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节
物流的概念及分类

一、物流的概念

物流(Logistics)是指以最低的成本,按照顾客的要求,将物质资料从供应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以创造物质资料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以及形质效用,具体包括运输、存货管理、装卸搬运、配送、包装加工、信息管理等构成要素。

这一定义,突出了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具有鲜明的顾客导向。满足顾客需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物流活动也不例外。物流网络的设计、物流作业的实施、物流组织的建立、物流信息系统的优化等都必须围绕顾客需求这一核心展开。

第二,强调在物流费用和顾客服务水平之间求得平衡。在物流活动中,存在物流费用与顾客服务水平的替代关系,即追求一方,必须以舍弃另一方为代价。对顾客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必须增加相应的物流费用;而要降低物流费用,则必须以顾客物流服务水平的下降为代价。因此,物流活动的优化,要求在物流费用和顾客服务水平之间求得有效的平衡。

第三,物流属于一个全过程的活动。物流活动不仅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顾客消费的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而且包括产品的回收物流、废弃物流。

第四,物流活动由一系列的要素构成。物流活动不仅是对运输、存货管理、装卸搬运、配送、包装加工、信息管理等要素的简单集合,而且是对这些要素的整体设计和一体化管理,实现物流诸要素的整体最优。以存货费用和运输费用为例,在图1-1中,企业每一单位原材料年存货费用随着订货批量的增加而增加,每一单位原材料年运输费用则随着订货批量的增加而减少,最优订货批量是每一单位原材料年存货费用与年运输费用之和最小的订货批量,即由总费用曲线的最低点决定。

第五,强调了物流服务的基本功能,即空间效用、时间效用以及形质效用。其中,空间效用是指通过改变物质资料的场所而创造的价值,有助于解决集中生产与分散需求的矛盾、分散生产与集中需求的矛盾;时间效用是指通过加快物质资料的转移速度或者延长物质资料的保管时间而创造的价值,有助于解决季节生产与常年消费的矛盾、常年生产与季节消费的矛盾;形质效用则是指通过物流过程中的包装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

图1-1 最优订货批量的确定

二、物流概念的沿革

“Physical Distribution”(PD)是“物流”的英文名称,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Physical Distribution”又被译成“实物分配”,是指将生产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向顾客转移的过程。美国营销专家弗莱德·E.克拉克(Fred E.Clark)在他所著的《市场营销的原则》一书中,将物流纳入对企业日常经营行为的研究之中。

中文的“物流”一词最初引自日本人对PD的翻译。1956年,日本一个由专家学者组成的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在美国各地进行了实地考察,首次接触物流这一新鲜事物,PD的概念从美国引入日本。当时,人们直接使用英文原词,在后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Physical Distribution”一直没有被译成日语,只是用缩写的PD表示其含义。直到1964年,日本人才将它翻译成“物的流通”。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著名学者平原直将之改为“物流”。1979年,我国代表团赴日本参加国际物流会议,“物流”一词从日本引入我国,首先在我国的物资流通领域中被采用。

目前,我国所指的物流是指英文的“Logistics”,直译为“后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中广泛使用“Logistics”一词,指军队为维持战争的进行所需物资的后勤保障系统。“Logistics”的概念后来被引入工商业部门,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的流通,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零部件等的储运,产成品分配以及废旧物品回收与废弃等。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前,物流研究的对象主要是PD,即与产成品销售有关的物流活动。这种狭义的物流概念忽视了与生产有关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物流,忽视了物流对生产和销售的能动作用。到1984年,于1963年成立的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正式将物流的概念由“Physical Distribution”改为“Logistics”;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名称由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NCPDM)变更为The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其理由是PD的领域较狭窄,“Logistics”的概念则较宽泛、完整。

20 世纪 90 年代初,“Logistics”的概念直接从欧美传到我国,但仍沿用以前的译法。2001年4月正式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 2001)将“物流”的概念确定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三、商流和物流的关系

所谓商流,是指商品的买卖过程,即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过程。商流和物流都是流通的组成部分。在简单的商品交易中,商流和物流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开展一次商品交易,商品便转手一次,商品实体便发生一次转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商流是物流的先导,物流是商流的物质基础,二者密切配合,共同促成商品流通过程的实现。

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商流和物流分离的现象,表现为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过程与商品实体的转移路线并非完全一致。之所以出现这种分离,主要原因在于这样做可以减少物流费用,提高物流效率。例如,某种产品的地方总代理与某一特许连锁店签订了供货协议,连锁店总部逐日汇总各门店的订单,向该地方总代理统一订货,由该代理商分别向各门店配送,而不是由该代理商先向连锁店的配送中心送货,再由连锁店的配送中心分别向各门店配送,有效地避免了迂回运输、二次配送的现象,大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节约了物流费用。

商流与物流分离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以下一些情形:

(1)有商流而无物流,如产权交易。

(2)有物流而无商流,如企业的内部物流。

(3)有商流和输入物流(即采购物流)而无输出物流(即销售物流),如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一些服务企业。

(4)有商流也有物流,但时间上不同步。如在赊销中,转移的是商品实体,而不是商品的所有权,只有在买方向卖方结算货款之后,才发生所有权的转移。赊销表现为物流在先,商流在后。

(5)有商流也有物流,但流转路径不同。如第三方物流的出现,使得在商品的买卖双方之间出现了专门的物流服务企业,导致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当然,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商品的标准化、合同的标准化、完善的信息系统等。

四、物流的类型

按照其所涉及的领域及发挥的作用进行分类,物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采购物流

生产企业购入原材料、零部件以及流通企业购入产成品的物流过程称为采购物流。对于生产企业而言,原材料及零部件的购入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具有最重要的地位,而其中的直接运输费用又占相当大的比例,采购物流合理化为企业创造的效益十分可观。

(二)生产物流

从原材料、零部件购进入库起,直到产成品发送出去为止,物质资料在生产企业内的整个物流过程称为生产物流。生产物流的合理化直接影响生产的效率。准时制(Just InTime,JIT)生产是高效率生产物流的集中表现。

(三)销售物流

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产成品的物流过程称为销售物流。销售物流的效率直接影响着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及产成品的最终市场销售价格。

(四)回收物流

生产、流通、消费活动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如具有再利用的价值,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加工、拣选、分解、净化等,使其成为有用的资源或转化为能源而重新投入生产或生活循环系统的物流过程称为回收物流。

(五)废弃物流

对于生产、流通、消费活动中所产生的不能再加以利用的废弃物,如果不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对这些废弃物的处理过程,称为废弃物流。 YYqsARcs4A73YdW7G5CBxLUfLWviX+kdh93lQHHZL4nE8eRD0ca1LgvOcd5kDxn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