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常态背景下由大国成为强国的发展之道

韩庆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它既有深厚的历史基础,也有其活生生的实践基础,它是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在新常态背景下力求解决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主要矛盾、根本问题和发展短板的根本引领,还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更是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推进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责任担当。

关键词: 新常态;“五大发展理念”;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既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它是由大国成为强国的发展之道;也有其活生生的实践基础,它是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又有其内在的现实基础,它是在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在新常态背景下力求解决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主要矛盾、根本问题和发展短板的根本引领;还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它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更有其牢固的政治基础,它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推进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责任担当。因而,研究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当代中国发展全局变革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一、关系发展全局——涉及发展的基本关系和基本方面

创新,讲的是发展动力,它是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引领当代中国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影响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是解决我国发展的“虚胖”进而由“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这里讲的创新,涉及的主要是人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关系。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这讲的是创新在我国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基础地位。接着又指出:要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讲的是发展动力。还指出:要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显然,这主要讲的是社会环境与人的创新之间的关系,如社会为人的创新提供制度供给、体制供给、环境供给、空间供给、战略供给等。

协调,讲的是发展平衡,是指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所应注重的发展布局以及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平衡性,它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后劲和持续、空间。协调既涉及区域城乡、经济社会、行业部门之间的关系,又涉及国家硬实力(物质文明)与国家软实力(精神文明)的关系,也涉及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发展和安全、富国和强军、军和民的关系,还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句话,涉及发展全局的关系。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其中所讲的“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就包括上述所讲的各种关系,当然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区域城乡之间、经济社会、行业部门之间的关系,最终都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正确处理这些重大关系,是我国发展制胜的重要法宝。

绿色,讲的是发展滋养,是指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所应注重的发展质量和形态,主要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破坏自然环境的发展不是有质量的发展,是低级发展。科学发展强调,我们实行的发展应是高质量、高层次、高形态的发展。这里的高质量、高层次、高形态,其中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共生,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此基础上,当今我们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就是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前提下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发展道路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

开放,讲的是发展空间,是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和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的发展,要注重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建构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它主要涉及的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的发展不能脱离世界发展的轨道,它要融入并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正是在融入并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进程中,中国发展起来了,同时也对世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当今,整个世界处在一个深度交融交流交锋的时代。在这一时代,如何正确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尤为重要。建构全面互利共赢开放新格局,是正确处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根本途径,也是营造良好发展的国内外环境的重要方面。

共享,讲的是发展目的,是指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应注重使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主要涉及的是人与发展成果的关系。在我国“欠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发展的成果既要用来扩大再生产,也会为一部分人享有。然而,在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的阶段,应注重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使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应当说,用来扩大再生产和为全体人民共享是正途,尤其是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更应强调使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这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史观,也既能增强发展动力,又能增进人民团结。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由上可知,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涉及的是发展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方面。创新关乎发展动力,发展需要动力推动,没有动力就根本谈不上发展,就发展不起来;协调关乎发展平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从整体系统上处理好所存在的各种要素、矛盾、关系,使之达到协调、平衡,不能顾此失彼,否则,发展就会出现“翻船”;绿色关乎发展载体,我们都是在自然界这一“机体”上获得发展滋养的,离开自然界或破坏自然界,不仅会使我们失去发展载体,而且会割断我们发展的滋养,从而使发展不可持续;开放关乎发展空间,我们既是在一定的空间和平台上推进发展的,也是在交互作用中促进发展的,没有房子空间、平台和交互作用,最终会约束发展;共享关乎发展目的,发展都是有目标和方向的,没有用正确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引领发展,发展就没有轨道,就会走偏和无序,实现不了我们的期望。由此,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关系着发展全局,是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所应注重的发展新理念。

二、关系发展根本——体现对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

五大理念也关系发展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发展规律。遵循发展规律,主要是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

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来讲发展,必然提出绿色发展理念。自然发展规律,就是人和人类社会应是在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实现发展,这样的发展才是真正遵循自然本性和自然生态的发展,也才是可持续的发展。以破坏和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既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类发展的本体,又污染了人的身心,最终必然会葬送发展成果。自然界是人类发展的载体和本体。中外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表明:发展一定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西方提出的新发展观,我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目的都是为了减少发展进程中自然环境所付出的代价。

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来讲发展,必然提出创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首要追求的是物质财富积累和效率。追求积累物质财富和效率主要有两种基本路径或模式:一是主要依靠人以外的“物”来推进经济增长,如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规模驱动;二是主要依靠“人”来推动经济发展。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主要是依靠人以外的“物”来推进经济增长。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种依靠“物”来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或模式功不可没,也具有历史必然性。但这种路径或模式之代价越来越大,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发展道路越走越窄。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必将走向主要依靠“人”来推进经济发展。这种发展就是当今我国所讲的,走向创新驱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其核心,就是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和创新人才培养,注重人力资本投资,注重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育。在这种情境下,就必然提出创新发展理念。

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讲发展,必然提出协调发展理念。一个社会的发展,既要注重发展活力,也要注重发展各个方面、各种关系的平衡与和谐。一个社会如果缺乏活力,就好比一台没有马达的机器,如果失去平衡,就好比一批脱缰的野马。实现平衡与和谐的根本途径,就是注重发展各个方面、各种关系的协调性,用协调发展实现平衡与和谐。

遵循世界历史发展规律来讲发展,必然提出开放发展理念。任何一个国家在逐渐发展和强大的历史进程中,必然走向开放。这既是历史经验,也是历史发展规律。古代中国的汉、唐、宋代发展起来的“丝绸之路”,就是一种“走出去”的开放;当年欧洲国家在走向强大的历史进程中“走出去”了,它“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但这种“走出去”,一定意义上也是建立殖民地、甚至侵略别的国家的“走出去”。美国在走向强大的历史进程中也“走出去”,既笼络世界人才,又在世界建立军事基地,也在全世界实行美元霸权,还向全世界输出自己的文化,进行文化殖民。当今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也必然遵循这一世界历史发展规律,要“走出去”。当然,我们的“走出去”不是建立殖民地,不是输出过剩产能,不是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而是实现互利共赢、和平发展。

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来讲发展,必然提出共享发展理念。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根本价值取向,是实现共同富裕,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创造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财富,甚至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一些人会为创造和积累物质财富作出某种牺牲。但当社会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人便有享有物质财富的内在冲动和需求。当广大人民群众能共享发展成果的时候,他会在其拥有获得感的同时,更加认同社会主义,更加认同和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更能使其人生出彩。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讲的共享,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这种共享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

三、关系发展长远——体现由大国成为强国对发展的要求

在欠发展阶段与发展起来以后阶段,大国与强国对发展的要求不一样。

在由“贫穷”走向“温饱”再走向“小康”这一“欠发展阶段”,目标是把我国建成一个大国。在我国欠发展阶段,我国发展相对落后和贫穷。由于我国历史发展的内在必然性,也由于“时空压缩”,我国便实行追赶战略,目的是抓紧“做大蛋糕”。在这一历史时期,国家集中资源和力量快速发展经济并积累社会物质财富就成为首要目标。然而,那时,我国人才资源不足,也缺乏创新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开发自然资源、办一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工厂、资本投资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来拉动经济增长,即经济增长注重要素驱动和投资规模驱动,就成为历史的必然;集中国家资源和力量先使一些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是历史的必然。历史和实践证明:这种经济增长路径,确实使我国以发展的高速度换来了发展时间,也拓宽了发展空间,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发展的代价出现了,自然环境被污染了,发展出现了不协调,甚至一些地方出现了畸形发展的情境,一些人缺乏对发展的获得感,这既影响创新活力,也影响社会和谐。自从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即相对发展起来以后,我国就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由大国成为强国,由建成小康社会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就必须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发展全局进行顶层设计。“五大发展理念”,就是在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即在由大国成为强国、由建成小康社会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我国发展全局进行的顶层设计:在发展动力上,由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走向创新驱动;在发展布局及其基本要求上,由不协调发展走向协调发展;在发展质量和形态上,由以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走向绿色发展;在发展的内外联动上,由单向、低级开放式的发展走向双向开放、全面开放、高端开放、协调共进开放、互利共赢开放式的发展;在发展的目的上,由一部分人获得感不够的发展走向人人拥有更多获得感的发展。

四、关系发展短板——抓住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的矛盾、问题和短板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既是影响“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顺利实现的五大决定性因素,也是贯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且引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核心理念,还是使我国由大国走向强国的发展之道;同时,也是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且在新常态背景下实现“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所存在的“五大矛盾、问题、短板”。这五大因素既“重要”又是“短板”,可见这五大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创新”,表明的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积极克服人的创新需求与社会环境制约的矛盾,即社会环境还满足不了人们对创新的需求。缺乏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是实现“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存在的第一个根本问题和“短板”。目前最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就是由于社会流动机制不通畅而导致的创新动力不足。社会流动机制对创新尤为重要,强国最根本的标志是创新。如果全社会能形成一种“由下向上”的流动机制,人们通过努力奋斗、能力发挥和业绩贡献就能由下层进入社会上层,处在上层的人不努力,不发挥其能力,也没有多大社会贡献,就会由上层掉入社会下层,那么,就容易形成一种促进创新的社会机制和社会环境。由此,建立健全社会流动机制,是推进创新的根本路径。此外,我们要努力使社会为激发人们的创新能力和活力,提供制度供给、组织供给、公共资源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分配供给、文化供给。

“协调”,表明的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国要积极克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发展的不协调,是实现“十三五”规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存在的第二个根本问题和“短板”。目前最需要我们关注的,是由于缺乏全面的整体思维而导致的“两腿不协调”问题相对突出:我们的物质财富相对丰富了,但我们的灵魂跟不上,一些人存在着“精神懈怠”;我们党面临的难题、风险、挑战“上去了”,而我们一些党员干部的能力跟不上,存在着“能力不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诉求觉醒增强提高了,而我们一些党员干部没有自觉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存在着“脱离群众”现象;我们党在今天“打得铁”相当坚硬,但我们一些党员干部自身不硬,存在着“消极腐败”现象;我国的GDP曾经增速较快,但对此带来的矛盾和问题,我们的治理跟不上,存在着“治理滞后”;我们面临的客观世界日趋复杂,对我们的挑战日趋严峻,而我们的主观世界跟不上,存在着“主体恐慌”。因此,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两腿不协调”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唯物辩证法是个好东西,即要运用唯物辩证法,照辩证法办事,把全面和重点有机统一起来,正确处理好这些重大关系。就是说,既要学会“两面性”看问题,注重矛盾双方的协调式发展,又要学会抓住重点,在抓重点时一定要树立系统整体思维,千万不可重点当成唯一。一般来说,在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由于要追赶,同时由于资源和精力也不够,提问题的方式往往是“哪个更重要?”这时,往往会重视“重点”而忽视“全面”,结果走极端的现象时常发生,历史教训极为深刻。而当社会发展处于较高水平时,影响社会发展的各个要素都凸显出来了,资源也相对多了,这时提问题的方式应提倡整体系统思维,即“同等重要、协同推进”。

“绿色”,表明的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国要积极克服人与自然的矛盾,即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是实现“十三五”规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存在的第三个根本问题和“短板”。目前最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很多,但相对重要的是缺乏环保意识、环保自觉和环保习惯。建立健全环保制度相当重要,因为制度不好可使好人变坏!确立把环保包含在内的政绩观也很重要。就是说,环保意识、环保制度和环保政绩观同等重要。然而,人们容易轻视环保意识和环保自觉。如果整个社会具有“担责”思维,就要从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做起,主观世界改造好了,人就会去制定好的环保制度且遵循环保制度,只有改造好主观世界,才能更好地去改造客观世界,只强调制度不好可使好人变坏,而从不谈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就有推卸责任之嫌。如今有些人只说制度有问题而从不主动自觉说自身有问题,实际上就是在推卸责任。讲道德多了讲制度少了,人们往往认为制度重要;而讲制度多了讲道德少了,人们往往认为人性重要。但实际上还是应当树立一种整体思维和辩证思考,二者统一才是正途。如果人性扭曲,缺乏环保意识和环保自觉,再好的环保制度也易落空,比如今天我们的制度满文写、满墙贴、满嘴说、满天讲,就是落不了地。

“开放”,表明的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国要积极克服中国与世界的矛盾,即世界上一些国家对中国发展的围堵打压,并挤压中国在世界上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的开放还是低层次的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水平还不够高,高端开放程度还不够,互利共赢式开放也有待加强。这是实现“十三五”规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存在的第四个根本问题和“短板”。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补齐这一短板?应基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积极建立全面开放、双向开放、高端开放、协调共进开放、互利共赢开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放的新格局;在这种开放中,既要利用西方先进文明成果,同时也要警惕种种“陷阱”。

“共享”,表明的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国要积极克服人与发展的矛盾。一些人对发展成果还没有更多更好的获得感,是实现“十三五”规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存在的第五个根本问题和“短板”。目前最需要我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公平正义体现得还不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践中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基于公平正义,努力做到机会公平、分配公平、结果公平,使人们能做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五、关系发展方略——体现“人民共创共进共生共赢共享”的哲学思想

“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严密的逻辑系统,因而关乎发展方略。以人的生命有机体为例。创新,好比人的生命动能,如食物、血液和动态的人体器官,没有这些动能,生命就会终止;协调,好比人的身体中各种器官、系统之间的配合,没有这种配合,人的机体就会失去平衡,就会生病;绿色,好比人的肉体生命需要阳光、空气、水、植物和土壤的滋养,这些都是人的无机身体,没有这些,人就无法生存、生活;开放,好比人的生存、发展需要活动空间、平台和交往,把一个人长期关在屋里,不与别人交往,其身心乃至生命就会萎缩;共享,好比人活着要有追求、有目标、有方向,没有追求、目标和方向,人的精神就会萎靡不振,甚至得精神病。

“五大发展理念”蕴含的哲学思想是“人民共创共进共生共赢共享”。创新发展在当今谓之“共创”,体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协调发展的本质在于“共进”,体现为区域城乡、经济社会、行业部门之间,国家硬实力与国家软实力之间,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发展和安全、富国和强军、军和民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协同共进;绿色发展的目的在于“共生”,体现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放发展必须注重“共赢”,体现为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互利共赢;共享的实质在于“共建共富共享”,体现为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这里“共创、共进、共生、共赢、共享”,彰显着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体体现为“人民共创共进共生共赢共享”。

“创新”的首要目标是创造社会财富或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的实质是使人民共享其创造的社会财富或社会发展成果,“创新”为“五大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共享”为“五大发展理念”的落脚点,所以,“创新”和“共享”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关乎发展方略,可简称为“人民共创共享”。由此,“五大发展理念”蕴含的哲学思想是“人民共创共享”。这一哲学思想,实际上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哲学思想在我国发展问题上的集中体现,很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校委委员、科研部主任,中央党校一级教授) 3etOgWQqWYDFo5IMgxCAcWPl9r1VxAh4vrl9za0rmL0j7AfoEJIMJym3UH3Fvvk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