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十一章 两指断剑

李玄都收回视线,心中有了思量定计。

按照道理,李玄都应该在此时与两人和解,只是若要和解,必然要牵扯到先前的太平客栈之事,两人也势必要从李玄都的身边将周淑宁带走。

这是李玄都不能应允的。

而且李玄都与正一宗和慈航宗的恩怨,也远不止太平客栈一事。

至于这两人是如何找到自己的,李玄都倒没有如何惊讶。青鸾卫精通追踪之事不假,可这些扎根世间千年之久的宗门,历经十几朝更替而不倒,根基之深,却要远胜不过二百余年历史的青鸾卫。再加上芦州是太平宗的地盘,若是正一宗出面向太平宗求助,太平宗看在同为正道十二宗的情面上,多半也会出手相助。

李玄都轻声说道:“你们要的说法,我给不了。”

张琏山叹了口气道:“没得谈?”

李玄都摇头道:“不是没得谈,只是我知道你们想要什么。当初谢太后之所以能胜过张相,不是因为她比这位太师高明多少,而是因为张太师曾刻意打压宗室权贵,致使宗室们对他怀恨在心,只是穆宗皇帝在世时,他们动不了张相,待到穆宗皇帝驾崩,他们便与谢太后联手,共同对付张相,其中便是以晋王为首。”

此言一出,张琏山和马素珍都是脸色一变。

李玄都继续说道:“张相死后,谢太后得以垂帘听政,晋王则如愿做了摄政王。”

说到这儿,李玄都面露淡淡嘲讽之色,“这就有意思了,虽然我不是庙堂中人,但也知道皇帝年幼时,要么是太后垂帘,要么是叔王摄政,哪有太后和摄政王共同临朝训政的?所以晋王和太后之间,必有一战。”

“你们正一宗和慈航宗早就已经与谢太后分道扬镳,如今却是投身到晋王的麾下,你们想要从周听潮的身上做文章,其用心我又岂会不知?只是如今周听潮已然身死,只剩下一个弱质孤女,你们还不肯放过,那我万万不能答应。”

马素珍闻言向前踏出一步,冷声道:“张师兄又何必再与这等人多费口舌,直接拿下便是!”

张琏山一摆手中拂尘,虽然他略有迟疑犹豫,但涉及到宗门大计,终究还是点了点头。

下一刻,马素珍脚下一蹬,脚下青石地面砰然碎裂,整个人瞬间来到李玄都身前的三尺位置,因为其速度太快的缘故,身上的白衣猎猎作响。

女子面若寒霜,反手拔出背后长剑,苍啷一声,寒光一闪,直斩李玄都的头颅虽然这名女子出身慈航宗,但出剑时却看不到半分慈悲之意。

李玄都向后飘然一退,不多不少,刚好让这一剑擦着自己的咽喉掠过却又未能伤及自己分毫。

一剑落空,马素珍心中一凛,知道眼前之人不容丝毫小觑,立即就要撤剑回防。

只是李玄都又怎么会让她来去自如,轻飘飘的一掌拍出,虽然有长剑格挡,但马素珍还是身形不受控制地向后退去。

就在此时,张琏山终于出手,先是一手按住马素珍的后背,帮她止住倒退之势,同时手腕一抖,手中拂尘银丝迎风即涨,朝着李玄都横扫而出。

李玄都身形如醉酒之人,左摇右晃,脚步踉跄,险之又险地躲过这记拂尘。

张琏山身形飘然上前,手中拂尘让人眼花缭乱,又无声无息,不断拂向李玄都。

有道是“手拿拂尘非凡人”,拂尘在道家中有拂去尘缘超凡脱俗之意,也是道门中人外出云游随身携带之物。因为拂尘乃道家法器,由此演变出关于拂尘的种种武学,重自然之意,正所谓行之如云,动则绵绵。

此时张琏山所用的是正一宗的阴阳两仪拂尘,倒错刚柔之形,颠倒阴阳之力,看似如女子青丝,着身却如三尺利剑,看似如铁尺,着身却又化作绕指柔,让人防不胜防。

李玄都的身形在街道上来回飘荡,以正一宗的踏罡步斗,变八卦,踏九宫,手上又分别对应用出八卦掌和九宫拳,闲庭信步之间,将张琏山的拂尘悉数挡下。

若是让外人看来,还要以为是两位同样出身于正一宗的师兄弟在对练切磋。

马素珍在停下退势之后,略微平复体内气机,再次仗剑上前。

与此同时,张琏山也加快了手中的动作,只见银丝乱舞,将李玄都的所有倒退路线全部封锁。

只是李玄都根本没有想要躲闪的意思,面对朝着自己胸口刺来的一剑,以金行气机运转起金刚宗的大力金刚指,凭借两指将剑锋擒在手中,可谓有千斤之力,以之催筋断骨,如断枯槁,破石碎玉,如穿败絮。

李玄都淡然开口道:“有道是清微宗的剑气,慈航宗的剑意,你这大慈剑终究还是差了点火候。”

马素珍又惊又怒,想要从那两指间抽回长剑,却发现那两指就好像铁铸一般,使得被夹在指间的长剑不能移动分毫,这般指力,又哪里是抱丹境?玄元境的高手也不过如此!

李玄都的两指稍微加重力道,砰然一声,三尺长剑竟是难以承受这股巨力,生生断裂成三截。

不是马素珍太不济事,而是李玄都不可以常理论之。

马素珍的抱丹境界是实打实的抱丹境界,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但就像朝廷上的官员,同样都是正七品,一个不过是翰林院编修,靠着俸禄过活,没有半点油水,清苦难捱;一个是地方上的县令,正所谓“灭门的知府,抄家的县令”,是为一县之尊,素有百里侯之称,也可以算是起居八座,开府建衙,地方上的缙绅百姓,任谁见了都要称呼一声大老爷。

两者之间又岂可相提并论?

单纯以气机雄浑程度而言,除了玉清宁之外,抱丹境中还无一人可以望李玄都之项背,就算是放眼玄元境,也罕有能媲美之人。

手执傅尘的中年道人见此情景,立时停下了手中动作,轻轻叹息一声。

双方实力悬殊,这次他们两人算是踢到铁板了。

眼前这个年轻人,恐怕不是抱丹境的修为,而是已经踏足玄元境。

更让他想不通的是,此人为何会正一宗的法门?其信手拈来程度,完全不是那种江湖上只学了一招半式之人可以比拟。

难道他也曾是正一宗之人?是掌教的暗手?只是也不太像,听他话语中的口气,倒像是张肃卿一派的人,在当年支持张肃卿的四宗中,倒是有三宗是道家出身,隐隐与为首的正一宗有敌对之势。

形势不明,他和马素珍实在不该在这个时候就贸然入局。 tqjoMkvmMPy9PAbgeeHbtFSFIFgiMwjxPrE4PFUmJPKPP8O5MSUWOxBxkh9jsk4F



第三十二章 纯阳紫气

就在此时,街道尽头有人开口出声:“阁下好厉害的本事,难怪能在太平客栈轻易打杀了钱行。”

张琏山转头望去,心头顿时一沉,只见原本在城头观战的老人凭空出现在此地,还是那身老农的装扮,短褐,高高挽着裤腿,一双草鞋,甚至还沾着泥泞,就差肩上再扛着一把锄头。

青鸾卫楚州司兼芦州司都督佥事,白愁秋。

一位货真价实的玄元境方士,论修为高深,还在钱行这位武夫之上,已经摸到了先天境的门槛,就差最后的临门一脚,便可踏足先天,成为真正的宗师人物。这样一个姑且算是准宗师的人物出现在此地,又是出身于听从太后命令行事的青鸾卫,对于两人而言,实在算不得什么好消息。

老人第二次出现在李玄都的面前,轻声说道:“阁下所学之庞杂,实乃老朽平生仅见,现在老朽已经不想再问阁下到底是何来路,只想取走阁下的项上人头。”

老人又对张琏山和马素珍道:“两位,你们想要向此人讨要一个说法,顺道带走那个小丫头,老朽也想讨要一个说法,那我们何不联起手来,共同讨一个说法,事后你们带走那个小丫头,而老朽只要他的项上人头,如何?”

张琏山和马素珍对视一眼,然后点了点头。

两人也都是果决之辈,有各自宗门作为靠山,也不怕这个青鸾卫的老鬼事后不认账,甚至是黑吃黑。毕竟太后和正道十二宗还没有真正撕破脸皮,不去谈暗地里的龃龉,最起码在明面上还是一团和气,哪怕是清微、妙真、东华、神霄四宗也不例外,就更不用说正一和慈航这两位当年功臣。

下定决心之后,张琏山首先向前踏出一步,运转体内气机,如旭日东升,气势比之先前,暴涨了数倍。此乃正一宗的纯阳功,若能再修炼紫霞功,使两者合一,以木生火,那便是正一宗的纯阳紫气。只可惜张琏山还差上几分火候,而恰恰是这几分火候,让他摸到了玄元境的门槛,却又迟迟不能跨过。

马素珍虽然没了长剑,但慈航宗的一身本事也不全在剑上,双手掌心隔空相对,在两掌之间孕育出一股肉眼可见的淡淡紫气,正是与纯阳功相辅相成的紫霞功。

李玄都只是看了一眼,便不再注意。

就算两人联手用出了半吊子的纯阳紫气,也比不上当年颜飞卿的万一,可就算是颜飞卿的纯阳紫气,又如何?

据说颜飞卿每日早课时,都会离开大真人府去往天师山之巅,以紫霞功采集太阳初升之时的先天第一缕纯阳之气,然后以纯阳功炼去杂质,去芜存菁,只留下极为纯正的一抹紫色,日积月累,方才炼化出百余丈紫气。若是对付阴物鬼仙之流更是无往不利。任你鬼仙再强,只要还是纯阴鬼躯,便要被其压制。可他又不是什么鬼魅阴物,不怕什么纯阳,更不怕什么紫气,自然就是一剑破去而已。

他真正在意的是那个距离先天境界还剩一步之遥的老家伙。

马素珍双掌拍在张琏山的后背上,直接将自己凝聚的紫气注入他的体内,张琏山的脸上顿时笼罩了一层蒙蒙紫雾,整个人气势再上一层楼,竟是强行踏足玄元境,身形向前飘出,一掌如云,悠悠荡荡,拍向李玄都。

李玄都同样一掌拍出,两掌相对,李玄都身形向后飘然倒退出去,脚下划出一阵气机涟漪,好似莲花盛开。

就在这个时候,老人神出鬼没地出现在李玄都的身后,五指伸开,掌心之间有丝丝缕缕的碧绿气息生出,继而转深,绿油油一片,让人要生出几分毛骨悚然之感。

李玄都根本不用回头,就已经知晓身后的情形,如当日玉清宁那般身形一旋,在身周生出无数回旋气机,层层相叠,绵绵不绝,使得老人的这一掌好似陷入泥潭之中。

老人见势不妙,果断收手,不见他有任何动作,身影瞬间消失不见。

竟是缩地成寸的神通。

下一刻,老人再次神出鬼没地出现在不远处的青石板街道上,双掌如阴阳双鱼画圆,以气机汇聚出一条大约丈许长的青蛇,通体碧绿,张口吐信,栩栩如生,随着老人伸手一指,朝李玄都蜿蜒行来。

与此同时,暂时踏足玄元境的张琏山也再次飘身上前,分别以正一宗的绵掌和游身八卦掌缠住李玄都。

李玄都凛然不惧,一心二用,左手用静禅宗的擒龙手,一把拿捏住青蛇的七寸,任凭青蛇如何挣扎,始终不能挣脱他的五指,右手用出神霄宗的风雷指法,带出隐隐风雷呼啸之声,仅凭单手便让张琏山的双掌无功。

张琏山越打越心惊,他已然借助马素珍之力勉强用出了正一宗纯阳紫气,得以使得自己暂时踏足玄元境,又有青鸾卫高手从旁掠阵,可就算如此,仍是占不到半点上风,若是两人公平交手,岂不是三招之内就要身死?

就在张琏山的一个恍惚之间,李玄都所用指法骤然一变,从神霄宗的风雷指变为东华宗的仙鹤指,风雷指求快求变,指法繁复,足足有八八六十四种变化,而仙鹤指却是只有一指,这一指的精妙自然非同寻常,再加上李玄都用出的时机十分巧妙,出乎张琏山的意料之外,他不防之下,被这一指点中胸口大穴,闷哼一声,向后倒退十几步,待到他停住身形时,整个上半身已经彻底麻木,动弹不得。

他下意识地运功冲穴,却发现自己的体内的气机已经开始溃散,转眼之间便从玄元境跌落回原本的抱丹境。

逼退张琏山之后,李玄都身形一转,直接对白愁秋出手。

只见他直接捏碎手中的青蛇,双掌排空,却是金刚宗的金刚掌,威力刚猛,仅凭掌力而无气机外泄,便带出呼啸之声。

老人见刚才一幕之后,愈发摸不清李玄都的深浅,再加上有钱行的前车之鉴,老人不想再纠缠下去,身形向后飘退,躲过双掌之后,便要纵身远遁。

李玄都收回一掌,另外一掌竖立如手刀,然后一掌劈下。

却是清微宗的劈空掌。

气机隔空而发,落在老人的后背上。

老人闷哼一声,借着这一掌的威力,身形直接飘荡出去,落地之后又向前踉跄几步,一头撞在一面墙壁上。

不过出人意料之外,没有直接撞破墙壁,也没有头破血流的景象,竟是就这么一穿而过,不见了踪影。

李玄都面容平静,并未有太多惊讶之色。

穿墙术,或者说五行遁术中的土遁之术。

这些在登堂三境中的方士之流,也许不擅长生死搏杀,可要说起保命逃跑的本事,却是强出同境武夫太多,奇门遁甲,五行遁术,都是一等一的保命手段,只要不遇到境界比自己高出太多之人,多半都能全身而退。

如今的李玄都说到底只是一个抱丹境,比起老人还要低上一个境界,想要留下老人,终究力有不逮。 Ea9W9JWTlR0g4BynlSpZ+i6fmVrPsFyAh5wG1GMhHCBA7Z6pR7lXXJabx3JDeeEI



第三十三章 正一张氏

白愁秋以土遁之术,穿墙过屋,最终来到主干大街上才停下脚步,脸色晦暗。

刚才不是他敌不过李玄都,真要生死之战,以他临近先天境的修为,就算他是不擅厮杀的方士,也不惧什么,可在他看来,没必要多此一举,毕竟在他身后还有青鸾卫大队人马,何必要将自己置于险境之中。

只是想要盯住此人,恐怕也不是一件简单事情。先前他从那柄雷刚剑的剑柄上截取来的一丝气机现在已经完全溃散,想要继续以寻气之术追踪此人已是不能,难道真要动用那门极为损耗自身寿数的手段?

想到这儿,白愁秋的心情愈发晦暗,可又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寄希望于青鸾卫的援军能够尽快赶到此地。

另外一边,只剩下李玄都和张琏山、马素珍三人。

在马素珍的推拿之下,张琏山这才缓过一口气来,上身可以勉强活动,但想要继续动手还是力有不逮。再者说了,就算他能动手,也自知不是李玄都的对手。

李玄都没有继续出手的意思,只是对身后招了招手。

一直躲藏在门洞里的周淑宁这才小心翼翼地跑出来,来到李玄都的身后,然后探出半个脑袋。

方才白愁秋不是没有动过用周淑宁要挟李玄都的心思,只是李玄都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始终把注意力都放在周淑宁的身上,若有人想要对周淑宁出手,必然要被李玄都的双掌拍成重伤。

白愁秋早已经过了意气用事的年纪,正所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混了这么多年的江湖,他已经不敢再去贸然拼命,换而言之,有机会,他会抓住,就像这次在意料之外的出手,可没有机会,他便不会像年少时那般甘冒着生命之险去创造那个机会。

虽然他有土遁之术,但他还是没有选择去冒着被李玄都打成重伤的危险,去擒住那个很有可能是李玄都软肋的小姑娘。

如果说白愁秋有力却无心,那么张琏山和马素珍却是连这个力也没有了,哪怕这个小姑娘距离他们近在咫尺,可他们有自知之明,哪怕拼出性命,怕是也碰不到这个小姑娘的一根毫毛。

李玄都任由小丫头抓住自己的袖口,对二人说道:“好一个正道十二宗,可这个世道,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你们说自己是正就是正了?”

“当然,也不能说你们不正,最起码跟邪道十宗比起来,你们还是当得起一个‘正’字,只是有那么点名不符实而已。”

拽着李玄都衣袖的周淑宁毕竟还是少不经事,这些话听得似懂非懂,只是看着那男女,看着他们脸上的表情变化,先是那种被人戳中痛脚的恼羞成怒,然后是敢怒不敢言的悲愤。

李玄都继续说道:“正道十二宗,邪道十宗,共是二十二个宗门,共分这偌大江湖。如今邪道十宗已经在西北起事,划去半壁江山,可我们正道十二宗却还在当年帝京一战的泥潭里兜兜转转,你说可笑不可笑?”

说到这里,李玄都一挥袖,他的出手太快,张琏山和马素珍都没能反应过来,只见一道气机已经落在张琏山的身上,帮张琏山彻底化去方才仙鹤指的余韵。

“还有一些人,既不属于正道十二宗,也不属于邪道十宗,被称之为散仙人物。或是游戏人间,或是隐居清修,不问世事,至于这人间如何,苍生百姓如何,他们从来不在乎。”

“且不去说这些人,也不去说邪道十宗,反正他们已经自认为魔道,只说我们正道十二宗,这些年来打着正道的名号,享受世间尊崇,又做了几件正事?是不是太过道貌岸然了些?”

听到这里,马素珍忍不住出声讥讽道:“那你这位英雄好汉又做了什么?与我们为难?”

李玄都忍不住笑出声来,“我做了什么?是了,做了却没有做成,与没做又有何异?”

李玄都抬起手臂做了个握剑的动作,“我不懂如何主政一方,更不懂得牧守天下,但我始终觉得张肃卿会是个合适人选,最起码要比当今的谢太后要合适一些。”

张琏山知晓几分当年秘事,脸上顿时流露出凝重之色,轻声问道:“阁下曾经参与过当年的帝京一战?”

李玄都没有正面回答,说道:“我之所以与你说这些话语,是因为我认识你的兄长张鸾山,有些交情,他是个有见地的人,只是命途多舛,无缘正一宗的掌教大位,让人惋惜。”

张氏一族,乃是正一宗的嫡系一族,正一宗的半数掌教都是出自张氏一族,到了李玄都这代人,刚好是山字辈,同辈之中,年轻者如张青山,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年长者便如张鸾山,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

说到张鸾山,可谓是大名鼎鼎,往前推移二十几年,此人也是少玄榜上之人,眼看着前途一片大好,再加上他张氏子弟的身份,将来接任正一宗的掌教大位也不过是理所当然之事。

可求道之艰辛,修真之艰难,往往就在于出人意料四字。从先天境到归真境的门槛,也是从登堂入室三境到出神入化三境的门槛,想要迈过这道门槛,殊为不易。当年的李玄都是在被无数仇家追杀的过程中,于生死一线之间悟道,方能五气归一,踏足归真之境,所以李玄都的门槛是“生死”二字,而颜飞卿的门槛则是一个“情”字,所以这位正一宗掌教才会灭情绝性,以纯阳入道,至于他与苏云媗要结成道侣之事,则是涉及到两大宗门的结盟,与“情”之一字并无太多瓜葛。

情关一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无非三策。上策忘情,中策极情,下策灭情。能真正做到忘情之人,无一不是能证道飞升的祖师人物,心如明镜,不惹尘埃,挥慧剑斩情丝;能做到中策的,则多是世人口中的痴情种子,海枯石烂,可歌可泣;至于下策,则非大毅力不可,壮士断腕,心如磐石,便是颜飞卿这等人物。

更多的人,却是陷于其中,满身泥泞,挣脱不开,超脱不去。

张鸾山就是最好的例子。

以他堪称惊才绝艳的资质,本该比颜飞卿更早跻身出神入化三境的归真境才对。

一旦跻身归真境,跨过这道天堑一般的门槛,就算是天人境,也极有可能是张鸾山的囊中之物。

到那时候,太玄榜上有其名,又是正一宗掌教大真人,这是何等的煊赫身份?

需知如今太玄榜上第一人,也不过刚刚踏足天人境二十年而已。

可偏偏张鸾山这位被无数宗门长辈寄予厚望的英才,如何也迈不过这道情关门槛。

人生最苦处,只是此心沾泥带水,明是知得,不能断割耳。

张鸾山年龄渐长之后,少玄榜无其名,太玄榜上亦无其名,终究是泯然众人矣。

如今世上,谁人不知颜飞卿?又还有谁记得当年的张鸾山?

听到李玄都如此说,张琏山不禁悲从中来,双手拱手作揖,嗓音竟是有几分哽咽,“还望尊驾留下名号,贫道回山之后,定向家兄禀明此间详情。”

李玄都说道:“我姓李,双名玄都。” Ea9W9JWTlR0g4BynlSpZ+i6fmVrPsFyAh5wG1GMhHCBA7Z6pR7lXXJabx3JDeeE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