的时候作为有责任心的父母不应该先帮助弱小的孩子吗?话虽如此,但在缺氧的紧急状况下,可能你还没有给孩子戴上氧气面罩,你自己就因为窒息而失去了帮助孩子的能力。因此,父母只有先装备了自己,才有能力真正帮助到孩子。

这个原理看上去简单明了,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却被很多父母忽略。在过去的十年中,几乎所有来咨询的父母都是千篇一律地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的孩子不好好吃饭该怎么办?”“我的孩子不好好睡觉该怎么办?”很显然,父母所问的是怎样去改变孩子。其实,孩子现在的行为问题都源自父母过去的教养问题。父母才是孩子问题的源头。

所以,父母每次看到孩子当下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停下来问问自己:“孩子现在这样的行为,是因为我过去哪些没做好?我应该怎样改变自己?”而不是急着先去改变孩子。相反,如果你能通过反思真正改变自己,那么孩子的改变既容易又自然。请看下面的案例:

一位参加“规矩和爱特训班”的妈妈以前总是抱怨自己三岁女儿的暴躁脾气是从她爸爸那里遗传来的(很多父母眼里孩子不好的行为都是遗传自己的另一半),却从来认识不到自己的暴躁情绪对孩子的影响。经过学习,这位妈妈慢慢学会克制自己,并试着从孩子的角度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当自己实在控制不住的时候,也不再是像以往那样大声呵斥,而是理性地对孩子说:“妈妈真的很生气,很生气,先让妈妈单独待一会儿。”她这一点点自我克制在一个月后就带给她惊喜。有一天女儿在情绪快要爆发时,突然对妈妈说:“我真的很生气,很生气。妈妈你让我单独待一会儿。”

既然是学做父母在先,最理想的学习是在孩子出生前。在近两年回国培训时,我非常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妇在孩子出生前就来参加学习。我内心期盼着有越来越多这样先知先觉的父母。

为人父母和文化环境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西风东渐。现代西方家庭爱和尊重的教育模式被很多中国的父母所推崇,特别是从严厉的家庭长大的中国父母,仿佛一下找到了光明。他们开始彻底否定自己父母的管教模式而照搬所谓爱的模式。这种不经过文化思考的机械模仿,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首先,现代的美国家庭教育本身并不是完美的。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学术研究都批判现代美国的家庭教育过分溺爱孩子。其次,很多中国家长只看到美国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和直白的爱的表达,却看不到美国整个社会文化中对法律和规则的尊重。有意思的是,很多美国家长也很难理解中国家庭中被严厉管教的孩子长大后仍能那么孝敬父母。所以,好的教育模式依赖于文化的语境。有效的跨文化学习绝不是摒弃自己文化的邯郸学步,而是扎根自己文化土壤的兼收并蓄。

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一套非常完整的规矩理论和方法 。同时,传统的儒家文化以仁义为本。整个家庭教育体系中充满着规矩和爱的辩证统一。正如司马迁在《史记·礼书》中所总结的那样“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既强调父严,但也明确为人父亲的最高境界是慈爱(为人父止于慈);虽然强调母慈,也有以“慈母败子”的告诫。所以,中国传统家教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语境来实现规矩和爱的和谐

当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虽然为人父母的基本原则是古今中外亘古不变的,但是在具体的一些方式方法上,我们要结合现实环境中的特殊性。例如,现在很多孩子迷恋电脑游戏,我们该怎么办?无论《三字经》《弟子规》,或是《朱子家训》都没有现成的答案。这就需要我们把中国传统教育的原理运用在现代社会环境中。教育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育者在面对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下,创造性地把基本的教育原则发扬光大。所谓教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吧。 l3y2HZZFZ/Tk7FWA+H+HxUCPGFzgQqZVvKRqzDOnCT4LLEkqCV5xDG348fhmx5b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