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伟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方法论有一系列论述,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顶层方法论: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原则;二是中层方法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三是基层方法论: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原则。
关键词: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与此同时,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认真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继承发展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改革方法论,在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进行了系统论述。笔者经过对习近平同志关于改革方法论的系统论述的认真分析和反复研究,将其概括为如下三个层次的内容。
所谓顶层方法论,就是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的方法论,就是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原则和总体路径的方法论。2012年12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首次提出并阐述了改革顶层方法论。同月,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重申了这个方法论。
习近平说:“坚定信心,就是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就是说,推进改革必须一鼓作气、坚定不移,必须坚定信心、增强勇气,不可迟疑、不可退缩。习近平强调坚定改革信心,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二是因为实践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止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三是因为现在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推进改革矛盾多,困难大,但不改又不行。四是因为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五是因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说:“凝聚共识,就是要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合力。”他强调,从历史经验看,凝聚改革共识对改革能否成功至关重要。习近平强调凝聚改革共识,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人心齐,泰山移。只有凝聚起共识,才能形成改革合力,才能克服各种改革困难。二是因为没有广泛共识,改革就难以顺利推进,即使推进了也难以取得全面成功。三是因为现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凝聚改革共识难度加大,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
习近平说:“统筹谋划,就是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他认为,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特别重要的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习近平强调统筹谋划改革,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只有统筹谋划,才能从大局出发,解决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改革问题。二是因为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改革具有关联性,必须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才能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三是过去发生过个别改革措施统筹谋划差、缺乏科学性,往往是烙烧饼,瞎折腾,事与愿违。
习近平说:“协同推进,就是要增强改革措施的协同性。”他认为,协同推进是指对涉及面广泛的改革,要同时推进配套改革,聚合各项相关改革的正能量。习近平强调协同推进改革,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我们的改革历来就是全面改革,不能笼统地说中国改革在某个方面滞后,总体上不存在中国改革哪些方面改了,哪些方面没有改,即历来都是协同改革。二是因为现在,财税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重大改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更需要全面考虑,协同推进。三是因为中国改革的环境越来越复杂,改革的深度和难度在加大,已经不能畸轻畸重,也难以单刀突进。
所谓中层方法论,就是策略性、原则性、方向性的方法论,就是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立场和基本原则的方法论。这个层次的方法论是习近平同志谈论次数最多的改革方法论,是其改革方法论的精华所在。
习近平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什么是改革的正确方向?在习近平看来:其一,我们的方向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其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能只要社会主义,不要市场经济;更不能只要市场经济,不要社会主义。他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其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方向。他强调,不实行改革开放是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
习近平说:“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他强调,改革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为什么改革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呢?在习近平看来:其一,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其二,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其三,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这是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积累的重要宝贵经验。“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其四,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一开始就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
习近平说:“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他强调,改革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什么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习近平看来:其一,改革开放本身就是党在新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党作出的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其二,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只有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实现这个目的。其三,我国过去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都是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取得的;没有党的正确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就难以成功。其四,在当今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有资格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其他任何组织都没有这样的资格和能力。
2013年7月23日,《在武汉主持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复杂。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他认为,调查研究是全面深化改革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
习近平说:“全面深化改革,关键要有新的谋划、新的举措。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他还说,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他认为,改革必须务实,务实的根本标志就是要解决重大问题。
习近平说:“要正确推进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怎么改、改什么,有我们的政治原则和底线,要有政治定力。”就是说,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我们都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早在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强调,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底线思维能力,正确判断形势,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这是政治上的底线思维。还有工作上的底线思想,即公共管理学上的底线管理。2013年7月25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时再次强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国际经济形势,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做好工作。”他多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抓住发展机遇,搞好统筹兼顾,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要从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
所谓基层方法论,就是战术性、操作性的方法论,就是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的方法论。2013年7月习近平在湖北考察工作时明确指出:“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1月《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他又在上述五大关系基础上增加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并列为重大关系。此外,他在其他谈话和讲话中还强调改革必须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维护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严肃性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活力和有序的关系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等等。
习近平说:“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措施。”他强调,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统一思想。思想统一了,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他特别强调,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效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与此同时,他又反对脱离实际的解放思想,反对不实事求是的解放思想。他认为,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解放思想。
习近平说:“我们要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要坚持整体推进,加强不同时期、不同方面配套和衔接,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防止畸轻畸重、单兵突进、顾此失彼。整体推进不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他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还强调,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习近平指出:“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改革推进到现在,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他认为,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不同部门和单位,都要从全局看问题,首先要看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否符合全局需要,是否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言下之意,改革必须坚持从全局出发看问题,而不能从局部出发。同时,他又强调,要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既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又不能以整体代替局部。所以,他《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在谈到“在推进改革中,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坚持辩证法”之时,特意新增加了要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之一,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长远和当前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和格局调整,坚决克服地方和部门利益的掣肘。”他还说:“全面深化改革是立足国家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进行部署的,目的是要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使整体利益产生乘数效应,避免一加一小于二的状况,防止局部利益相互掣肘、相互抵消。在地方和部门工作的同志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推动工作,而不是各取所需、挑三拣四,甚至借改革之名强化局部利益。”可见,他强调在改革中局部利益要服从全面利益,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局部利益。
习近平说:“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他又说“所谓顶层设计,就是要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作出统筹设计,加强对各项改革关联性的研判,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本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具体讲,顶层设计就是要提出改革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提出改革的总方案、路线图、时间表。什么是摸着石头过河呢?习近平解释说:“摸着石头过河,是具有中国智慧的改革方法,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方法。在实践中,对必须取得突破但一时还不那么有把握的改革,就采取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的方法,先行试点,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取得经验、看得准了再推开。”最后,他说:“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
习近平说:“推进改革胆子要大,但步子一定要稳。胆子大不是蛮干,蛮干一定会导致瞎折腾。对一些重大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可以提出总体思路的方案,但推行起来还是要稳扎稳打,通过不断努力逐步达到目标,积小胜为大胜。”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的立场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也要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2014年2月9日,习近平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进一步阐释说:“胆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步子要稳,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他还强调,我们一定要坚持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战略上要勇于推进,战术上则稳扎稳打。
2012年12月31日,习近平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2013年底,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还强调,“改”也好,“稳”也好,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要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
2013年12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张蓝图抓到底,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不能拍脑袋、瞎指挥、乱决策,杜绝短期行为、拔苗助长。另一方面,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及时总结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意思是说,改革首先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但同时又要克服懒汉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习近平说:“各地区各部门要善于把维护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严肃性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既坚决按中央确定的方针、目标、原则办事,又勇于探索、勇于创造。”他强调,要准确推进改革,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来推进,不要事情还没有弄明白就盲目推进,不要超出中央确定的界限来推进,过犹不及,弄不好适得其反。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又鼓励试点探索、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因地制宜、发挥主观能动性,先行试点,取得经验,然后再推开。
习近平说:“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他认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方面,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全体会议上指出:“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同时,要处理好活力和有序的关系,社会发展需要充满活力,但这种活力又必须是有序活动的。死水一潭不行,暗流汹涌也不行。”他认为,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生机活力,因此,一切改革都要有利于增强社会活力,但是必须活而有序,因此,他强调凡属重大的改革都必须于法有据,不能因为改革而搞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导致社会不稳、社会不和谐。
综上所述,我们不得不承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阐述了全面而系统的改革方法论,为我国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武器。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