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性本能:生殖、动物、原始、自然

在谈论爱情时,我们有时还能感受到爱情的一些神秘色彩:不知道爱情是什么,或者很难给出一个精确的描述,总之有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感觉。但是,在谈论“性”的时候,我们首先感受到一种确信无疑、斩钉截铁的态度,被访者似乎倾向于认为,他们清楚地知道“性”是什么。但是,更详细的询问表明,性的边界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确定。

不过,初始的确信态度是无可否认的。它的突出特征是把性与本能联系起来,经常被提及的相关日常概念是生殖、动物、原始和自然等。

一、纯粹的性:动物为了繁殖后代而进行的原始行为

问:那我们刚才提到“性”,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子康:首先就是比较原始的那种行为吧!

问:“原始的行为”是什么样子的行为?

子康:原始的行为就是行为,没有其他的任何、什么附加之类的,就是像动物那样为繁殖后代的行为。

提到“性”的时候,子康首先想到的是动物为了繁殖后代而进行的原始行为。子康强调,这种原始的生殖行为仅仅是为了繁殖后代而进行的,没有附加任何其他的东西。在此意义上,他其实构想了一个“纯粹的‘性’”的概念,而且把它与动物联系起来。对人而言,性还掺杂了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思想、情感、性格、欲望等。当然,由于没有展开讨论,我们无法判断,子康是否认为人类社会中也存在“纯粹的性”。

但是,其他被访者把纯粹的性与人联系在一起,认为人也有可能像动物一样进行“纯粹的”性行为。

二、动物“性”与人“性”:人的堕落与“性”的升华

在檀香看来,所有“没有爱情的性”都是和“动物的性”一样的“纯粹的性”。

我觉得,没有爱情的性关系真的就是动物,那跟动物没有区别。就像两个小动物,(然后)发生关系,然后它们就是一家子了,看着它们的孩子,就没有区别啊。

檀香不仅承认,人也可以进行纯粹的性,而且认为,通过进行纯粹的性,人也就变得“跟动物没有区别”,或者说,人就变成了动物。这种观念背后,隐含着几个逻辑假设:(1)动物的性等于纯粹的性;(2)人类的性通常不是纯粹的性,而是附加了人类特有的很多其他内容,比如爱情;(3)当把人类特有的附加内容剥离之后,人类的性就变成了动物的性,人就变成了动物;(4)在“人性”与“人‘性’”以及“动物性”与“动物‘性’”之间存在某种对等关系,纯粹的性被视为动物的本质特征,而附加人类内容的“非纯粹的性”是人的本质特征。

在人类的语言中,分类从来不是小事,而总是灌注着复杂的意义。人与动物的区分尤其如此。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类属划分,而是充满道德评价的意味。

问:有一种说法,你听过吗?就是说,两个人互相吸引,就是为了性,为了生殖,为了繁衍。你怎么看?

思瑗:我觉得挺荒谬的。我觉得,人脑子里不能完全想性,那(如果那样)就成了纯动物了。

问:可能不是想,像弗洛伊德说的,是无意识的。

思瑗:不会。我觉得,那就是动物。人和动物唯一的区别就是,人有情感,动物没有。为什么人是高等动物?人也是动物,但为什么高等呢?人是性爱加爱情,才是情爱。动物就不一样,动物是纯粹的性爱。

思瑗把动物区分为高等和低等,区分的标准是有无情感,或者更严格地说,是性爱中是否融入情感。人高于动物的地方在于,他们在性爱之中加入了爱情,从而使“性爱”转化为“情爱”。动物没有情感和爱情,它们的性爱就是“纯粹的性爱”,或者“纯粹的性”。如果一个人在性活动中,脑子里想的全是性,不考虑情感,那他或她的性就变成了动物的性,而他或她就成了“纯动物”。这事实上等于在“人”的内部引入动物和人的区分,即把“人性”这个综合体区分为“纯粹的动物性”和“纯粹的人性”。同时,这种区分也把人的本质等同于“纯粹的人性”,假定这是使人真正成为人的东西。如果放弃这些部分,便意味着道德的堕落:从高高在上的人变成低下的动物。反过来说,对人而言,情感则具有升华的功能,能够把性从赤裸裸的、纯粹的“动物‘性’”提升到“人‘性’”。

正是基于类似的逻辑,“一夜情”或“商业性行为”被贬斥的程度恰好取决于其中的“性”被认为有情或无情的程度。

三、“自然”的魔力:破坏性与合法性

把性同动物的生殖功能联系起来,也就是强调“性”当中最原始和自然的一面。如同奉轩所说,“性使人类繁衍,是最自然的冲动”。强调“性”的自然性,能够同时起到两个看似相互矛盾的效果:(1)突出自然状态对社会秩序的威胁;(2)论证自然存在的合理性。

先说自然对社会的威胁。

问:那你希望回到那种完全杜绝婚前性行为的状态吗?

珞姗:不,我觉得不可能。包括现在美国和英国也不会完全杜绝。只是在年轻人里,至少不应该说把性当作一个很随意的行为,完全屈从于自己的身体,而不是从感情出发。我觉得,那样的话是一个挺恐怖的事儿。这个社会……就觉得,如果年轻人就这样的话,就觉得,感觉这个国家……这种风气对这个社会的影响其实蛮大的。但是,我觉得应该还是强调,不是说婚前一定杜绝,就是,还是应该,最起码不要说那种,始乱终弃的那种,或者把性和婚姻完全割裂开。我觉得那样容易造成社会矛盾,而且对于整个国家、对于社会都不是一个好事。

在珞姗看来,完全屈从于自己的身体,很随意地对待性行为,“是一个挺恐怖的事儿”。其“恐怖性”在于,如果“不是从感情出发”,或者“把性和婚姻完全割裂开”,就会导致“始乱终弃”,“造成社会矛盾”,而且不利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屈从于身体,也就是屈从于人类自身的动物性或自然性,而这与人类的社会性是相矛盾的。这种日常逻辑建立在把动物和人以及身体与社会进行简单对立的基础上,其中隐含着庸俗的进化论与身心二元论思想的深刻影响。但是,当代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思想的发展早已证明,上述思维方式存在非常大的局限。

关于自然之性的合法性,如同双渔所说:

说直白一点儿,大学里很多女孩子,咱们都知道,她们也都会接触到色情片啊什么的。其实,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越掩盖(就)越想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如果说靠一个正确的指导,也许会不误导青少年。越掩盖,很多人就越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所以说,咱们国家对这个性教育比较少一点儿。很多女孩子大了呢,也发育,就是说和人的本能一样的吧,到一定的年龄阶段都会有性欲的产生,她们也就会看一些色情片什么的。

双渔认为,生理发育与性欲的萌发与人的性本能有关,是非常自然的。这种自然发展激发了青少年对性的兴趣,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希望知道性究竟是什么。本来,国家应该通过性教育来满足青少年在这方面的需要。但是,由于性教育的缺位,青少年被迫通过色情作品来了解性。双渔认为,色情片并不能为青少年的性发展提供“一个正确的指导”。但是,他无疑承认,性本能及其所激发的需要不应该受到压制。在很多被访者那里,本能的东西被认为源于自然,具有天然的合法性。 sqFCddDVCW9a9hk7hSX/eOiUnMQYbEqA9zt+IyGentJUvYcvOw/5pDd+mzIPoQq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