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名浩,以字行,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孟襄阳”。曾隐居鹿门山。开元十六年(728),至长安应试,落第回乡。开元十七年至二十年,漫游吴越等地。二十五年,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不久即辞归养病。二十八年,友人王昌龄自岭南赦还,相见欢饮,食鲜疾发而卒,年五十二。两《唐书》有传。孟浩然可谓一生布衣,过的虽是隐居与漫游生活,但并未忘情仕进。他和王维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并称“王孟”。许 《彦周诗话》云:“孟浩然、王摩诘诗,自李、杜而下,当为第一。”他的诗风格冲淡清幽,但“冲淡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签》卷五引《吟谱》)。尤工五言诗,谢榛云:“浩然五言古诗近体,清新高妙,不下李、杜。”(《四溟诗话》卷二)现存诗二百六十余首,有《孟浩然集》传世。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 ,共醉重阳节

【题解】

诗题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又作《秋登万山寄张文儃》。兰山,据《清一统志》载:江苏常州、山东沂州、四川资州,都有兰山。四川叙州石门山,亦名兰山。但孟浩然没有到过这些地方。岘山,在襄阳南,诗中不当云“北山”。万山,正在襄阳西北,一名方山,一名蔓山,又名汉皋山。故题中“兰山”当为“万山”。张五,一说即张子容,非。张子容行八,孟浩然有《晚春卧疾寄张八子容》、《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诗可证。一说即张 ,曾隐少室山,与王维为诗酒丹青之友,王维集中有与张 赠答之作计七首,《戏赠张五弟 三首》其二云:“张弟五车书,读书仍隐居。”“闭门二室下,隐居十年余”。孟浩然与王维交善,疑“张五”为张 近是。诗为重阳登高怀张五而作。

【注释】

①北山:指万山,因在襄阳西北,故云。隐者:孟浩然自谓。怡悦:喜悦。二句化用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②登高:古人有九月九日登高的风俗。二句谓佳节思念张五,所以才试着登高相望,自己的心也随着秋雁向远方的朋友飞去。 ③兴:兴致。发:激发。孟浩然《和贾主簿升九日登岘山》云:“逸思高秋发。” ④沙行:在沙滩上行走。渡头:渡口。 ⑤荠(jì):荠菜,一种野菜。洲:一作“舟”。薛道衡《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云:“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二句即从薛诗变化而来。 ⑥何当:何时。载酒:携酒。 ⑦重阳节:古人称阴历九月九日为重九节,九为阳数,故又称“重阳节”。俗以此日登高饮酒为乐。

【评析】

诗写重阳佳节登山怀友,精心地选择了“薄暮”这一易于抒发愁思的特定时刻。诗人登高相望,急盼友人前来欢聚,可能焦心地等了一天,可友人终于没有来。暮霭沉沉,秋雁南飞,更加增人惆怅;但见村人暮归,滩头待渡,都在急切地回家团聚,愈益引起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秋高气爽,正是激人诗兴的时候,诗人遥望天际,远树如荠,俯视江畔,沙洲如月,在一片薄暮空濛之中,失望的诗人不禁发出了“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的美好祝愿。这是喟叹,又是希冀,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他们之间深挚的友谊。全诗情景交织,浑融一体,平淡见真醇,高远兼清幽,富有艺术魅力。“天边树若荠”二句,摹写物象,更是入神如画,化用前人诗句,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 ,终宵劳梦想

【题解】

辛大,孟浩然集中有关辛大的诗共四首,诗中称他“辛居士”(《都下送辛大之鄂》)、“世外交”、“林中契”(《张七及辛大见访》),当是一位隐士。孟又有《西山寻辛谔》诗,中云:“漾舟寻水便,因访故人居”,“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看来辛谔也是一位隐士。与孟交厚,因称“故人”,证之此诗“感此怀故人”云云,疑辛大即辛谔。“大”为排行。南亭,当为孟浩然隐居处之小亭,《张七及辛大见访》诗亦云:“便就南亭里,余樽惜解酲。”

【注释】

①山光:指傍山而落的太阳。 ②散发:古时男子束发戴冠,暇时常将头发散开,闲适自由,不受拘束。 ③轩:长廊之有窗者,此指窗。闲敞:清静宽敞。陶渊明《与子俨等疏》云:“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二句写闲情逸致,与陶相似。 ④鸣琴:《张七及辛大见访》诗云:“居士好弹筝。”是辛亦知音,故取琴而思辛。知音:用伯牙、钟子期故事,详见前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勿谓知音稀”注,此指辛大。赏:赏识。《淮南子·修务训》:“钟子期死,而伯牙绝弦破琴,知世莫赏也。” ⑤故人:指辛大。 ⑥终宵:整夜。终:一作“中”。

【评析】

这是一首夏日怀人诗。前六句叙夏夜南亭纳凉情景,恬静闲适,如诗如画。后四句写怀友人,情由景生,形诸梦寐,可见彼此相知之深、交情之厚。“恨无知音赏”,于平淡中寓不平,所谓“冲淡中有壮逸之气”,孟山人亦非浑身静穆!“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向被誉为佳句,王寿昌更盛赞其“当与日星河岳同垂不朽”(《小清华园诗谈》卷下)。所以妙绝者,乃在此二句逼真地描绘了夏夜纳凉静谧闲适的意境。“开轩卧闲敞”,静卧养神,何劳睁目四视,但荷香而微,风送时闻;翠竹滴露,清脆悦耳,完全诉诸人的嗅觉听觉,“羲皇上人”夏夜纳凉悠闲自得的形象活现眼前。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 ,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 ,孤琴候萝径

【题解】

这是孟浩然隐居襄阳时的作品。诗题一作《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业师,名业的和尚,师是尊称。山房,即山寺。丁大,王安石《唐百家诗选》作“丁凤进士”,孟浩然又有《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诗,当即此人,姓丁,行大,名凤。

【注释】

①壑(hè):山谷。群壑:即群山。倏(shū):忽然。暝:幽暗。 ②风泉:指风吹泉流的声音。 ③樵人:打柴的人。 ④烟鸟:暮霭中的归鸟。栖:栖息。 ⑤之子:这个人,指丁大。期:相约。 ⑥萝径:悬垂女萝的山径。

【评析】

作者与朋友丁大相约在山房聚会,但丁大却到时没来。全诗写的是“待丁大不至”,着力渲染的是一个“待”字,待人之情,待人之景。而那焦急等待之情并不明说,而是从待人时所见之景中自然流出。日落西山,群山忽转幽暗,诗人期待的心情,大概也和这薄暮蒙蒙的景色一样。月升天际,凉风习习,风声泉声,声声贯耳,诗人此时的心情愈加不能平静。樵人归家,飞鸟归巢,一个“尽”字,一个“定”字,括尽入夜万物皆归景象。而此时此刻,丁犹不至,诗人不禁“搔首踟蹰”,有点按捺不住了。于是他就抱琴走上山路,依然痴痴地在那里伫望等候,此时他的心情正像那悬垂在山路上的女萝一样,怅然若失。一个“孤”字,就把诗人那种期友不至、孤寂怅惘的心情表露无遗。或许,诗人在山路上抱琴相候已经很久,那由日落而月上而鸟栖的由暮入夜的景色,全是诗人抱琴相候时所见。抱琴候知音,知音终不至,那种黯然销魂的苦涩心情,只能请读者去细细品味了。沈德潜所说“山水清音,悠然自远”(《唐诗别裁集》卷一),张谦宜所云“不做作清态,正是天真烂漫”(《 斋诗谈》卷五),尚属皮相之见。 x/+Hd5zIFOpsyFZ/FQWDXGIGxcxA328xWSWX/N+SkFiryWG6dLZ+vAg6tjuBSah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