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什么是人物

小说里的人物是人,活生生的人。

是的,我知道他们是你编造出来的。但读者希望人物看起来像真的人,完整的、活生生的、可信的、值得关心的人。他们希望像了解自己的朋友和家人那样了解人物,像了解自己一样了解人物。

不,远甚于此。读者希望读完故事以后,自己对人物的了解,能远甚于在生活中对他人的了解。这也是虚构的目的所在,即超越日常生活,对人性进行深刻的揭露。

我们先了解一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相互了解,然后再看看这如何体现在虚构作品中。

人物是其所作所为

派对上,你看见一个人,洒了饮料、大声喧哗、言语粗鲁无礼,这些行为让你对他产生看法。

如果你把内心的秘密与苦楚向朋友倾诉,不到几小时,另外三个人就知道了你的秘密,凭这些,你就知道这个朋友的为人。

我们看见人物做了什么,他们就是什么人。

这是最强有力、最无法抗拒的人物塑造方式。从电影《夺宝奇兵》(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的开头,我们能了解印第安纳·琼斯(Indiana Jones)的什么呢?不善言辞、一脸苦笑的他,从地下古寺里偷走了一件宝物。在生命受到威胁、千钧一发之际,他想到办法逃生。巨石向他冲来,他像疯了似地逃跑,而不是待在原地不知所措。这不需要任何解释。电影仅仅开始了10分钟,我们就了解到琼斯善于思考、足智多谋、贪婪、聪明、勇敢、热情。我们还知道,他有点幽默,不太把自己当回事,求生意志极强。不需要任何人讲明,我们已经看到了。

这也是塑造人物最简易的方法。如果人物偷了东西,他就是个小偷。如果人物抓到女友偷情时,对女友大打出手,说明他倾向使用暴力。如果人物接了个电话之后去给三年级的学生上课,我们推断出他是个代课老师。如果人物跟不同的人说完全相反的话,我们推断出,他要么在撒谎,要么是虚伪的人。

很简单,但也很表面。在某些故事里,对某些人物来说,这就够了。不过在大多数故事里,就像在生活里一样,光看到某人做了什么并不足以使你真正了解他。

动机

如果你了解到,那个在派对上洒了饮料、大声喧哗、言语粗鲁的人,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想要刻意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样人们就不会去留意房间里正在发生的事情,你还会像原来那样判断他吗?如果你了解到,他在派对开始前几分钟,被女主人深深地伤害了,他只是为了报复,你还会像原来那样判断他吗?你很可能依然不认同他的做法,但却不一定会把他看作一个无知的莽汉。

那位泄密的朋友,如果你发现他泄密是因为他以为你遇到麻烦了,把事情告诉别人是希望你得到更多的帮助,你会改变原来对他的评价吗?而如果你是个名人,这个朋友有时把你的事情说出去,为的是让别人认为他与名人交往,你对他的看法又会很不一样。

那对初次见面就互相挑逗、抚摸的男女,如果你了解到女人是一个寂寞、自卑的公务员,而男人是个充满魅力的、为把女人弄上床而不择手段的花花公子,这会让你得出一种判断;而如果你知道这个男的刚刚被妻子抛弃,女的刚刚从一段失败的关系中振作起来,这又会让你得出另一种判断。同样的行为,如果你了解到这对男女表面上在调情而实际是在交流政治机密,你又会得出第三种判断。

如果一个人想做某事而不成呢?一个人用枪瞄准官员,扣动扳机,子弹却没有射出;另一个人跳到池子里想拉起那个溺水的人,但后者太重了。两人都没有做成想做的事,但大家都看得出来,前者是个杀手,后者是个救人的英雄。

动机可以给人物行为赋予道德价值。一个人物的所作所为,无论是卑劣的还是高尚的,在道德评判上都不是绝对的:表面上的谋杀可能是出于自卫、疯狂或幻觉;表面上的一个吻可能是背叛、伪装或讽刺。

在生活中,我们从来无法理解其他人的行为动机。但在小说里,我们可以帮助读者确定和厘清人物动机。这也是人们读小说的原因: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动机。

的确,人物就是其所作所为,但更重要的是,人物就是其想要做什么。

过去

了解一个人的过去会改变我们对他的理解。如果在饭桌上你认识了一个人,你对此人的了解就停留在他在饭桌上的言行举止。

但如果在见面前,有人告诉你此人曾经做了七年的战俘,后来逃狱,最近才穿越了三百英里的敌军控制区,安全抵达,你会怎么想?

如果有人告诉你此人就是恶意收购者,他就是导致你很多朋友失业的罪魁祸首,你又会怎么看他?

如果在就餐过程中,你和他交谈,了解到他刚从失去妻儿的痛苦中缓过劲儿来,你又会怎么想?

如果他告诉你,他是当地一份报纸的评论员,然后你意识到他很可能就是那个把你的新书贬得一文不值的人呢?

这些关于他过去的零碎信息,难道没有让你对他产生不同的看法吗?

人物曾经做过的事情、曾经有过的遭遇决定他们现在的样子。我们就是这样构建自我形象的。我们每个人都把过去发生的故事储存在记忆中。有些事情我们想要忽略不计——噢,是的,我确实做过这样的事,但那时我还那么小;而有些事会一直萦绕心头。我们的过去,无论记忆怎样改写,都定义了我们是谁。当你虚构一个人物的时候,把人物过去的经历讲述出来,也会帮助读者了解这个人物的特点。

名声

当你认识一位新朋友的时候,对方说:“噢,是你啊,我听说你好久了。”你会不会感觉怪怪的?这让人觉得有人在背后议论你,这种背后的议论,可能有很多是很难听的。

你是有名声的。如果有足够多的人在议论你,那么,你就是名人了。但是即便只是在邻居之间、同事之间、亲戚之间,他们所讲的故事,也塑造了别人眼中的你。

我们一直都在构建或者毁坏别人的声誉。有时候是通过正式方式,比如写推荐信或员工评价书;但更多的时候,是通过非正式方式。别人在背后议论人的时候,我们说那是“闲话八卦”;我们自己在背后议论人的时候,则称之为“聊天对话”。

可怜的琼斯太太被送到疗养院去了,这不是很糟糕吗?想想她照顾儿子那么多年,他却那样对她!

你有没有听说,比尔暗示乔贝兹,想要和她约会呢?这不是浪费时间吗?她那么冷淡,瞧她那样子,很可能连洗澡都穿着衣服,喝姜汁汽水都要掺水,兴奋得起来吗?

别想着要杰夫出钱了。他就是个吝啬鬼,我听说唐娜丈夫去世的时候,他连帮忙买束花都不愿意。

有很多人,你可能没见过面,却“知道”很多关于他们的事情,都是听说的。在小说里,也一样。往往是通过其他人物之口,读者对尚未出场的人物形成态度和看法。当人物真正出场的时候,读者觉得已经认识他了,他们能预测这个人物会做什么。

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你可以选择让人物符合读者预期,也可以选择让人物出乎意料。如果是后者,你一定要让读者明白,为何人物之前的名声和实际是那么不相符。可能,人物就是个骗子,故意给自己塑造光辉形象;可能,他就是八卦闲话的无辜受害者,自己善意的行为被妖魔化了;可能,他犯了一个大错,大家无法原谅他。无论他的声誉符不符合事实,我们都要考虑人物的声誉。因为人物的身份,部分就来源于别人眼中的形象。

刻板印象

一看到陌生人,我们就会按照以往的习惯对其进行归类。同时在潜意识中,把对方和自己进行比较。对方是男性还是女性?年纪大还是年纪小?身材呢?是不是同族人?是不是本国人?比我富还是比我穷?他和我做一样的工作吗?他是不是从事我尊敬的工作?还是从事我不屑一顾的工作?

一旦把对方归入某一类人,我们就会把关于这个人群的所有看法都贴在他身上。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先入之见”或“刻板印象”,而且这很可能会导致尴尬的错误判断、莫须有的恐惧以及恶毒的不公正。我们都希望自己不要这样把人分类,希望自己可以不看人的肤色,不看性别。在社会里,大多数人都认为,按照刻板印象来对待人是非常不文明的,也希望避免这样判断人。但大脑就是这样运作的,我们阻止不了。

这是我们的基因决定的。大猩猩和狒狒以及其他灵长类动物,也是这样。在野外,一只雄性大猩猩遇到另一个同类,它立刻就会判断对方来自的族群、性别、年龄、大小和力量。从这个判断中,大猩猩要决定怎么对待这个陌生者,是攻击、逃跑、求偶、分享食物、帮它梳理毛发,还是不理它?

人类和猩猩的区别就在于,我们会尽量不按照这个最初判断来行事。但我们一定会做出某种判断,无论我们喜不喜欢,它就在无意识的层面发生了,就像呼吸、眨眼和吞咽口水一样。当我们想起来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这个判断过程,但大多数时候,判断就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

陌生人和我们越相像,我们觉得越安全,但同时,也感到越无趣;陌生人和我们差异越大,我们觉得越不安,同时也感到越有趣。

陌生感常常既有吸引力也产生排斥感。猩猩也会经历类似的矛盾。刚开始,陌生者是可怕的,但若没有直接进攻,猩猩便会拉近和它的距离,进行观察。最后,因为陌生者没有伤害谁,猩猩的好奇心战胜恐惧,向对方靠近。

在小说里,读者眼中的人物也是这样。一个熟悉且并不令人吃惊的人物看起来让人觉得舒服、可信,但却没什么趣味。而一个陌生、奇怪的人物,让读者感到有点好奇,又有点恐惧。我们被吸引到故事世界中,想要了解更多,解开悬念。这种张力来自最开始的不安、对对方行为的捉摸不透、对自己是否处于危险的不确定性。

读者像大猩猩判断同类那样判断人物。如果陌生人突然动了一下,我们就往后跳几步,然后转过身再观察。如果陌生人专注地做自己的事情,对我们视而不见,我们就会靠近一点,看看他在做什么,想要理解他。

人物如果符合某个刻板印象,就是我们熟悉的类型。我们自认为了解这类人,因而没什么兴趣去进一步了解他。

人物如果不符合某个刻板印象,就有趣了。因为总是出乎意料,这个人物引起我们的好奇,让我们想要进一步探索。

作为讲故事的人,我们无法阻止读者的刻板印象。但我们其实需要依赖刻板印象。我们知道自己生活的文化环境中有哪些刻板印象,而且这些印象无法避免。在呈现一个人物形象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刻板印象,让读者以为自己了解人物。

老头儿身上穿的西装,十年前还新的时候应该还是上等货,或者套在身材足够魁梧的人身上,也是好看的。可是在这个家伙身上,拖得那么长,松松垮垮的,脚踝处耷拉下来,裤脚一路磨着地;袖子把他的手和酒瓶颈都挡住了。

* * *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她听到身后有人在胡言乱语、嘻嘻哈哈,因为贫民窟爆破机 (ghetto-blaster)发出高分贝的说唱,他们在那大呼小叫。他们只是夜晚在外面游荡的小混混吧?外面的空气终于凉快了一点,稍微能让人忍受了,所以他们才出来晃荡的吧?有个人从她身边经过,撞了她一下。就是那个嘻嘻哈哈的人吗?那个手里拿着贫民窟爆破机的人,看着她走近时,咧开嘴笑了起来。她用力握了握手臂下的包,眼睛盯着前方看。她想,如果我不看他们,他们就不会注意到我。

以上关于老人和街上小混混的描述,都借助了“刻板印象”。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个老人是个酒鬼;而如果你是个美国白人,即使作者什么也没说,你也很可能会把街上的小混混想象成是黑人。文字里有足够的暗示,在现代美国白人的头脑中唤起他们的刻板印象,比如“胡言乱语”“贫民窟爆破机”以及城市的背景等,这些形象来自各种电影、电视节目、新闻报道,让种族刻板印象深入人心。

对作家来说,刻板印象是很有用甚至是很重要的工具,我将会在其他地方对此进行详细讨论。你现在要记住的是,你也可以利用刻板印象达到反面效果。比如说,上面描述老人的段落紧接下来是这样写的:

“嘿,老头子,你瘦了。”皮特说。

“不是癌症,是治疗折磨人啊。”老头回答,“很高兴你来了。你上楼来帮我一起干掉这瓶沙布利葡萄酒吧。”

这段对话几乎颠覆了刚刚我们对他的判断,不是吗?这也是刻板印象的力量——它们让读者产生预期,有了预期,就能让他们出乎意料了。利用刻板印象,无论是顺着它还是利用它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作者都必须知道有什么刻板印象可供利用。

记住,并不是每个人的刻板印象都一样,但若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一些规律的。

与工作有关的刻板印象:管道工一般就是处理管道的;医生给病人检查身体时会戴上听诊器;理发师工作时会唠唠叨叨地和客人闲聊;新闻报道员出镜前会仔细打扮。

与性别有关的刻板印象:成年女性的胸部和臀部比成年男性大;成年男性和女性比起来,脸部的毛发更茂盛,身高更高,头发更乱。异性间通常通过性吸引力来判断对方。

与年龄有关的刻板印象:跟年轻人比起来,年龄大的人身体虚弱,听力视力衰退,记忆力下降,前言不搭后语;而小孩子更容易紧张,说尴尬的话,走神,误解或不听指挥。

与家庭角色有关的刻板印象:父母教育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兄弟姐妹之间容易争吵;青春期小孩叛逆易怒。

与种族或外表有关的刻板印象:黑人通常是黑皮肤、厚嘴唇、宽鼻子,在美国黑人常常遭遇种族歧视,黑人贫困率更高;亚洲人常常有黑色直发;红头发的人种常常有雀斑,害羞或生气时满脸通红;美国印第安的纳瓦霍人和霍皮人成年后一般体重较重。

与种族和地区有关的刻板印象:意大利人在说话时手部动作很多;美籍亚裔人在数理科目有很明显的优势;在美国,北方人眼中的南方人说话慢吞吞的,南方人眼中的北方人说话叽里咕噜太快,西方人讲话带鼻音;外国人说英语都带口音。

随着人们的需求、恐惧及其他态度的改变,上面列举出来的刻板印象也会有例外。不变的是人们对他人身份的判断,都是根据刻板印象。无论这些刻板印象是什么,人们都会有意无意地用它们来为故事塑造人物。

但是,就像在生活中一样,我们如果可以通过别的途径深入了解人物,这些刻板印象就显得不重要了。

关系网

在成长过程中,妈妈曾经告诉我,你如果没见过一个人怎么对待他的姐妹,就永远无法了解他的为人。表面上,这句话是告诫男孩子要好好对待自己的姐妹。但更深层的意思是,我们在不同的关系中展现出不同的自我。

孩子在十几岁时的体验最明显,那时他们和朋友交往开始呈现不一样的人格特点。比如一个被朋友们称作“Rain”的酷女孩,宁死也不会让朋友看见自己在家的样子:妈妈叫她“Lorraine”,责备她的房间乱糟糟,妹妹还和自己玩洋娃娃。跟朋友在一起的她,与跟家人在一起的她,是两个人。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在工作中、打电话时、带小孩时、与伴侣单独相处时,我们都是不一样的自己。如果我们刻意欺瞒别人,把自己塑造成完全不同的样子,这叫作虚伪。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无意虚伪。在每一段不同的关系里,我们度过不同的旧时光,开着不同的玩笑,体验着不一样的生命。行为的动机不一样,我们做的事情不一样。

我们的“自我”,其实是一个网络,不同的线索把我们与不同的人联系起来,这些人物关系也在不断改变。如果一段关系足够亲密,我们会从当中得到成长;若一段关系断裂或淡去,在这段关系中的那个自我就停留在原地,不再改变。同学聚会时,见到毕业后再没见过的朋友,我们很可能会用在学校时的相处模式相处。

你因为常常接触某人而自以为了解他,但是那个在工作上沉默寡言的人,在保龄球场上可能会吵吵闹闹;那个看上去像个铁汉子的哥们儿,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或许变得相当温柔;在你面前的彬彬有礼的乖女儿/乖儿子,和朋友们一起的时候,可能会像卡车司机那样说脏话(注意这里的刻板印象)。

在小说中,把人物从一个场景搬到另一个场景,他们性格中的不同侧面就会得到彰显。这是小说创作中一个非常有效且能取得惊人效果的技巧。人物自己可能也会为此大吃一惊。

习惯与规律

习惯与规律当然是人物性格的一部分,尤其是当这些习惯让人抓狂的时候:

他总是用手指头敲桌子。

他总是从别人还没看的报纸中剪下一个个故事,把这些纸片乱放,还老说要把它们整理到文件夹里。

厕纸用完了之后他从来不换新的。

回家路上他总会在报刊亭前逗留15分钟,决定要不要买本杂志。

看到你做到一半的字谜,他会用钢笔把错误的答案填满空格,因为他接受不了空格。

他坚持要在餐厅里大声做餐前祷告。

有些习惯不一定是很烦人的,却可以让你了解一个人:

他无论去哪儿都要带着一把梅西辣椒喷雾枪。

每次泊车他都会把车停在两个车位的区分线上,确保不会被其他车的车门剐到。

他总是在周二晚上把垃圾带出去。

每次用完碗或杯子之后,他会立刻洗干净。

每次写支票时,他都会在数额后面画三条线。

上面这些习惯都显露一个人的信息。你或许无法了解习惯是为何、如何形成的,但你会依赖这种做事风格。习惯就是人个性的一部分。

在人物塑造上也是一样的。习惯不但让人物显得更为真实,同时也赋予了故事的可能性。比如说,一个人习惯的改变可以展示他生命中重要的变化;其他人物可能会利用某人的习惯性动作;对某个习惯的厌恶或好奇很可能产生有趣的人物关系。

天赋与能力

你能做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看起来很普通也很无趣的人,如果能弹钢琴、画画、扣篮或出色地完成销售展示,我们会改变对他的看法。如果一个人有过人的天赋,这个天赋就成为他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那些不了解他的人更是如此。

一个虚构的人物若有过人的天赋,读者的情绪就会被调动起来。某些奇幻、科幻故事全靠主人公拥有某些特异功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但并不需要极端的天赋才能成就人物的个性。超人一跃便腾空跨过高楼。但在罗伯特·帕克(Robert B.Parker) 的《斯宾塞系列》( Spencer Series )小说中,主人公不缺乏可信度,他的拳头确实厉害。我们看到他为了在拳击上保持最好的状态,非常努力;我们也从来不会对这个中年的波士顿前警察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读完了帕克的斯宾塞系列小说,我觉得自己对主人公有很深的认识。每次想到他,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战斗力。

品位与偏好

斯宾塞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他喜欢引用诗歌。当你知道斯宾塞喜欢文学,你才算了解他。正如只有当你知道尼洛·伍尔夫(Nero Wolfe)是个美食家,且每天下午都要花几个小时摆弄自己的兰花时,你才算了解雷特斯·史陶德(Rex Stout) 笔下的大侦探。

尼洛·伍尔夫对自己的爱好近乎着迷,爱好几乎就是他个性的全部。而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我们的喜好只是个性的一部分。如果你也恰好喜欢伍迪·艾伦(Woody Allen)的电影,能说出以下这段话的人,定会让你觉得遇到了知音:“我走过笼罩着死亡阴影的山谷,不,我飞奔过死亡阴影笼罩下的山谷。”你立刻反应过来:“这是《爱与死》( Love and Death )。”接着你们俩聊起了最喜欢的桥段和对白。

一个人的喜好不能决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如说,如果我告诉你我最喜欢的现代戏剧是《灵欲春宵》( 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最喜欢的电影是《远离尘嚣》( Far From the Maddening Crowd )和《冬狮》( The Lion in Winter ),这能让你了解我多少呢?有些人的喜好可能和你一模一样,却不是同路人,你甚至连让他照顾一下小孩都不放心。

但人都有自己的偏好,虚构的人物也一样。这些口味不仅让读者觉得人物更真实可信,同时也赋予了故事可能性。

在细微的层面上,如果人物喜欢酒的话,晚饭时就有了一些谈资;可以偶尔表现出一丝轻浮,或许是那种排斥他人的轻浮;也有理由鄙视其他人没文化、没品位。一个人物的喜好甚至会让他充满魅力,比如达格伍德·巴姆斯特德(Dagwood Bumstead)半夜的零食——巨型三明治。

在更重要的层面上,如果人物喜欢滑雪,那么就有理由冬天让他上山;让他在山坡上遇到一些朋友,这些朋友在故事里可能会给他打电话、拜访他;让他滑着滑雪板溜出某人的视线,读者对此深信不疑。滑雪就是他的一部分,滑着滑雪板溜走,这对他来说再正常不过了。

外貌

把外貌放在最后讲不是偶然为之的。外貌当然是人物个性重要的部分。身体上的残缺会颠覆一个人原有的生活。外表上的小缺陷,比如瘦弱、肥胖、丑陋等,会极大影响人的自我感觉和别人对待他的方式。

作家必须非常了解人物的这些细节。一个有关节炎、腿里钉着钢板或患有鼻窦炎的人,在行动上肯定和身体没问题的人不一样;患有慢性疾病,或长得特别强壮、特别貌美,这些特征都能在故事中影响人物的行为和人际关系。

我把外貌放在最后并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因为有太多的作家,尤其是新手作家,误以为描述外貌就是在塑造人物。一个女人站在镜子前,纤细的手握着梳子,在她长长的棕发上划过,镜中是一双闪亮的棕色眼睛。他们以为这就完成了人物塑造。我之所以把外貌放在最后,就是要表明,外貌描写只是众多塑造人物的方法之一。

发色、肤色、眼睛颜色、手指长短、胸部大小、体毛多少等,除非它们能体现人物的特点,不然描写不宜过于琐碎。如果读者了解人物的行动、动机、过去、名声、人际关系、习惯、能力和爱好,那么他们常常能读完整个故事,即使对人物眼睛的颜色一无所知,他们也会觉得人物像自己的朋友一样。

记住,在这些描写人物的方法中,最有力、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前三个:人物在故事里采取了什么行动,动机是什么,他曾经经历过什么。 pzwHVAlU2z+Pel0VAHAM0VBT41KmPj5CU75TCPINh1IhgbWkzCfGg0FFeaDWPSq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