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景观常用尺度规范 |
尺度问题对于快题设计的初学者而言,是最难解决的问题。然而,关于尺度问题,除了对不同尺度的方案进行对比做一定的了解与尝试之外,初学者首先需要掌握景观常用的各类尺度规范,从基础入手,扫清对景观设计中尺度把握的盲点。
1)植物
植物的尺度大小是决定快题设计方案尺度的关键要素之一。在平面图表达中,植物的尺度大小主要体现在冠幅的大小上。在剖面图中,植物的高度则是决定其尺度大小的主要因素。因此,了解各类植物在快题设计表达中的常用尺寸非常重要(表2.1)。
表2.1 植物尺度控制表
2)道路
道路的尺度大小是除植物之外控制设计方案尺度的另一关键要素。在景观快题设计中,公园内道路的尺度常以机动车的尺寸为基础,在保证基本的消防车道宽度的条件下进行设计。不同尺度的公园,其道路设计尺度的范围大小也有所差异(表2.2)。
在具体的设计中,可适当调节主路、支路及小路的相对宽度,突出道路的等级与层次。基址在2~10hm 2 范围内的,主园路一般为4m,次园路为2.5m,游园小路为1.5m。
表2.2 道路尺度控制表
注:出自《公园设计规范》CJJ 48—1992
3)建筑物与构筑物
园林建筑按传统形式可分为亭、廊、台、轩、榭、舫、厅堂、楼阁等十余种,在现代园林中,亭、廊这两种形式最为常见。对于亭、廊的设计规范较多,常用的尺度为:
①亭:高2.40~3.00m,宽2.40~3.60m,立柱间距在3.00m左右。
②廊:高2.20~2.50m,宽1.80~2.50m。
③棚架:高2.20~2.50m,宽2.50~4.00m,长5.00~10.00m,立柱间距2.40~2.70m。
④柱廊:纵列间距4~6m,横列间距6~8m,立柱间距2.40~2.70m。
⑤墙柱间距:3~6m(一般为300mm的倍数)。
⑥栏杆:净空不大于0.11m,临水或凌空安全栏杆高度为1.05m,6层以上建筑栏杆高1.1m。矮栏杆:高0.3~0.4m。
高栏杆:高0.8~0.9m。
防护栏杆:高1.0~1.2m。
⑦室外座椅:
普通座面:高0.38~0.40m,宽0.40~0.45m。
靠背倾角:100°~110°为宜,靠背宽0.35~0.65m。
单人椅长度:0.60m左右。
双人椅长度:1.20m左右。
三人椅长度:1.80m左右。
⑧室外四人桌:高0.65~0.7m,宽0.7~0.8m。
⑨道路车档隔断:高0.70m,宽0.60m。
路缘石:高0.10~0.15m。
⑩水篦格栅:宽0.25~0.30m。
4)地形设计
景观设计中叠山理水处处可寻,掌握叠山理水的要法尤为重要。地形的形状、大小、远近、高低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效果,可以通过设计经营来丰富景观空间。学习地形设计时,首先需要了解不同尺度的地形所营造的不同景观空间效果。
不同体量土山所营造的空间类型如图2.1所示。
图2.1 不同体量土山营造的空间类型
0.3~0.5m的土山,形成开敞的包围形态,有一点隔离性,但其划分空间的效果、体量基本感觉不到;1.5~2.0m的土山,形成具有体量感、围合感,但基本无压抑感的空间形态;2.0m以上的土山,形成具有体量感、围合感、限定感强的空间形态,需根据空间的功能、景色、氛围意境来控制 D/H 的数值( D 代表土山的直径 ,H 代表土山的高)。
5)水体设计
水体作为景观设计中的五大造园要素之一,在进行设计时,除了要掌握理水要旨,遵循古典园林中“藏源收尾、开合有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设计要法外,了解水体设计的相关规范也非常关键。主要体现在水深的控制上,一般在进行竖向设计标注时,水面也需标注。
硬底人工水体近岸附近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不在规范范围内)面底坡度宜缓,控制在1/3~1/5,否则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m范围内,水深不得大于0.5m;儿童泳池水深以0.6~0.9m为宜,成人泳池水深1.2~2m为宜;养鱼的水体因鱼种类不同而异,一般池深0.8~1.0m,并需设置保证水质的措施;水生植物水体深度因不同植物而异,一般浮水植物(睡莲)水深要求0.5~2.0m,挺水植物(如荷花)水深要求1.0m左右;汀步设计,步距不宜大于0.5m。
1)停车场设计规范
① 停车场规划设计指标详见表2.3。
表2.3 游览场所停车位指标
注:一类游览场所——古典园林、风景名胜区;二类游览场所——一般性城市公园。
根据上述表格的参照系数可以计算出各类游览场所需配备的停车位数量:
在市区的景区: N = A ×0.80/100。
在郊区的景区: N = A ×0.12/100。
城市公园: N = A ×0.02/100。
注: N ——景区车位数; A ——景区占地面积。
2)机动车停车场出入口设计要点
①出入口应有良好的视野,在机动车停车场出入口处切勿将空间设计得过于隐蔽,干扰司机进出停车场的视线(图2.2)。
图2.2机动车停车场出入口视距范围
②停车场(库)出入口不宜设在主干道上,可在次干道或支路上开设。距城市主干道十字交叉路口应大于或等于70m,且应有单独的车行道;距城市次干道十字交叉路口应大于或等于50m;
距城市支路十字交叉路口应大于或等于30m。
③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
小于50个时,只有一个出入口,其出入口通道宽度宜为9~10m,且需设置边长为6m的回车场地;
大于5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出入口之间的净距须大于或等于10m,单个出入口的宽度须大于或等于7m;
大于50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3个,出入口之间的净距须大于10m,出入口的宽度不得小于7m。
④停车场内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得小于6m。
3)各类停车场尺寸设计规范
①各类停车场单位面积: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中,单位停车面积宜为25~30m 2 ;摩托车停车场中,单位停车位面积宜为2.5~2.7m 2 ;自行车停车场中,单位停车位面积宜为1.5~1.8m 2 。
注:其面积包含停车场中通道所占面积。
②各类停车场停车位尺寸:小型汽车停车位尺寸一般为2.5m×5.0m或3.0m×6.0m;公共汽车停车位尺寸一般为4m×12m;自行车停车带宽度:单排为2m,双排为3.2m,车辆横向间距为0.6m;过道宽度:单排为1.5m,双排为2.6m。
注:在快题设计中,自行车的单个停车位不需要清晰地表示出来,给定停车范围、总面积及出入口位置即可。
③各类车型最小转弯半径:小型汽车为6m,中型车为8~12m,消防车为9m(图2.3)
注:在进行回车场及道路转角的设计时,需考虑各类车型最小转弯半径的需要。
④地下停车场设计规范:停车数量100≤ N ≤500辆时,需设置2个出入口; N >500辆时,出入口不应少于3个;两个出入口之间间距应大于或等于15m;出入口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0m,双行7.0m,净高不小于2.5m;通车道坡道设计时,坡道长度的计算方式如图2.4所示;按地下停车场楼层净高不小于3.5m计算,通车道坡道总长应大于或等于16m;地下车库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红线应大于或等于7.5m,距出入口区域内2m处作视点的120°范围内至区域外7.5m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的障碍物,如图2.5所示。
图2.3 各类车型最小转弯半径 |
图2.4 地下车库入口坡道设计计算原理 |
图2.5 地下车库出入口视距范围
4)停车场表达形式分类
常见的停车场按停放方式主要分为三大类:单排停车场、双排停车场以及多排停车场,每种类型的停车场又有垂直和和倾斜两种形式。在快题设计中表现停车场时,不仅要注意根据尺寸规范进行表达,还要注意表达方式的正确性与规范化。出入口处应打破基址双线中的人行横道线,如图2.6~图2.15所示。
图2.6 有分隔岛的路边停车
图2.7 港湾式路边停车带
图2.8 双排式停车场表达形式
图2.9 多排式停车场表达形式(出入口分设)
图2.10 多排式停车场表达形式(出入口合一)
图2.11 不规则停车场表达形式一
图2.12 不规则停车场表达形式二
图2.13 不规则停车场表达形式三
图2.14 不规则停车场表
图2.15 不规则停车场表达形式五
注:单排式停车场可沿路边设置,可加设绿化分隔导;双排式停车场应注意回车场地的设置;多排式停车场,出入口可分设也可合二为一,具体数量根据停车场设计规范而定。
5)车道设计规范
①道路纵坡控制规范(以居住区道路为例)如表2.4所示。
表2.4 居住区道路纵坡控制坡度(%)
注: L 为坡长,摘自《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1993)(2002年版)。
在地形坡度较大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大于11%,坡长不大于80m,路面应有防滑措施。
道路横坡控制规范中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横向坡度为1.5%~2.5%,人行道横坡则为1.0%~2.0%。
②居住区道路宽度设计规范中规定,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小区级道路:路面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双车道: W =6.0~9.0m(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m,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m);单车道: W =3.5~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园路、人行道、坡道: W =1.20m。路牙要求:车行与人行道之间路牙地面高度在100~200mm之间。人行道与草坪之间宽度宜为0~120mm。 W 代表宽度。
③道路与建筑物间距关系设计规范如表2.5所示。
表2.5 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的最小距离(m)
注:摘自《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1993)(2002年版)。
④消防通道设计规范:消防通道的设计是进行公共环境设计安全考虑的关键,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尤为重要。《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4.3.1条规定 :高层建筑必须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以放宽为沿高层建筑两个长边设消防车道,其总长度不超过220m。对于沿街长不超过150m的建筑群则不需要设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消防通道宽度不小于4m,净高不小于4m;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其转弯半径不应小于10m,重型消防车则不应小于12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尽端式车行道长度超过35m就需要设置回车场,而且车行道长度不宜大于120m,且应设置不小于12m×12m的消防回车场;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回车场表现式样参考如图2.16所示。
图2.16 回车场表现形式(单位:m)
注: 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5.5m),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8~9m,最小转弯半径10m)。
6)楼梯、坡道及无障碍设计规范
楼梯、坡道设计规范对园路坡度范围、无障碍通路和残疾人专用停车位的设计都有一定的说明。
(1)园路坡度范围
《城市公园设计规范》中明确指出:城市公园的主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公园的支路和小路纵坡则宜小于18%;纵坡超过15%的路段,路面应做防滑处理;纵坡超过18%,宜按台阶、梯道设计;台阶踏步数不得少于2级,坡度大于58%的梯道应做防滑处理,并应设置护拦设施;山地公园的主园路纵坡应小于12%,超过12%应做防滑处理;主园路不宜设梯道,必须设梯道时,纵坡宜小于36%。
坡度计算公式:坡度=(高程差/水平距离)×100%。坡道设计规范:坡道最小净宽为1.5m,休息平台最小净则深为2m。
楼梯踏步设计规范关于踏步高度有以下规定:室内踏步高不大于0.15m,踏步宽不小于0.26m;室外踏步高0.12~0.16m,踏步宽0.30~0.35m;可坐踏步高0.20~0.35m,踏步宽0.40~0.60m;当台阶长度超过3m(即连续踏步数超过18级)时或需改变攀登方向的地方,应在中间设置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大于或等于1.20m。
(2)无障碍通道设计规范
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供残疾人使用的门厅、过厅及走道等,地面有高差时应设坡道。
坡道和两级台阶以上的两侧应设扶手,且坡道宽度不应小于0.90m,扶手高度应在0.68~0.85m之间。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形,不应设计成弧线形和螺旋形。按照地面的高差程度,坡道可分为单跑式、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休息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50m,在坡道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建筑入口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0m,室内走道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00m,室外道路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50m;建筑入口及室内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室外人行道路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6。
残疾人坡道坡度、最大高度及水平长度设计规范如表2.6所示。
表2.6 每段坡道的坡度、允许最大高度和水平长度规定
注:每段坡道的高度和水平长度超过本表规定时,应在坡道中间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20m;坡道转弯时应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50m。
自动升降平台占地面积小,适用于改建、改造困难的地段。升降平台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50m×1.00m,平台应设栏板或栏杆及轮椅进出口和启动按钮。
(3)残疾人专用停车位的设计
近年来实施的《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相关条例规定:停车场应该考虑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数量不应少于总停车位的2%(即有65个停车位就应当设置一个残疾人停车位)。残疾人车位必须比普通车位宽1.2m,以供轮椅停放,否则就会出现轮椅下不来车的情况。车位宽度应为普通车位宽度的1.6倍,即2.5m×1.6=4.0m,长度为5m。建筑物出入口最近地段和停车场(楼)出入口最方便的地段,应设残疾人的小汽车和三轮机动车专用的停车车位(一辆小汽车的停车位置可停放两辆三轮机动车)。专用停车车位的一侧,应留有宽度不小于1.20m的轮椅通道,轮椅通道应与人行通道衔接。停车车位的轮椅通道与人行通道的地面有高度差时,应设符合轮椅通行的坡道。在停车车位的地面上,应涂有停车线、轮椅通道线和轮椅标志,在停车车位的尽端宜设轮椅标志牌(图2.17)。
图2.17 残疾人专用停车位示意
7)各类运动场地设计规范(图2.18、图2.19)
图2.18 运动场地表达规范
图2.19 运动场地表达规范
各类球场的尺寸,篮球场为28m×15m,网球场为36.6m×18.3m(双打)/ 23.77m×10.98m(单打),羽毛球场为13.40m×6.10m(双打)/5.18m(单打);排球场为18m×9m,壁球场为13.72m×7.62m×6.1m(双打)/9.75m×6.4m×5.53m(单打),足球场为105m×68m。
关于400m跑道的设计规范,国际田联比赛的标准跑道有三种规格,半径分别为36m、36.5m及37.898m;一般分为八个跑道,中间设有标准足球场及两个半圆区内的铅球、跳高、跳远等项目。球场总面积为7140m 2 。
关于200m跑道的设计规范是长124m,宽43.5m,这是小学常用的跑道类型,便于学生运动。国际标准短泳池的尺寸是长25m,宽12.5m,水深1.4~2.0m;国际标准泳池为长50m,宽25m,水深1.4~2.0m。
在快题设计当中,常见的室外运动场地主要为篮球场、网球场与羽毛球场三种。首先,球场总是南北朝向的,并列球场之间间距最少为2m。除此之外,各类球场的尺寸规范也必须牢记于心。在进行设计时,需要依照球场设计的规范来进行表达。
1)观赏视距
观赏视距为观察者距离所观察物体的距离与物体自身高度的比值,即 D/H 。在场地设计中, D/ H =1、2、3为最广泛应用的数值。实验证明: D/H =1,即当处于45°仰角时,是观赏任何建筑细部的最佳位置,相当于视点距离建筑物等高的位置。 D/H =2,即当处于27°仰角时,视点距建筑物有建筑物2倍的距离,这时,既能观察到建筑的细部,又能感觉到对象的整体性,进则观察细部,退则观察整体,乃观察建筑的最佳观察点。 D/H =3,即当处于仰角18°时,视距相当于建筑物高度的3倍,能感觉到以周围建筑为背景的十分清楚的主体对象(图2.20)。
图2.20 观赏视距示意
人观赏景物的最佳水平视野范围在60°以内,观赏建筑的最短距离应等于建筑物的宽度,即相应的最佳视区是54°左右,大于54°便进入了细部审视区。
2)空间体验尺度
垂直界面对空间的划分与控制作用,与其高度及相对距离有很大的关系,因而在处理外部空间时,还要考虑建筑的高度( H )与围合空间的间距( D )之间的比例关系。
以人站在建筑围合空间的正中央为例: D/H 在1~2之间时空间最为紧凑,苏州园林中经常见到此类型空间; D/H =2时,中心垂直视角为45°,可观察到界面全貌,视线仍集中于界面细部,具有较好的封闭感; D/H =4时,中心垂直视角为27°,是观察完整界面的最佳位置,为空间封闭感的上限,故欲在广场和庭院营造围合感,其空间 D/H 不宜大于4。此点是界定围合与开敞的分界点; D/H >4时,两界面间相互间的影响已经很薄弱了,没有围合之感。
3)广场空间尺度设计
广场空间尺度可大致划分成近景、中景和远景。近景一般6m左右可看清花瓣,20~25m可看到人的面部表情。这一范围通常组织为近景,作为框景、导景,以增加广场景深层次。中景:为70~100m,可看清人体活动。一般为主景,要求能看清建筑全貌。远景:为150~200m,可看清建筑群体与大轮廓,作为背景起衬托作用。
作为人们休闲、活动的文化性广场,尺度是由其共享功能、视觉要求、心理因素和规划人数等综合因素决定的。其长、宽一般应控制在20~30m。在居住建筑或一般公共场地,尤其应该注意,忌大而空的广场设计。
4)其他尺度(表2.7)
表2.7 各类观赏尺度最适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