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着眼利益分配调整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五谈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

江苏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税体制在治国安邦中始终发挥着基础性、制度性、保障性作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支撑。因此,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离不开财税制度的现代化。

财税体制改革是现实经济社会问题的倒逼,也是国家治理走向民主化、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难题的破解,几乎都以财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为前提。牵住了财税改革这个牛鼻子,无疑等于抓住了政府改革以至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从公共财政理论角度看,“以政控财,以财行政”处理的是公共资源配置问题,它必然拉动、影响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和整体的社会管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要求财税体制应能够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之下,有效且公平地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公共资金,为社会提供更公平、更优质、更高效的公共服务。江苏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我们要在应对各种挑战中实现江苏经济的“凤凰涅槃”,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我省实现“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提供重要政策导向、物质基础和财税制度保障。

财税体制改革需要切实提高财政政策的导向性和精准性。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减少各级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通过财政政策的导向性和精准性更有效地激发市场主体与社会力量的创新创业活力,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收入分配、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和法制化程度和提高财政的可持续性、控制系统性风险等作为衡量的重要标准。

一要建立“科学规范、完整透明”的预算管理体制。科学规范的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我省要率先积极探索实行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有效衔接的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省市县各级政府财政收入预算逐步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要细化各级政府公共财政预算编制,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探索通过市场化基金、多元化投资运营保障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均衡和结余资金保值增值。二要构造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政府收入体系。税制改革的方向是为企业、个人创造更加公平的经济环境,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深入推进营改增试点改革,充分发挥营改增试点在推动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地方税税源管理,提高全省财政收入的质量并保持稳定性,逐步构建科学、合理、完善的地方税体系。抓住国家推动自贸区试点、建设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机遇,积极争取税收、金融贸易便利化等国家试点改革在江苏的试点或推广。三要完善财力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充分发挥市县政府的积极性。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是财政体制的基础,要按“外部性、信息复杂程度、激励相容”三原则逐步明晰。由于经济发展的梯度,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发展具有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因而就特别需要省级政府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所辖区域内的经济进行必要调节。我省要在保持省级调控能力的基础上,加大财政调节力度,强化财政体制约束力。遵循政府治理规律和中央改革要求,在教育、卫生、交通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划分省与市县政府事权和相应支出责任。对于跨地区且对其他地区影响重大的公共服务事项,通过转移支付承担部分地方事权支出责任,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财税体制改革需要更大的勇气对涉及的核心利益进行分配和调整。财政实质上体现了一种分配关系,财税体制则是落实这一分配关系的制度安排。省委书记罗志军同志在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讲话中指出,财税体制改革是全面改革中触“利”碰“硬”的关键领域,要从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市场与社会关系出发来设计和推动各项具体的财政改革。当前全省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为市场主体减负,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要在深入推进“营改增”的同时,坚持正税清费,坚决防止收过头税,尽快建立涉企收费清单管理制度。同时,进一步加大科技税收政策落实力度,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为企业拓宽市场空间。二是向基层倾斜,继续推动财力下沉。要研究制定各级政府间、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间的事权清单,调整完善市县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县乡级基本财力保障制度是实现从过去的“两保”(保工资、保运转)向今后的“三保”(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迈进,这是下一步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县乡基层财政困难、促进省域范围公共产品均等化的制度创新。三是向转型升级发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财政资金投入引导经济转型升级,是本次财税改革的重点。要积极探索变财政资金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的新路子,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吸引社会资金积极参与,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严格管理”的原则,资金专门投向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针对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普遍面临着融资难题,运用机制创新,针对适合项目选择性地适当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减少地方债压力。要积极科学合理分配资金,减少资金分配的随意性,并加强使用监管和绩效评价。将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使之更加规范、透明,强化社会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质量和效率。

财税体制改革需要构建省市县三级政府合力推进科学发展的长效正向激励机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交集就是财税体制。保持我省财政体制的正向激励效应,就是要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调动省市县三级政府落实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凝聚发展的合力,重点发挥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财税体制的完善来矫正、引导市县发展的积极性,既体现区域发展利益诉求的多样化,又保证全省整体发展的系统性和公平性。尽可能把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公共收入配置给县乡两级政府,鼓励基层政府注重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修复。在保持现有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的基础上,要科学合理把握省级和市县财政分配关系。既要保障省级推进重大改革、维护市场统一、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经济调控的能力,又要充分考虑地方发展利益和分级管理的需要,调动市县推进改革的积极性,增强基层发展的活力和可持续性。

(执笔人:许卫。原载于2014年9月23日《新华日报》) Z69ZAAT0L9CLaShsXP2CcYy5+0NYNMTelCa959fNvC7UoRmKaoTPjT3iGnNc6Ts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