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趁火打劫

计谋释义

意思是趁别人家里失火,一片混乱之时,去抢夺人家的财物。这里的“火”是指对方的困难、麻烦,既可以是内忧,也可以是外患,既可以是对手自身引发,也可以是有意谋划的。这一计用在战略中是指当敌方遇到极大困难或危险的时候,迅速出击,获得利益,又称“乘虚而入”。此计成败的关键是要把握好“打劫”的时机和方法,否则如同火中取栗,容易伤了自己,引火上身。

计谋故事
多尔衮趁乱入中原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占领京城,建立了大顺王朝。可是他们在进京后,就迅速地腐化堕落起来。

就像历史上很多事例一样,他们在安逸中过活,终于埋下了战争的伏笔。这个时候吴三桂正率领十多万人马镇守在山海关。不得不说,吴三桂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人,他敏锐地洞察到历史发展的走向,眼看明朝大势已去,大顺王朝建立了,自己怎能甘于现状?于是他就想投靠李自成,巩固自己的实力。

李自成是带过农民起义军的,吴三桂那点小心思他怎会看不清楚?可他当时并没有把吴三桂放在眼里,不但抄了他在京城的家,扣押了他父亲,还掳走了他的爱妾陈圆圆。

吴三桂得知自己的爱妾被掳走,心里那个恨啊!真乃“冲冠一怒为红颜”,他发誓要和李自成决战到底。志气高昂又如何,眼下的形势显然是对吴三桂一方不利的。哎,你看,和李自成的四十万大军相比,吴三桂的兵力实在是太单薄了,如果要用武力对抗,势必是以卵击石的局面,最后溃不成军……后果不堪设想。

吴三桂到底是聪明人,思量一番后,他最终打算投靠清王朝,借清兵消灭李自成。这样一来,自己既可以不损兵马,还大有“坐收渔翁之利”的趋势,如此妙计,也只有老谋深算的他可以盘算得出来。报仇心切的吴三桂决定亲自求见多尔衮。那个时候,清朝顺治皇帝才七岁,一切军国大事都由摄政王多尔衮做主。

吴三桂说:“可以说,你我两国世世代代都是友好同盟的关系,想当年,要不是明朝念及友邦之谊,我甚至不敢想象贵国会在战乱中处于怎样的境地。现在明朝京城不幸沦落到盗贼的手里,百姓生灵涂炭,这个仇恨不共戴天。平定叛乱本来是我们的本分,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处于寡不敌众的不利形势。我想,作为友好睦邻的邦国,你们或许会顾及世代累积的情义,救友邦于危难之间。”

吴三桂说这话前,可是把多尔衮的心思估摸透了。他老早知道多尔衮想入侵中原,只是觉得时机不够成熟,再加之朝政上或有异议,自己还有待思量。而吴三桂的这番话可谓正中下怀。

多尔衮此时暗自高兴,心想如今有吴三桂相助,也算是“天时地利人和”,时机已然成熟,可以实现多年的愿望了。但多尔衮也是久经朝政、老奸巨猾的人物,绝不会立刻表现出认同的心思。为了自身利益,他反倒做出很为难的样子,说:“哎呀,你们的国家发生内乱,我们做邻国的本应出手相助,但无奈我们的国家太小,兵力也不多,恐怕帮不上什么忙呀!”

吴三桂听多尔衮推辞,心里很不舒服。他料想多尔衮或许是为了加大利益的筹码,可现在毕竟是有求于人的时候,也就只能苦苦哀求,希望多尔衮不要“待价而沽”。可是求了半天,多尔衮执迷不悟似的,仍然不肯答应。但暗地里,多尔衮已经开始调集兵马了。等一切都准备停当,他才假惺惺地对吴三桂说:“将军这样三番五次地请求,我也被将军的诚心感动了,我国愿意出兵帮助你们。”

听到多尔衮这番话,吴三桂不免嗔怪多尔衮的别有用心。但他现在顾不了那么多,他一心想要维护自己的私人利益,便一脸欢喜地与多尔衮洽谈合作事宜。

两个各怀鬼胎的人满心期待着。不久,吴三桂与多尔衮合兵,浩浩荡荡地穿过山海关,向中原腹地大举进兵。中原战火纷飞,在多尔衮和吴三桂的联合进攻下,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打到了京城,赶走了李自成。

清兵占据了京城,清皇堂而皇之地登上了金銮宝殿。消灭李自成后,清军又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铲除起义军的顽固势力。接下来,多尔衮更大的野心渐渐浮出水面——清军猖狂地进攻明朝残余官兵,统一了全中国。

由内乱引发的敌国侵略事件可谓不胜枚举。多尔衮深知内乱对他国的严峻影响,于是趁中原内乱的机会,打着帮助邻国的旗帜,趁火打劫,最后谋得了全中国的统治权。 vT6voLVchzNvwoetBBbq8h9HoKF2yphx4i/NSKMp3kVALIxe0JnwOy1HT2vPGIG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