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汉朝的兴隆

刘邦战胜项籍,被诸王推为共主,沿用秦制称皇帝,都洛阳。次年迁都长安,依汉王名号建国号“汉”。

刘邦在位七年病死,群臣上谥号高皇帝。此后诸帝恢复死后议谥制度,称惠帝(前194—前188年在位)、文帝(前179—前157年在位)、景帝(前156—前141年在位)、武帝(前140—前87年在位)。

一 皇权王朝的再建

汉朝的政治体制基本上沿袭秦朝的皇权专制体制。皇帝集权,决定一切。朝廷设丞相、御史大夫、廷尉、都尉等官职辅佐皇帝理事。地方制度仍行郡县制,朝廷任命郡守、县令。

分封诸王 秦始皇坚决反对分封宗王,以防止再出现诸侯纷争。反秦战争中,依附于项籍和刘邦的诸军将领,或被封为王,或自立为王,各据一方。刘邦称帝后,他们中的一些人或拥兵自重以至起兵反汉。汉高帝在位期间,陆续消灭了异姓诸王,废除了功臣封王的旧制。

但是,汉高帝又恢复了宗室子弟的分封制度。皇后吕雉之子刘盈立为太子,另七个儿子都封为王,分驻各地。又封弟刘交为楚王,侄刘濞为吴王。汉高帝之后,子盈在位七年,谥惠帝。吕后执政,又封刘姓宗室和吕氏多人为王。吕后死,刘氏宗室及老臣诛灭吕氏诸王,立高帝子代王恒为帝(文帝)。在位二十三年,传子启(景帝)。三年后吴王刘濞联合宗王六人起兵反,史称“七王之乱”。太尉周亚夫领兵平乱,刘濞败死。宗室分封再次导致了诸王的纷争。此后,诸王不再领兵,分土而不治民,只食租税。汉武帝刘彻即位后,实行“推恩”制,诸王封邑可再分封给子孙,借以分割封地,削弱权势。又在全国十三部(州)各设“刺史”,考察郡守和宗王的行止。皇权一统与诸王分封是长期存在的制度上的矛盾,经过改革,多少有所缓解。

与民休息 汉高帝与丞相萧何、曹参等人起自基层,较为了解民间迫切需要安定的愿望。长期战乱后,农村凋敝,也亟待恢复正常的生产。自高帝至景帝都以清静无为、与民休息作为执政的方针,轻徭薄赋,以利恢复。

汉高帝建国后,命服兵役的秦兵还乡,解甲归田,又号召战乱中流亡他乡的农民还乡生产,可领取原有的田宅。因贫困沦为奴婢的,恢复平民身份。鼓励开垦无主荒田,朝廷田税为产量的十五分之一。惠帝时,种田人免除徭役。文帝免收田租十二年。景帝时又将田税减少一半,定为三十税一,成为定制。田税减少对占有田地的地主有利,也使拥有小块田地的自耕农得到好处。开垦无主荒田,只交少量田税,更是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

汉朝初建国,几代皇帝都力倡节俭。惠帝时曾两次征发长安附近农民修筑国都长安城。此后即不再有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农民负担的徭役大为减少。文帝时,臣下要在宫中建露台,需要黄金百斤(合今五十斤)。文帝说:“我住先帝宫室已觉惭愧,何必再建台?”宫中帷帐不准文绣,说是以敦朴为天下先。

自高帝至景帝,没有再发动战争。广大民众得到了多少年来从未有过的和平安定的环境,得以安心耕作,实现了农业的发展。武帝初年成书的《史记·平准书》描述当时的情形说:

汉兴七十余年间,国家无事。除非遇上水旱灾荒,民众家里都很富足。各地方的官仓堆满了粮食,库里有用不完的钱。京师存的钱有几百亿,钱串腐烂,无法计算。太仓的粟米堆积,甚至堆到外边。

这一描述,不免渲染,但农田增产、国库充裕当是可信的事实。这个事实说明,汉初以来实行的与民休息清静无为的方针,到武帝时已收到显著的效果。武帝标榜崇儒,变“无为”为“有为”,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二 社会经济的繁荣

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是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这一时期,汉朝的国势至于极盛。社会经济经过多方治理,趋于繁荣。

兴修水利 水利工程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灌溉农田、预防水旱灾荒、粮食漕运都有赖于水利的兴修。武帝采纳管理农业的官员郑当时的建策,修建自长安至黄河三百余里的渭渠。用工数万人,三年修通。可灌溉民田万余顷,漕运便利。黄河在瓠子口(河南濮阳)决口,东入巨野泽,南下夺泗水,入于淮水,附近农田受害,二十余年不能堵塞。武帝调发数万人治理,亲临工地督办,自作歌词:“瓠子决兮将奈何,皓皓旰旰兮闾殚(尽)为河。”“颓林竹兮楗石灾,宣房塞兮万福来。”治河取得胜利,堵塞决口,不再有水灾。在瓠子口建造宣房宫纪念。汉武帝亲自督修水利,为天下倡。此后,全国各地相继兴起兴修水利的高潮。关中地区兴修六辅渠、灵轵渠、成国渠、 (音wéi)渠、白渠,灌溉农田数千顷至万余顷,汝南、九江郡引淮水,泰山郡引汶水穿渠灌溉田,也都至万余顷。西北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郡也兴修水利,推广农田耕作。据说旱田改为水田可增产四倍。

官营盐铁 汉高帝建国即重农抑商。所谓“商”,包括手工业、商业和高利贷的经营者。也泛称“工商”。随着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出现一批积富千金至数千金的富商。汉武帝命商人自报资产,征收重税。不如实呈报,一经告发,没收全部资产。这样查没的资产,以万万计,给予富商大贾以沉重的打击。

最富有的巨商是煮盐和冶铁的经营者,他们利用自然资源,役使奴隶和贫民劳动,获取大利。盐与铁是农民生活与生产所必需。盐铁商是农民的残酷剥削者,也是朝廷的经济威胁。汉武帝采取理财官桑弘羊的建策,将盐铁资源收归国有,由官府统一经营,禁止私营,强行实施。全国产盐地区设盐官三十余处,冶铁区设铁官四十余处分别管理。原来的经营者可以接受官府委任,劳动者受官府雇用。获利统归朝廷。官营盐铁从此成为定制,朝廷获得巨大收益,增强了国力。

改铸钱币 秦始皇统一各国货币,铸造铜钱“半两钱”,重十二铢(一铢合今二分)。汉朝初年,分封诸王在各郡国自铸钱币。民间也私自盗铸谋利,重量只有三四铢,造成钱法的混乱。汉武帝取消郡国铸钱,又严厉禁止私铸,由朝廷统一铸造新币五铢钱在全国通用,旧币一律销毁。五铢钱圆形方孔,铸有“五铢”二字,重如其文,得到人们的信任。至西汉末年先后铸造二百八十万万钱。

商业经营 经济的发展需要商业流通,全国统一,不再有地区之间的障碍,货币的稳定也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宗室子弟分封各郡国,收取租税,向朝廷进贡。远地运输,耗费甚大,贡献物品质量低劣。汉武帝采纳桑弘羊建议,在朝廷大司农属下设均输官、平准官。各国贡物折价交各地均输官购进价廉的特产,转运到其他地区货贩,或上交朝廷平准官,再高价卖给需要的地区,朝廷由此获得大利。平准官掌握大量物资,依据市场需求调剂买卖,借以控制市场,平抑物价。

商业的发达,形成若干商业中心城市。国都长安是政治中心,也是商业中心,北联西北诸郡,南通巴蜀,关中地区丰富的物产都在这里集散。长安城内有称为“东市”和“西市”的两大商业区,西市有六个市,东市有三个市。河南洛阳东周时已是著名的商城,东联齐、鲁,南通楚、魏。《汉书·地理志》说,这里的风气,重钱财不重道德,大家都想经商发财。河南南阳郡的宛,是南北通商的枢纽,水路可通江陵、吴县、合肥、番禺(广东广州)等商城。临淄(山东淄博)是东周时齐国的名城,历来商业繁盛,各地商人都到这里来交易。赵国旧都邯郸是黄河以北最大的商业中心。蜀郡成都是西南地区的工商业大城,很多富商大贾出在成都。

汉朝对域外的贸易,严格限制铁器、兵器和铜钱出境。出口品主要是丝绸和黄金,进口品主要是马匹和珠宝。陆路在边境关市贸易。西路由敦煌西行,南路通往昆仑山至于阗(和田),北路由天山南路至疏勒。疏勒西南经大夏(今阿富汗境)至安息(今伊朗境),西北经大宛(今乌兹别克费尔干纳)至奄蔡(今哈萨克斯坦西部)。中国的丝绸经过西北商路运往中亚和西亚,转销欧洲。海上贸易由掌管皇室需要的少府专营。自番禺率商民入南海,购求珠宝,可到印度南境的黄支国。

三 疆域与民族

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充实,开始对周边诸族作战,开拓了疆域。

讨伐匈奴 匈奴族以游牧为职业,语言属突厥蒙古语系。原在今内蒙古大青山(古阴山)南北往来游牧。秦朝建国前,已进入奴隶社会,南下掳掠奴隶和牲畜。国王称撑黎孤屠单于(音chán yú),即天命单于,下设文武官职,各分左右。秦始皇时,蒙恬出兵夺回匈奴占据的河南地。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侵掠祁连山以西的大月氏族居地,迫使大月氏西迁到伊犁河流域。又东向攻略今西辽河一带的东胡族,北上征服阿尔泰山麓的丁零族,成为北方草原的大国,有兵数十万。汉初南下掳掠,汉高帝领兵抵御,被匈奴兵围困于平城(山西大同),被迫求和。汉朝将宗室女奉献给单于,又约定每年向匈奴贡献一定数量的丝绸酒米,名曰“和亲”,以求苟安。文帝时匈奴再次南下掳掠,汉朝不能抵御,仍维持和亲之议。匈奴骑兵仍不断在边境侵扰。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大将军卫青率大军北击匈奴,再次收复河南地,建朔方郡。移民十万驻朔方。元狩二年(前121年),汉将霍去病率领大军先后越过焉支山(甘肃山丹境)和祁连山,大败匈奴军,斩俘四万余人。匈奴浑邪王一支来降。汉在河西地区设立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两年后,汉武帝又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五万,步兵约十万,大举追击匈奴,直抵漠北。两军大战,匈奴兵伤亡八九万,汉兵也死伤数万人,失战马十余万匹。匈奴战败,遁居漠北,不再南下。尔后,汉宣帝时,匈奴内讧,五单于争立。甘露元年(前53年)呼韩邪单于降汉。

交通西域 汉武帝出击匈奴之前,曾在建元三年(前138年)派遣汉中人张骞出使大月氏,企图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汉地匈奴族人甘父随行。当时大月氏已西迁到妫水(阿姆河)北岸建国。张骞西行途中被匈奴扣留,在匈奴困居十年,娶匈奴女为妻。得机会逃往大宛(今乌兹别克国境)。大宛派遣“导译”(向导、翻译人员)送张骞到康居(今哈萨克斯坦国境),转道到达大月氏。这时,大月氏国富民安,不愿再与匈奴为敌。张骞不能完成使命。一年以后南返。中途又被匈奴扣留。又过了一年多,匈奴单于争立。张骞乘机偕同匈奴族妻子和甘父逃回长安。张骞此行,前后历时十三年,备极艰险,虽然未能实现夹击匈奴的目的,却获得了西域诸国状况的大量信息,也向各国传布了汉朝的威仪,打开了与各国交往的道路,贡献是很大的。汉武帝封张骞为太中大夫,甘父为奉使君。

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即卫青、霍去病大举讨伐匈奴的同年,张骞受命为中郎将,率领三万人的使团,去西域各国开展友好的交往。随行马六百匹,牛羊以万计,金帛巨万,以备馈赠。张骞到达伊犁河流域乌孙族住地,分遣副使去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北印度)等国。张骞回朝后年余,病死。此后,汉朝继续开拓与西域各国的交往。《史记·大宛列传》说汉使去到安息、奄蔡、黎轩(埃及亚历山大城)、条支(叙利亚)、身毒等国。汉朝每年派出使臣,多者十余次,少者五六次。外国来汉的使团多者数百人,少者百余人。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不断扩展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活动范围早已不限于中原华夏地区,而是迈越葱岭走向西亚了。

天山南北路今新疆地区,有三十六小国,即三十六个部落。多者两三万人,少者只有一两千人,从事农业或畜牧。原来被匈奴统治。匈奴战败后,归属于汉朝,汉宣帝时设西域都护府。

征服南国 武帝时陆续征服南方诸国,开拓了疆域。

秦末农民战争时期,秦南海都尉赵佗(河北正定人)在南海(广东广州)自立为越王,兼并桂林(广西桂平)象郡。汉高帝封赵佗为南越王,都番禺(广东广州)。又称南粤。武帝时南越相吕嘉反。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兵平南越,建立南海、儋耳(海南儋州)、珠崖(海南琼山)、苍梧(广西梧州)、郁林(广西桂平)、合浦(广西浦北)、交趾、九真、日南(约在今越南国境内)等九郡。

今福建地区,秦置闽中郡。居民是越族。汉高帝封越族首领无诸为闽越王。都东冶(福建福州)。瓯江流域的另一支越族瓯越,惠帝时封首领摇为东海王。都东瓯(浙江温州)。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闽越攻掠瓯越,汉出兵救援,闽越败退。元鼎六年,武帝讨南越,闽越反,次年,降汉。闽越与瓯越,均属会稽郡统辖。

今贵州地区是汉代南越通往巴蜀的要道。西部地区有夜郎国,在牂牁(音zāng kē)江畔。武帝采番阳令唐蒙之议,命他出使夜郎,厚赐夜郎首领修好。南越王灭后,夜郎降汉,封为夜郎王,从而开辟了西南通道。

今云南滇池地区,楚国将军庄硚曾领兵占据。值秦灭楚,遂留在今晋宁一带称滇王。夜郎归附后,武帝发兵入滇,滇王降汉。汉朝加封,赐给官印“滇王之印”(今存)。设益州郡(治今云南昆明)统辖。

今四川地区,秦灭巴国设巴郡(四川重庆)。汉承秦制,辖境至奉节。秦又在成都设蜀郡。汉高帝时在蜀郡东北部设广汉郡(四川金堂),武帝时又将东北部划归新设的犍为郡。灭南越后,在犍为以南少数民族地区设沈黎郡(四川汉源)和越巂郡(四川西昌),以北设汶山郡(四川汶山)。在今贵州设牂牁郡。经过武帝时期抚与伐的经营,自今福建两广至云贵川地界,都已入于汉朝的版图。

汉朝盛时的疆域北达漠北,南至海南,西北至于葱岭,东北至乐浪(今朝鲜境内),形成辽阔的大国。这时意大利的罗马共和国领域横跨欧洲、非洲,至于西亚。亚洲的汉朝与欧洲的罗马,是当时世界上东西辉映的两大强国。

《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人口近六千万,实际人口当然还要超过很多。作为炎黄子孙的华夏族,自东周以来不断融入各民族成分而发展壮大,活动地区也不再限于中原而遍布于全国各地。汉朝强大后,人们就以国名作为族名,叫他们为汉人或汉族。

汉朝统治领域内,还有许多非汉族的各族居民。他们和汉朝的关系有三种情形。一是在各郡县与汉族共处,经济文化密切交融。其中不少人逐渐融合于汉族。二是汉朝在新归附的各民族地区,设置“初郡”即初级的郡制。特点是朝廷派遣郡守,但不向居民征税,各民族原有的社会政治制度和风俗习惯,也都不作改变。汉武帝时在南越故地和西南等地建立了十七个初郡。三是匈奴和西域诸小国都还实行原有的制度,与汉族建立经济文化交流。匈奴降汉后向汉廷纳贡。西域都护府的主要职责是对从事农牧业的各部落予以保护,防止外来的侵袭。

一同生活在汉朝领域,经济文化密切交融相互依存的各民族结集为多民族共同体,即近代所说的中华民族。“中华”一词原是指中原地区的华夏,即汉族。汉族是多民族共同体的主体,中华民族是诸族凝聚的伟大民族。 gQpopjelU/rWRgmduv1Pcnbl2EKbl2XodJkOo/xhSGOz7gsIDfG94ocdbqjoVns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