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氏族与部落

一 氏族公社

太古居民群居群婚,没有形成血缘组织。古书上说:太古没有君长,人们聚居群处,只知道自己的母亲,不知道父亲是谁。没有亲戚、兄弟、夫妻、男女的分别,也没有上下长幼的规矩。大约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进步,开始形成母系氏族。一个母亲所生的子女组成一个氏族。氏族之内不许通婚,只能和别的氏族通婚。氏族于是成为较稳定的血缘组织,也是生产和生活单位,所以又叫氏族公社或原始公社。这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社会组织,从而建立起最初的社会秩序,比起前此的群居杂处,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有一个古老的神话,说古时天塌地陷,火不灭,水不息,猛兽吃人。有一个女娃(又作女娲)炼石补天,止水灾,服禽兽,天地四时有序运转,人民得以安生,和睦相处。这个女娃当然不是什么女神,而是在混乱中建立起秩序的母系氏族制的化身。陕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村落遗址的公共墓地,女性和男性分别集体埋葬,可能是个体家庭出现前的氏族公社遗迹。

母系氏族公社的妇女还可以和其他氏族的多名男子通婚,血缘系统并不严格。尔后,出现一夫一妻制,有了确定的父子关系,母系氏族转变为父系氏族,进而形成以男子为中心的夫妻家庭。随着生产的发展,剩余生产物的储存,出现了家庭私有制,标志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氏族公社走到了最后阶段。龙山文化遗址的墓地,不再是集体合葬而是个人仰身葬,留下了历史进步的痕迹。

氏族公社时代,人们还只能维持很低水平的生活。氏族成员需要互相照料,没有盗窃抢夺。传世的古籍《礼记·礼运篇》描述说:

那时天下为公,推举贤能的人管事,相互信任,和睦相处。人们不只是爱自己的亲属,也不只爱自己的子女。老年人得到奉养,青壮年都有工作,幼儿健康成长。失去丈夫或妻子的孤寡老人,失去父母的孤儿,没有子女的老人和残疾人都得到赡养。男子有岗位,女子有归宿。财物不应丢弃也不必归自己占有。出力劳作也不是单为自己。人们不互相欺骗,也没有盗贼,外出不用关门。这就叫做“大同”。

这段描述美化了低水平的原始社会,但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几千年来,大同之说一直为人们传诵,实现一个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大同社会,是中华民族世代追求的理想。

二 部落联盟

父系氏族制确立后,相互通婚的氏族进而结成为部落,形成氏族外婚、部落内婚的血缘组织。部落由两个以上氏族组成,更便于组织生产和抵御外来侵袭。居住在邻近地区,相互间没有血缘关系的部落,结合为部落联盟,形成力量更为强大的群体。联盟由各部落推选联盟长,叫做“帝”。帝字的古义是审查、审定。帝是联盟事务的管理者和领导人。

黄河流域今河南、山西及陕西东部等地,先后建立了炎帝、黄帝两个部落联盟。炎帝又称赤帝,传说在姜水地区,大抵是拜火的部落,崇尚红色。黄帝联盟传说在姬水地区,是黄土高原的农耕部落,崇尚黄色。以红、黄两色象征吉祥和高贵,是炎黄子孙世代传承的文化传统。

迤南地带有黎族的部落联盟号称“九黎”(九是不确定词,泛指多数),联盟长叫蚩尤。炎帝与蚩尤争战,黄帝助炎帝打败九黎,杀蚩尤。俘虏的黎人罚做奴隶,被称为“黎民”。九黎中战败的部落逃往南方立足。

黄帝与炎帝两联盟也有过冲突,后来合并为一个大的黄帝联盟。东部地区今山东一带的居民,号称东夷。“夷”字是人执弓的象形,大约多是射猎部落,也加入了黄帝联盟。

黄帝部落联盟不断发展形成强大的群体。各部落各自命名,称为某氏,以示区别。家庭私有制确立后,个人也都有了自己的命名。黄帝联盟后来出现一位联盟长,名叫颛顼(音zhuān xū),原属高阳氏部落。又有一名联盟长叫喾(音kù),称帝喾,原属高辛氏。传说颛顼曾有八名辅佐,协助管理联盟事务,卓有成绩,人称八恺。帝喾也有八人辅佐,称为八元。八恺和八元的名字,后世都还在流传。

尔后一位著名的联盟长是尧,原属陶唐氏。尧在帝位时,据说各部落(九族)和睦相处,百姓生活安定,博得世人的称颂。羲氏与和氏观察天象,制定历法,以适应农耕的需要。帝尧委任夏后氏的鲧(音ɡǔn)率众治理水患,但历经多年未能奏效。尧晚年选任有虞氏的舜做辅佐。舜荐用各部落有才能的人参与联盟事务的管理,又到联盟各部落查访,撤换了几名不受拥护的酋长,赢得了声誉。

部落联盟长的推举,各部落都有当选的资格,但只是在联盟长死后才推举新的继承人,而且多是在有声誉的辅佐中产生。帝尧死后,舜便顺利地当选,称帝舜。帝舜在位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黄河流域洪水泛滥。舜委任夏后氏的禹考察山川形势,率领部众疏浚河道,历时十三年治水成功,恢复了黄河流域的生产秩序。

后世把黄帝联盟的创建者黄帝和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合称为“五帝”尊奉,以纪念他们对历史发展的贡献。

舜死后,立有大功的禹理所当然地被推举为帝,称帝禹或大禹。帝禹在位时,办了两件大事。一是在洪水过后,致力于修治农田水利,恢复农耕。二是加强武力,以抵御外部的侵袭。据说帝禹时已发明用青铜作兵器,提高了作战能力。帝禹发动各部落酋长与南部的苗族作战,宣告说:“不是我愿意打仗,是苗人扰掠,我率领你们众君长去征伐。”帝禹作战获胜,苗人被迫退居长江流域。传说帝禹晚年曾去江南巡视,死于会稽。

帝禹是对黄帝联盟有大贡献的联盟长,也是最后一位联盟长。禹死后,黄帝联盟瓦解,各部落陷于长期的混战。

三 部落混战

帝禹生前,曾举荐东夷部落的益继任帝位。益在帝舜时曾参与管理山林沼泽,助禹治水有功。禹死后,禹的儿子启不等部落推选,便起兵攻杀益,夺取帝位。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出被残酷处死之人的遗骨。学者考证为启与益部落争战的遗存。启以武力夺位,没有得到联盟各部落承认,因而不能获得“帝”的称号,只能称启或夏后启。联盟中的有扈氏部落起兵伐启。启率夏后氏在甘(今河南境内)应战,发布命令说:“我命你们去攻打有扈氏,谁不服从命令,我就把他处死。”启战胜有扈氏,把俘虏罚做奴隶。

帝位的争夺是私有财产制形成后争夺权力的集中表现。权力争夺甚至在父系大家庭中也已展开。启的幼子武观因和兄长们相争,被启赶走。武观率众反抗,启派人把他杀死。启死后,儿子太康继立,还想再夺联盟长帝位。他的五个弟弟指责他说:你坏了尧以来的规矩,就是自取灭亡。东夷有穷氏后羿(“后”当是部落长称号)攻占太康的住地安邑(山西夏县)。太康逃往斟寻氏。羿攻灭斟寻。羿的收养子寒浞杀羿,夺取了羿的家产。

寒浞乘胜追杀夏后氏相。相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帮助,攻灭寒浞。少康重获胜利,但结盟的部落已所存无几。夏后氏传到孔甲时,原来黄帝联盟的各部落相继离去。孔甲三传到桀,部落联盟已完全瓦解了。

古文献上所说的夏代,自从启以武力夺取帝位以来,各部落之间乃至大家庭的父子兄弟之间,为争夺权力和财产,无休止地相互争斗厮杀。整个社会长期陷于混乱,对立的势力相互冲突,不可遏止。历史的发展,需要高踞全社会之上的统治力量来调和冲突、建立秩序。一个新型的统治机构——国家产生了。 S7eV++FTGtHru7IOToaHd1tXZ7VNyoBsSZ0hzHBhMtxKAomI+ANGASmijoJsIFa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