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或许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一对情侣吵架,女孩哭得撕心裂肺、大喊大叫,而男孩面露怒色却往往闷不作声;电影院里播放着感人肺腑的影片,女生们随之哽咽、啜泣甚至哭得稀里哗啦,而男生则一般是神情凝重、淡然以对;小男孩刚学走路不小心摔倒了,年轻的妈妈大多会这样轻声安慰,“你是个小男子汉哟,要坚强一点”“男子汉有泪不轻弹”……似乎在我们心中普遍形成了这样一种固定印象:女性情感细腻、温柔体贴,情绪表达丰富,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比男性更情绪化;而男性则情绪不太外露,情感大多稳定沉着,比女性更加坚强等。
女性的情绪变化程度的确明显高于男性,尤其是在负面情绪中,女性对来自外界的唤醒负面情绪的信息,关注度明显高于男性。我们通常根据面部表情来推测他人的情绪,这并非毫无根据。很多研究已经证实:人类面部的皱眉肌区域对负面情绪事件以及令人沮丧的刺激非常敏感,而颧骨肌区域对积极事件和令人兴奋的刺激更敏感,并且无论有无外界刺激,女性的面部肌肉运动都比男性的面部肌肉运动要多。这似乎可以说明男性的情感体验少于女性的情感体验。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项心理学实验结果显示:外显的情绪反应和内心的情绪体验并不一致,虽然男性和女性外在的情绪反应差异很大,但是他们内在的情绪体验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男性对情绪的体验强度更大。换句话说,在面对同一刺激事件时,实际上男性有着和女性类似的或更强烈的情绪感受,只不过在外在情绪的表露上,男性较女性更加隐蔽,尤其是负面情绪,他们很少明显地表露出来。
2016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发生重大爆炸事故,至少6名遇难消防员为家中独子,庞题就是其中一位。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后,父亲庞方国在悲痛之余还颤声问道:“庞题没丢人吧?”母亲几乎是整日沉浸在对儿子的思念中,以泪洗面,不吃不喝。为了让妻子好起来,庞方国没收了她的手机,删除了手机上儿子的照片,家里所有关于儿子的物品都被藏了起来。
2016年11月3日,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山东籍女学生江歌,被无辜杀害。失去爱女的单亲妈妈江秋莲,悲痛欲绝,曾一度怀抱女儿的骨灰盒入睡,她在微博上回忆着自己和爱女生前的点点滴滴,其中连吵架拌嘴都是甜蜜的回忆,她写道,“歌儿,你回来吧,我们拌嘴好不好”。每次出现在媒体采访的画面中,江秋莲眼睛都是红肿的,几度哽咽,精神几近崩溃的边缘。
在失去孩子之后,母亲们的情绪难以自控并且持续时间比较长,情感细腻的她们不由自主地去怀念过往的美好时光,并时刻沉浸其中难以自拔,从其外显的面部表情就能体会其内心的苦楚和丧子(女)之痛;而父亲的表现则更显理性,他掩藏起了内心的伤痛,因为他深知自己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不能倒下、不可以倒下,家里还有亲人要照顾,还有那么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
情绪反应性别差异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讲与社会、文化因素有关。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一直延续着“女主内男主外”的生活模式。女性擅长表达情绪、关心他人情绪,而男性则情绪稳定、沉着。在这种固有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对不同性别的情绪反应就抱有不同的期待,期待女性是温柔体贴的、情感细腻的,期待男性具有阳刚之气、英雄气概,勇敢坚强有责任心。这种期待体现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中,并一直影响着男性和女性在成年后的情绪变化。
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女性多愁善感往往易于被人们接受,而男性则应遵守“男儿有泪不轻弹”的社会规范,要学会抑制自己外在的情绪反应。但事实上这样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因为任何人都有情绪,并且情绪需要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一味地压制它,尤其是负面情绪,必然会损害身心健康。
有研究推测,如果一个人的外在情绪长期受到阻碍不能正常表达出来的话,就会造成人体内在的压力增大从而引发某些疾病,例如,临床资料显示男性的心脏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可见,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都应该认识到个人情绪的特点,关注自己的情绪健康。在此我们给出几点建议:
»男性要学会疏导情绪
负面情绪要及时疏导,即便你自认为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也不要轻易选择沉默。人在消极的时候总会联想到很多不好的事情,陷入恶性循环。在面对低落情绪时,找个适当的时机和家人倾心诉说,或是约三五好友促膝长谈,甚至是寻个安静的角落大哭一场,都可能让负面情绪得到缓解,让难解的心结豁然开朗。在释放情绪上,男性需要表现得更勇敢一点。
»女性要学会调节情绪
“一哭二闹三上吊”确实是不少女性爱做的傻事,她们误将宣泄情绪当成解决问题的方式,结果反倒把事情弄得一团糟。所以,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要学会把控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冲动替代思考,遇到问题时,不妨大而化之地搁置它。
»尊重个体情绪差异
每个人的个性不同,表达情绪的方式也不同:女性较随性,遇到事情会毫不保留地释放情绪;男性较内敛,面对突发状况会克制情感,力求理智。这样的差异再正常不过,没有任何优劣之分。正视个体的情绪差异,男性和女性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让自己热情而不失理智,冷静而不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