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二章 |

日本的奇迹

如果日本是美国的一个州,那就排在阿拉斯加、得克萨斯、加利福尼亚、蒙大拿之后,占第五位。在这狭窄的土地上,却住着一亿一千五百万人,相当于美国人口的一半。其人口密度,在发达国家中可说是最高的。其中,可耕地只占国土的六分之一,单位面积产量虽高,百分之三十的粮食却仰赖外国进口。几乎没有石油、铁砂、煤炭等矿物资源,能源资源的百分之八十五依靠国外。从北美进口的木材已大大超出国内的产量。据说,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如改为国内生产,那就需要增加两倍的耕地。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七年,有六百万军人和其他人员从海外陆续回国,全国到处发生粮食不足、营养失调的问题。当时肯定有许多人担心,这个资源匮乏、幅员只有蒙大拿州那么大的小国,怎能养活近一亿人口呢?起码美国人到现在也还抱有这个疑问。

一九五二年日本结束了美军占领时代,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但当时的国民生产总值仅为英国或法国的三分之一。到了七十年代后半期,迅速增加,相当于英、法两国的总和,约为美国生产总值的一半。钢铁产量差不多同美国并驾齐驱,钢铁工厂比美国效率更高、更现代化。一九七八年世界二十二座大型高炉之中,日本占了十四座,而美国不到三分之一。现代化、高效率的日本钢铁工业,在美国以及其他市场上,使美国瞠乎其后。过去,日本靠的是低工资,后来则靠大规模生产,靠最新的技术和经营管理,发展了一连串富于竞争力的工业。

五十年代前半期,日本的收音机、录音机、立体声音响设备等产品质量还不如美国,一转眼却席卷整个市场。日本钟表产业使全球闻名的瑞士钟表行业黯然失色。英国的摩托车工业被日本赶跑了,美国几家摩托车公司,非日资系统的,仅存哈雷·戴维森一家而已。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统治照相机镜头行业的宝座让给了日本。在光学仪器方面,日本的产品也脱颖而出,如此等等。日本在与其传统毫不相干的领域,一再击败西欧的竞争对手。一九七○年,雅马哈牌钢琴的销售额已大大超过美国斯坦威等名牌钢琴。村松牌长笛与美国货竞争,不相上下。日本统治世界的行业,从自行车、滑雪用具、电动雪橇、日用陶瓷到拉链之类,不断扩展起来。

七十年代后半期,日本新造船舶的价格,比欧洲低百分之二十至三十,迫使欧洲各国不得不采取限制进口日本船舶数量的措施。遭到“石油冲击”的日本造船业界,虽然降低了开工率,但其产量比美国和西欧各国的总和还要多,约占世界造船总吨数的一半。

一九五八年日本汽车产量不到十万辆。在七十年代初期,美国进口最多的外国汽车还是德国大众。后来,丰田和尼桑超过了德国车。一九七七年型的大众,同占对美出口第三位的日本汽车厂商本田激烈地互争高低。一九七七年日本出口汽车达四百五十万辆,而同年的美国出口汽车仅为其几分之一。美国国内销售日本汽车二百万辆,日本国内销售美国汽车仅为一万五千辆。如果按照供求规律出口,一九七八年日本汽车的出口量本会更多,但日本为了避免同欧美发生政治摩擦,选择了自我限制出口的做法。

把日本成功的原因归于低工资,已是老式的看法。由于美元贬值,一九七八年日本工资水平显得比美国略高一些。 不过,要说明日本的优越性,还是从现代化设备和高度的生产率来找原因更为重要。经济学家戴尔·乔根森研究了工业生产的各种因素,他得出一个结论:日本工厂使用的技术的现代化程度,在一九七三年已超过美国。在一九七五年,一个日本工人生产价值一千英镑的汽车,只需九天,而英国利兰汽车厂则为四十七天。在一九七六年,欧洲任何汽车制造厂(菲亚特、雷诺、大众等),每个工人每年产量为二十辆,而日本的尼桑为四十二辆,丰田为四十九辆。一九六二年,日本钢铁工人每人平均产钢一百吨,英国为四百吨,到了一九七四年,日本钢铁生产率却比英国高一至二倍。一九七六年,日本轴承工厂每人平均产量比英国名厂RHP的工人高出两倍半。

美国在计算机、胶卷、化工产品等方面,目前仍占优势。日本政府对这些工业严加保护。虽然近来日本政府对计算机采取的保护贸易政策有所放松,日本计算机在国内的销售比重却增长起来,使IBM公司等美国厂商以及以美国为主的跨国公司感到威胁。复印机的情况与此相似,日本产品的比重正迅速增大。

在军火工业和原子能研究领域,美国显然领先。但日本在这方面的技术也在提高,日美已从事规模宏大的共同研究。至于飞机,美国为了改善日美贸易收支不平衡状况,向日本施加压力,要求日本购买美国飞机,因此日本目前暂缓生产大型飞机。但是美制飞机的许多部件,实际上已在日本生产。

观测日美两国竞争力的指标之一,是两国间的贸易收支。美国对日贸易逆差在七十年代后半期已达一百亿美元,尽管施加政治压力,实行美元贬值,逆差仍不见好转。这种不平衡状态说明日本工业比美国更富于竞争力,而美国大部分出口商品是农产品和原料。在六十年代后半期以前,日本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它妨碍了美国企业进入日本市场。后来,虽然在许多方面迅速进行贸易自由化,日本政府仍根据情况,对竞争力较强的美国商品加以特殊限制。对此,美国政府方面直到七十年代中期都没有为美国企业打入日本市场采取什么有效措施。但是,波士顿咨询公司受美国财政部的委托,在一九七八年进行了一项研究,它指出,日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日本的贸易保护政策,而在于美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如日本,美国企业对开辟日本市场并不积极。美国的竞争力不仅不如日本,也不如其他国家。自六十年代后半期到七十年代初期,在日本的进口总额中,美国所占比重减少了百分之四十,这一部分被澳大利亚、韩国、中国台湾和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拿走了。

美国人不大知道日本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已超过美国。然而美国人应当记取,一个重要的日本研究机构的高层曾私下承认:在农业方面发挥强大竞争力的美国,现在犹如战前日本的殖民地,它提供农产品和原料,为先进的现代工业机器效劳。

美国如果不去提高本国产品的质量,只是用美元贬值之类手法来应付一下,是绝不会见效的。今后外贸收支不平衡,将更加扩大。有几件事可供参照:日本日益加强调查研究,而美国最近的调研力量显著减弱;同日本政府对日本企业的援助相比,美国政府对本国企业提供的援助非常之少;日本的外汇储备增加,美国手头的外汇则在减少,等等,都是对美不利的。

在日本大肆竞争的领域,美国厂商深受打击。美国只有一个对付办法,就是实行进口限制。六十年代,日本纺织工业大有横扫美国纺织工业之势。美国于是向日本施加政治压力。对此,日本企业为了避免美国设置关税壁垒,进行了自我出口限制。到了七十年代,美国几家主要的电视机厂商,在日本的竞争下,几乎快关门大吉。对此,日本企业自我限制了向美国的销售量。至于钢铁,美国采用了比较复杂的附加税制度,限制进口。七十年代后半期,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占了上风,在加利福尼亚州超过了美国产汽车的销售量。这时,日本汽车厂商自我限制对美出口,并提高价格,以免美国采取更加严厉的贸易保护政策。日本对美出口纺织品、钢铁、电视机、汽车进行了自我限制,固然缓和了当时日美贸易的紧张关系,可是,美国不应当老是躺在这种不正规的日本自我限制上面。要知道,老是靠它保护下去的话,美国企业就会放松自己,不去提高竞争力追赶日本了。

日本过去在国际贸易上是处于不利地位的。做买卖要学会英语,要按照西方国家一手把持的生意经从事贸易。这些事日本都不擅长。然而,曾几何时,日本在工业生产上称雄世界,在国际贸易上也名冠全球。三菱商事、三井物产、住友商事、日商岩井、伊藤忠、丸红等公司可以互相角逐,而其他国家的贸易商全非对手。这六家公司占去日美贸易额的一半。他们在世界各地消息灵通,纵横捭阖,连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现在有很大一部分也由他们经营了。日本对美投资额,已远远超过美国对日投资额,由于今后还有更多的日本企业要在美国建设工厂、购买股票和不动产,日本的投资与日俱增,飞速发展。

发达国家无不苦于经济停滞下的通货膨胀。日美两国政府通常害怕引起通货膨胀,不愿贸然采取刺激景气政策。一九七三年的“石油冲击”留下了后遗症,日本政府却大搞刺激景气政策,造成了一年多的恶性通货膨胀,吃了苦头。但除了这短暂的期间之外,近几年来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一直高于美国,批发物价指数也比美国控制得更低些。

五十年代,日本在牺牲消费者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工资提高很慢。但近年来,个人收入和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同国民生产总值一样,增长很快,增长率高于其他国家,消费者的购买力大为提高。那些住在日本的外国人不得不要求本公司给予特别津贴,否则简直跟不上日本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相反,住在美国的日本人却逐渐觉得美国的奢侈品和饭馆收费并不算贵。计算国民个人收入的方法有好几种,如果包括住宅津贴补助的话,那么,一九七八年日本平均工资水平已超过美国,而且还在迅速上升。

诚然,日本也有不少落后面。下水道搞得不大好。住房面积和汽车普及率虽逐渐接近美国,但还有差距。零售部门的效率赶不上美国,零售价格高于国际水平。从物价指数来看,一九七八年日本人的工资水平和购买力还是低的。不过,一般日本人并不大买高价牛肉之类,实际支付的房租也低于统计数值。总之,日本与美国的购买力差距正在缩小,有些东西,日本人的购买力较强。电视机(特别是彩色电视)在一般家庭的普及率,日本领先。录像机的普及率,日本已高于美国,绝对数字也比美国多。在日本司空见惯的滑雪场,滑雪装备的质量,并不亚于欧美高级滑雪场。在衣着方面,有人不同意日本好到哪里,不过许多美国人都承认,日本人的运动服、结婚服饰、礼服、制服、便服等类,都比其他国家好得多。对于随身物品,日本人总是比美国人更为细心保管,勤于修理,长期使用。

日本国内的交通和通讯网,在全世界首屈一指。在国内乘飞机旅行,美国多于日本,但日本在铁路运输方面搞起新干线,一九六四年先是在东京、大阪之间通车,比美国的任何主要干线都要快速舒适。一九七七年,美国向日本购买了日本十五年前发明的新干线技术。这种铁路已延长到博多,后来虽然因群众反对噪声而推迟,已计划延长到本州北端。日本全国遍布铁路网,快速方便,服务周到,使欧美等国都望尘莫及。

邮电之快,日本无疑凌驾国际水平。尤其杰出的是利用最新电子技术设立的通讯网。录像机和传真电话等设备,日本最为普及。一百多个计算机专家用了四年工夫,发明了银行计算机系统。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顾客可以随意到全国任何支行去,在一天之内办完汇款和兑换,不管金额多大。钢铁生产使用计算机进行控制,也比西欧各国精干。人们正在设想,把书刊杂志编入计算机磁带,从家里打电话或打开电视,就可以得知一切。日本已着手研究有关组织、技术、法律等问题,今后二十年,日本可能比美国抢先一步完成这个体系。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同时,由于工业化和西方化的进展,社会各个领域的变化速度是不平衡的。这就使人怀疑,这是否是造成精神失常、社会混乱的原因。要找到一个文化气温表来测定社会上的颓废状态,那是很难的。不过有一个指标可以说明问题,就是犯罪的增加率。在这一点上,谁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在日本可以不用提心吊胆地在深夜走路。日本用支票付款还不普遍,使美国人吃惊的是,日本人可以携带巨款走路而泰然处之。出租汽车司机似乎也不大在乎他必须警惕什么危险。这些事看来主观,却有充分的材料根据。日本的犯罪记录比美国完整,据研究过这些材料的美国人说,一九六○年左右,杀人、伤害、盗窃、暴行等主要犯罪的发生率,美国比日本高好几倍。自一九六○年至一九七三年,美国的犯罪率增加百分之一百一十,其他国家也是增加的趋势,唯独日本每年不断减少。

也许有人会怀疑,日本人拼命搞高速度经济增长,会不会忽视文化教育?不然。日本人在引进技术的同时,也以同样的热情和速度引进外国文化,并且很快地向日本全国传播。

在教育方面,日本人的高等学校毕业率约为百分之九十,走在世界前列。大学入学率,美国较高,但大学毕业率则日本较高。日美两国的义务教育年限大体相同,但日本学生每天上课的时间较长,每年比美国多上六十天课。日本学生还进行课外补习,几乎所有的人都为投考高等学校或大学而进行额外学习。据通晓日本教育制度的西方人士说,日本学生平均比西方各国学生更懂得世界史和时事问题。在数学、科学等方面,有的专业可以根据统计材料进行国际比较,从中可看出日本学生的水平很高。音乐、艺术、体育等方面,日本人的才能处于高级水平。日本青年人的英语水平,使美国普通学生的外语水平相形见绌。当然英语会话能力另作别论,日本人大大不如多数欧洲人讲得好。不过,倘若考虑到日本在一九四五年时会讲英语的人寥寥无几,仅仅经过一代人,外语水平就提高得这么快,这是罕见的,而且今后日本还会继续提高。

外国观察家时常指出,日本人为了投考大专院校,总要往脑子里装一大堆知识。这种装法,有时未免过火。但是,日本人在毕业之后,仍然好学敏求。他们对国际关系、政治、历史、科学、艺术,等等,莫不兴趣斐然。订阅报纸的人数,也许有一两个国家比日本多,但是如果把单行本、杂志、报纸三者合起来的话,那么,日本的订阅人数显然是世界第一。外国人有的认为,日本两个国立的电视频道(日本广播协会和教育电视),比其他国家的公共电视频道在质量上高出好多。这话说得对不对,虽不易判断,但日本搞得不错,这是真的。日本主要报纸报道基本国际问题消息,其范围之广可与外国超级大报并驾齐驱。

日本在狭小的国土上密集着与美、苏相匹敌的工业生产量,因而环境严重污染。七十年代初期,这个问题甚嚣尘上。日本人于是积极防治污染,很快就发明了新技术。目前,要求解决污染问题的美国,正在向日本请教技术。在七十年代中期,日本对新建工厂的防止污染标准,比任何国家都严格,污染对策费用也比任何国家都花得多。到了七十年代后半期,大体上消除了严重的污染来源。例如汽车废气,日本规定了世界上最严厉的标准,乃至使欧美汽车厂商不得不提出特别请求,以便取得日本的销售许可。

日本的国民健康保险制度,从西欧的标准来看,其福利并不见得有多高。不过访问过日本的外国人有这样的印象:日本人看来是健康长寿的,很少见到大腹便便或病病恹恹的人。这种印象有统计材料为证:七十年代中期,日本幼儿死亡率是世界最低的。不过测定国民健康水平的更合适的指标还是平均寿命。一九五五年,日本人的平均寿命比美国人少四岁,而一九六七年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已超过美国,一九七七年又超过瑞典,成为世界第一。

生活是否美满幸福,这个问题讲起来总是比较主观的。根据国际舆论调查的材料(你是否觉得满足,是否觉得充实),日本有这种感觉的人占较低比率。可是,日本人总是比别人更富于理想和上进心。日本人的生活态度使外国人觉得,他们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干劲,有完成工作任务的严肃态度,衣着整齐,彬彬有礼。在这些方面,日本人的水平不能不说高于外国。外国人时常误以为日本人是个机器人,除了干活还是干活。据国际工联一九七七年度劳动统计年鉴,美国每周平均劳动时间为四十小时,日本为四十点二小时。普通的日本人也许每周还多劳动三四个小时,即使如此,也不比欧美的标准差太远。

同日本人有私人交情的外国人将能断言,日本人热爱生活,轻松愉快,他们虽热衷娱乐,但绝非懒惰成性。日本人时常说自己是“干得起劲,玩得痛快”。

此外,还有许多事情使美国人吃惊。城市设施周到,公共交通健全,售货员彬彬有礼,百货店花样繁多,琳琅满目,酒家饭馆精致高雅,既看不到流浪汉,也几乎没有什么贫民窟。日本人访问美国时,总会问及美国的城市和交通机构为什么不像日本那样完备。这些问题是值得美国人好好想一想的。

在国民生产总值、生活水平、国际政治力量以及文化影响等方面,日本还不是世界第一。根据经济学家的各种统计,在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上,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八年,日本已超过美国。不过,日本要在国民生产总值的金额上超过美国,如果不出现日元极端升值的局面,恐怕还得十年。日本每个家庭的收入,把月薪和各种补贴都算进去,是高于美国的。但在购买力方面,按照过去经济学家的预测,一九七八年美国还是领先的。当然,仅以购买力来断定生活水平高低,是有问题的。因为它是根据美国人的习惯设定的。日本人则更节俭,因为很少负债,需要付的利息也更少,收入用于储蓄的部分比美国人更多。美国人则更爱追求宽敞的住宅和花园。

对于国际政治问题,日本一直谨慎从事。与其带头冒尖,不如同别国协调;为了世界和平与稳定,与其承担重任,不如明哲保身。当今日本的国际影响力,远远不如美国。

日本的文化影响力,与其经济影响力相比,相当落后。在经济力量上早被日本抛在后面的西欧,仍然在文化方面保持强大的影响力。许多日本人对于西欧的文化、艺术、风习,都是十分敬重的。在日本,学钢琴的人比美国多,更不用说学日本艺术、音乐的人了。但是,日本人固然进步得很快,却不如美国出人才。一流艺术家还是美国居多,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也是如此。对于日本人的工作成就,国际上是否能加以正确对待,这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但日本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科学奖的荣誉,毕竟还是少的。一般日本人比美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体育运动,但在国际比赛中,美国成绩要好得多。这些政治、文化、体育方面的差距虽在缩小,但其进程不如经济方面来得快。

总而言之,探求当前各种制度的成效,为后工业化时代的课题而未雨绸缪,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是第一位。地小人多、资源贫乏的日本,在经济、教育、保健、治安等方面获得成功,把其他国家抛在后面。何况日本曾遭受过战争的创伤,别说是一九四五年,在五十年代中期,在上述几个方面都落人之后,而曾几何时,竟能很快恢复发展起来,取得这样大的成就,确实令人惊异。

有不少美国人喜欢寻找理由,试图说明日本为了赶超别国,曾经采取了不光彩的手法。于是时常出现一些说法,认为“日本人无非擅长模仿别人而已”,“鼠目寸光的经济动物”,“老是倾销”,“企业和政府狼狈为奸”云云。对于日本成功的原因,作出这种草率的解释,也许使美国人觉得舒服一点,但是它不但没有公平对待日本人,而且使美国人闭上眼睛,失去向日本人请教的好学心,到头来,还是美国自己吃亏。

当然,日本除了人口过密之外,还有其他种种问题。许多大学,质量不高;朝鲜人及德川幕府时代遗留下来的贱民阶层“部落民”受到歧视;有一股排外风气;政府的重点计划,例如修建成田机场等,有时走投无路;大企业盛气凌人,不理睬居民的意见。不过,本书的目的并非要描画日本全身像。我只想介绍一些富于启发的日本制度,供美国人作自我改进。上面我所论述的日本问题,仅择其本质上互有关联者,供美国借鉴。后文要介绍的各种制度,对于理解日本的成功都是很重要的,美国可以引为他山之石。 rZ5bfDAt3sbY8vNzI5jXIYo9u3OhRDl+cevE5v53Z8BiXkav8Yq6+7zpb4h+Pgt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