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道无形,称器有名”

同宋钘一样,尹文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他将“道”看作名辩理论的最高范畴,区分了抽象的范畴“道”与具体概念“名”,同时还认为至上的“道”是治理国家的最重要的方法。

尹文认为,“大道无形,称器有名”(《尹文子·大道上》)。至上的“道”是万物遵循的根本规律,所以作为表述这个规律的范畴“道”,与表述具体事物的“名”是不同的。从本质上说,“道”是形而上的,“名”则是表述形而下的具体器物的。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系辞上传》)的道理。形而上的“道”是无形的,所以不可用“名”来表述;形而下的器物则有具体的形体,所以可以用“名”来加以表述。“大道不称,众有必名,生于不称,则群形自得其方圆。名生于方圆,则众名得其所称也。”(《尹文子·大道上》)“道”是万事万物得以产生的总根源,又是万事万物的总规律,所以“道”这个范畴并不是有形的器物所产生的,也不能用来表述具体的器物。万物则生于无形的“道”,它们各具其形象,各具其特有的形体,由此也就产生了各自的名称。从上述尹文关于道、形、名三者相互关系的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形名理论与宋钘的一样,不但将“道”作为本体论基础,而且也贯彻了以物为法的基本原则。

尹文不仅将“道”视为名辩理论的最高范畴,还进一步将它看作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则。他说:“大道治者,则名、法、儒、墨自废;以名、法、儒、墨治者,则不得离道。”(《尹文子·大道上》)尹文虽属名家,但其整个学说是建立在“道”这个本体论基础之上的,可见他与宋钘一样,深受道家思想影响。所以在他看来,名、法、儒、墨等诸家思想均缺乏“道”这个本体论基础,都没有认识到“道”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则,所以它们都不足以用来治理国家。如果要用它们来治理国家的话,也不得离开、更不能违背“道”的根本法则。

由尹文的这种说法来看,似乎他将道家思想抬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道家信徒,因而有人据此认为尹文是道家人物,而非名家人物。其实,尹文和宋钘对“道”的理解与道家是不同的,二者有着本质的差异,这一点,我们已在论述宋钘思想时多次说过。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尹文所说的“道”与老子那种神秘的、精神性的“道”有着本质的差别。他说的“道”,是作为万物基本规律和法则的道;他强调治理国家要遵循“道”,就是要遵循客观的法则。另外,老子的道论在本质上是“无名论”,尹文则在“道”的基础上建立起了自己完整的“形名论”,这与老子以及整个道家的思想是有原则差异的。所以,不能仅凭尹文强调“道”的作用,就将其划入道家的范畴,否认其名家的特质。

尹文同宋钘一样,其学说综合了道、儒、墨、法等诸家思想,所以他的名辩理论既汲取了道家关于“道”的学说、墨家“取实予名”的思想,又汲取了儒家的“正名”思想以及法家“法、术、势”的理论。但尹文名辩思想的实质,就是要通过名实之辩,达到治理国家这一根本目的,而这正是名家学说的本质之所在。不过,尹文上述思想,更体现出了其名家学派中人文主义一派的基本特征。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尹文强调了“道”的重要,就说他是道家,也不能因为他强调了“以形定名”,而这与墨家“取实予名”的观点相一致,就说他是墨家,如此等等。 aEKQJIrOz41AgxIYx0b4XLl0kBWLYN+BpgVOk8/lEuHMSuucPiqv2hZf+Ha8igg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