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一、内外交迫的艰难

凡是为天主的工作,没有一件不是先受磨难,然后成功的。中国的传教事业,对于这天主上智的常律,也当然不在例外。那位开创人利玛窦死了只有六年,便于一六一六年,在南京起了剧烈的教难。这次教难的主动人,是礼部侍郎沈隺。好几个传教士被押送澳门,有的还被关在囚笼里,押解前往。其他潜留在内地的教士们,都藏匿在奉教的中国人家里,秘密地继续做着他们的传教工作。到了一六二二年上,又起了一次教难。一六六四年的教难,闹得更凶了。这回恶风波的缘由,是因回回历士杨光先忌妒汤若望蒙顺治帝宠遇,做了钦天监监正,早就想把他陷害,就后来趁着康熙帝“冲龄践祚”,辅政大臣鳌拜等不喜西士的机会,便诬告汤若望和各省传教士阴谋不轨。辅政大臣们听信了杨光先的话就命礼部会审。结果汤若望几遭极刑。同时教士们被拘押送广州的,有二十五人,其他的教士们,又躲起来,等避过了风潮,再去工作。

那时候,教士们的组织变更了。差不多五十年来,在中国传教的,只有耶稣会士。到了一六三一年上,才有多敏我会士接踵来华。一六三三年,方济各会士也来了。后来其他修会团体又来了几位。像奥斯定会,是于一六八〇年来的,巴黎外方传教会,是于一六八三年来的。教士们来的愈多,归化的信众,果然增加不少,可是困难也就因此加多了。非耶稣会教士们一到了中国之后,敌人们便从中挑拨,设法捣乱。因此在一六三四至一六三五年间,各派传教士中,便发生了那最不幸的礼仪上的争执,彼此都公然争持着。关于中国人对天主的名称、祭祖宗、拜孔子等事,争论过不知道有多少次数。教士们都分作两派,彼此都竭力争持着,而且完全自信地、热烈地、不屈不挠地和有些近乎固执地争持着。他们又不是完全没有党见的,而且还有是感情用事,更带着他种过于是人类本性的色彩。教士们分了党派,当然信友们也不免要分着党派。到了一百多年后,这个不幸的争端,经教宗本笃十四世于一七四二年七月十一日亲自审核,切实解决以后,那惟我独尊的中国皇帝,已因着眼见一个国外的威权来了干涉中国的内务,便觉着大大的不乐意了。从这里到教难和传教事业的毁败,相去的距离,已是不远了。

可是我们如果定要追究上述事件的经过事实,来寻求那跟在上述时期后面,可悲悼的危机的充分缘由,那是大可不必,而且在历史上未免要有不尽不实啦。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的上半世纪中,传教工作上,所有的敌视行为,和许多隔阂,原因不只一种咧。康熙时代的教难,不全是因为教士们意见不和而起的。在雍正的眼里,便是宗室大臣,也不能邀他的恩赦。一七二三至一七二七年间,一个近支宗室,职居将军的苏努,因为信奉了天主教,全家被戍给极边,其中有封爵的男子有三十七人,妇女人数也相仿佛,仆役三百余名,大多数也奉教。事实上,康熙以后的满清君主,虽则依旧重视教士们的学术,却已痛恨着他们的宗教。各省地方官员,也明知皇上已变了主意,才敢大胆肆行压迫。此外教士们,既然大抵是外国人,自然也像目前一样,很容易被诬为外国政府的工具。

在这些情形以外,关于耶稣会方面,还该加上他们在欧洲的仇敌变得越弄越多,终至耶稣会被迫解散一层。先解散当地的耶稣会,随后于一七七三年完全解散。中国也和其他各国一样因着耶稣会的解散而感觉着深刻的痛苦,或者比别国还要深刻。他们为了传布天主教的神国,在中国努力工作了一百九十年(1583—1773)。这回受了这样重大的打击,自利玛窦以下,多至四百七十二个耶稣会士的工作,差不多完全毁灭。这四百多人中,很有几个是著名的学者,和工作不惮劳苦的人。所有因着该会解散而发生的种种弊害,他们的后继人,也不能一一补救。

我们把上述的缘由,和其他有连带关系的各种缘由,并在一起,便可以约略明白,为什么在一七〇〇至一八四二年的一百四十多年中,天主教在中国会变得“奄奄一息,不绝如缕”了。然而虽则经过了这许多的忧患,和最严重的事变,有时信友人数的确也曾减少,可是传教工作,却从未曾间断过。在一七〇〇年上,中国天主教信友有三十万人。到了一八〇〇年却只有二十万。将近十九世纪的中叶,又稍为超过了三十万。天主教在中国,经过了一个半世纪长时期严厉的教难,和最难堪的艰苦,却至少能保持着她的子女数目。这的确可算得是一种真实的胜利。 QogvSDCMQ7jAA6pkCC5x8EoO/Ec1LnLbve6oGmiHYoXyUAVZU2QvDUDkNJj0rVd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