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辩证理解“摸着石头过河”、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

姚润皋

“摸着石头过河”、顶层设计、基层探索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中的三个重要范畴。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实现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有机结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摸着石头过河”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路线的生动体现,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根本方法论原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统一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论基础上。

关键词: 摸着石头过河;顶层设计;基层探索

“摸着石头过河”是邓小平、陈云同志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共同倡导并用通俗形象的语言表述的改革方法论原则。三十多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自觉运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积极探索和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又一个理论与实践问题,不断把握和获得关于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内在逻辑的规律性认识,从而保证了改革开放事业持续向纵深发展。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之后直至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牵涉面较广、需要通过统筹协调才能解决的改革深层次矛盾集中凸显,社会上一些人便开始对“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在今天是否有必要继续坚持运用产生了新的看法。他们认为,在改革开放年代的第一个三十多年间,我们处于改革难度较小的“浅水区”,可以摸到“石头”,所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是可行的。而现在已经进入改革难度较大的“深水区”,“石头”淹没在深水中摸不到了,因而现在要深化改革不能依靠“摸着石头过河”,必须把着力点放在顶层设计上。

上述认识,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发生了一些变化。2012年12月31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集体学习时,提出要认真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在谈及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时,他指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自此以后,人们对“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方法的看法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这就是在相当一部分人看来,当今中国要全面深化改革主要应当进行顶层设计,只有那些我们一时还没有足够把握或一时还看不准的改革才可以适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先行试验与探索。迄至今日,这种看法似乎已经成为多数人的共识。

有鉴于此,我认为有必要辨析“摸着石头过河”、顶层设计、基层探索等之间的相互关系。

让我们先对上文中提到的两种议论稍作一些分析:

第一,把改革开放时代第一个三十多年间我们推进改革的方法仅仅归结为“摸着石头过河”的看法,具有双重性意义。一方面,这种看法充分肯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几无先例可援,因而改革开放实践必然具有开拓性、探索性等显著特征,“摸着石头过河”就是与这些显著特征相适应的改革方法,是审慎稳妥地推进改革的重要保证。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用“摸着石头过河”来界定处于“浅水区”的改革方法是有根据的。

另一方面,这种看法割断了“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之间的联系,把“摸着石头过河”视为带有单兵独进性质的某一领域或少数几个领域的改革,从而贬低或忽视了顶层设计在改革开放时期第一个三十多年间的地位和作用。这不符合改革实践的实际进程。事实上,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思想解放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方面的改革,每前进一步多是先从基层探索开路取得经验,再由中央顶层总结推广后逐步实现的,是基层摸索开拓创新与顶层统筹协调规划有机结合、相互作用的结果。简单地把改革开放新时期中的第一个三十多年间的改革方法说成是“摸着石头过河”,认为从现在起可以用顶层设计来置换“摸着石头过河”的想法,既不利于厘清“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之间的关系,也不利于我们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来理解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所具有的整体性与关联性特点。

第二,认为从现在起我们需要特别注重顶层设计,而把那些一时尚把握不准的改革交由“摸着石头过河”来解决的看法,同样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和以前三十多年来的改革相比,现今的改革无论在广度、深度,还是在力度上都是空前的。正因为如此,过去的改革难度较小,被人们称之为“浅水区”;而现在的改革因为要触动人们的既有利益、调整社会结构的固化格局等而增加了改革的风险与代价,其困难程度明显强化,因而被称为“攻坚期”、“深水区”。如果说“浅水区”的改革尚且离不开顶层设计的话,那么今天“深水区”的改革更加需要顶层设计则显得非常必要而紧迫。进一步说,今天我们对改革发展规律的认识要比前三十多年的认识深刻得多,这无疑为今天我们对改革的总体布局进行顶层设计,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思想认识基础,使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因具备更多有利条件而具有可行性。

另一方面,如若不适当地夸大顶层设计的地位和作用,那么就有可能把顶层设计所制定的改革举措或方案理想化,以为凡顶层设计的改革方案都是严谨严密与完美无缺的;就有可能在基层单位、地方部门、下级机关中产生无所作为的思想情绪,丧失积极探索的进取精神,消极坐等中央顶层设计方案,使得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结合互动难以实现。至于那种认为我们一时还看不清、一时还没有把握的改革交由基层或地方通过“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改革尝试来进行的想法,从根本上说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的,是正确的。但这种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或窄化“摸着石头过河”方法的适用范围,使“摸着石头过河”不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摸着石头过河”与基层改革探索试点有相通之处,但不能把基层、地方改革的探索试点视为“摸着石头过河”方法的唯一适用范围,即不能认为只有基层的改革才配冠之以“摸着石头过河”。与此同时,从表面上看似乎顶层设计带有鲜明的前瞻性、整体性、关联性特征,而“摸着石头过河”则具有摸索性、局部性、分散性等特点,两者之间似乎有着明显的差异;但从历史过程来看,前三十多年间的改革实践有许多是顶层设计式的改革,这些改革其实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总体思路下实施的,所以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之间的联系是实实在在地客观存在着的。就理论实质而言,顶层设计乃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具体实现形式之一。

那么,“摸着石头过河”、顶层设计、基层探索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我以为至少有以下四点需要明确:

首先,从发动改革的主体力量来看,人民群众在各自所处的基层单位或部门进行“先行”、“先试”的改革探索、改革试验,在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后,有必要和可能由上级部门直至中央顶层领导机关进行总结、概括、提炼、上升,赋予基层取得的改革实践经验以理论形态,以便在更高的层次上和更广阔的范围内指导面上乃至全国的改革。这种把基层探索创造出经验与顶层集中、概括、推广紧密结合的改革路径,生动体现了我们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实际上,由中央顶层领导机关对基层改革举措的梳理和推广,已经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基层改革的措施和水平上,而是顶层领导立足于全国改革“一盘棋”的战略高度,运用已经掌握的关于改革客观规律的本质性认识,结合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作出的一种顶层谋划、顶层设计。这种顶层设计必然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整体性、协同性和关联性,是基层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探索的必要指导原则与重要思想基础。概括地说,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范畴,恰当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巧妙、灵活地运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这两手,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把我们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提升到新的高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所指出的那样:“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其次,“摸着石头过河”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根本方法论原则,具有长远指导意义,其哲学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统一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对这一过程的简明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是一项全新的实践,要保证其在发展过程中不出现大的曲折和反复,我们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与认识的交互作用中既比较顺利地推进改革实践的深化与发展,又能够从鲜活的改革实践中获取关于改革发展逻辑的规律性认识成果,不断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论,就蕴含和体现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

这里所说的“摸”就是指实践,是邓小平所说的“试”和“闯”,其间实践主体应持有小心谨慎的态度、科学稳妥的精神,这样才不会被改革大潮中的“急流”所淹没。所谓“石头”,可以有多重含义。如果把“石头”理解为改革进程中的一个个重点领域或关键环节,那么“摸”到这样的“石头”就为推进后续的改革提供了支点、打下了基础。如此下去,就可以积跬步致千里,积小胜为大胜,顺利抵达“河”的彼岸。如果把“石头”理解为实践过程中的一个个真理性的认识成果,那么“摸”到这样的“石头”就意味着我们在从相对真理通向绝对真理的认识道路上到达了一个又一个的“中间站”,说明我们在深化改革的无限过程中不断拓展从必然走向自由的广度与深度,人们的行动将更加自觉,改革的成效将更加显著。可见,不论是难度较小的“浅水区”改革,还是难度越来越大的“深水区”改革,不论是基层探索的广大群众还是顶层设计的领导干部,都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路线,始终坚持“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论原则。那种认为“浅水区”的改革可以“摸着石头过河”,而“深水区”的改革因为“水”太深不容易摸到“石头”而放弃“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方法的想法,只能是一种用现象代替本质、用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的幼稚可笑的想法,是没有真正领悟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再次,与上一点相联系,作为改革的不同路径和不同实现形式,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都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路线来选择改革举措、制订改革方案,它们均统一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论基础上。的确,和基层探索式的改革相比,顶层设计式的改革多属于配套式的改革,是综合考量各地区、各部门、各群体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运用统筹协调方法而进行的整体性改革。推进这类改革,固然需要高超的改革智慧与领导艺术,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改革的领导者和设计者对改革规律的深刻认识和自觉运用。因此,顶层设计式改革要比基层探索式改革更为周全、完备、系统。但即便如此,顶层设计式改革的领导者也与基层群众一样,同样在开拓创新的改革实践中深化着关于改革规律的认识。这就决定了经过顶层设计而提出的改革方案未必能够做到尽善尽美,这些方案仍然需要在付诸实践的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由实践来验证其具有多大程度上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由实践来修正既定的改革方案,使之得到充实、补充与完善。那种把“摸着石头过河”仅仅与基层探索联系在一起而与顶层设计割裂开来的想法,实际上忽视了顶层设计式改革所具有的探索性特点,因而是不切实际的。

最后,“摸着石头过河”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方法,而且因其与我国改革目的相契合而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指导方针。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是有原则、有方向、有立场的,这集中体现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目的上。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目的有:一是要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是要通过改革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生命力。三是要通过改革,增强中国共产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成为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把“摸着石头过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我国的改革开放必然呈现出探索性和方向性相统一、创新性和渐进性相统一、进取性与稳妥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历史事实已经实现和证明了这一切,今后这些特征仍将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得到彰显。

综上所述,本文的基本结论是:“摸着石头过河”、顶层设计、基层探索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中的三个重要范畴。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实现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有机结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摸着石头过河”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路线的生动体现,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根本方法论原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统一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论基础上。

(作者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o64P2+DTw0TCxVPBIR9/7dEeScXBF7/i/Jr1NWZgccZYvTQk+nH/woYAEz0DoOE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