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对“两论”的驳斥

在今天的中国股市,我们一谈学习巴菲特思想,就时常会听到“两论”,如果我们在思想上不予以清除,它们就会成为我们投资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哪“两论”呢?一是不适合中国论;二是神化论,该论认为普通人学不了巴菲特,即不可学论。

我们先说不适合论。这一论主要认为,中国股市更多表现为投机市,而在投机市,投资者想学巴菲特,似乎很难。

相较于西方国家成熟股市,中国股市目前个人投资者占比很大,就是一些机构投资者,其行为也像“大散户”,经常出现主题切换、跟风炒作概念等投机行为。相较之下,价值投资者在中国股市显得“小众”,显得“异类”。然而,正是这种浓厚的投机成分,造成波动巨大,经常给优秀企业提供错误定价的机会,这样,坚持价值投资的投资者反而更容易取得超额收益。

事实胜于雄辩,数据更有说服力。本书开始列举的一些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长期大牛股,人们对它们十分熟悉,这些优秀企业的基本面也很透明,似乎没有什么“神圣的光环”,然而市场还经常给我们提供一些超低价买入的机会。特别是我们细细观察后会发现,这些企业显著的经济特征恰恰是带有巴菲特思想的“鲜明印记”。可以说,巴菲特思想不仅“照耀”美国股市,也“照耀”中国股市。

我们再说不可学论。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了巴菲特思想的核心内容。

买入股权

我们哪怕是买入一手,即100股,也不是将其作为随时追涨杀跌的投机筹码,而是买了一家企业的股权资产,买了这家企业生意的一小部分。这种买股权资产的投资,买生意的投资,才可以称得上是最聪明的投资。这里如实相告,我本人多年前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可谓眼前一亮,突然明白原来股票投资是这样的,那种顿悟的感觉像踽踽独行的人在漆黑的夜里,突然看见了照亮前进道路的灯塔一样。

利用市场

格雷厄姆的一大理论贡献,是“市场先生”理论。他这么说: “你的一位合伙人——名叫‘市场先生’——的确是一位非常热心的人。每天他都根据自己的判断告诉你,你的股权价值多少,他还让你以这个价格为基础,把股份全部出售给他,或者从他那里购买更多的股份。有时,他的估价似乎与你了解到的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前景吻合;而许多情况下,‘市场先生’的热情或者担心有些过度,这样他所估出的价值在你看起来似乎有些愚蠢。”

“如果你是一个谨慎的投资者或一个理智的商人,你会根据‘市场先生’每天提供的信息决定你在企业拥有的1 000美元权益的价值吗?只有当你同意他的看法,或者想和他进行交易时,你才会这么去做。当他给出的价值高得离谱时,你才会乐意卖给他;同样,当他给出的价格很低时,你才乐意从他手中购买。但是,在其余的时间里,你最好根据企业整个业务经营的财务报告来思考所持股权的价值。”

这是多么形象的比喻,通俗地理解,“市场先生”就是一个患有狂躁抑郁症的精神病人,他“疯”了,我们不能跟着他“疯”,他“傻”了,我们不能跟着他“傻”,不仅不能跟着他“疯”“傻”,而且还要好好利用他那愚蠢的脑袋。

安全边际

我们到超市购物或者网购,可以专门挑选打折的东西买。在股票市场上,最妙的地方是由于“市场先生”的存在,隔几年就会有好东西打折、甩卖的时候。就是在平时,这种“捡钱”的机会也时不时出现。

能力圈

如果说前3点是来自格雷厄姆的,“能力圈思想”则是由巴菲特提出的。巴菲特不仅常常向投资者“谆谆告诫”,而且一生都固守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当然,他一生都在学习,力求拓展自己的能力圈。

芒格引用过一句谚语:“告诉我要死在哪里,我们就不去那里了。”这也是对“能力圈思想”一种十分形象而深刻的表述。

巴菲特思想的核心内容,其实就这么简单,简单到可以用前面的4点来概括。

那么,我们普通投资者,难道不能学习这些简单的投资思想、投资道理吗?当然能,因为这些简单的道理,最符合我们生活中的常识与逻辑。个人投资者虽然资金量小,但是在资金上有自己的绝对控制权,这一点与巴菲特是相同的(巴菲特对资金的绝对控制权,是其不同于华尔街机构投资方法的原因之一),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个人投资者更容易践行巴菲特式投资。

有观点认为,巴菲特一生的投资实践“波澜壮阔”,值得大书特书,而令人遗憾的是,他一生并未写过专门用于投资的书。《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Tap Dancing to Work )这本书中介绍,他曾计划自己撰写一本传记,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见到,反而研究他投资思想的著作不少。包括他的老伙计查理·芒格也并未写过一本关于投资的书。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猜想,是不是价值投资的这些道理太简单了,简单到可以用一页纸就写完,没有必要长篇大论呢?

巴菲特还有一个爱好,就是乐此不疲地进行“布道”,每年给自己的股东写一篇长信。芒格也是,留下了很多具有智慧的演讲稿和言论,《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录》一书也经过了他本人修改并有部分章节由他亲自撰写。所有这些,随着岁月的流逝,必将越来越彰显出智慧的光芒。

知易行难。我们说巴菲特思想简单,并不是说你知道了,就能够运用。有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知”与“行”的距离,这话有一定道理。芒格更是说过一句尖刻的话:投资简单的人都是傻瓜。那么,投资中究竟有哪些“奥秘”呢?我们将在后面的部分与读者朋友们共同探讨。 VEnAJJJl4ozjpo5HoK6SQ+Q7nth7bo3+XHrQrF/SlapG8Aqzdqdb901XT1yrQ/0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