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封信

【文本解读:提出美育的理论背景】

席勒申明,这一束书简是他对于美和艺术进行探讨的成果。这就是说,审美教育问题的提出是基于作者对于美和艺术特性研究的结果,因此这一书简也包含了对美和艺术本质的探讨。美育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作者既怀着深沉的使命感,又为它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所吸引。这一主题不仅与人们的幸福直接相关,而且也与人性的道德高尚密切相连。因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和谐是幸福的基础,也是道德发展的前提。他认为,这一探讨既要诉诸理论原理,也要诉诸人的情感,这是此类美学研究的一大特点。

这种书信的形式提供了行文的自由,作者不会由于学术形式运用不当而使读者陷入扫兴的尴尬。文中的思想观点是作者个人思考的成果,当然有其思想渊源,但作者不陷入门户之见,也不倚仗他人的权威来掩饰自身的弱点。下述论断是基于康德的各项原则,而读者自由思考的能力便是这一研究遵循的准则。

关于康德体系实践部分中占主导地位的那些见解,只有在哲学家那里才是分割开的;而一般人则认为它们始终是一体的。席勒这里所指康德体系即指由《纯粹理性批判》等三大批判著作所建立起来的先验范畴体系。在这里,康德对理性、知性和感性作了严格的区分。在康德那里,实践的概念是指道德实践活动;康德又提出了实践理性的概念,与思辨理性相区别。席勒认为这些区分是哲学家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正如化学家只有通过分解才能发现物质之间的联系那样,哲学家只能通过概念的抽象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但是这种概念抽象和分解不是他在这里所要采用的方法,因为这种学术形式虽然为知性(认识能力)揭示了真理,却又在情感面前掩盖了真理。然而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所谓善良意志等已是常识中早已有之的要求,甚至在具有明晰的认识以前,人们便有了某种道德的情感和本能了。

下面的探讨既要使人提高认识,同时又要给人以感性的体验。通常适用于道德经验的东西,必定在更高的程度上也适用于审美经验。因为美的全部魔力正在于它是精神自由的产物,又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而当它的各种要素被强行结合起来,它就失去了它的自由的本质。

请您允许我在这一束书简中,把我对于美与艺术进行探讨的成果奉献给您。我深感这一任务的重大,也熟知它的魅力和价值。我所谈论的主题与我们的幸福直接相关,并与人性的道德高尚不无联系。我将把美的事物展示在感受并施加了美的全部威力的心灵之前,在经常要诉诸情感又要诉诸理论原理的这一探讨中,它将承担起我的任务中最艰巨的部分。

我所请求的正是您赋予我的职责,在这里我只是随心所好,您却把它视为我的贡献。您为我制定的规则是自由自在,这对我不是一种强制,而是一种需要。我很少采用学术形式,这就不会因对其使用不当而陷入扫兴的尴尬。我的观点主要来自我个人的思考,而不是来自丰富的外界经验,也不是来自资料的研究。当然并不否认它是有其根源的,但即使有什么错误也不会犯宗派之见,更不会靠权威或别人的力量而否定自身的弱点。

我对您毫不隐讳,下述命题绝大部分是基于康德的各项原则,如果这一探讨过程使您联想起其他特定的哲学学派,那么这要归咎于我的能力太差,而不能归咎于这些原则。是的,我把您的精神自由视为不可侵犯的。您自己的感受为我提供了我赖以建设的事实基础。您自己的自由思考能力制订了我们进行论证的准则。

对于康德体系实践部分中占主导地位的那些见解,只有在哲学家那里才是分割开的。我确信可以证明,一般人认为它们始终是一体的。如果人们使它们摆脱学术的形式,它们就成了常识中早已有之的要求和道德本能的事实,这种道德本能正是贤明的自然作为保护者在人具有明晰的洞察力以前所赋予人的。但是,正是这种学术的形式,它为知性揭示了真理,又在情感面前掩盖了真理。因为遗憾的是,知性若要把握这一内在官能的对象,就必须首先肢解它。正如化学家只有通过分解才能发现物质的联系那样,哲学家只有通过思想的磨炼才能发现具有自由意志的自然的作品。为了捕捉转瞬即逝的现象,就必须把这些现象捆绑在规则的镣铐上,将其美的形体分割成抽象的概念,使其活生生的精神保持在贫乏的词汇骨架中。如果在这种摹写中不能重新发现自然的情感,在分析家的报告中真理成了不合情理的东西,那还奇怪吗?

如果下述探讨为了使其对象接近知性而超出了感性的范围,那么也要请您多加原谅。适用于道德经验的东西,必然在更高的程度上也适用于美的现象。美的全部魔力正是基于这一奥秘,而当美的各种因素被强行结合起来,美也就失去了它的本质。 vvGfL4XLEg+Z5lbESEwmOZoN7rpXVBza7Y6rfGhLlSMibr13GQlZTWGwFCTPYlo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