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乘小乘

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们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做这件事?行为的动机就是发心。在修行的时候,发心不仅决定了修行的结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见解和修行的过程。

为了获得人天福报而修行,这是下士道人天乘的发心。发善心、做善事,自然会修得善果,下士道非常强调做人要正直善良,因为这是获得人天福报最关键的要素。为了自己能脱离六道轮回的痛苦而修行,是中士道声闻缘觉乘的发心。为了一切众生究竟解脱而立志成就佛果,是上士道大乘的发心,也称为菩提心。

人天乘的出离心表现在厌离三恶道的痛苦,希求今生来世得善趣的安乐;声缘乘和大乘共称为解脱道,声缘乘的出离心表现在厌离轮回的痛苦,希求涅槃的安乐,而大乘则是进一步认识到轮回、涅槃皆为浮想,众生因为妄想、执着而痛苦,由此生起无伪大悲心,希求所有众生断尽无明、究竟解脱。

皈依后是趋入大乘还是趋入小乘,最主要就是看有没有生起利益众生的菩提心。

菩提心以出离心为基础,是对出离心的扩展和深化,不求个人独自解脱,而求众生解脱;不仅摆脱轮回的束缚,还要出离一切无明执着。因此,认为大乘不讲出离心、学大乘可以不修出离心是错误的,没有出离心,菩提心无从谈起。

大乘佛子不要因为自己发心更殊胜,遵循的见地更高,而看不起声缘乘、人天乘的修行人。一般世间有德行的人都值得恭敬,何况天人,他有他的善果。声缘乘修行人发愿不伤害众生,谨言慎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精密严格地持戒,而很多学大乘的人经常轻易就伤害他人,真的应该感到惭愧!

法无大小,人心自有等差。众生的意乐根基不同,不要枉自分别“我是大乘、你是小乘、他是不求解脱的愚夫愚妇”。我们只是更有热情、更有勇气、兴趣更广,而且相信不仅是自己,所有众生都有成佛的潜力而已。时刻检视自己的心,确定自己是为了一切众生的究竟解脱而修行就好。


·菩提心

菩提心是一切佛法的精要,是成就佛果的因。要发大愿,发无伪的真心,为无量众生的解脱立誓成佛。

关于菩提心,各教派的历代祖师都有很殊胜的教言,归纳起来就是一位修行人如果具足了菩提心,就具足了所有的佛法功德,所做的一切善法都将成为成就无上佛果之因。

普贤菩萨曾发愿: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这正是对愿菩提心的具体阐释:其一,希望众生远离挫折、痛苦、磨难,经常感受快乐;其二,希望众生真正趣入正法,信受奉行,由此摆脱轮回的痛苦,并最终灭尽烦恼,成就无上正等觉。

以悲心缘有情,愿一切众生远离苦因及苦果;以智慧缘正等菩提,愿所有众生圆满佛果。只想自己圆满觉悟、不愿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是不合理的假设。圆满觉悟,或者说成就佛果,意味着“智、悲、力”三者圆满。在因地修行时没有悲心,果地也不会有悲心,没有悲心就不叫圆满觉悟。

闻思和修法前,首先检视自己的发心,看看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众生。如果是为了自己,一定要马上纠正。将希望所有众生得到安乐、最终获得佛果作为自己的发心,这才是大乘之道。

在心里发愿为所有众生成佛而修持佛法,发了这个愿以后要不断地修持菩提心,训练自己。不仅仅是修法念诵时,平时心里也要记得常常这样发愿,能使功德不断增上。

哪怕只在佛前供一支香、磕一个头、念一句佛号、绕一圈塔,也要发菩提心,这样我们所有的善根都会成为解脱与成佛之因,有很大的功德。

相续当中一定要生起真实的出离心和菩提心,这样无论闻思还是进入实修,都会很快获得成就。不管做什么功德善业,修什么法门,都不要忘记以出离心和菩提心摄持自己的相续。

具备出离心,修行能得到阿罗汉的果位;具备菩提心,修行能成就佛的果位,否则都只能获得世间福报。没有出离心,无法获得解脱;没有菩提心,即使再精进,哪怕一辈子在山洞里闭关修行,也不可能成佛。就像一个人,没有腿、没有交通工具,甭管想去哪,都实现不了。

辛辛苦苦做了那么多功德,却不是解脱和成佛的因,不是很可惜吗?

八万四千法门最精髓的都在慈悲心和菩提心里。要成就佛果, 没有差错的道路就是菩提心。菩提心的功德几天也讲不完。寂天菩萨说:我们生起菩提心,就像是乞丐在垃圾堆里找到稀世珍宝,它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喜悦,满足我们所有的希求。

“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灭诸恶罪”。生生世世,我们因为无明和烦恼,造过的恶业数也数不清,不生起菩提心,即使很精进地修法,也难以清净全部业障。然而,当我们内心真正生起菩提心的时候,一般的业障会彻底消灭。造过大业的人,比如杀父母等五无间罪,恶业果报成熟堕入地狱一瞬间就能脱离地狱。

如果一个人具有菩提心,不管他是上师还是普通人,我们都应当向他顶礼。

发心有大小而无优劣,每个人可以随自己的因缘发菩提心,只要诚实并且是真心为了众生的解脱,发心无论大小都值得赞叹。

刚入佛门的人立即就生起菩提心可能很困难,但一步步修持,相续中最终一定会生起菩提心。久而久之,造作的发心也能激发真正的菩提心。

根据大乘佛教的教义,菩提心与空性智慧在根本上无二无别。证悟空性和修持菩提心是无法分割的,如果相续中没有生起无伪的菩提心,也不会产生证悟空性的智慧。

在实修当中,树立无我的见解可以帮助激发、巩固菩提心,修持菩提心反过来也是体悟空性最便捷有效的途径。

初学佛者不具备无我的见解也可以先修菩提心,到一定程度时对空性自然就会有所了悟。出家人、在家人,都要修菩提心。


·爱自己

佛教徒是决心与自己亲密相处的人。亲密相处有两层含义:一是诚实地觉察自己身、口、意的所有活动,二是柔和地对待自己。

不往内观照,无法真正消除迷惑;不心怀温柔,修行便只剩下受苦。慈悲不仅是针对他人,也针对自己,并且首先是针对自己。缺少对自己的慈悲,很难真正对他人慈悲。

对自己友善并不是放纵自己,因为放纵只会让我们越来越不尊重自己,而不能让我们内心安乐。友善意味着以温和的方式了解自己,带着幽默感去观察自己的傲慢、无知、冷酷、僵硬。

自卑与自负一样,遮蔽了我们的当下,使我们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同时也阻碍了我们与外界的交流。因为缺乏交流,我们感觉孤单、孤立。

当处于情绪的低谷又孤立、封闭时,我们很容易认为自己比其他人都更悲惨。但是,情况肯定比想象的要好。不要相信有个叫“命运”的家伙在专门跟你作对、故意要整垮你。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你失意、无助、没有安全感。你的感受是众生普遍的感受,你并没有被遗弃。

在遇到痛苦挫折时,放掉对自己的担心、怜悯、评断,不再只是在“我对我错、我行我不行”的圈子里打转,放松下来,单纯地去感知自己内心的感受,并且去与外界沟通,欣赏一下花草和晨风,也许痛苦依然强烈,却不会让你窒息、让你绝望到走投无路,因为此时你的心打开了。

自以为是有时也表现为自卑。坚持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这个观点,这不是自以为是又是什么?

在开放的心中怀着敬意看待自己当下的体验,尊重自己的洞见,不否认自己的缺点和过失,也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失去内心的庄严。即使面对自己的狭隘、冷漠、混乱,依然不忘记知足和感恩。

只有不放弃自己,才会不放弃他人;只有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才会愿意去体念他人的感受;只有相信自己觉悟的潜力,才会相信他人觉悟的潜力,并因此走上大乘菩萨道。


·你我他

菩提心的训练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我们看到万物相互依存、息息相关的事实。

耗费一生精力企图在自己与外界之间砌一道围墙的做法是徒劳的,而这种徒劳带来的挫败感让我们很不快乐。

我们的信念、理想、价值观什么的往往被利用来强化自我、排斥他人,不信就看看吵架的、冲突的、战争的各方,没有一个不认为自己有理的。

自以为是不仅割离了我们与当下,而且还使我们更容易受侵犯,也更容易侵犯别人。在观察自己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足够诚实和专注,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自己和他人。

我们排斥他人什么,实际上正反映出我们排斥自己什么。如果你认为别人不会理解你,说明你根本不想去理解别人;如果你讨厌别人贫穷,说明你害怕自己贫穷;如果你排斥别人的浅薄、狭隘、冷漠,说明你不想面对自己身上的这些东西。所以,我们只有不排斥别人才能接受自己。

每个人都有良善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只要内心还有执着,就不能避免对人对己的伤害,嫌恶那些无明习气更重的人,就像是五十步笑百步。

正是因为全社会都极力推崇分别心,人与人之间才会这样疏离,世界才会这样四分五裂。分别心使我们用孤立、分离的眼光看待事物,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结便在我们眼中消失了,所以我们很难以包容的心面对世界,而且相信自私就是利己。

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等能给自他带来安乐的精神品质,也就是说,要关注其他生命的福祉,并且自觉调整自身行为以让其他众生感到安适快乐。

依靠佛法的正知正见,我们调整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态度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从狭隘、僵硬、矛盾重重到宽阔、温柔、和谐圆融,从伤害自己伤害他人到帮助、利乐一切众生,从痛苦到安乐,从轮回到解脱。

有人不知道怎样印证自己的修行是否有偏差,方法其实很简单:看看你的“自我”是否依然强大,你与他人、与世界之间的界分感是否依旧强烈。

亲密的人之间往往有太多执着,心里会有许多期望和要求,要求对方完全理解、欣赏、领受、符合我们的心意,不然便感觉失落、痛苦。 对亲近的人,我们并不缺少爱,而是缺少宽容和放松。

既是有缘做一家人,就彼此珍惜、尊重,不要试图用贪爱去束缚对方,由爱生怨、由怨生恨,枉自荒废珍宝人生。 h8TV5lijaDeZG5Kki5FWheMW8cIfwhYuiNR2XwPiBo2nJABthOkHWP5ykWptcRq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