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开车到山景城的谷歌总部园区,你会看到很多人在对着石灰绿色的安卓雕像拍照。这里有大片的草坪,有闪闪发光的企业大厦,以红、黄、蓝色调为主。园区内有一个雕塑公园,到处是巨型玩具,这些塑料雕像分别代表了谷歌的安卓移动操作系统版本代号,所有的版本都是以甜点或糖果命名,这些卡通化的雕塑体型巨大,而且不好区分。那里还有一家礼品店,出售包括T恤和钢笔在内的各种商品,每天游客众多,人满为患。
此外,谷歌即将推出的另一个重大工程是位于查尔斯顿东部的总部大楼,由来自哥本哈根比贾克·英格尔斯集团(BIG)的设计师比贾克·英格尔斯(Bjarke Ingels)和伦敦赫斯维克工作室的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设计。这个建筑就像是度假胜地,里面有亭台楼阁,屋顶由弯曲的金属方块制成,嵌有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和“微笑的天窗”,这样各个空间都能接收到直接、间接或散射的自然光。
这些设计可以看作谷歌对理想世界构想的情绪板
。在高耸、透明的棚顶之下,园内阳光普照,随处可见自行车道、郁郁葱葱的花园、横跨溪流的木绳索桥、猫头鹰栖息地以及员工享受瑜伽课程的场地,这一切模糊了自然和建筑之间的界限。
脸书最近在门洛帕克市扩建的总部仿佛使人置身于迪士尼乐园,它和迪士尼一样幅员辽阔,也是游客经常光顾的地方。这座占地43万平方英尺的办公场所由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设计。他说自己这次的设计意在促进合作,而不是“将建筑强加于公司开放和透明的文化之上”。这座由金属、混凝土和玻璃组合而成的建筑从设计到建成仅用时三年,可容纳约2800名员工,这就是人们熟知的MPK20,而本质上它就是一个超大的房间。大楼顶部有个面积3.5公顷的屋顶花园,其特色是在里面种植了400多棵树,还铺设了步道,设有咖啡厅。扎克伯格有意打造一种平等的风格,所以把自己的玻璃办公室设在了大楼中间。
扎克伯格说:“这座建筑本身很简单,并不是很花哨。我们是有意而为之,因为我们希望我们的空间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项正在进行还未完成的工作。当你走进大楼时,我们希望你能感觉到还有很多工作等我们去做,促使我们完成连接世界的使命。”
位于西雅图市中心的亚马逊总部知名度稍逊一些,但它完全融入了城市景观。公司的总部横跨南湖联合区的几个街区,街区内部照常规划了道路、零售店、咖啡店和农贸市场,并将其租赁给大楼地下室的策展租户,但是从一楼开始所有的房间都是办公空间,所以整个区域实际上就是一个亚马逊街区。你可以来逛逛农贸市场、本地的商店或酒吧,也可以在这里停放自行车,所有这些都像是一个城镇的样子,但其实并不是,这里是亚马逊总部。
亚马逊最近委托最令其中意的建筑设计公司NBBJ来扩大其在西雅图的总部。这项工程包括几个巨大的种满植物的玻璃生物圆顶、一座新的面积达330万平方英尺的建筑综合体,由三个围绕500英尺高的办公大厦的生物圈组成。那些生物圆顶将展示来自30个国家的近4万株植物,有300多个品种,其中包括食肉猪笼草、富有异国情调的毛蕊花和来自厄瓜多尔的兰花。圆顶内的吊桥可以使员工欣赏这些绿色植物。据报道,他们甚至会在大树间搭设像鸟窝一样的会议空间。亚马逊还聘请了一位全职园艺师来打理。他们相信,与大自然的亲密联系将提高公司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此外,由于一些植物属于珍稀物种,所以该项目还涉及了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
亚马逊还邀请诸多城市参与竞标,争夺成为其第二个美国总部的所在地。这个耗资50亿美元的项目将会为该城市增加5万个就业机会。那些竞争激烈的投标书中都列出了大量税收减免政策。确切地说,芝加哥提出将亚马逊员工50%~100%的个人所得税重新分配给亚马逊,而纽瓦克市则向亚马逊提供高达70亿美元的税收减免。许多权威人士质疑亚马逊提供的这个机会能带来真正的好处,认为它夺走了更需要税收减免领域的配额,比如当地的基础设施、教育和住房。随着工人和备受青睐的人才涌入这些新的就业中心,这些领域的服务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在硅谷所有宏伟的建筑中,最野心勃勃的也许就是苹果公司新的环形总部。它的外形酷似一个巨大的圆形飞船,该环形建筑由连续弯曲的玻璃制成,总耗资50亿美元,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总部。该建筑由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设计,占地176英亩,其中融入了草地和森林。其特色是拥有一个10万平方英尺的健身中心和一个巨大的地下礼堂,可以通过一个玻璃亭进入,玻璃亭的顶部装有一个未来主义风格的飞碟。这项工程被许多人看作已故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最后的杰作,他的最终计划经由库比蒂诺市议会批准通过。
硅谷公司同时也通过涉足更为宏观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等领域来重塑地貌景观。要知道,如果它们能够设计出一个智能园区,为什么不能设计出一座智能城市呢?
2016年,硅谷著名的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以下简称YC)启动了一项“新城市”计划,它从中国的深圳和其他新兴超大城市吸取灵感,要从零开始建设城市。该孵化公司曾成功推出了爱彼迎(Airbnb)和多宝箱(Dropbox,美国一家云存储服务公司)。
按照维多利亚时代的公司城镇风格,脸书正在其门洛帕克总部附近建造杨柳村(Willow Village),占地59英亩。该区有员工住宅、低收入保障性住房、药店、杂货店和一个文化中心。人们称赞它是脸书迈向城市规划的第一步。脸书也会建立自行车道,并且雄心满怀地要改变该区域旁的铁路状况。
谷歌的智能城市项目拆分出的公司人行道实验室(Sidewalk Labs),旨在重新思考如何利用技术来把城市设计得更完善,以更好地运行。2016年10月,人行道实验室宣布与美国运输公司(Transportation for America)合作,帮助16个城市更好地为自动驾驶汽车和共享汽车等发明做好准备。人行道实验室还宣布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项目,即按照未来主义视野打造加拿大多伦多一块占地12英亩的湖滨开发区。该项目是为城市东端的码头区设计的一个以数据为导向的高科技社区,它将会收集有关空气质量和用水量方面的数据。
不过,人们也会从中感到一丝恐惧。人行道实验室在伦敦和纽约的电话亭安装的连接集线器已经引起了大众的关注,这些设备虽然提供了充电设施和无线网络,但它们携带的相机和传感器引发了个人隐私方面的讨论。
所有这些举措都表明了硅谷作为一个公民角色在如何不断取得进步。那些折射出它们的特性、主张和成败的园区则反映了硅谷诸公司对未来产品和服务的愿景和抱负。若仔细查看,你会发现这些建筑和它们所代表的愿景既有辉煌壮丽的一面,又有不完美之处:优雅之中暗藏着重大的漏洞和恶魔;华丽的宣言和口号背后也有虚假和谎言;田园诗般的风景背后还有令人毛骨悚然的一面。诚然,遍布城市的传感器可能在记录实时天气和提高效率方面效果非常好,但是它们也会成为另一种形式的监控设备。一栋大楼本来还可以继续使用,却被推倒重来。一个工业园区的技术辐射能力可能很强,并且对社区开放,但是如果建在城市外围,没有明显的街道布局和公共空间,它就不是真实的城市生活。就像那些设在郊区总部的时髦咖啡店一样,虽然人们想营造一种城市生活的感觉,但多数时候仅仅是一种表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