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資治通鑑卷第十八

翰林學士朝散大夫右諫議大夫知制誥兼侍講同提舉萬壽觀公事
兼判集賢院上護軍河內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三百戶賜紫金魚袋臣
司馬光 奉敕編集
後學天台
胡三省 音註

漢紀十

起著雍涒灘 (戊申) ,盡柔兆執徐 (丙辰) ,凡九年。

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

元光二年 (戊申、前一三三)

1 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畤。 雍,於用翻。畤,音止。

2 李少君以祠竈卻老方見上, 祠竈者,祭竈以致鬼物,化丹砂以爲黃金,以爲飲食器,可以延年。方士之言云爾。少,詩照翻。 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澤侯舍人, 高祖功臣有深澤侯趙將夕;景帝三年,孫脩嗣侯;七年,有罪,耐爲司寇。少君當是爲脩舍人。班《志》,涿郡有南深澤縣。 匿其年及其生長, 謂其生時及長時所居止處也。長,知兩翻。 其游以方徧諸侯,無妻子。人聞其能使物及不死, 如淳曰:物,謂鬼物也。 更饋遺之, 更,工衡翻。遺,于季翻。 常餘金錢、衣食。人皆以爲不治生業而饒給,又不知其何所人,愈信,爭事之。 治,直之翻。 少君善爲巧發奇中。 如淳曰:時時發言有所中也。中,竹仲翻。 嘗從武安侯飲, 田蚡封武安侯。 坐中有 九十餘老人, 坐,徂臥翻;下同。 少君乃言與其大父游射處;老人爲兒時從其大父,識其處, 師古曰:識,記也,式志翻。 一坐盡驚。少君言上曰:「祠竈則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爲黃金,壽可益,蓬萊仙者可見;見之,以封禪則不死,黃帝是也。臣嘗游海上,見安期生, 《列仙傳》:安期生,琅邪人,賣藥東海邊,時人皆言千歲。 食臣棗,大如瓜。 食,祥吏翻。 安期生仙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於是天子始親祠竈,遣方士入海求蓬萊安期生之屬,而事化丹沙諸藥齊爲黃金矣。 藥之分齊。齊,才計翻。 居久之,李少君病死,天子以爲化去,不死;而海上燕、齊怪迂之方士多更來言神事矣。 更,工衡翻。

3 亳人謬忌奏祠太一。 如淳曰:亳,亦薄也。晉灼曰:亳縣屬濟陰郡。予據班《志》,亳屬山陽郡;「亳」作「薄」。謬,姓也,音靡幼翻,與繆同;戰國時,趙有宦者令繆賢。太一者,天之尊神。《天文志》: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淮南子》:太微者,太一之庭;紫宮者,太一之居。《索隱》曰:《樂汁徵圖》云:天宮,紫微;北極,天一、太一。宋均云:天一、太一,北極神之別名。《春秋佐助期》云:紫宮,天皇耀魄寶之所理也。石氏云:天一、太一各一星,在紫宮門外立,承事天皇大帝。 方曰:「天神貴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 五帝,謂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西方白帝白招矩,北方黑帝叶光紀,中央黃帝含樞紐也。一說:蒼帝名靈符,赤帝名文祖,白帝名顯記,黑帝名玄矩,黃帝名神斗。 於是天子立其祠長安東南郊。

4 鴈門馬邑豪聶壹, 馬邑縣屬鴈門郡。豪,謂以貲財、武力雄於鄕曲者。聶,姓也。《姓譜》曰:楚大夫食采於聶,因以爲氏。壹,其名。聶,尼輒翻。 因大行王恢言:「匈奴初和親,親信邊,可誘以利致之,伏兵襲擊,必破之道也。」上召問公卿。王恢曰:「臣聞全代之時, 戰國之初,代自爲一國,故曰全代;其後爲趙襄子所滅,代始屬趙。服虔曰:代未分之時也。李奇曰:六國之時,代爲一國,尚能以擊匈奴;況今加以漢之大乎! 北有強胡之敵,內連中國之兵,然尚得養老、長幼, 長,知兩翻。 種樹以時,倉廩常實,匈奴不輕侵也。今以陛下之威,海內爲一;然匈奴侵盜不已者,無他,以不恐之故耳。 言不示以威,故匈奴不知懼也。 臣竊以爲擊之便。」韓安國曰:「臣聞高皇帝嘗圍於平城, 事見十一卷高祖七年。 七日不食;及解圍反位而無忿怒之心。夫聖人以天下爲度者也, 師古曰:言當隨天下人心而寬大其度量也。 不以己私怒傷天下之公,故遣劉敬結和親,至今爲五世利。臣竊以爲勿擊便。」恢曰:「不然。高帝身被堅執銳,行幾十年, 被,皮義翻。幾,居衣翻。 所以不報平城之怨者,非力不能,所以休天下之心也。今邊境數驚, 數,所角翻。 士卒傷死,中國槥車相望, 應劭曰:槥,小棺也,今謂之櫝。《金布令》曰:不幸死,所爲櫝傳歸所居縣。師古曰:從軍死者,以槥送致其喪;載槥之車相望於道,言其多也。槥,音衞。 此仁人之所隱也。 隱,惻也;張晏曰:痛也。 故曰擊之便。」安國曰:「不然。臣聞用兵者以飽待飢,正治以待其亂,定舍以待其勞;故接兵覆衆,伐國墮城, 師古曰:覆,敗也;墮,毀也;言兵與敵接則敗其衆,所伐之國則墮其城也。墮,讀曰隳。 常坐而役敵國,此聖人之兵也。今將卷甲輕舉, 卷,讀曰捲。 深入長敺,難以爲功; 敺,與驅同。 從行則迫脅,衡行則中絕, 從,子容翻。衡,讀曰橫。 疾則糧乏,徐則後利, 師古曰:後利,謂不及於利。後,戶遘翻。 不至千里,人馬乏食。《兵法》曰:『遺人,獲也。』 言以軍遺敵人,令其禽獲也。遺,于季翻。 臣故曰勿擊便。」恢曰:「不然。臣今言擊之者,固非發而深入也;將順因單于之欲,誘而致之邊, 誘,音酉。 吾選梟騎、壯士陰伏而處以爲之備, 梟,古堯翻。騎,奇寄翻。 審遮險阻以爲其戒。吾勢已定,或營其左,或營其右,或當其前,或絕其後,單于可禽,百全必取。」上從恢議。 《考異》曰:《史記·韓長孺傳》,元光元年,聶壹畫馬邑事;而《漢書·武紀》在二年。蓋元年壹始言之,二年議乃決也。

夏,六月,以御史大夫韓安國爲護軍將軍,衞尉李廣爲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爲輕車將軍,大行王恢爲將屯將軍, 司馬彪曰:輕車,古之戰車。李奇曰:將屯,主監諸屯。 太中大夫李息爲材官將軍,將車騎、材官三十餘萬匿馬邑旁谷中,約單于入馬邑縱兵。陰使聶壹爲間, 間,古莧翻。 亡入匈奴,謂單于曰:「吾能斬馬邑令、丞,以城降, 縣有令,有丞,長吏也。 財物可盡得。」單于愛信,以爲然而許之。聶壹乃詐斬死罪囚,縣其頭馬邑城下, 縣,古懸字通。 示單于使者爲信,曰:「馬邑長吏已死, 長,知兩翻。 可急來!」於是單于穿塞,將十萬騎入武州塞。 班《志》,武州縣屬鴈門郡。崔浩曰:今平城首西百里有武州城是也。杜佑曰:武州塞在朔州善陽縣界。 未至馬邑百餘里,見畜布野 畜,許救翻。 而無人牧者,怪之。乃攻亭,得鴈門尉史,欲殺之; 師古曰:漢律:近塞皆置尉,百里一人,士史、尉史各二人。時鴈門尉史行徼見寇,因保此亭。 尉史乃告單于漢兵所居。單于大驚曰:「吾固疑之。」乃引兵還,出曰:「吾得尉史,天也!」以尉史爲天王。塞下傳言單于已去,漢兵追至塞,度弗及,乃皆罷兵。 度,徒洛翻。 王恢主別從代出擊胡輜重, 重,直用翻。 聞單于還,兵多,亦不敢出。

上怒恢。恢曰:「始,約爲入馬邑城,兵與單于接,而臣擊其輜重,可得利。今單于不至而還,臣以三萬人衆不敵,祇取辱,固知還而斬,然完陛下士三萬人。」於是下恢廷尉, 下,遐嫁翻。 廷尉當「恢逗橈,當斬。」 應劭曰:逗,曲行避敵也。橈,顧望也。如淳曰:軍行而逗留、畏懦者,要斬。師古曰:應說非也。逗,留止也。橈,謂屈弱也。逗,音豆,又音住。橈,奴敎翻。 恢行千金丞相蚡,蚡不敢言上,而言於太后曰:「王恢首爲馬邑事,今不成而誅恢,是爲匈奴報仇也。」 蚡,房吻翻。是爲,于僞翻。 上朝太后, 朝,直遙翻。 太后以蚡言告上。上曰:「首爲馬邑事者恢,故發天下兵數十萬,從其言爲此。且縱單于不可得,恢所部擊其輜重,猶頗可得以尉士大夫心。 尉,與慰同。 今不誅恢,無以謝天下。」於是恢聞,乃自殺。自是之後,匈奴絕和親,攻當路塞, 師古曰:塞之當行道處者。 往往入盜於漢邊,不可勝數;然尚貪樂關市, 匈奴與漢人於邊爲互市,如今之回易場也。勝,音升。樂,音洛。 嗜漢財物;漢亦關市不絕以中其意。 中,竹仲翻。

三年 (己酉、前一三二)

1 春,河水徙,從頓丘東南流。 師古曰:頓丘,丘名,因以爲縣;本衞地也。《地理志》,屬東郡;今則在魏州界。《考異》曰:《漢書·武紀》云:「東南流入勃海。」按頓丘屬東郡,勃海乃在頓丘東。此恐誤,今不取。 夏,五月,丙子,復決濮陽瓠子, 濮陽縣屬東郡。服虔曰:瓠子,隄名,在東郡。蘇林曰:甄城以南、濮陽以北爲瓠子河,廣百步,深五丈。《水經》:瓠子河出濮陽縣北十里,卽瓠河口。復,扶又翻。瓠,戶故翻。《考異》曰:《史記·河渠書》:「元光中,河決瓠子,東注鉅野。」服虔註《漢書·武紀》曰:「瓠子,隄名,在東郡白馬。」蘇林曰:「在甄城以南,濮陽以北。」《將相名臣表》曰:「五月,丙子,河決瓠子。」然則瓠子卽濮陽縣境隄名也。 注鉅野, 班《志》,鉅野縣屬山陽郡;大野澤在其北。師古曰:卽今鄆州鉅野縣。 通淮、泗, 決河之水,由鉅野而通泗水,由泗水而通淮也。 汎郡十六。 汎,敷劍翻。 天子使汲黯、鄭當時發卒十萬塞之,輒復壞。 塞,悉則翻。復,扶又翻;下同。 是時,田蚡奉邑食鄃; 奉,扶用翻。鄃,音輸。鄃縣屬清河郡。 鄃居河北,河決而南,則鄃無水災,邑收多。蚡言於上曰:「江、河之決皆天事,未易以人力強塞, 易,以豉翻。強,其兩翻。 塞之未必應天。」而望氣用數者亦以爲然。於是天子久之不復事塞也。

2 初,孝景時,魏其侯竇嬰爲大將軍,武安侯田蚡乃爲諸郞, 諸郞,諸曹郞也。 侍酒跪起如子姪;已而蚡日益貴幸,爲丞相。魏其失勢,賓客益衰, 師古曰:言素爲嬰之賓客者,漸以衰退,不復往也。 獨故燕相潁陰灌夫不去。 燕王定國,王澤之孫也;夫自太僕出相之。班《志》,潁陰縣屬潁川郡。相,息亮翻。 嬰乃厚遇夫,相爲引重, 張晏曰:相薦達爲聲勢也。師古曰:相牽引以致於尊重也。爲,于僞翻。 其游如父子然。夫爲人剛直,使酒,諸有勢在己之右者必陵之;數因酒忤丞相。 數,所角翻。忤,五故翻。 丞相乃奏案:「灌夫家屬橫潁川,民苦之。」 夫宗族、賓客爲權利,橫於潁川;小兒歌之曰:「潁水清,灌氏寧;潁水濁,灌氏族。」橫,戶孟翻。 收繫夫及支屬,皆得棄市罪。 刑人於市,與衆棄之,故殺之於市者謂之棄市。景帝中元年,改磔曰棄市。應劭曰:先諸死刑皆磔於市,今改曰棄市,自非妖逆,不復磔也。師古曰:磔,謂張其尸也。棄市,殺之於市也。 魏其上書論救灌夫,上令與武安東朝廷辨之。 東朝,謂太后居長樂宮,在未央宮之東也;令於長樂宮見太后,廷辨其是非也。朝,直遙翻,下同。 魏其、武安因互相詆訐。 訐,居謁翻。 上問朝臣:「兩人孰是?」唯汲黯是魏其,韓安國兩以爲是;鄭當時是魏其,後不敢堅。上怒當時曰:「吾幷斬若屬矣!」 若屬,猶言汝輩也。 卽罷。起,入,上食太后, 上,時掌翻。 太后怒不食,曰:「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 晉灼曰:藉,蹈也。藉,慈夜翻。 令我百歲後,皆魚肉之乎!」 師古曰:以比魚肉而食啖也。 上不得已,遂族灌夫;使有司案治魏其,得棄市罪。

四年 (庚戌、前一三一)

1 冬,十二月晦,論殺魏其於渭城。 漢法,以冬月行重刑,遇春則赦若贖,故以十二月晦論殺魏其侯。此武安侯蚡之意也。渭城縣屬扶風,秦之咸陽也。《考異》曰:班固《漢武故事》曰:「上召大臣議之。羣臣多是竇嬰,上亦不復窮問,兩罷之。田蚡大恨,欲自殺;先與太后訣,兄弟共號哭訴太后,太后亦哭,弗食。上不得已,遂乃殺嬰。」按《漢武故事》,語多誕妄,非班固書;蓋後人爲之,託固名耳。 春,三月,乙卯,武安侯蚡亦薨。 《考異》曰:《武安侯傳》云:「元光四年春,丞相按灌夫事;其夏,取夫人。五年十月,論灌夫及家屬。十二月,晦,魏其棄市。」徐廣引《武帝本紀》、《侯表》,以爲蚡薨在嬰死後分明,四年當是三年,五年當是四年。今從之。廣又疑十二月爲二月;按漢制,常以立春下寬大詔書,蚡恐魏其得釋,故以十二月晦殺之,何必改爲二月也! 及淮南王安敗, 見後十九卷元狩元年。 上聞蚡受安金,有不順語, 見上卷建元二年。 曰:「使武安侯在者,族矣!」

2 夏,四月,隕霜殺草。

3 御史大夫安國行丞相事,引,墮車,蹇。 如淳曰:爲天子導引而墮車蹇跛也。余據漢制,大駕則公卿奉引,安國蓋因奉引而墮車也。墮,杜火翻。 五月,丁巳,以平棘侯薛澤爲丞相; 薛澤,高祖功臣廣平侯薛歐之孫。廣平,侯國,景帝中二年罪絕;中五年,復封澤平棘侯。班《志》,平棘縣屬常山郡。 安國病免。

4 地震;赦天下。

5 九月,以中尉張歐爲御史大夫。韓安國疾愈,復爲中尉。

6 河間王德,脩學好古,實事求是, 德,景帝子,帝之兄也;景帝前二年受封。師古曰:實事求是,務得其實,每求眞是也。好,呼到翻;下同。 以金帛招求四方善書,得書多與漢朝等。 朝,直遙翻;下同。 是時,淮南王安亦好書,所招致率多浮辯;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 師古曰:先秦,猶言秦先,謂未焚書之前。余據《獻王傳》,舊書,卽謂《周官》、《尚書》、《禮記》、《孟子》、《老子》之書也。 采禮樂古事,稍稍增輯至五百餘篇,被服、造次 師古曰:被服,言常居處其中也。造次,謂所向必行也。余謂被服者,言以儒術衣被其身也。被,皮義翻。造,千到翻。 必於儒者,山東諸儒多從之遊。

五年 (辛亥、前一三〇)

1 冬,十月,河間王來朝,獻雅樂,對三雍宮 應劭曰:辟雍、明堂、靈臺也。雍,和也;言天地、君臣、人民皆和也。余謂對三雍宮者,對三雍之制度,非召對於三雍宮。 及詔策所問三十餘事;其對,推道術而言,得事之中,文約指明, 師古曰:中,竹仲翻。約,少也。指,謂義之所趨,若人以手指物也。 天子下太樂官常存肄河間王所獻雅聲, 班《表》:太樂官屬大常。肄,以至翻,習也。下,遐嫁翻。 歲時以備數,然不常御也。春,正月,河間王薨,中尉常麗以聞, 《姓譜》:常姓,黃帝相常先之後。 曰:「王身端行治, 師古曰:端,直也。治,理也。行,下孟翻。 溫仁恭儉,篤敬愛下,明知深察,惠于鰥寡。」大行令奏:「《諡法》:『聰明睿知曰獻』,諡曰獻王。」 知,讀曰智。

班固贊曰:昔魯哀公有言:「寡人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未嘗知憂,未嘗知懼。」 師古曰:哀公與孔子言也,事見《孫卿子》。長,知兩翻。 信哉斯言也,雖欲不危亡,不可得已! 師古曰:已,語終辭。 是故古人以宴安爲鴆毒, 師古曰:《左氏傳》:管敬仲曰:「宴安鴆毒,不可懷也。」 無德而富貴謂之不幸。漢興,至於孝平,諸侯王以百數,率多驕淫失道。何則?沈溺放恣之中, 沈,持林翻。 居勢使然也。自凡人猶繫于習俗,而況哀公之倫乎!「夫唯大雅,卓爾不羣」,河間獻王近之矣。 近,其靳翻。

2 初,王恢之討東越也, 見上卷建元六年。 使番陽令唐蒙風曉南越。南越食蒙以蜀枸醬, 班《志》,番陽縣屬豫章郡。番,蒲何翻。風,讀曰諷。劉德曰:枸樹如桑,其椹長二三寸,味酢;取其實以爲醬,美。師古曰:枸者,緣木而生,非樹也。子形如桑椹,又不長,一二寸,味尤辛,不酢:劉說非也。裴駰曰:按《漢書音義》:枸木似榖樹,其葉似桑葉,用其葉作醬酢,美,蜀人以爲珍味。《廣志》曰:枸,黑色,味辛,下氣,消穀。晉灼曰:枸,音矩。《索隱》從徐廣音求羽翻。唐本《本草註》曰:蒟,蔓生,葉似王瓜而厚大,味辛香,實似桑椹,皮黑,肉白。劉淵林曰:蒟醬,緣木而生,其子如桑椹,熟時正青,長二三寸,以蜜藏而食,辛香,調五藏。李心傳曰:蒟醬,廣、蜀皆有之,實草類也。蜀中者,緣木而生,如桑椹,熟時正青,長二三寸,以蜜藏而食之。廣中者,蔓生,葉似王瓜而厚大,味辛香,實似桑椹,皮黑,肉白,其苗如浮留藤,取葉合檳榔食之。西戎亦時時持來,細而辛烈。唐蒙所見,謂來自牂柯,則廣生,殆蜀本也。蒟醬之味,全類蓽撥,而蓽撥辛烈尤甚。世人唯用蓽撥,不用蒟醬,故鮮有知者。 蒙問所從來,曰:「道西北牂柯江。牂柯江廣數里,出番禺城下。」 《南越志》曰:番禺之西有江浦焉。師古曰:牂柯,繫船杙。《華陽國志》云:楚遣莊蹻伐夜郞,軍至且蘭,椓船於岸而步戰。旣滅夜郞,以且蘭有椓船牂柯處,乃改爲䍧牱。又《後漢志註》:牂柯,江中名山。或曰,牂柯江東通四會,至番禺入海。《水經》:牂柯水東至鬱林廣鬱縣爲鬱水,南流入交趾界。劉昫曰:唐邕州治宣化縣,漢鬱林郡之領方縣地也;驩水在縣北,本牂柯河,俗呼爲鬱狀江,卽駱越水也。蓋廣鬱縣,漢亦屬鬱林郡。《水經》所謂交趾界者,漢交趾州界也。牂,音臧。柯,音歌。班《志》,番禺縣屬南海郡,時爲南越王都。廣,古曠翻。番,音潘。禺,音愚。 蒙歸至長安,問蜀賈人。賈人曰:「獨蜀出枸醬,多持竊出市夜郞。 《華陽國志》:夜郞王,竹王三郞之後,武帝開爲縣,屬牂柯郡。《史記正義》曰:今瀘州南大江南岸協州、曲州,本夜郞國。賈,音古。 夜郞者,臨牂柯江,江廣百餘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財物役屬夜郞,西至桐師, 桐師亦西南夷種,其地在夜郞之西,葉榆之西南。 然亦不能臣使也。」蒙乃上書說上曰: 乃上,時掌翻。說,式芮翻。 「南越王黃屋左纛,地東西萬餘里,名爲外臣,實一州主也。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竊聞夜郞所有精兵可得十餘萬,浮船牂柯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誠以漢之強,巴、蜀之饒,通夜郞道爲置吏,甚易。」 爲,于僞翻;下同。易,以豉翻。 上許之。

乃拜蒙爲中郞將,將千人,食重萬餘人, 師古曰:食糧及衣重也。重,直用翻。 從巴、蜀筰關入, 李文子曰:筰關在沈黎郡;又云:在犍爲郡界。宋白曰:眉州青神縣臨青衣江。《郡國志》:漢武帝使唐蒙開西南夷路始此。眉州,漢犍爲郡地。筰,才各翻。 遂見夜郞侯多同。 多同,夜郞侯之名也。 蒙厚賜,喻以威德,約爲置吏,使其子爲令。 自此以下,爲,如字。 夜郞旁小邑皆貪漢繒帛,以爲漢道險,終不能有也,乃且聽蒙約。還報,上以爲犍爲郡, 李文子曰:犍爲郡治鄨;元光五年,又治南廣。《水經註》曰:鄨水出符縣南不狼山,縣有犍山。《後漢志》:鄨水過牂柯郡入延江水。《水經註》:沅水出且蘭,東至鐔城爲沅水。《寰宇記》:唐播州、夷州、費州、莊州卽秦且蘭、夜郞之西北隅,今珍州亦其地。又西,高州有夜郞縣,牂州建安縣有古夜郞城,西近施、黔,東近辰、沅,皆其境也。犍,居言翻。章懷太子賢曰:犍爲故城,在今眉州隆山縣西北。 發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 班《志》,僰道屬犍爲郡。宋白曰:古僰國;縣有蠻夷曰道,故爲僰道,今戎州治所。康曰:僰國在馬湖江,唐蒙鑿石開道以通之。治,直之翻。僰,蒲北翻。 作者數萬人,士卒多物故,有逃亡者;用軍興法誅其渠率, 鄭玄曰:縣官徵聚曰興,今云軍興是也。率,所類翻。 巴、蜀民大驚恐。上聞之,使司馬相如責唐蒙等,因諭告巴、蜀民以非上意;相如還報。

是時,邛、筰之君長 《華陽國志》:雅州邛崍山,本名邛筰山,故邛人、筰人界。韋昭曰:筰縣在越雟。文穎曰:邛者,今爲邛都縣;筰者,今爲定筰縣。《史記正義》曰:邛都西有邛僰山,在雅州榮經縣界,山巖峭峻,曲回九折乃至上,下有疑冰,卽王尊叱馭處。康曰:邛都夷,其地陷爲汙澤,因名卭池,南人呼爲邛河。師古曰:邛都,今之邛州本其地。卭,渠容翻。筰,才各翻。 聞南夷與漢通,得賞賜多,多欲願爲內臣妾,請吏比南夷。天子問相如,相如曰:「邛、筰、冉駹者近蜀,道亦易通; 師古曰:今開州、夔州等首領多姓冉者,本皆冉種也。《後漢書》,冉駹,其山有六夷、七羌、九蠻,各有部落。《括地志》:蜀西徼外羌,茂州、冉州本冉駹國。康曰:其人依山居土,累石爲室至十餘丈。駹,音厖。易,以豉翻。 秦時嘗通,爲郡縣,至漢興而罷。今誠復通,爲置郡縣,愈於南夷。」 張揖曰:愈,差也;又云:愈,猶勝也。晉灼曰:南夷,謂牂柯、犍爲;西夷,謂越巂、益州也。爲置之爲,于僞翻。 天子以爲然,乃拜相如爲中郞將,建節往使,及副使王然于等乘傳,因巴、蜀吏幣物以賂西夷;邛、筰、冉駹、斯榆之君 康曰:本葉榆澤,其君長因以立號,後隨畜移於徙。師古曰:徙,音斯,故又號爲徙榆。使,疏吏翻。傳,張戀翻。 皆請爲內臣。除邊關;關益斥,西至沬、若水, 斥,開廣也。張揖曰:沬水出蜀廣平徼外,與青衣水合。若水出旄牛徼外,至僰道入江。《華陽國志》:漢嘉縣有沬水。李文子曰:若水南至大作入繩水。師古曰:沬,音妹。 南至牂柯爲徼,通零關道, 班《志》,零關屬越巂郡。張揖曰:鑿靈山爲道。《寰宇記》:靈關山在雅州盧山縣北二十里,靈關鎭在盧山縣北八十二里。零、靈通用。徼,吉弔翻。 橋孫水 張揖曰:孫水出臺登縣,南至會無,入若水。康曰:一名白沙江。李文子曰:孫水,本名長河水。 以通邛都,爲置一都尉、十餘縣,屬蜀。 爲,于僞翻。 天子大說。 說,讀曰悅。

3 詔發卒萬人治鴈門阻險。 師古曰:阻險,所以爲固,用止匈奴之寇。貢父曰:治險阻者,通道令平易,以便伐匈奴。治,直之翻。

4 秋,七月,大風拔木。

5 女巫楚服等敎陳皇后祠祭厭勝,挾婦人媚道;事覺, 厭,一涉翻。賈公彥曰:按《漢書》:婦人蠱惑媚道,更相祝詛,作木偶人埋之於地。漢法又有官禁敢行媚道者。 上使御史張湯窮治之。湯深竟黨與,相連及誅者三百餘人,楚服梟首於市。 梟,堅堯翻。 乙巳,賜皇后冊,收其璽綬,罷退,居長門宮。 長門宮,如淳曰:長門在長安城東南。《東方朔傳》:竇太主獻長門園,上以爲宮。 竇太主慙懼,稽顙謝上。 竇太主,陳皇后母也。稽,音啓。 上曰:「皇后所爲不軌於大義,不得不廢。主當信道以自慰,勿受妄言以生嫌懼。后雖廢,供奉如法,長門無異上宮也。」

6 初,上嘗置酒竇太主家,主見所幸賣珠兒董偃,上賜之衣冠,尊而不名,稱爲「主人翁」,使之侍飲;由是董君貴寵,天下莫不聞。 《考異》曰:《漢武故事》曰:「陳皇后廢處長門宮,竇太主以宿恩猶自親近。後置酒主家,主見所幸董偃。」按《東方朔傳》:「爰叔爲偃畫計,令主獻長門園,更名曰長門宮。」則偃見上在陳后廢前明矣。 常從游戲北宮,馳逐平樂觀, 平樂觀在未央宮北,周回十五里;高祖時,制度草創。至帝增修之。《三輔黃圖》曰:上林苑中有中平樂觀。樂,音洛。觀,古玩翻。 雞、鞠之會, 鬬雞及蹴踘也。鞠,毬也,以皮爲之。鞠,音居六翻。 角狗、馬之足, 師古曰:角,猶校也。 上大歡樂之。上爲竇太主置酒宣室, 蘇林曰:宣室,未央前殿正室也。如淳曰:宣室,布政敎之室也。樂,音洛。爲,于僞翻。 使謁者引內董君。是時,中郞東方朔陛戟殿下, 師古曰:持戟立列陛側也。 辟戟而前曰: 辟,頻亦翻。 「董偃有斬罪三,安得入乎!」上曰:「何謂也?」朔曰:「偃以人臣私侍公主,其罪一也。敗男女之化,而亂婚姻之禮,傷王制,其罪二也。 敗,補邁翻。 陛下富於春秋,方積思於《六經》;偃不遵經勸學,反以靡麗爲右, 師古曰:右,尊之也。思,相吏翻。 奢侈爲務,盡狗馬之樂,極耳目之欲,是乃國家之大賊,人主之大蜮, 師古曰:蜮,魅也,音或。說者以爲短狐,非也;短狐,射工耳,於此不當其義;今俗猶云魅蜮也。貢父曰:劉向說《春秋》,蜮,南方淫氣所生,以應哀姜。然則朔正用指偃耳,何必遷就魅蜮也。余按《洪範五行傳》曰:蜮如鱉,三足,生於南越。南越婦人多淫,故其地多蜮,淫女惑亂之氣所生也,陸璣《草木疏》曰:一名射影,江、淮水皆有之。人在岸上,影見水中,投水影則殺之,故曰射影。南人將入水,先以瓦石投水中,令水濁,然後入。或曰,含沙射人皮肌,其瘡如疥。陸佃《埤雅》曰:蜮,一名射工,有長角橫在口前如弩,檐臨其角,端曲如上弩,以氣爲矢,因水勢以射人,故俗呼爲水弩。 其罪三也。」上默然不應,良久曰:「吾業已設飲,後而自改。」朔曰: 『章:乙十一行本「曰」下有「不可」二字;孔本同;退齋校同。』 「夫宣室者,先帝之正處也,非法度之政不得入焉。故淫亂之漸,其變爲篡。是以豎貂爲淫而易牙作患,慶父死而魯國全。」 豎貂、易牙,皆齊桓公之臣也。管仲有疾,桓公問之曰:「將何以敎寡人?」仲曰:「願君之遠豎貂、易牙。」公曰:「易牙烹其子以快寡人,尚可疑邪?」對曰:「人之情非不愛其子,其子之忍,又將何有於君!」公曰:「豎貂自宮以近寡人,尚可疑邪?」對曰:「人之情非不愛其身,其身之忍,又將何有於君!」公曰:「諾。」管仲死,盡逐之;而公食不甘,宮不治。居三年,公曰:「仲父不亦過乎!」於是復皆召而反之。明年,公病。豎貂、易牙相與作亂,塞門築牆不通人。有一婦人踰垣至公所,公曰:「我欲食。」婦人曰:「吾無所得。」又曰:「我欲飲。」婦人曰:「吾無所得。」公曰:「何故?」曰:「豎貂、易牙作亂,故無所得。」公慨然嘆曰:「若死者有知,吾何面目見仲父乎!」蒙衣袂而絕乎壽宮;蟲流出於戶,蓋以楊門之扉,三月不葬。慶父,魯桓公庶子,莊公之兄,通于哀姜。莊公薨,慶父弑其子般及閔公,欲爲亂而不克,奔莒。莒人歸之,縊于密,魯乃定。父,音甫。 上曰:「善!」有詔止,更置酒北宮,引董君從東司馬門入; 未央宮有東闕、北闕,東闕曰蒼龍。東司馬門,蒼龍闕內之司馬門也。更,工衡翻。 賜朔黃金三十斤。董君之寵由是日衰。是後,公主、貴人多踰禮制矣。

7 上以張湯爲太中大夫,與趙禹共定諸律令,務在深文。拘守職之吏,作見知法,吏傳相監司。用法益刻自此始。 蘇林曰:拘刻於守職之吏。師古曰:見知人犯法而不舉告,謂之故縱。《晉志》曰:見知而不舉劾,各與同罪;失不舉劾,以贖論;其不見、不知,不坐也。傳,張戀翻。監,古銜翻。

8 八月,螟。 食心曰螟。

9 是歲,徵吏民有明當世之務、習先聖之術者,縣次續食,令與計偕。 師古曰:計者,上計簿使也;郡國每歲遣詣京師上之。偕者,俱也;令所徵之人與上計者俱來,而縣次給其食。後世訛誤,因乘此語,遂謂上計爲計偕。闞駰不詳,妄爲解說,云秦、漢謂諸侯朝使曰計偕。偕,次也。晉代有計偕簿,又改「偕」爲「階」,失之彌遠,致誤後學。

菑川人公孫弘對策曰:「臣聞上古堯、舜之時,不貴爵賞而民勸善,不重刑罰而民不犯,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末世貴爵厚賞而民不勸,深刑重罰而姦不止,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夫厚賞重刑,未足以勸善而禁非,必信而已矣。是故因能任官,則分職治;去無用之言,則事情得;不作無用之器,則賦斂省; 治,直吏翻。去,羌呂翻。斂,力贍翻。 不奪民時,不妨民力,則百姓富;有德者進,無德者退,則朝廷尊;有功者上,無功者下,則羣臣逡; 李奇曰:言有次第也。師古曰:逡,七旬翻。 罰當罪,則姦邪止;賞當賢,則臣下勸。凡此八者,治之本也。故民者,業之則不爭,理得則不怨,有禮則不暴,愛之則親上, 師古曰:各得其業,則無爭心;各申其理,則無所怨;使之由禮,則無暴慢;子而愛之,則知親上也。 此有天下之急者也。禮義者,民之所服也;而賞罰順之,則民不犯禁矣。

臣聞之:氣同則從,聲比則應。 比,頻寐翻,音毗,和也。 今人主和德於上,百姓和合於下,故心和則氣和,氣和則形和,形和則聲和,聲和則天地之和應矣。故陰陽和,風雨時,甘露降,五穀登,六畜蕃, 畜,許又翻。蕃,扶元翻。 嘉禾興,朱草生,山不童,澤不涸,此和之至也。」

時對者百餘人,太常奏弘第居下。策奏,天子擢弘對爲第一,拜爲博士,待詔金馬門。 如淳曰:武帝時,相馬者東方京作銅馬法獻之,立馬於魯班門外,更名魯班門爲金馬門。《三輔黃圖》曰:金馬門,宦者署,武帝得大宛馬,以銅鑄作,立於署門,因以爲名。

齊人轅固,年九十餘,亦以賢良徵。公孫弘仄目而事固,固曰:「公孫子,務正學以言,無曲學以阿世!」諸儒多疾毀固者,固遂以老罷歸。

是時,巴、蜀四郡 四郡,蜀郡、廣漢郡、犍爲郡、巴郡也。 鑿山通西南夷,千餘里戍轉相餉。數歲,道不通,士罷餓、離暑濕死者甚衆; 罷,讀曰疲。 西南夷又數反, 數,所角翻。 發兵興擊,費以巨萬計而無功。上患之,詔使公孫弘視焉。還奏事,盛毀西南夷無所用,上不聽。弘每朝會, 『章:乙十一行本「會」下有「議」字;孔本同;退齋校同。』 朝,直遙翻。 開陳其端,使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廷爭。於是上察其行愼厚,辯論有餘,習文法吏事,緣飾以儒術, 師古曰:譬之於衣,加純緣也。折,之舌翻。爭,讀曰諍。行,下孟翻。 大說之, 說,讀曰悅。 一歲中遷至左內史。 《考異》曰:《漢書·武紀》云:「元光元年五月,詔策賢良,於是董仲舒、公孫弘等出焉。」按《弘傳》:「元光五年,復徵賢良文學,菑川國推上弘。」其策文頗與《武紀》元年策文相類。又云:「一歲中至左內史。」《百官表》:「元光五年,弘爲左內史。」然則弘之再舉賢良,不在元光元年明矣。荀《紀》著於此年「徵吏民明當世之務」下。葛洪《西京雜記》亦云:「弘以元光五年爲國士所推上爲賢良。」若此續食之詔在八月,則弘不容於今年已爲左內史。蓋此詔在今年,不知何月,故班氏繫之於年末耳。其策文相類,蓋出偶然;或者此策乃弘先舉賢良時所對,班氏誤以爲此年之策。疑未能明,今從《漢紀》。

弘奏事,有不可,不廷辨。常與汲黯請間, 師古曰:求空隙之暇。 黯先發之,弘推其後,天子常說, 說,讀曰悅。 所言皆聽,以此日益親貴。弘嘗與公卿約議,至上前,皆倍其約以順上旨。 倍,蒲妹翻。 汲黯廷詰弘曰:「齊人多詐而無情實;始與臣等建此議,今皆倍之,不忠!」上問弘。弘謝曰:「夫知臣者,以臣爲忠;不知臣者,以臣爲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毀弘,上益厚遇之。

六年 (壬子、前一二九)

1 冬,初算商車。 李奇曰:始稅商賈車船,令出算。

2 大司農鄭當時言:「穿渭爲渠,下至河, 渠起長安,旁南山下至河三百餘里。 漕關東粟徑易, 易,以豉翻。 又可以漑渠下民田萬餘頃。」春,詔發卒數萬人穿渠,如當時策;三歲而通,人以爲便。

3 匈奴入上谷,殺略吏民。遣車騎將軍衞青出上谷,騎將軍公孫敖出代,輕車將軍公孫賀出雲中,驍騎將軍李廣出鴈門,各萬騎,擊胡關市下。衞青至龍城, 龍城,匈奴祭天,大會諸部處。 得胡首虜七百人;公孫賀無所得;公孫敖爲胡所敗,亡七千騎;李廣亦爲胡所敗。胡生得廣,置兩馬間,絡而盛臥, 敗,補邁翻。盛,時征翻。 行十餘里;廣佯死,暫騰而上胡兒馬上, 師古曰:騰,跳躍也。上,時掌翻。 奪其弓,鞭馬南馳,遂得脫歸。漢下敖、廣吏, 下,遐嫁翻。 當斬,贖爲庶人;唯青賜爵關內侯。青雖出於奴虜, 青本平陽公主家騎奴。 然善騎射,材力絕人;遇士大夫以禮,與士卒有恩,衆樂爲用,有將帥材, 騎,奇寄翻。樂,音洛。將,卽亮翻。帥,所類翻。 故每出輒有功。天下由此服上之知人。

4 夏,大旱;蝗。

5 六月,上行幸雍。

6 秋,匈奴數盜邊, 數,所角翻。 漁陽尤甚。以衞尉韓安國爲材官將軍,屯漁陽。

元朔元年 (癸丑、前一二八) 應劭曰:朔,蘇也。孟軻曰:「后來其蘇。」蘇,息也;言萬民品物大繁息也。師古曰:朔,猶始也;言更爲初始也。蘇息之息,非息生義,應說失之。

1 冬,十一月,詔曰:「朕深詔執事,興廉舉孝,庶幾成風,紹休聖緒。 師古曰:休,美也;緒,業也:言紹先聖之休緒也。幾,居衣翻。 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並行,厥有我師。 《論語》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今或至闔郡而不薦一人, 師古曰:闔,閉也;總一郡之中,故曰闔。 是化不下究,而積行之君子壅於上聞也。 師古曰:究,竟也;言見壅遏,不得聞達於天子也。行,下孟翻。 且進賢受上賞,蔽賢蒙顯戮,古之道也。其議二千石不舉者 『章:孔本「者」作「孝」。』 者罪!」有司奏:「不舉孝,不奉詔,當以不敬論; 張晏曰:謂其不勤求士報國。 不察廉,不勝任也,當免。」 張晏曰:二千石當率身化下;今親宰牧而無賢人,爲不勝任也。勝,音升。 奏可。

2 十二月,江都易王非薨。 非,景帝子,前二年,封汝南;三年,徙江都。

3 皇子據生,衞夫人之子也。 是爲戾太子。《考異》曰:《漢書·武五子傳贊》曰:「建元六年春,戾太子生。」《外戚傳》:「衞皇后,元朔元年生男據。」按《枚皋傳》云:「武帝春秋二十九乃有皇子,」與《外戚傳》合。蓋《贊》語因蚩尤之旗致此誤,亦猶五星聚在秦二世末年,誤爲漢元年也。 三月,甲子,立衞夫人爲皇后,赦天下。

4 秋,匈奴二萬騎入漢,殺遼西太守,略二千餘人,圍韓安國壁;又入漁陽、鴈門,各殺略千餘人。安國益東徙,屯北平;數月,病死。 《考異》曰:安國死在明年,於此終言之。 天子乃復召李廣,拜爲右北平太守。匈奴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

5 車騎將軍衞青將三萬騎出鴈門,將軍李息出代;青斬首虜數千人。

6 東夷薉君南閭等共 『章:乙十一行本「共」作「□」;孔本同,熊校同。』 二十八萬人降,爲蒼海郡; 服虔曰:薉貊在辰韓之北,高麗、沃沮之南,東窮大海。師古曰:南閭,薉君名。《食貨志》:彭吳開道通薉貊、朝鮮,置滄海郡。陳壽《夫餘傳》:魏時,夫餘庫有玉璧、珪瓚,傳世以爲寶。耆老言先代所賜,其印文言「濊王之印」。國有故城名濊城,蓋本濊貊之地。又《濊傳》云:武帝滅朝鮮,置樂浪郡,自單單大嶺以西屬樂浪,自嶺以東七縣,都尉主之,皆以濊爲民,今不耐濊,皆其種也。班《志》,樂浪東部都尉治不耐縣。薉,音濊。降,戶江翻。《考異》曰:《史記·平準書》曰:彭吳賈滅朝鮮,置蒼海之郡。按:滅朝鮮,置蒼海,兩事也,不知何者出賈之謀。 人徒之費,擬於南夷,燕、齊之間,靡然騷動。

7 是歲,魯共王餘、長沙定王發皆薨。 二王皆景帝子:餘以前二年受封淮陽,三年,徙魯;發亦以前二年受封長沙。

8 臨菑人主父偃、 趙武靈王自號主父,支庶因以爲氏。 嚴安,無終人徐樂, 班《志》,無終縣屬右北平郡,春秋無終子之國。 皆上書言事。

始,偃游齊、燕、趙,皆莫能厚遇,諸生相與排擯不容;家貧,假貸無所得,乃西入關上書闕下,朝奏,暮召入。所言九事,其八事爲律令,一事諫伐匈奴,其辭曰:「《司馬法》曰:『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危。』 師古曰:司馬穰苴善用兵,著書言兵法,謂之《司馬法》。一說:司馬,古主兵之官,有軍陳用師之法。余據《史記》,齊威王使大夫追論古者司馬兵法而附穰苴於其中,因號《司馬穰苴兵法》。好,呼到翻。 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爭者末節也。夫務戰勝,窮武事者,未有不悔者也。

昔秦皇帝幷吞戰國,務勝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諫曰:『不可。夫匈奴,無城郭之居,委積之守, 委,于僞翻。積,子智翻。委積者,倉廩之藏也。鄭氏曰:少曰委,多曰積。 遷徙鳥舉,難得而制也。輕兵深入,糧食必絕;踵糧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以爲利也;得其民,不可調而守也; 李奇曰:不可和調也。 勝必殺之,非民父母也;靡敝中國, 師古曰:靡,散也,音縻。 快心匈奴,非長策也。』秦皇帝不聽,遂使蒙恬將兵攻胡,辟地千里, 辟,讀曰闢。 以河爲境。地固沮澤、鹹鹵,不生五穀。 沮,將預翻。五穀,黍、稷、菽、麥、稻;或曰:黍、稷、秫、稻、粱。 然後發天下丁男以守北河, 河水逕安定、北地、朔方界,皆北流;至高闕,始屈而東流;過雲中楨陵縣,又屈而南流。故朔方、雲中之北,謂之北河。杜佑曰:衞青渡西河至高闕破匈奴,河自今靈武郡之西南便北流,千餘里,過九原郡乃東流。時帝都在秦,所謂西河,疑是此處;其高闕當在河之西也。《史記》,趙武靈王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則與《漢書》符矣。其河自九原東流千里,在京師直北,《漢史》卽云「北河」,斯則西河之側者。 暴兵露師十有餘年,死者不可勝數, 勝,音升。 終不能踰河而北,是豈人衆不足,兵革不備哉?其勢不可也。又使天下蜚芻、輓粟, 師古曰:運載芻槁,令其疾至,故曰飛芻。輓,謂引車船也。 起於東腄、琅邪負海之郡,轉輸北河,率三十鍾而致一石。 「東腄」,《漢書》作「黃腄」。師古曰:黃、腄二縣並在東萊。言自東萊及琅邪緣海諸郡皆令轉輸至北河。六斛四斗爲鍾,計其道路所費,凡用一百九十二斛,乃得一石至。杜佑曰:腄,卽今文登縣。腄,直睡翻,又音誰。 男子疾耕,不足於糧餉,女子紡績,不足於帷幕,百姓靡敝, 靡,美爲翻。 孤寡老弱不能相養,道路死者相望,蓋天下始畔秦也。

及至高皇帝,定天下,略地於邊,聞匈奴聚於代谷之外而欲擊之。御史成進諫曰:『不可。夫匈奴之性,獸聚而鳥散,從之如搏影。 師古曰:搏,擊也。搏人之陰影,言不可得。余謂影隨物而生者也,存滅不常,難得而搏之。 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竊危之。』高帝不聽,遂北至於代谷,果有平城之圍。高皇帝蓋悔之甚,乃使劉敬往結和親之約, 事見《高帝紀》。 然後天下忘干戈之事。

夫匈奴難得而制,非一世也;行盜侵驅, 師古曰:來侵邊竟而驅掠人畜也。 所以爲業也,天性固然。上及虞、夏、殷、周,固弗程督, 師古曰:程,課也;督,視責也。 禽獸畜之, 畜,許六翻。 不屬爲人。夫上不觀虞、夏、殷、周之統,而下循近世之失,此臣之所大憂,百姓之所疾苦也。」

嚴安上書曰:「今天下人民,用財侈靡,車馬、衣裘、宮室,皆競修飾,調五聲使有節族, 蘇林曰:族,音奏。師古曰:節,止也。奏,準也。 雜五色使有文章,重五味方丈於前,以觀欲天下。 孟康曰:觀,猶顯也。師古曰:顯示之,使其慕欲也。重,直龍翻。觀,古玩翻。 彼民之情,見美則願之,是敎民以侈也;侈而無節,則不可贍,民離本而徼末矣。 師古曰:贍,足也。離,力智翻。徼,要求也,於堯翻。 末不可徒得,故搢紳者不憚爲詐,帶劍者夸殺人以矯奪, 師古曰:夸,大也,競也。矯,僞也。 而世不知愧,是以犯法者衆。臣願爲民制度以防其淫,使貧富不相燿以和其心;心志定,則盜賊消,刑罰少,陰陽和,萬物蕃也。 師古曰:蕃,扶元翻,多也。 昔秦王意廣心逸,欲威海外,使蒙恬將兵以北攻胡,又使尉屠睢將樓船之士以攻越。 睢,音雖。 當是時,秦禍北構於胡,南挂於越, 師古曰:挂,縣也。 宿兵於無用之地,進而不得退。行十餘年,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自經於道樹, 自經,縊也。 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畔,滅世絕祀,窮兵之禍也。故周失之弱,秦失之強,不變之患也。今徇西 『章:乙十一行本「西」作「南」;孔本同;退齋校同。』 夷,朝夜郞,降羌、僰,略薉州, 朝,直遙翻。降,戶江翻。僰,蒲北翻。薉,音穢。 建城邑,深入匈奴,燔其龍城,議者美之;此人臣之利,非天下之長策也。」

徐樂上書曰:「臣聞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古今一也。

何謂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陳涉無千乘之尊、尺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後,鄕曲之譽,非有孔、曾、墨子之賢,陶朱、猗頓之富也; 范蠡居於陶,自號爲陶朱公,治產至鉅萬。猗頓,魯人,用盬鹽起,與王者埓富。 然起窮巷,奮棘矜, 棘,與戟同。師古曰:矜者,戟之把也。矜,讀曰 ,其巾翻。 偏袒大呼, 呼,火故翻。 天下從風。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亂而政不脩。此三者,陳涉之所以爲資也,此之謂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乎土崩。

何謂瓦解?吳、楚、齊、趙之兵是也。七國謀爲大逆,號皆稱萬乘之君,帶甲數十萬,威足以嚴其境內,財足以勸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 師古曰:攘,謂侵取漢也。 而身爲禽於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權輕於匹夫而兵弱於陳涉也。當是之時,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樂俗之民衆, 樂,音洛。 故諸侯無竟外之助, 師古曰:竟,讀曰境。 此之謂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

此二體者,安危之明要,賢主之所宜留意而深察也。

間者,關東五穀數不登,年歲未復,民多窮困,重之以邊境之事; 數,所角翻。師古曰:復,扶目翻。重,直用翻。 推數循理而觀之,民宜有不安其處者矣。不安,故易動;易動者,土崩之勢也。 易,以豉翻。 故賢主獨觀萬化之原,明於安危之機,脩之廟堂之上而銷未形之患也,其要期使天下無土崩之勢而已矣。」

書奏,天子召見三人,謂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見之晚也!」皆拜爲郞中。 《考異》曰:《漢書·主父偃傳》,云「元光元年,三人上書」;按《嚴安書》云「徇南夷,朝夜郞,降羌、僰,略薉州」,此等事皆在元光元年後,蓋誤以「朔」字爲「光」字耳。 主父偃尤親幸,一歲中凡四遷,爲中大夫;大臣畏其口,賂遺累千金。或謂偃曰:「太橫矣!」 遺,于季翻。橫,戶孟翻。 偃曰:「吾生不五鼎食,死卽五鼎烹耳!」 張晏曰:五鼎,牛、羊、豕、魚、麋也。諸侯五,卿大夫三。孔穎達曰:少牢陳五鼎:羊一,豕二,膚三,魚四,腊五。師古曰:五鼎烹,謂被鑊烹之誅。爲主父偃被誅張本。

二年 (甲寅、前一二七)

1 冬,賜淮南王几杖,毋朝。 朝,直遙翻。《考異》曰:《漢書·武紀》曰:「賜淮南、菑川王几杖,毋朝。」顏師古曰:「淮南王安、菑川王志,皆武帝諸父列也,故賜几杖。」按《諸侯表》,菑川王志在位三十五年,以元光五年薨,《齊悼惠王世家》、《高五王傳》皆同。此云菑川王志,誤也。

2 主父偃說上曰:「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爲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 說,式芮翻。易,以豉翻。從,子容翻。 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 師古曰:萌,謂事之始生,如草木之萌芽也。 前日鼂錯是也。 事見十六卷景帝前三年。鼂,直遙翻。錯,千故翻。 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 適,讀曰嫡。 餘雖骨肉,無尺地之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上從之。春,正月,詔曰:「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條上, 上,時掌翻。 朕且臨定其號名。」於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

3 匈奴入上谷、漁陽,殺略吏民千餘人。遣衞青、李息出雲中以西至隴西,擊胡之樓煩、白羊王於河南,得胡首虜數千,牛羊百餘萬,走白羊、樓煩王,遂取河南地。詔封青爲長平侯; 班《志》,長平侯國屬汝南郡。 青校尉蘇建、張次公皆有功,封建爲平陵侯,次公爲岸頭侯。 據《功臣表》:平陵侯食邑於南陽郡武當縣界。晉灼曰:河東皮氏縣有岸頭亭。校,戶敎翻。

主父偃言:「河南地肥饒,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內省轉輸戍漕,廣中國,滅胡之本也。」上下公卿議;皆言不便。 下,遐嫁翻。 上竟用偃計,立朔方郡,使蘇建興十餘萬人築朔方城, 《括地志》:夏州朔方縣北什賁故城,按是蘇建築;什賁之號,蓋出蕃語也。宋白曰:漢朔方郡治三封縣,今長澤縣有三封故城。什賁故城,今爲德靜縣治。 復繕故秦時蒙恬所爲塞,因河爲固。轉漕甚遠,自山東咸被其勞, 被,皮義翻。 費數十百鉅萬,府庫並虛;漢亦棄上谷之斗辟縣造陽地以予胡。 孟康曰:縣斗僻,曲近胡。師古曰:斗,絕也,縣之斗曲入匈奴界者,其中造陽地也。杜佑曰:造陽,在今嬀川郡之北。辟,讀曰僻。予,讀曰與。

4 三月,乙亥晦,日有食之。

5 夏,募民徙朔方十萬口。

6 主父偃說上曰:「茂陵初立, 初立於建元二年。 天下豪傑,幷兼之家,亂衆之民,皆可徙茂陵;內實京師,外銷姦猾,此所謂不誅而害除。」上從之,徙郡國豪傑及訾三百萬以上于茂陵。 訾,與貲同。

軹人郭解, 班《志》,軹縣屬河內郡,音止。 關東大俠也,亦在徙中。衞將軍爲言:「郭解家貧,不中徙。」 爲,于僞翻。言其貧不當在見徙之數。中,竹仲翻。 上曰:「解,布衣,權至使將軍爲言, 師古曰:將軍爲之言,是爲其所使也。 此其家不貧。」卒徙解家。 卒,子恤翻。 解平生睚眦殺人甚衆, 師古曰:睚,音厓,舉眼也;眦,卽眥字,謂目匡也;言舉眼相忤者,卽殺之也。一說:睚,五懈翻;眦,士懈翻。睚眦,瞋目貌。二說並通。 上聞之,下吏捕治解, 下,遐嫁翻。 所殺皆在赦前。軹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譽郭解, 譽,音余。 生曰:「解專以姦犯公法,何謂賢!」解客聞,殺此生,斷其舌。 斷,丁管翻。 吏以此責解,解實不知殺者,殺者亦 『章:乙十一行本「亦」下有「竟」字;孔本同。』 絕莫知爲誰。吏奏解無罪,公孫弘議曰:「解,布衣,爲任俠行權,以睚眦殺人;解雖弗知,此罪甚於解殺之,當大逆無道。」 當,謂處斷其罪,蓋以大逆無道之罪坐郭解也。 遂族郭解。 《考異》曰:荀《紀》以郭解事著於建元二年。按《武紀》,「建元二年初置茂陵邑」,「三年賜徙茂陵者錢」;當是時,衞青、公孫弘皆未貴。又,「元朔二年徙郡國豪傑于茂陵」;此乃徙解之時也。

班固曰:古者天子建國,諸侯立家,自卿大夫以至于庶人,各有等差,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無覬覦。 師古曰:覬,幸也;覦,欲也;幸得其所欲也。覬,音冀。覦,音俞,又音喻。 周室旣微,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桓、文之後,大夫世權,陪臣執命。 師古曰:陪,重也。大夫世權,晉六卿、魯三桓、齊田氏是也。陪臣執命,陽虎之類是也。諸侯之臣,於天子爲陪臣;大夫之家臣,於諸侯爲陪臣。 陵夷至於戰國,合從連衡, 從,子容翻。衡,讀曰橫。 繇是列國公子,魏有信陵,趙有平原,齊有孟嘗,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勢,競爲游俠,雞鳴狗盜, 事見三卷赧王十七年。 無不賓禮。而趙相虞卿,棄國捐君,以周窮交魏齊之厄; 事見五卷周赧王五十六年。 信陵無忌,竊符矯命,戮將專師,以赴平原之急; 事見五卷赧王五十七年。將,卽亮翻。 皆以取重諸侯,顯名天下,搤腕而游談者,以四豪爲稱首。 師古曰:搤,捉持也,音戹。腕,烏貫翻。四豪,卽魏信陵以下也。 於是背公死黨之議成,守職奉上之義廢矣。 背,蒲妹翻。 及至漢興,禁網疏闊,未知匡改也。是故代相陳豨從車千乘,而吳濞、淮南皆招賓客以千數; 從,才用翻。濞,普懿翻。 外戚大臣魏其、武安之屬競逐於京師,布衣游俠劇孟、郭解之徒馳騖於閻閭,權行州域,力折公侯,衆庶榮其名迹,覬而慕之。雖其陷於刑辟, 辟,毗亦翻。 自與殺身成名,若季路、仇牧,死而不悔。 季路死於衞侯輒之難,仇牧死於宋閔公之難,事並見《左傳》。 故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 見《論語》。 非明主在上,示之以好惡, 好,呼到翻。惡,烏路翻。 齊之以禮法,民曷由知禁而反正乎!古之正法:五伯,三王之罪人也;而六國,五伯之罪人也; 伯,讀曰霸。 夫四豪者,又六國之罪人也。況於郭解之倫,以匹夫之細,竊殺生之權,其罪已不容於誅矣。觀其溫良泛愛,振窮周急,謙退不伐,亦皆有絕異之姿。惜乎,不入於道德,苟放縱於末流,殺身亡宗,非不幸也。

荀悅論曰:世有三遊,德之賊也:一曰遊俠,二曰遊說,三曰遊行。 說,式芮翻。行,下孟翻。 立氣勢,作威福,結私交以立強於世者,謂之遊俠;飾辯辭,設詐謀,馳逐於天下以要時勢者,謂之遊說; 要,一遙翻。 色取仁以合時好, 好,呼到翻。 連黨類,立虛譽以爲權利者,謂之遊行。此三者,亂之所由生也;傷道害德,敗法惑世, 敗,補邁翻。 先王之所愼也。國有四民,各修其業;不由四民之業者,謂之姦民。 四民,士、農、工、商也。 姦民不生,王道乃成。

凡此三遊之作,生於季世,周、秦之末尤甚焉。上不明,下不正,制度不立,綱紀弛廢;以毀譽爲榮辱,不核其眞; 譽,音余;下同。 以愛憎爲利害,不論其實;以喜怒爲賞罰,不察其理。上下相冒,萬事乖錯,是以言論者計薄厚而吐辭,選舉者度親疏而舉筆, 度,徒洛翻。 善惡謬於衆聲,功罪亂於王法。然則利不可以義求,害不可以道避也。是以君子犯禮,小人犯法,奔走馳騁,越職僭度,飾華廢實,競趣時利。 趣,七喻翻。 簡父兄之尊而崇賓客之禮,薄骨肉之恩而篤朋友之愛,忘脩身之道而求衆人之譽,割衣食之業以供饗宴之好, 好,呼到翻。 苞苴盈於門庭,聘問交於道路, 裹曰苞,藉曰苴。《詩箋》:以果實相遺者苞苴之。又曰:苞苴,裹魚肉,或以葦,或以茅。《左傳註》云:聘,執玉帛以相存問。 書記繁於公文,私務衆於官事,於是流俗成而正道壞矣。

是以聖王在上,經國序民,正其制度;善惡要於功罪而不淫於毀譽, 要,一遙翻。 聽其言而責其事,舉其名而指其實。故實不應其聲者謂之虛,情不覆其貌者謂之僞, 覆,敷又翻。 毀譽失其眞者謂之誣,言事失其類者謂之罔。虛僞之行不得設, 行,下孟翻。 誣罔之辭不得行,有罪惡者無僥倖,無罪過者不憂懼,請謁無所行, 請,求也。謁,告也。 貨賂無所用,息華文,去浮辭, 去,羌呂翻。 禁僞辯,絕淫智,放百家之紛亂,壹聖人之至道,養之以仁惠,文之以禮樂,則風俗定而大化成矣。

7 燕王定國與父康王姬姦;奪弟妻爲姬。殺肥如令郢人, 肥如,燕之屬縣。燕國除,入漢,屬遼西郡。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於此。 郢人兄弟上書告之,主父偃從中發其事。公卿請誅定國,上許之。定國自殺,國除。 文帝初,王澤始封於燕,傳子康王嘉;文帝九年,嘉薨,定國嗣;蓋立四十二年矣。

齊厲王次昌亦與其姊紀翁主通。 齊孝王將閭,文帝十六年受封,傳子懿王壽,壽傳次昌。 主父偃欲納其女於齊王,齊紀太后不許。偃因言於上曰:「齊臨菑十萬戶,市租千金,人衆殷富,鉅於長安,非天子親弟、愛子,不得王此。 王,于況翻。 今齊王於親屬益疏, 疏,與疎同。 又聞與其姊亂,請治之!」於是帝拜偃爲齊相,且正其事。偃至齊,急治王後宮宦者,辭及王;王懼,飲藥自殺。偃少時游齊及燕、趙, 少,詩照翻。 及貴,連敗燕、齊。 敗,補邁翻。 趙王彭祖懼, 彭祖,景帝子;前二年封廣川,五年徙趙。 上書告主父偃受諸侯金,以故諸侯子弟多以得封者。及齊王自殺,上聞,大怒,以爲偃劫其王令自殺,乃徵下吏。 『章:乙十一行本「吏」下有「治」字;孔本同;張校同。』 下,遐嫁翻。 偃服受諸侯金,實不劫王令自殺。上欲勿誅,公孫弘曰:「齊王自殺,無後,國除爲郡入漢,主父偃本首惡。陛下不誅偃,無以謝天下。」乃遂族主父偃。

8 張歐免,上欲以蓼侯孔臧爲御史大夫。 班《志》,蓼縣屬衡山國,春秋之蓼國也;音了。康曰音六,未知其何據。蓼侯孔聚,高祖功臣;臧,其子也。臧自言世修經學,蓋謂孔子後也;安國爲從弟。安國,孔子十三世孫。 臧辭曰:「臣世以經學爲業,乞爲太常,典臣家業,與從弟侍中安國 《百官表》:侍中,加官,得出入禁中。應劭曰:入侍天子,故曰侍中。《續漢書》曰:侍中,比二千石,無員。《漢官儀》曰:侍中,左蟬、右貂,本秦丞相史,往來殿內,故謂之侍中,分掌乘輿服物,下至褻器虎子之屬。武帝時,孔安國爲侍中,以其儒者,特聽掌御座唾壺,朝廷榮之。從,才用翻。 綱紀古訓,使永垂來嗣。」上乃以臧爲太常,其禮賜如三公。

三年 (乙卯、前一二六)

1 冬,匈奴軍臣單于死,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爲單于, 匈奴左、右谷蠡王,在左、右賢王之下。谷蠡,音鹿黎。《索隱》曰:稚,持利翻。斜,士嗟翻,鄒誕生音直牙翻。蓋「稚斜」胡人語,近得其實。 攻破軍臣單于太子於單,於單亡降漢。 於單,音丹。降,戶江翻。

2 以公孫弘爲御史大夫。是時,方通西南夷,東置蒼海,北築朔方之郡。公孫弘數諫,以爲罷敝中國以奉無用之地,願罷之。 數,所角翻。爲罷,讀曰疲。 天子使朱買臣等難以置朔方之便,發十策,弘不得一。 師古曰:言其利害十條,弘無以應之。難,乃旦翻。 弘乃謝曰:「山東鄙人,不知其便若是,願罷西南夷、蒼海而專奉朔方。」上乃許之。春,罷蒼海郡。

弘爲布被,食不重肉。 言不重肉味也。重,音直龍翻。 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祿甚多; 奉,扶用翻。 然爲布被,此詐也。」上問弘,弘謝曰:「有之。夫九卿與臣善者無過黯,然今日廷詰弘,誠中弘之病。 中,竹仲翻。 夫以三公爲布被,與小吏無差,誠飾詐,欲以釣名, 師古曰:釣,取也;言若釣魚之謂也。 如汲黯言。且無汲黯忠,陛下安得聞此言!」天子以爲謙讓,愈益尊之。

3 三月,赦天下。

4 夏,四月,丙子,封匈奴太子於單爲涉安侯,數月而卒。

5 初,匈奴降者言:「月氏故居敦煌、祁連間,爲強國, 降,戶江翻。氏,音支。敦煌、張掖,匈奴破月氏,使昆邪王居之;漢開置郡。祁連,山名,卽天山也,匈奴呼天爲祁連;在張掖西北。敦,徒門翻。 匈奴冒頓攻破之。老上單于殺月氏王,以其頭爲飲器。餘衆遁逃遠去,怨匈奴,無與共擊之。」上募能通使月氏者。 使,疏吏翻。 漢中張騫以郞應募,出隴西,徑匈奴中;單于得之,留騫十餘歲。騫得間亡,鄕月氏 間,古莧翻。鄕,讀曰嚮。 西走,數十日,至大宛。 《西域傳》:大宛國治貴山城,去長安萬二千五百七十里;西南至大月氏所居六百九十里。宛,於元翻。 大宛聞漢之饒財,欲通不得,見騫,喜,爲發導譯抵康居, 導者,引路之人;譯者,傳言之人也。康居國治樂越匿地,到卑闐城,去長安萬二千三百里。爲,于僞翻。 傳致大月氏。 傳,張戀翻。 大月氏太子爲王,旣擊大夏,分其地而居之, 大夏國在大宛西南,都嬀水南。月氏居嬀水北。 地肥饒,少寇, 少,詩沼翻。 殊無報胡之心。騫留歲餘,竟不能得月氏要領, 李奇曰:要領,要契也。師古曰:要,衣要也;領,衣領也。凡持衣者執要與領;言騫不能得月氏意趣,無以持歸於漢,故以要領爲喻。要,一遙翻。 乃還;並南山, 《史記》曰:南山卽連終南山,從京南東至華山,東北連延至海,卽中條山也。從京南而西,連接至葱嶺萬餘里,故云並南山也。《西域傳》云:其南山東出金城,與漢南山屬。還,從宣翻,又如字;下同。並,步浪翻。 欲從羌中歸,復爲匈奴所得, 復,扶又翻。 留歲餘。會伊稚斜逐於單,匈奴國內亂,騫乃與堂邑氏奴甘父逃歸。 服虔曰:堂邑,姓也。漢人;其奴名甘父。父,音甫。 上拜騫爲太中大夫,甘父爲奉使君。騫初行時百餘人,去十三歲,唯二人得還。 《考異》曰:《史記·西南夷傳》曰:「元狩元年,張騫使大夏來,言通身毒國之利。」按《年表》,騫以元朔六年二月甲辰封博望侯,必非元狩元年始歸也。或者元狩元年,天子始令騫通身毒國。疑不能明,故因是歲伊稚斜立終言之。

6 匈奴數萬騎入塞,殺代郡太守恭, 代郡,唐蔚州、武州界。 及略千餘人。

7 六月,庚午,皇太后崩。 武帝母王太后也。

8 秋,罷西夷,獨置南夷、夜郞兩縣、一都尉,稍令犍爲自葆就, 師古曰:葆,與保同;令自保守,且成其郡縣。 專力城朔方。

9 匈如又入鴈門,殺略千餘人。

10 是歲,中大夫張湯爲廷尉。湯爲人多詐,舞智以御人。時上方鄕文學, 鄕,讀曰嚮。 湯陽浮慕,事董仲舒、公孫弘等;以千乘兒寬爲奏讞掾, 兒,本郳姓,以國爲氏,其後去「邑」。以爲廷尉掾,專主奏讞也。兒,五奚翻。讞,魚蹇翻。掾,俞絹翻。 以古法義決疑獄。所治:卽上意所欲罪,與監、史深禍者; 班《表》,廷尉有左、右監,秩千石。《漢官》曰:廷尉獄史二十七人。深禍,謂持文深刻,欲致人於禍者。 卽上意所欲釋,與監、史輕平者;上由是悅之。湯於故人子弟調護之尤厚; 師古曰:調,和適之令得其所;護,謂保佑之也。 其造請諸公, 師古曰:造,詣至也。請,謁問也。造,七到翻。 不避寒暑。是以湯雖文深、意忌、不專平, 文深,謂持文深;意忌,謂其意忌前也;不專平,謂不專於持平也。 然得此聲譽。汲黯數質責湯於上前 質,對也,對面責之也。或曰:質,正也,以正義責之。數,所角翻。 曰:「公爲正卿, 漢官,九卿之外,又有列於九卿者,故謂九卿爲正卿。 上不能褒先帝之功業,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國富民,使囹圄空虛,何空取高皇帝約束紛更之爲! 師古曰:言何爲乃紛亂而改更也。更,工衡翻。 而公以此無種矣。」 言當誅及子孫。種,章勇翻。 黯時與湯論議,湯辯常在文深小苛;黯伉厲守高, 伉,口浪翻,健也,高也。厲,嚴也。 不能屈,忿發,罵曰:「天下謂刀筆吏不可以爲公卿,果然!必湯也,令天下重足而立, 累足而立,懼之甚也。重,直龍翻。 側目而視矣!」

四年 (丙辰、前一二五)

1 冬,上行幸甘泉。

2 夏,匈奴入代郡、定襄、上郡, 上郡,唐延、綏、銀之地,高祖置定襄郡。《括地志》:定襄故城,在朔州善陽縣北三百八十里。 各三萬騎,殺略數千人。

聶崇岐標點容肇祖覆校
著雍掩茂二月丙寅電子版讎覆計脫文異俗各一 nNhMXRAYahKVbBG2es2oBULXg47tBKH+3RXL8k4iMOYuuzk9EDyZgoTxr62Zx5q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