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进“三个国际化”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六谈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

江苏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江苏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要突出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互动并进,围绕推进企业国际化、城市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是我省经济和生态文明领域“四梁八柱”的改革重点之一,是江苏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的必然之需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与国际规则相接轨的需要。发展开放型经济,实质是以自身要素禀赋融入全球化,通过国际市场获取生产要素,提升要素配置效率。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全球贸易和投资规则加速重构,新的全球贸易秩序正在形成,倒逼着江苏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贸易投资便利化,努力与国际规则接轨,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充分把握开放型经济的主动权。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要求相匹配的需要。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产业层次不高、溢出效应低、物质资源消耗大、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这些问题实质上是开放型经济粗放式发展的体现,是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突出表现,其根源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停留在局部的调整和修补,必须从体制机制上的根本性问题入手,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与发展阶段变化相适应的需要。经过30多年的发展,江苏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外贸、外资、外经、外智和外包相互融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对外开放的新阶段,为适应发展阶段变化的需要,江苏有必要通过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定位再明确、体制再创新、功能再提升,更好地发挥我国对外开放排头兵、主阵地作用。

企业、城市、人才国际化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目标指向

国际化企业是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参与主体。在一个开放的全球市场体系中,国际化企业也即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促进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国际化就是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发展演变,由国内企业发展为国际化企业的过程。推进企业国际化,充分激发企业活力,是有效利用全球资源、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为企业国际化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可以推动本土企业国际化、促进外资企业本土化,鼓励企业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全球配置资源获取外部创新要素,为江苏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国际化城市是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承接载体。城市国际化就是一个城市逐步建立广泛的国际经贸联系,参与国际分工、国际循环、国际竞争和文化交流,向国际化城市升级,实现发展要素的集聚、高端产业的集群、人才的汇集的过程。城市国际化过程将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有效地配置国际资源,更充分地参与国际分工,最大化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才能更好地整合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奠定基础,为推进新一轮开放搭建更高平台。

国际化人才是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支撑。人才国际化是指随着全球生产、贸易服务的国际化程度迅速扩张,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人才的教育培养、人才资源的配置、人才的流动和竞争都出现国际化的新潮流和新趋势。人才国际化的本质是国际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是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反映和结果。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大力引进国际化高端人才,提升本土人才国际化素质,推进教育国际化,全面参与国际人才合作和竞争,将江苏建设成为国际化人才高地,为江苏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提供智力支持。

以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全会针对推进三个国际化,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从积极融入国家扩大开放战略布局、拓宽对外开放新领域、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激发“走出去”的动力和活力、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营造更具竞争力的对外开放环境等六个方面作出了具体部署。随着这些部署逐步得到贯彻落实,江苏开放型经济将形成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带动江苏经济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培育产业综合竞争新优势。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既是国际市场需求不振的结果,更是我国经济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弱化的反映,这说明传统的依靠廉价资源和劳动力支撑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全会提出积极融入国家扩大开放战略布局、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改革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鼓励形成“走出去”的产业优势、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国际化人才培育、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等重大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发挥开放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推动江苏开放型经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提高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培育全方位开放新优势。当前,苏中、苏北开放型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仅拥有全省14%的进出口额、33%的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这虽然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也凸显江苏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后劲,指明了江苏开放型经济拓展广度和深度的重要方向。全会提出,要优化共建园区合作模式,推动苏中、苏北南北共建园区工作,注重分类指导,充分发挥苏中、苏北地区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和潜在优势,就是要扩大对内对外“两个开放”,挖掘苏中、苏北地区的开放潜力,激发开放活力,在更大范围吸纳集聚发展要素,壮大发展规模,提升发展质量,打造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形成江苏经济全方位开放的新优势。

培育具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新优势。营商环境是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重要依托,是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虽然江苏的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但政府职能转变的不到位,服务体系的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仍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营商成本。全会提出打造开放开发战略平台、构建进口交易平台、进一步简政放权,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建立健全“走出去”服务体系、构建综合服务体系、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等重要措施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借鉴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大力营造法制化国际化的市场环境,促进国际国内要素自由流动、市场深度融合和资源的高效配置,形成公平、公正、透明、具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的新优势。规则和标准的竞争是最高层次的竞争。我国目前只是现行国际经贸规则的适应者和遵循者,江苏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理应肩负起率先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争取参与和引领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的历史使命。全会提出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建设、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推动新兴优势产业建立境外研发、营销等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和取得境外知识产权、建立海外资源基地、推动境外产业集聚区建设、坚持绿色集约发展、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和国际物流的发展,就是要以更加积极、主动、自信的姿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在竞争中增强江苏企业在国际经贸规则和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确保江苏开放型经济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也为其他地区提供实践示范和经验借鉴。

(执笔人:梁曙霞。原载于2014年9月30日《新华日报》) VFrUwFgf42tsS8o2mDkOnz1bfLIekc1pGJ+22PnlD9vALF9Klkpq0eAVM/xy/nx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