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6章 密室商议(2)

半响,就听顿弱皱着眉头开口说道,“老夫以为此事只怕还得中车府令先谋划个方略出来才行。”

“老夫也是这么认为的,除了中车府令,别人不熟陛下的起居行止等诸事啊!”郑国立即附和道。

杨端和也大声说道,“请中车府令解说!我等照着办便是!”

“老奴以为,此等大事关系甚大,还需丞相定夺才是。”赵高小心谨慎的说道。

“危难之时,我等必须齐心协力!赵高你究竟何意?”李斯厉声斥责道。

“既然丞相这般说,那老奴也只有斗胆直言了。”赵高微微拱手道,“老奴思忖,想要做到秘不发丧,关键之处在三点:其一,沿途郡守县令想要晋见陛下,必得由丞相先期周旋,而且越少越好。其二,陛下正车副车均不能空载,老奴之意,当以少皇子胡亥乘坐六马正车,当以陛下龙体载于中央辒凉车;陛下惯常行止,老奴当向少皇子胡亥备细交代,万一有郡守县令不得不见,当保无事。其三,眼下正当酷暑之季,丞相当预先派出人马,秘密买得大批鲍鱼备用。”

“鲍鱼?要鲍鱼何用?”杨端和大惑不解的问道。

“莫问要了!莫问要了!”郑国脸色微现痛苦之色,他微微叹息一声,便摇头低声道。

杨端和不解其中之意,但见郑国痛苦的神色,便不再询问,闭口不语。

顿弱阴沉着脸继续补充道,“以老夫看还得下令太原郡守搜寻大量的冰块。”

“恩——就这么办!顿弱秘密办理鲍鱼和大量的大冰块。”李斯拍案点头道,“陛下车驾之事则以中车府令赵高之方略行之。我等大臣,皆要负责要职,卫尉杨端和职责是护卫行军途中的安全;治粟内史郑国前行周旋沿途郡县,务使郡县令史不要来晋见陛下;典客顿弱率所部吏员剑士,管理各方秘事并兼领行军途中的执法大臣之职,凡有节外生枝者,立斩无赦!中车府令赵高,总管陛下车驾行营事务,务使少皇子并内侍侍女等不生事端。至于老夫,会亲率行营司马三十名并精锐甲士五百名,总司策应各方。如此部署,诸位可有异议?”

“谨遵丞相号令!”诸大臣齐声说道。只要赵高欲言又止。

“难道中车府令还有什么难言之隐吗?”李斯见状问道。

赵高沉吟了片刻,这才开口说道,“丞相,今日之事公子高俱已知晓,我们该怎么处理?”

“公子高是陛下之子,但也是大秦的子民,他知道分寸,待会老夫会跟他详细谈谈!”李斯义正言辞的说道。

赵高听李斯这般说,表情负责是看了李斯一眼,也就不在言语。

“好了,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说吗?没有的话就各自散开吧,明天白天归置预备,夜半凉爽时开拔。”

商议结束,顿时之间大臣们都显得非常疲惫,他们都是挣扎一番才能站起来,就连久历军旅身体强壮如铁打一般的杨端和也没像泄了起的皮球,脸色苍白得没了血色。李斯甚至是瘫坐案前,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见此情形,赵高连忙打开密室石门,召唤进几名精壮内侍,让他们将众人背出了起行宫。

临走之时赵高本想跟李斯说几句话,但见李斯脸色苍白,疲惫不堪的样子,他就忍住了没有叫出口。

………………………………

相对于李斯和诸大臣的疲惫之态,赵高的精神头却是很好。今天在行宫的密室之中李斯让他参与国政大事的会商,这让赵高似乎隐隐从帝国的权利夹缝中看到了一丝缝隙,让他心头怦怦大跳不已。

自始皇帝驾崩,赵高就开始变得忧虑重重,他看过始皇帝的诏书,知道始皇帝选定的继承人是长子扶苏。然则,扶苏登基称帝,肯定会重用自己的亲信大臣,像蒙恬和蒙毅等。而以蒙毅的耿直和嫉恶如仇的性格,再加上自己以前所犯的罪责,他肯定不会放任自己不管,到时候自己该何去何从呢?

在始皇帝身边的这几十年年,赵高也明白了朝堂权力的尔虞我诈和艰难险危,他更加清楚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道理。所以,才会选中始皇帝最为宠爱的幼子胡亥,做胡亥的老师,教导的胡亥。

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胡亥能够坚实地立足于诸皇子公主之林,能够登基称帝。依次想为自己在始皇帝百年之后某一条出路。

而始皇帝的这次出巡,能够让胡亥随侍身侧,就已经表明了胡亥在始皇帝心目中的位置。可是,赵高没有想到在出巡之际会出现赢高这个异数。即便如此,通过稽缉拿楚国项氏余孽的失败,赵高认为赢高在始皇帝心目中已经失去了他应有的地位。

对此,他欣喜不已,为胡亥少了一个大敌高兴不已。

只是,让赵高料想不到的是,始皇帝会病逝在这次出巡的途中。

可是,就在他觉得自己的路已经走到尽头的时候,李斯的举动让他心里萌生出了一股邪恶的念头,李斯没有要他在大臣们面前立即出示皇帝遗诏,也没有跟大家公议皇帝遗诏如何最快处置。反而因为郑国的一句话就以当下速回咸阳为理由,将包括皇帝遗诏在内的一应国事,都推到了回咸阳议决。

赵高不相信李斯真的会糊涂到不知道他这样做的危险。

所以,李斯的这一决策让赵高忽然发现了隐藏在自己内心之中那股子对权力的隐隐渴望。

随时始皇帝身侧数十年,赵高对朝堂上诸臣之间的权力纷争看的很透彻,他清楚李斯这么做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李斯有斡旋朝局的私欲,他没有将拥立新始皇帝看得刻不容缓,原因在于始皇帝皇帝猝然驾崩和二世皇帝还没有确立的情况下,李斯身为大秦丞相,他便拥有了更大权力。

至于李斯是目的什么,赵高不清楚,他现在也不想知道。

但是,赵高死死的认准一点:那就是,当一个在皇帝猝逝的危难时刻敢于搁置皇帝遗诏的权相,他的内心一定有着隐秘的私欲,而这一私欲不可能永远地隐藏。

所以,赵高才会建议让胡亥乘坐六马正车,危机时刻做出应对之策。

因为,身为胡亥的老师,赵高知道胡亥并没有真正地修习到自己所教授他的秦法律令,反而将始皇帝的言谈举止模仿得惟妙惟肖,连声音语调都惊人的相似。而这才是他敢于让胡亥乘坐天子正车的真正原因。同时,他也想通过这次的举荐,查探李斯是反应,让胡亥走到众人的面前。

出了密室,赵高并没有去休息,而悄悄的来到了胡亥的住处。 rQEx/J4dvOJQ/w0eKrAElJHhNRvRpvPS7/L2HFrAotF6p9WXsgIELbGnaCFV3Scy



第27章 太子之谋

始皇帝突然驾崩给胡亥打击很大,已经哭喊了一天的他因为劳累过度早已沉沉睡去。赵高来访时惊扰了胡亥睡意,胡亥心里非常的恼怒,但也不敢怠慢了自己的这个老师。他来到前厅的时发现赵高正在焦急的踱着步子来回走动。

看到胡亥,赵高走到他面前,低声说道,“公子,老奴有事想跟你商量――”

“老师,有什么大事让你三更半夜来找胡亥商议呢?”胡亥惊讶的问道。

“请公子随我来。”赵高径自走进了胡话的寝室。

胡亥恭顺的地跟了进来,他低头沉思一句话不说。

这时,赵高才将在密室内他跟李斯等大臣商议,让胡亥乘坐天子正车假扮始皇帝的决议跟胡亥详细了说了一遍。

胡亥听完,脸色变得煞白。他支支吾吾了半天才开口说道,“老师,胡亥不想……不想假扮父皇――”

“公子啊公子,你这是叫老奴操碎心也!”赵高的眼中突然闪烁出盈盈泪光,“难道公子就不知道老奴这么做,其中所隐含的真实意义吗?”

“胡亥不知,还请老师解答。”胡亥恭敬的问道。

“陛下驾崩,当时公子就在陛下的身侧,陛下的诏书公子应该已经看了吧?”赵高问道。

胡亥微微点头。

“陛下只留下两道诏书,第一份是将公子高封为武信君,赏赐商於十三县为他的封地;第二道诏书虽然没有写完,但册立长公子扶苏为太子以继承皇帝大位的意思很明显。对于其他的皇子公主没有只言片语,没有封王封侯。”赵高说到这里,看了一眼木呆的胡亥,继续问答,“要是长公子回到咸阳登基为帝,而公子你又没有尺寸知足之地,请问公子到时候将何以自处?要是这样的话公子之前所做的一切不就功亏一篑了吗?”

“那……胡亥……这跟假扮父皇有什么关系?”胡亥犹豫道。

“公子,陛下驾崩,李斯没有派出特使北上九原告知长公子扶苏和蒙恬,这说明他心中藏有私欲,而这正是我们能够利用他关键所在,只要李斯有私心,他就能跟我们联盟合作,这样一来何愁大事不成呢?”赵高淡淡的笑道,“但欲成大事的前提是,我们能够顺利的返回咸阳,并且不能让外人知晓陛下已经驾崩,包括九原长公子扶苏和蒙恬。”

胡亥忧心说道,“即便如此,胡亥想要登上帝位也不太容易啊!”

“公子放心,既然知道了李斯的私心和弱点,老奴就有办法说服他,有了李斯这个大臣臣相,何难之有?”赵高语气坚定的说道。

“那李斯,他是否能跟老师联合谋划呢?”胡亥担心的问道。

“要是老奴是奉太子之命会商,他李斯敢不奉令吗?”赵高阴阴的说道。

“老师,胡亥现在还不是,不是太子――”胡亥惊恐万分,小声说道。

“不――公子你要切记:自今日开始,你便是大秦太子!”赵高眼中闪过一抹寒光,语气坚定的说道。

“老师,这,这……”胡亥显得很局促,他的额头渗出了涔涔汗水。

“公子,你身为大秦太子,岂能失态,焉能成大事哉!”赵高一本正经的说道。

“老师……”胡亥犹豫不绝,他的内心在挣扎和斗争,他开始权衡利弊。赵高也不逼迫他,只是静静的等待胡亥的答复。

半响,就见胡亥做出了决定,他语气坚定的说道,“那胡亥就听老师的,还请老师为胡亥谋划一番――”

赵高听胡亥这么说,会心的一笑。随即,两人开始商议具体的谋划步骤,不知不觉间东方天际已经泛出了一抹白光。

早晨,当东方出现的一抹白光射进李斯的寝室,他便已微微苏醒。

这时,李斯就听门外的见仆役回禀说郑国求见丞相。

李斯匆匆起床洗漱,便大步来到了前厅。两人见面也不问候,便心照不宣的来到了李斯的书房而来。

“郑兄,你对眼下的局势怎么看?”李斯开口问道。

“丞相,陛下的诏书写什么,想必你心里很清楚吧?”郑国语气严肃的问道。

“第一道诏书的对公子高的封赏;第二道没有写完的残诏肯定是对储君的任命!”李斯语气肯定的说道。

“那丞相还不觉得稀奇吗?”郑国眯着眼睛问道。

“难道这就是郑兄昨晚示意老夫不要立即开启诏书的原因?”李斯疑惑的问道。

“丞相,你何必要明知故问呢?”郑国淡淡笑道,“难道丞相也不清楚其中的蹊跷之处吗?公子高作为陛下的三子,陛下在临终之前给他封赏,肯定和爵位以及封地有关系,这已经打破了大秦一直坚持郡县制而不是施行分封制的国策。而在这之前陛下一直都听从丞相的建议,没有采纳王绾等老士族的上书,废弃分封制而施行郡县制,突然在临终之前分封公子高,这跟丞相建议的国策有冲突啊!”

李斯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听郑国的详解。

郑国继续说道,“在陛下驾崩新皇待立之时,陛下的这道封赏已经明确的表达了他对丞相的意见。丞相想过没有,在陛下当政的这数十年时间,大秦统一了六国,建立了赫赫功业,然同时也有了不少暴政之名。若扶苏和蒙恬当国,第一要务便是平息民怨,要为陛下的暴政之名做开脱。而这支替罪羊,会是何人呢?以陛下最后的这道诏书看,只能的丞相你了!”

郑国说到这里,见李斯听的很认真,便继续开口说道,“因为,天下皆知丞相李斯主张施行郡县制,开罪了可以封建诸侯之亲贵功臣;丞相李斯主张焚书坑儒,开罪了天下儒生;而但凡国之大策,莫不是丞相亲自为之,铲除一切反对势力。”

李斯听到这里,他已经听出了郑国话中的含义,额头也渗出了汗水!

郑国看也不看李斯,继续说道,“天下之人,只要恨秦政者,必先恨施政者丞相;其时,只要扶苏蒙恬杀丞相以谢天下,朝野民间必将拍手称快。敢问丞相,到时候你该何以自保呢?”

“那以郑兄的意见呢?”李斯反问道,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阴戾之色。

“审时度势,方才是为官之道。到时候只要认准机会,丞相再快刀斩乱麻一举扭转乾坤也为时不晚!”郑国隐晦的说道。

“郑兄难道忘记了很有一个人吗?”李斯冷冷的说道。

他没有责备郑国刚才的乱国之言,显然已经接受了郑国的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

“丞相疑虑的是否是公子赢高?”郑国笑道,“丞相现在已经大权在握,何惧他一个布衣皇子?即便赢高受到了陛下封赏又能如何?只要诏书不公布,他能奈何得了丞相?然而丞相现在担任的唯一人便是公子扶苏――”

李斯微微点头,语气沉重的说道,“多谢郑兄这一番分析,让李斯茅塞顿开。只是――”李斯犹豫了一下,便继续说道,“刚才郑兄所言之事,干系甚大,老夫还需要详加斟酌才行。”

“那郑国就不打扰丞相了!”

郑国微微拱手,辞别李斯缓步走出了沙丘行辕的丞相官署。

郑国离开,李斯再次回忆了一下刚才郑国的分析,他眉头紧皱,深深的陷入了沉思之中。

半响,李斯这才从沉思中清醒,他心中已经有了定计,脸色也恢复了往日的神态。

李斯走出书房,立即命令官署小吏去请公子赢高到自己官署商议政务。小吏躬身领命,答应一声便飞速离开。 0JYwlxGLNrQCYJA7dA0Qdzee+g4wLgjsVMGwvSSzcsq/OoF+C/yx/CWo3SYsR52o



第28章 李斯的权术(1)

赢高来到沙丘行辕的丞相官署,发现李斯在大厅等他。再次见到李斯,赢高发现他比上次时憔悴了很多。赢高知道其中的原因,也就不再多想,上前拱手道,“高见过丞相!”

“公子不用多礼,请坐!”李斯平静的说道。

赢高落座,小吏奉上茶水。李斯便向赢高说出了这次大臣会商的结果:秘不发丧,立刻返回咸阳!

赢高没有立即答复,沉吟了片刻,他才询问道,“丞相的意思是连我大哥扶苏和蒙恬上将军都要隐瞒不报吗?”

“公子,非常时刻就必须要用非常手段!”李斯义正言辞的说道,“眼下六国余孽还没有清除,山东复辟势力依然隐匿于山林之间,在这种情况下骤然向九原派出特使告知陛下驾崩之事的话,要是路上遇到什么不测,消息一旦泄露出去恐怕会酿成大错。所以,老夫以为此时向九原派出特使有所不妥。”

“那丞相以为什么时候妥当呢?”赢高追问道。

“等我们大队人马进入函谷关之后,老夫会向九原和咸阳派出信使。”李斯肯定的说道。

赢高没有说话,他选择了沉默,对于李斯和诸大臣商议的决策他没有任何意见,在当下这种情况下,确实该隐瞒始皇帝驾崩之事力求稳住咸阳局面才是上策。然而,李斯将隐瞒的范围扩大到了身在九原扶苏和蒙恬,这使得赢高从他的话中便察觉出了阴谋的味道。

但权衡利弊之后赢高还是决定苦劝李斯让他往九原派出特使而是选择了默认李斯的做法。

因为,他首先要保住大秦的稳定局面才能破解当下的危局,他也不想看到因为始皇帝驾崩的消息被泄露出去而弄的国家混乱不堪。

“丞相说的没错,稳住当前的局势才是首要任务,赢高身为大秦皇室族人,自然以国事为重,还请丞相放心。”赢高向李斯保证道。

李斯本以为赢高反对,还会跟他据理力争。只是,他没有想到赢高不但没有跟他争吵,反而这么容易就同意了他们的决策,他的心里轻松了不少。

“公子大义,老夫佩服――”李斯也客气的说道。

赢高只是笑着摇头连说不敢。随即,他又向李斯询问道,“丞相,父皇驾崩之前肯定立下过诏书,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处理的?”赢高话说到这里,语气显得很强硬,“丞相,父皇驾崩,即便不向外宣布消息,但也需该立刻开启父皇遗诏,依照诏书所写拥立新君才是当务之急吧?”

其实,赢高最为关心的便是始皇帝留下的这份诏书。诏书的内容他自然很清楚: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而始皇帝诏书中除了扶苏之外再也没有提到任何皇子,说明他心中的太子人选就是扶苏。赢高认为只要第一时间将这道诏书的内容公诸诸臣的面前,到时候即便李斯和赵高手眼通天也不可能再矫诏。

然则,李斯的话却让赢高心里一凉。

“公子,陛下是留下过两份诏书,其中一份诏书是关于给公子你的封赏,还有一份诏书还没有写完,属于残诏。”李斯语气严肃的说道,“对于给公子封赏的诏书到了咸阳后会立即下达;至于那份残诏,老夫也不知道其中的内容,但肯定是跟储君有关。然而,眼下三公九卿中除了老夫之外就只有卫尉杨端、典客顿弱和治粟内史郑国,没有御史大夫监督而轻易开启遗诏,等我们到了咸阳会受到诸大臣的怀疑。所以,老夫认为暂时还不已开启遗诏,等到了咸阳后老夫会会同三公九卿一同开启那份残诏。”

“丞相,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赢高再次劝谏道,“国不可一日无主,若不及时开启父皇遗诏拥立新君,恐怕迟早生变啊?”

“公子,大秦法度森严,岂容他人乱国生变?”李斯很不屑的说道,“还请公子不要自乱阵脚,我们的当务之急便是立刻还都!”

“丞相――”赢高还想再说什么,但见李斯坚定的不同反驳的目光,要是便将生生咽下口中。

“公子,你还有其他的问题吗?”李斯向赢高询问道,语气显得很冰冷。

“丞相公务在身,赢高不便打扰,这就告辞!”

赢高知道自己跟李斯已经没什么好谈的内容,又见李斯下了逐客令,便告辞离开。

出了行辕的丞相官署,赢高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将自己跟李斯的谈话内容一字不差的告诉了陈平。

“李斯到底想干什么?”赢高不解的问道。

其实,他今天接到李斯的邀请去丞相官署见李斯,除了想知道昨晚李斯等人商议处置当下事务的结果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试探李斯,看李斯是像陈平说的那样私心太重。

但是,让赢高没有想到的是,李斯果真像陈平说道一样功利私心太过,而且还很看重权利,斡旋之心太重。

所以,李斯今天的作为让赢高彻底的失望了。

即便他早已通过陈平的口中得知了李斯的为人。然而,当李斯说出那一番话的时候,他还是难以接受这就是自己所看到的大秦丞相李斯。

但是,赢高不能否认这个事实!唯有微微叹息不已。

陈平能理解赢高现在的心情,只是他没有安慰赢高,而是语气严肃的说道,“公子,李斯心里私欲已生,你再怎么劝谏他也没有用。今天通过跟公子的交谈言行,以李斯明锐洞察力不难发现公子的心中想法。所以,当下我们什么都不能做,只能静观其变,以静制动。”

赢高一惊,他疑惑的问道,“先生,你是说李斯找高去商议政务,实则只是想知道高心中的想法?”

“公子以为呢?”陈平反问道,“公子你现在既没有爵位也没有官职,依照大秦律令,你不的参与政务国策的会商,然李斯为何还要相邀你去丞相官署呢?”

赢高脸色变得煞白,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么轻易就上李斯的当,更加没有想到李斯这么精通权术。

“公子,其实你也不算吃亏,至少你也清楚了李斯心中所想。”陈平见赢高沮丧的表情便开口说道,“至于说李斯深通权谋之术,这点公子也不必感到沮丧,因为李斯的师弟就是韩非。”

“韩非?”赢高自然清楚韩非是谁?韩非可是比李斯更加出名的法家名家。

“对,就是韩非,他写过一本书叫《韩非子》,将法家的法治、术治和势治熔于一炉而重新构筑出一个宏大的法家学阵。其书内容博大精深,构建出了一个势治为根,法治为轴,术治为察的新框架。”陈平滔滔不绝的解说道,“《韩非子》一书将天下权术囊括净尽,八奸、六反、七术等等。所以,李斯作为韩非的师兄,他深通《韩非之》中的权术变通也不为过。” 0JYwlxGLNrQCYJA7dA0Qdzee+g4wLgjsVMGwvSSzcsq/OoF+C/yx/CWo3SYsR52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