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见状更不明白。
这张老头一辈子心善,怎么就有一个如此恶毒的闺女。
就连他死都不放过。
村长见状气急败坏的喊道:“还看什么热闹,还不把这疯婆娘拉出去。”
几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早就看不过眼了,就等村长的一句话,当即上前拉着就往外拖。
最后拖到门外一丢,便将门档上了。
可那张二丫却是不罢休,反而继续骂起来。
还说老爷子重男轻女,不代见她,她白伺候这么多年了,竟然把房子给他哥,实在太没良心了。
甚至为此还嚎啕大哭,坐在地上打滚起来。
虽然她在外面闹腾,但没有人敢去劝,只当没看见一般,纷纷好奇的追问屋里怎么样?
也有人趴窗台张望。
就见老村长叹了口气,对门口的大汉喊道:“李武,你带人把老爷子从房梁上放下来,如今闹成这样,咱们就尽尽孝,给张老爷子收尸。”
村里的几个壮汉,都在气头上,也不怕沾染晦气,纷纷上前帮忙。
至于村长,则拿出了电话,满墙找电话号码?
最后在一个涂抹的乱七八糟的位置,找到了张老太大儿子的电话号码,这才打了过去。
电话一通,就见电话那头问道:“你好,你找谁呀!”
“是张得良吗?”
“是我,可我不认识你。”
“我是村长,你李叔,你爹死了,我打电话通知你一声,赶紧回来收尸吧,记得多带点钱,你妹子不管,这事就全靠你张罗了。”
张得良听完,整个人呆愣了许久,才哽咽的说道:“怎么……怎么可能?我爹昨天回来的时候还好好的。”
“悬梁自尽了,尸体我已经派人帮你搬下来了,你赶紧回来料理后事吧。哦,对了,要不要帮你请一个批殃榜的先生,你家老爷子走的匆忙,还是找个明白人看看吧,免得祸及子孙。”
“那就麻烦李叔了,我现在就回去。”
说完对方就急匆匆的挂了电话。
听声音,张得良已经哭的变声了。
村长也心里难受,甚至有点后悔。
昨日若是多劝两句,也许他儿子就不会回去,也就不至于出今天的事。
可人死了不能复生,怎么办?
活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最后送他一程。
之后便打电话,给附近的一个专门办白事的先生打了过去。
这位办白事先生,大家叫他老桑。
也许是巧合,他名字里带了一个桑,却是从小就跟一个批殃榜的先生学了这门手艺,从那之后,他便彻底入了这行,十里八乡死人,都要找他看看。
没事的时候,他就负责给人批批八字,起个名字什么。
也算是混的不错。
可以说是一个名人。
老桑听村长说要来帮忙,当即答应了下来。
不过村长却为难的说道:“老桑呀,我知道你的规矩,出手最低一万块,可这次有点为难。”
“为难?你懂得,这是我们这行的规矩,毕竟办丧事不吉利,会有损身体的。你不会又想压价吧。”
“钱,你要是能给少点,就最好,因为主家的闺女是个泼妇,一毛不拔,就一个儿子,也没多少钱,你就高抬贵手,办的时候,给省钱钱,可以吗?”
“啊呀,你是为难我呀,我又不是一个人,这一趟活,我最少要带两个徒弟,你这样是为难我,难道让我两个徒弟白跑不成?”
“拜托了,帮帮忙,我知道您心善。”
“最低九千,我们爷三也好分账。”
“这……好吧,我跟他儿子商量一下,你带人过来看看。”
“行,问一下,这老头什么时候死的?”
“不清楚呀,好像是昨晚悬梁自尽的。”
“什么?吊死鬼,这个可麻烦,不好处理呀!”
“所以才求您,帮帮忙吧。”
“好吧,既然是你亲自开口,我怎么也要卖给你一个面子,我收拾一下东西,马上带徒弟过去。”
就这样,村长靠自己的人情关系,才请来了批殃榜的老桑。
老桑的村子离这不算太远,大概也就十里地,开三轮子过来,也就是半个小时的事。
到地方他一看,更是惊讶不已。
因为上吊死的这个老张头,不但舌头长长的悬挂在外面,就连双眼,都瞪得溜圆。
这种死法,可是非常少见的。
但按照规矩,不管什么样的人,都得先批殃榜,最后在发丧。
很快殃榜他批了出来,此人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生于何地,死的时间,应该前半夜十点到十一点左右。
殃气飞了五尺高,朝南边而去。
同时在底下写着火葬,发丧那天,什么属相的人可以来抬棺材。
另外有三个属相的人,要回避。
村里人一看,便明白了,什么人可以进去吊孝,什么人不可以。
之后批殃榜的老桑,便命令徒弟去买寿衣,准备给死人换上寿衣,否则时间长了,尸体太硬,便换不上了。
当然寿衣可不是普通的衣服,将死之人穿什么,都是要按照规矩来的。
首先要给死人清理干净身体,最起码死,也死的体面,干净一点。
之后便是换衣服,要将春夏秋冬的衣服,按照一年四季各套一套。
这么一裹,就算在瘦小的人,也变成胖子了。
但这并没完,死人还需要整理妆容,总不能让舌头一直这样吊在外面吧?
这就要靠老桑的手艺了。
同时张老汉的儿子,也从城里回来了,他扑到自己老爹尸体上便嚎啕大哭。
在听说是吊死后,气的是要拿菜刀砍了自己的妹子。
要不是村里人拦着,估计就出事了。
泥瓦匠还在一旁说道:“好了,你打算让张家彻底败在你手吗?砍死你那不争气的妹子,大家是解脱了,可你想过没有,你还得坐牢,你爹想看到你这样吗?到时张家就没人了。”
张得良只能抱头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这一刻众人的心里都不好受,也都知道是那个闺女逼死她爹的,可有什么办法。
最后批殃榜的老桑说道:“还是赶紧准备后事吧,你爹是小三天,今天算是第二天,明天一早就要出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