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吸猫三浪潮的叠加,“猫型社会”逐渐为人所重视。
“猫型社会”是一种社会风气和氛围,表现为自由、宅、缺乏斗志和精致利己主义。人群特征向猫靠拢,“活成猫样”变成了一种普遍追求,由此,共情而产生的偏爱,导致猫咪成为年轻人中备受欢迎的“网红“。
另一方面,“猫型社会”迎合了人们更加平和懒散的社会心理。
从更宏观的社会背景来看,猫型社会的成因,可以归结于“老龄少子化”的社会现状,但是,除了老龄化,还有其他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
中国家庭大量的独生子女构成的“一人经济”消费群体的情感需求爆发是其原因之一。
“一人经济”是指一个人用餐、一个人逛街、一个人旅行等由一个人创造出的消费。国家民政局最近的数据表明: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近2亿,独居人口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有超过5800万人一个人生活。这个青年人群体促进了“一人经济”的发展,对于单身青年来说,一方面,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足够承担独自生活的成本;另一方面,生活节奏的加快又让他们疲于分出精力去维持人际关系。这时,独立冷静、软萌神秘的猫咪就给了怕麻烦却又渴望陪伴的都市人以“治愈”的功效。
印第安纳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猫虽然不会增进主人的正面情绪,但会消解主人的负面情绪。
现代都市人群的各种经济压力、工作压力、情感压力等,通过吸猫,都可以缓解或消除。在某种意义上,吸猫成为心灵治愈剂,满足了吸猫群众的情感需求,起到了社会情绪纾解的作用。
总而言之,猫型社会的产生原因有:单身人群的增加,年轻人的自我意识和个人主义逐渐兴起;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相当一段时间的经济低迷;全球老龄化的趋势等等。相较而言,“喵星人”更适合不喜外出、深藏宅中的年轻人群,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社会情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