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好的虚构人物

在生活中遇到的人,你要么爱着他们,要么就远离他们。但虚构的人物不一样,他们是有使命的。如果没有实现目标,作者要么让人物做出改变,要么就得换个新人。

如果是主角,必须足够有趣、可信,这样读者才会想读下去。

如果是配角,他们得推动情节、反情节、缓解冲突、传递信息,之后,他们就可以消失了。

读者会问的三个问题

读者拿起故事或小说的时候,他们希望读到好的作品,想把自己带入故事人物中,他们信任你,支持你。这个“蜜月期”,在短篇小说中最多维持三个段落,在长篇小说中大概是两页。

此时,你要给读者一个往下读的理由。你得回答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下意识的三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每个问题都有令人满意的答案,读者才会继续往下读。只要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疑虑便会出现。

问题一: 那又怎样?

我为什么要在乎故事里发生了什么?它为什么重要?我为什么不下楼去看电视?我已经在其他故事里看到过这种老套路几千遍了,如果故事就这样下去的话,算了,我放弃。

问题二: 噢,是吗?

拜托,我才不信有人会这样做呢。这不符合逻辑!当然,这对写故事来说是很方便啊,这作者是把我当蠢货了吧?我得歇歇。这个作者啥都不懂。我不读了。

问题三: 呃……

究竟发生了什么?这讲不通啊。我搞不清谁在说什么。这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搞不懂。这就是一串字符,完全没有意义。要么就是我不会读书了,要么就是作者不会写,无论怎样,反正我是不想读了。

这些问题听起来都充满恶意,不是吗?只要你想讲故事、当作家,你就要面对这样的基本问题。

一旦读者在下意识里问“那又怎样”的时候,故事就要给一个他们在乎的理由。

读者大脑里一旦产生了疑虑,故事就需要一个线索或是解释,说服读者继续信任你。

当然,你也要确保故事没有让人糊涂或不清楚的地方。有时,为了设置悬念,你不得不隐藏一些信息,此时要确保读者知道问题是什么,即使他们不知道答案是什么。也就是说,故事中的不确定因素要很清楚地展现出来,让读者知道你是有意为之,确保他们相信你讲出一个好故事的能力。

人物的设置,也必须从一开始就处理这三个问题。一般来说,故事就是人物和他们的所作所为;更常见的,故事必须紧紧围绕几个人物展开(一般说来,故事越长,能处理好的人物就越多)。这些主要的人物要不断回应读者下意识里提出的这三个问题。

读者不会对每一个人物都给予相同的关注,当你给出的答案能让一群读者满意时,总会有另一群读者完全不在乎,还有的读者根本不相信,有的读者甚至连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

你是第一个读者

本书的重点是帮助你如何把人物塑造得更有趣,更可信。但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个人物对你来说有趣吗?可信吗?你可是故事的第一个读者。

如果连你都不在乎这个人物,那么,写出一个关于他的有趣故事,是不可能的。如果连你都不相信这个人物,那么让读者认为他可信也是不可能的。

这并不取决于智力,而是一种感觉,一种内心反应。当你给人物(或故事)想出一个点子的时候,会兴致盎然,或激动兴奋,你还知道要不要写下来。如果一个点子让你感到很无聊或很愚蠢,你不大可能写出可信并有趣的故事,除非你真的找到了其他让自己兴致盎然的想法。

我会就如何完善故事点子提出建议,这会贯穿全书。我会列举很多例子,有些可能会吸引你,让你在乎、相信我讲的故事。但更有可能的是,你明白我的做法,却不产生共鸣,甚至会觉得枯燥。没有问题,这本书也不可能回答你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我提供的,是你关于故事人物一定要问的问题,是你一定要从故事材料中萃取出来的东西。然后你不断地向自己提问,审视材料,直到最后找到那个合适的答案,那个萦绕心头想把故事讲出来的渴望。

作家会用不同的方式讲故事,因为每个人相信的东西、相信的程度不一样。每一个选择,都基于你本身是什么样的人,基于你灵魂深处的想法;每一个被讲述的故事,都透露了你是谁,以及你看待周遭世界的方式。故事所展现的,比你对自己的了解还要多。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你只是为了愉悦自己而写作。如果连你都不在乎这个故事,怎么可能写好它?就像一个长长的谎言,无法说服任何人。

一旦你对故事深信不疑、觉得它有意义且值得讲述,那么,写作就不仅是为了愉悦自己。这时,你必须运用自己知道的所有的技巧,那些从经历中领悟到的、从这本书中学到的技巧,让读者看到故事的意义、故事蕴含的道理;让读者了解事件的始末,把他们带到故事世界里,让事件发生在他们的眼前、在他们的想象里、在他们的记忆中。

有些读者跟你一拍即合,即使你的写作技巧非常笨拙;而有些读者却无法取悦,即使你是个厉害的作家。但这都不意味着你有借口退缩或随意写作。作为作者,你有责任把这个重要的、展现人生真相的故事带给读者;你有责任让这个故事清晰明了,让读者在乎它,让读者信服。

可信,感人,易懂。

转述圣保罗的话,或许更有助于记忆:

信念,希望与清晰。

其实并不需要转述。因为如果故事真的有意义、有价值,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它,这种做法本身就充满友善与无条件的爱。

本书教给大家的一些写作技巧,你可以随意、机械地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它们也能产生效果。但我不希望你这样做,我希望你在使用它们时,真的觉得它们很适合,并且不会影响故事本身的真实与力度。

我们讲故事或写故事不是为了赚钱,赚钱有其他更简易快捷的手段。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把故事植入人们的记忆里来影响和改变他们;通过让人们直面真相,看到某种希望,体验不同表现形式的真相,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们都希望受众越多越好。当你使出浑身解数,向读者打开故事世界大门的时候,你并不是在迎合大众,而是在做美好的馈赠。如果故事恰好深受欢迎,财富确实会滚滚而来。但金钱不是推动这项事业的动力,否则,很多写作的人早就不写了。

一旦你在故事中使用错误的技巧,比如为了迎合某些想象中的读者,增加色情、煽情、暴力因素,那么故事就失去了生命力,这就成了假象而不是真相。或许你会因此增加一个读者,但同时也失去了更多读者,他们看出你的虚伪,拒绝接受你的谎言。

审视人物

稍后我会讨论从哪里找到关于人物的点子。但在寻找点子之前,你有必要了解,找到点子之后,该怎么处理它。

你可以提问。

因果问题

最常见的问题是因果问题。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什么促使他采取这样的行动?他如果真做了,会导致什么后果?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例子。那是几年前,我教授一门讨论课,叫“一小时一千个想法”。我曾经给成人、孩子,给职业作家、新手作家甚至是没有写作兴趣的人上过这门课。这是兴奋异常、创意不断的一小时。

这一次,我和一群四年级的孩子在一起。我问问题,他们回答。

这是个关于男孩还是女孩的故事?

——男孩!不,女孩!

好,这个问题先搁置。这孩子多大了?

——十岁!不,十二岁!

十二岁?为什么是十二岁?十二岁会发生什么?

——可以晚一点上床睡觉。

是吗?你晚一点上床的话,可以干什么?

——看电视!

——看表演!

——看恐怖秀!

还有呢?

——独自外出!

去哪里?

——去超市!

——去朋友家!

——我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好吧,我已经三十七岁了,我还不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十二岁我会有更多钱。

怎么来的钱?

——零花钱增加了。

——帮人看小孩。

那么十二岁就能帮人看小孩了。你们有没有照看过小孩?

——我的弟弟。

——照顾婴儿。

——我也照顾过。

照顾小孩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呢?

——房子烧了。

嗯,但这很少见吧。

——小孩子放的火。

那你会怎么做?

——灭火!

——叫消防车!

——逃出去!

——把小孩从房子里带出去!

——把放火的小孩留在那里!

噢,你太坏了。一场火灾可能是个令人激动的故事,但我现在不想要火灾,还可能有其他麻烦事吗?

——又脏又乱的尿布。

这是照顾婴儿的一部分。

——宝宝哭了。

好,宝宝哭了。你怎么办?

——换尿布。

换好尿布了,他还在哭。你怎么办?

——喂他吃东西。

——抱他拍嗝。

——叫他安静。

这些都做了,他还在哭。

——可能他生病了。

有可能。你怎么办?

——打电话给妈妈求助!

她不在家。那晚她刚好要开会。

——打电话给其他人。打给宝宝的家人。

他们开车外出了,而且车内没有电话。

——找邻居帮忙!

但你不认识他们。外面黑漆漆的,都是树。而且邻居家也没人。

——你在耍赖!

——你让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如果没难度就不好玩了。你们告诉我的这些,都会成为故事的一部分。什么都试过了,但还是不行。你怎么办?

——把他放在床上,让他哭个够。

好,可他开始尖叫,越叫越大声,直到把自己呛到咳起来。你只好又把他抱起来。接下来怎么办?

——打电话给医生。

医生下班了。

——打电话给医院。

——打给急诊!

——他们从不下班。

好吧,我认输了。他们从不下班。所以你打给急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给你各种建议,你早试过了。他们让你打电话给不同的人求助,你早打过了。怎么办?

——噢……

——叫救护车!

好,你叫了一辆救护车。救护车鸣着笛、闪着灯来了。接下来呢?

——宝宝不哭了。

——他的爸妈回来了!

很好!宝宝不哭了,父母回来了。他们看到家门前停着一辆救护车,进屋后……

——宝宝睡着了。

——宝宝就是这样!

你怎么办?

——告诉宝宝父母发生了什么。

——他们不会相信的。

——他们从不相信小孩的话。

——他们冲着你大吼。

他们有可能会这样,也有可能不会。但他们会再请你来照顾宝宝吗?

——再也不会了!

——不会有人愿意的!

——他们会告诉你父母!

——妈妈再也不会让你照顾宝宝了。

——回去打宝宝一顿!

确实会有这样的想法。

——这一点也不公平。根本就不是我的错!

确实不是你的错。那你会怎么做呢?

——说服父母相信自己。

怎么说服?

——请妈妈来照顾一下那个臭小孩。

聪明!但不是你请。假设两个月后,宝宝的父母打电话让你父母去照看一下宝宝。你连楼都没有下,觉得太尴尬了。你坐在房间里,学习、看书之类的。

——听音乐。

——看电视。

宝宝又哭了。你在楼上房间里都能听到。你听着,心里感到满足。你知道妈妈在换尿布、喂奶,做你尝试过的一切,包括给他的父母打电话,你妈妈试着给他妈妈打电话。

——她叫了一辆救护车!

很有可能!但我觉得这样也很好:她上楼,打开你的房门,抱着哇哇大哭的宝宝,说,“孩子,我明白了。你以后可以继续照顾宝宝。”

——我才不照顾这个宝宝呢!

对了,你就这样跟她说,故事结束。

注意一下整个过程,开始我们只知道人物的年龄,但这足以推测出事情的因果。

十二岁会发生什么?有很多可能。每个可能都会有用。事实上,在那一堂课里,我们后来又从“十二岁孩子熬夜看恐怖片”构思了另外一个故事。前面我只是随机选了照顾宝宝这个故事。

会发生什么糟糕的事?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让事情变复杂、变困难。但它也隐含了“结果是什么”。只是,我倾向于让答案趋于负面。毕竟,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还有什么故事可言呢?我觉得火灾的点子有点太戏剧化,我不否认它也可能引出一个很好的故事,比如说在大火之中救婴儿。但当时我不大想让故事这样发展,所以我不断地问同一个问题,直至听到我想继续深挖的点子。

抓住“婴儿大哭”这个想法,我继续探寻“结果是什么”。你怎么做才能让宝宝停止哭泣?

每当学生给出一个解决方案,我都同意,他可以尝试这么做,可每次都行不通。为什么呢?因为一旦宝宝停止哭泣,故事就结束了。

如果有同学建议检查宝宝的身体,我会问检查出了什么问题,可能是身上有淤青——谁知道呢?这可能会让我们发现宝宝哭的原因。但课上大家给出的答案都很浅显也没意思,所以我就一直问——就是不轻易地让宝宝停止哭泣。

我也可以问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说:为什么你不直接把宝宝放在床上,关上门,不理他呢?他们很可能会给出这样的答案:小时候曾经被关在黑暗的房间里,所以受不了别人也遭到这种对待。又或者是这样:受不了宝宝的哭声。或者:担心宝宝会死。

为什么担心宝宝会死?

——我的小弟弟死了。他死之前一直在哭。

看到了吗?这个简单的问题所引出的答案,给故事打开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刚刚得到的故事已经不错了,是个可爱、有趣的小故事。但如果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宝宝哭泣感到厌烦,而是为宝宝哭泣找到深层的原因,这就增加紧迫感。原来那个肤浅的结尾就不够力道了。母亲可能会明白孩子叫救护车的原因,就会跟宝宝的父母解释。我们甚至还可能会这样结束故事:医护人员发现宝宝身体真的有问题,或者婴儿照顾者的母亲开车带他一起去弟弟的墓地,跟他讲起从来没有讲过的故事。

但这只有在我们不满足于一个点子的时候才会发生。当我们不断地追问“为什么”和“结果呢”这样的问题时,才会出现这样的点子。如果在得到第一个勉强说得过去的答案时就满足了的话,你就不大可能把肤浅的故事变深刻,把简单的故事变复杂,把有一点趣味的故事变得更有趣并充满力量。

夸张

注意,当我不断强调宝宝怎么也止不住哭泣的时候,我其实是往虚构的方向走。他不再是一个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的宝宝,而成了一个“原型”宝宝,这野蛮的家伙来自母亲的子宫,任意妄为、无法无天,操控着整个家庭。无论怎么做,都满足不了这个半魔半神的“原型”宝宝。

在此,用一点夸张手法能让生活中平淡无常的人成为有趣的故事人物。再夸张一点,人物会显得更加典型,但可信度会下降。再夸张一点,人物就成了卡通人物、漫画人物,能引人发笑或达到讽刺效果,读者不再把人物当作真实的人。过分的夸张,人物就失去了作用:完全不可信、无法辨认。

剧情反转

在刚刚那个在课堂上讨论出来的故事里,我们都假设婴儿照顾者是个有责任心的人,努力要把事情做好。但如果照顾者有自己的小心思呢?如果婴儿的父母知道宝宝就是个爱哭鬼,他们回家看到此情此景,心生内疚,而给照顾者更多的报酬呢?

这一方法要求对人物的预设进行大反转。我曾经在田纳西的查塔努加大会上做了“一小时一千个想法”的讨论,正好吉恩·沃尔夫(Gene Wolfe)也在,他是20世纪80年代最棒的推理作家。当时,大家幻想出这样一个人物:年轻的国王,他必须禁欲,一旦性欲得到满足,维持国家稳定的魔法就会减弱甚至消失,危及江山社稷。我们都认定这位年轻的国王会焦躁不安,渴望性爱,想方设法躲避监视。但沃尔夫却说:“不,不,你们没搞明白。国王认为给他的限制还不够。他非常担心自己会误入纵欲的陷阱,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他要确保时时刻刻都有人盯着他。”

可以肯定的是,大家之前构思的人物是可信的:很多十几岁的青少年为了体验性解放进行不懈努力。但沃尔夫的反转让人物既不失可信,又大大增加了趣味。随后,我们问了很多因果问题,创作出一个很棒的故事。

陈词滥调

千万别用未经深思熟虑的想法。用强光灯审视它,让它回答这些问题:为什么?是什么造成的?为了什么目的?会导致什么?

残酷点。不要让想法坐在那里沉默不语。也不要相信第一个闪现出来的念头。因为第一个念头很可能是陈词滥调;第二个可能也是。不要停,问问题,试着找到更多的答案,最后你一定会找到合适的、令你兴奋的念头。但也有可能尝试了很多个答案以后,发现还是第一个好。没关系,回去找它就好了。

找到合适的点子、合适的人物之后,稍微对人物的某一特性加以夸张,出乎读者意料地进行夸张。你也可以做点反转,或者夸张反转两不误。

不仅是作家,每个人的大脑里都储存着一些陈词滥调,它们来自平时的阅读、听到的笑话和别人讲的故事。有些是公共领域的,比如大家一起目睹的公众人物和事件;有些是私人领域的,比如个人的小癖好或小迷恋,有些甚至连自己都没注意到。

当你在写故事、审视想法时,要不断地问因果问题。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答案,很有可能是陈词滥调,是你不用抬头看、一伸手就能够得着的陈词滥调。如果不注意,你便心安理得了。但这样一来,故事会显得肤浅,因为你满足于唾手可得的答案,没有为了最好的想法而冥思苦想。

从人物到故事,从故事到人物

当你审视想法的时候,提问会帮助你找到更多的可能性。

在“一小时一千个想法”讨论课上,我们只知道对于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此时谈不上“真正拥有人物”。当我们给他一份照看宝宝的差事时,我们得到的是一个刻板印象:照看宝宝的人。

刻板印象不足以构建故事。但像“出了什么差错”这样的基本问题,可以帮助你让一个简单的想法发展为故事情景。

有时候正好相反。你大脑里有故事发生的场景或情境,却不知道人物是谁。那么,你可以这样问:谁在故事中遭受了最大的痛苦?此时,思考会聚焦于一个人物,他迫切需要改变现状。这样你就找到了故事的主人公。

实际上,最好这样问:在没有生命危险或伤害的情况下,谁在事件中遭受最大的痛苦?毕竟主人公如果一开始就死了或身受重创而丧失了行动力,那故事还关他什么事呢?

本章主要围绕着问题展开,不是吗?读者心里的问题:那又怎样?噢,是吗?呃……

作者构思时的问题:什么造成了这个局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是什么?各种因果问题。

还有让故事和人物产生更多可能性的问题:什么东西出了岔子?谁遭遇了最大的痛苦?

最后,以下两个方法可以萃取出关于人物或故事想法的最后一滴精华:

夸张。

反转。

现在,让我们去寻找更多的点子吧。 j+7WyLR/NHh3GXE21IdOLgfNgkBz6LFH/K9vbdfKOpTxpeTKk9PzAssb2w6nNGA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