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人的内在素质与社交成功的关系

人要想迅速融入社会,就要学会成功地进行社交活动。社交成功就意味着朋友之间彼此喜欢、信任,并愿意互相帮助和支持。要想取得人际交往的成功,方法和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根本的是人自身素质的高低。

社交中人的内在素质,是指人在社交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气质、性格、兴趣、风度、学识和技能方面的综合品质,它是社交中人的个性特征的总和,是对社交中人的一种综合能力的概括。具体来说,具备多血质的气质、开朗的性格、高尚的品德、高超的智慧、T型的知识结构及综合社交能力等素质的人更易于取得社交成功。

一、具有多血质气质

思考与讨论

你应该在哪些方便提升自己?

视野拓展

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医生希伯克拉特就观察到人有不同的气质。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即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人的气质取决于四种体液匀称比例被破坏的情况。后来医学家根据哪一种体液在人体中占优势,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基本类型:胆汁质(兴奋型)、黏液质(安静型)、抑郁质(抑制型)和多血质(活泼型)。

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的特点是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兴奋冲动,脾气暴躁;黏液质气质类型的人的特点是安静、稳定、沉着、善于忍耐、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反应迟缓;抑郁质气质类型的人的特点是谨慎、小心、对事物体验深刻,善于体验一般人不易察觉到的小事物,性格内向,忧郁,行动迟缓,疑心太重;多血质气质类型的人的特点是性格活跃、活泼好动、感情丰富、反应敏捷,善于交际,容易适应新的环境。

所谓气质指的是人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态性特征,不仅表现在人的情感活动的强弱、快慢、隐现及意志行动的力量、速度上,还表现在思维的灵活或迟滞上。气质具有经常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人的气质本身无好坏之分,气质类型也无好坏之分。同时,气质也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多数人是混合型气质类型。如前所述,在一定程度上多血质气质类型的人在社交活动中占有一定优势。

气质特性尽管是最稳定的一种心理特征,然而它仍然会因后天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即具有可塑性。丽质可以天生,而气质却有待后天的培养。

案例

琼玛爱牛虻而不爱亚瑟

伏尼契的名著《牛虻》的主人公亚瑟,年轻时长得很美,不过有些“娘娘腔”。念高中时,他曾向女同学琼玛求爱,结果遭到拒绝。多年后,亚瑟从拉丁美洲回来,这时,他已改名牛虻,是个职业革命家,尽管他的脸上有刀疤,腿也瘸了,但琼玛却发现他比当年的亚瑟美得多,后悔当初没有接受他的求爱。其实,从人的容貌上看,无疑是亚瑟比牛虻更美,但是从人的气质来看,牛虻更有个性、更有男子汉魅力,这就是琼玛爱牛虻而不爱亚瑟的原因。

点评: 人的内在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人的魅力不仅在外表,更在于他的气质。同时还要知道环境是可以改变人的。

二、具有开朗的性格

性格是表现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的气质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对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不同心理特点。社交活动中,在对人的态度上要开朗、有耐心、能宽容,而对别人的过错则能够忍让、接纳。要善于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意向和愿望,以诚恳的态度说服对方,唤起对方的友好情感,还要以极大的耐心听取对方的意见并观察对方的反映。美国有人对100名百万富豪做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能把这些人联系在一起,那就是他们更容易看到他人的优点。

另外,在处世的态度上,遇事沉着冷静,往往更容易与他人和睦相处。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应微笑面对、坦然自若,这样才不会破坏人际关系。

三、具有高尚的品德

品德是指人的品质与道德。

首先,诚信是高尚的品德,是增进友谊的桥梁。诚信=诚实+守信。即与朋友交往一要诚、真;二要守信用。诚、真是人际交往的生命,可以表现真实的自我,塑造人格魅力。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

案例

诚实是做人之本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举行的第三届现代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出现了奥运史上的第一个冒牌冠军。

比赛当天,天气非常炎热,一个名叫弗雷德·洛茨的美国人一马当先,跑在了最前面。但当他跑完12千米后,身体突然感觉不舒服,两腿抽筋,只好停下来休息,然后搭上了一辆过路汽车。过了一会儿,他感觉好多了,便下车继续跑,并第一个到达了终点。

然而没过几分钟,就有人发现了洛茨的不实之情,骗局被揭穿了,这使他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不光彩的冒牌冠军。

点评: 诚信是每个人的觉悟和品德,无论是一个人、一家企业,还是一个国家,只有诚信才能把握发展的机会,赢得事业的成功。

其次,要将乐于助人、善解人意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俗话说“助人为快乐之本”,乐于助人的人,别人得到了帮助,自己也会有成就感。

最后,光明磊落为待人处世的根本,不论身居何职、处理何事,均应做到光明磊落,心中无欺隐之事。人后不言人过,人前当劝人善。做人坦坦荡荡、光明磊落,这乃是君子之所为。

四、具有高超的智慧

智慧是一个人的学识、经验及应变能力的浓缩。在社交场合,常常遇到许多尴尬及难以应付的局面,不同的人应对的方法、用语都不同。

案例

例一:巧辩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一部著名讽刺作品《镀金时代》,引起了极大轰动,传说在记者招待会上马克·吐温脱口说道:“美国国会议员中有些人是狗婊子养的。”报纸连篇累牍加以报道,有些议员纷纷抗议,要求马克·吐温在报纸上公开道歉。马克·吐温答应了,于是在报纸上公开发文:“日前,小的在宴席上信口雌黄,说美国国会议员中有些人是狗婊子养的,议员先生们对此大加问责,细细考虑,此言确有不妥,现修改如下:美国国会议员中有些人不是狗婊子养的。”

点评: 马克·吐温说,“机智就是把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结在一起”,幽默是机智的表现。幽默的基础原理,也是把两件不相干的(甚至是相反的)事物联结在一起。幽默浓于风趣,机智浓于机敏和智慧。机智的语言在语义内容上大都有出人意料的智慧性,有的深邃得如禅机、哲语,非常耐人寻味。

例二:侯三寿巧答记者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电视剧《温州两家人》片段),你会发现高超的智慧、幽默的语言,可以在社交瞬间散发出惊人的魅力。

五、具有“T”形知识结构

在人际交往中,易于与他人成功交往的人其知识结构应该是“T”形知识结构。T形知识结构,即专业知识要深、要渊博,其他知识面要宽、要广。精深的专业知识是成功社交的基础,它可以使与你交往的人尊重你,并对你产生一种羡慕感,提升你在社交活动中的地位。而其他知识面的宽广,则会使你在人际交往中迅速与各种层次、各个领域的人拉近距离,迅速地融入所接触的群体。一个人要利用各种时间多学习各种知识,广博、扎实、牢固的知识是一个人成功社交的资本,也是智慧和能力的源泉。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发展潜力与所掌握的知识密切相关。

六、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能力是知识和经验的结晶。成功的社交,需要我们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综合能力。

1.交际能力强

交际能力是指在社交活动中与人交往的能力。要学会交际,就要先注意语言沟通中的技巧,要善于运用适宜的语言与别人迅速缩短心理距离。每个人的“自我”中都存在开放区域和秘密区域。开放区域是指他愿意向周围的人公开的方面,对一般人来说,诸如籍贯、职业、资历等基本背景资料都是有问必答的,年龄、婚姻、家庭构成等情况,按中国人的习惯也大都不会回避。秘密区域则包括个人不愿意吐露,在与人接触中有意回避的方面,如个人的习惯与癖好、个人的经历中某些不愉快的遭遇、某些社会关系、个人的计划或期待等。这两个区域会因为时间、地点及交往的对象不同而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力图打开社交圈的人来说,首先,应尽可能地扩大开放区域,缩小秘密区域。当然也不可过于开放,如果跨越人与人交往的界限,反而会让人感觉到轻浮、不可信。其次,尽量在空闲时间多参加不同的活动,在活动中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增长见识。再次,要有主动与人交往的意识。最后,还要注意在交往中的非语言信息的传递,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及言语表情等都是非语言交往形式,这些都会影响交际效果。

2.自控能力强

自控能力即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情况,如遇到让人非常冲动的事情,交往的对象给自己难堪,自己所做的事情别人不理解甚至误解,工作中顾客投诉等。这时该如何应对?那就要学会自控,要学会一个“忍”字。如若不忍,人际关系则有可能立即呈现紧张状态,多年的关系还可能毁于一旦。一个人在情绪状态下所伴随的生理变化与行为反应,是当事人无法控制的。只有“忍”,只有自控,才能头脑冷静、情绪稳定,才能在瞬间采用处理问题的最佳方法。

视野拓展

情绪与呼吸

有关资料表明,人在平静时,呼吸每分钟20次左右;愤怒时,呼吸每分钟可达40~50次;突然惊恐时,呼吸会暂时中断,心跳每分钟200次;狂喜或悲痛时,呼吸还会出现痉挛现象。

如何调整自我情绪?你不妨经常进行自我暗示来调整自己的情绪。例如,“你发脾气是由于你受到了刺激;如果是我,我也会像你一样,我理解你,我不会与你计较。”“从现在起,我要面对现实,想些实际的事情,任何事不能拖延,并且要遵守诺言。”“我希望睡个好觉,不胡思乱想,平静、沉沉地睡去。第二天醒来精力充沛,活泼愉快地开始一天的工作。”“我要逃出烦恼、焦虑的陷阱,变成一个快乐、活泼的人。”“人生短暂,为什么要想那些不快乐的事呢,忘掉它,从现在开始做我喜欢做的事情。”“我要学习自我控制,让自己成长,内心充满自信和愉悦,决不让过去的阴影破坏现在和未来的完美生活,并牢牢记住——每年都有365个崭新的机会。”

3.应变能力强

应变能力是指应付情况突然变化的能力。社交活动中,各种突发情况时有发生。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要冷静、自控,但自控并不是目的,是为了在各种突然发生的变化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析主观、客观和有利、不利等条件,自控之后,还需应变,而应变则需要理智和急智。

提高应变能力,首先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这样在与人交往中,才有可能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其次,在参加或组织各种活动时,经验不足的人应多制订几套应急预案,多想几个“怎么办”,如“停电了怎么办”“顾客不去参观、购物怎么办”“重要人物不来怎么办”“车坏了怎么办”“他提出价格太高怎么办”等,有了多种方案的准备,在突发情况的瞬间就可以互相比较,拿出最佳方案。应变有赖于急智,更有赖于准备。

4.表达能力强

表达能力即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演说、解释、说服、谈判、协调概括和非语言的传播等能力。

案例

身体语言的魅力

意大利有一位著名的悲剧表演艺术家罗西,在一次为外宾表演时,虽然外宾听不懂他说的话,但是看着他凄惨的表情,听着他悲凉的语调,有很多人都掉下了感动的泪水。当表演结束后,主持人向大家宣布:刚才罗西为大家表演的内容是你们每个人桌上的菜单。

点评: 表演艺术家虽然具有很强的表演天赋,但社交场合中每个人在表达自己意愿时身体语言却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的传播学者在细致地分析了人际传播的各种要素后提醒我们,在面对面接触时,人们可以借用的传播符号很多。眉目传情,一个人的面目表情可以传递出丰富的信息。说话不只有语言符号的交流,说话时的语气、音量也都是不可忽视的符号,它们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感情色彩。美国心理学家、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等人提出:

信息的冲击力=7%言辞+38%声音+55%视觉

视频园地

观看北京卫视《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刘小溪演讲片段)视频,感受相同的语言,不同的人讲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观看哑剧小品《洗澡》,感受肢体语言的魅力。

说话时的语气、音量、音速等都会让交往对象产生不同的感觉。推荐观看小品《慢半拍》,在欣赏夸张艺术效果的同时,反思自己语气、音量、音速等方面的不足。

看视频,了解在社交活动中,语言表达不适会带来什么后果。

如何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抓住各种机会多锻炼多实践。在平时有机会的时候要说,没有机会的时候为自己创造机会去说;没人的时候自己练习说,有人的时候给大家说。只要自己有想提高表达能力的意识,多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己,人人都可以非常出色。

本书编者的故事

其实,过去的我语言表达能力是比较差的,平时不太善于言谈,在报考大学时就为自己划出了今后不愿从事的职业范围:农、医、师。可命运作弄人,我大学刚毕业就被分配到学校教书。

1983年9月1日我上班,11月1日就要讲课,两个月的准备时间,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煎熬。我没日没夜地写教案,写完后再背下来。人在没有退路的时候,只有向前冲。讲课的前一天晚上我失眠了,紧张所致。

第二天,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都没敢看学生,等我抬起头来看到学生的时候,我又有些紧张,因为我看到我的学生都比我的年龄还大,后座上还有两位50多岁的老者。虽然我知道他们都是在职学习的学生,但确实没有想到年龄这么大,我的脑袋一片空白。但是自己已经站在讲台上,就要讲课,稍冷静后我就开始了我的第一堂课。我将教学内容背得很熟,结果光是背,时间没掌握好,还剩20分钟的时候事先准备好的课背完了。没有办法,我略一思索,让学生每个人拿出一张纸给我提意见。

我的第一堂课就是这样度过的,当时我棉衣里面的线衣都已经湿透了。

现在,由于我天天讲课,天天锻炼,可以说,在众人面前讲话已经不是困难的事情了,而且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得很好。我的经验告诉我,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多练习、多实践才能得以提高。

5.创新能力强

创新能力是指人在社交中善于发现新思想、新事物和新环境,并用这些去影响和吸引社交对象,从而扩大自己的社交圈的能力。人往往都是喜新厌旧的,在与他人交往时,服饰、发型、处事方法、语言若能较新奇,具有新鲜感,则对别人的吸引力就强。一个追求事业能突破常规的人,常常会在很偶然的场合产生奇思妙想的火花。抓住它,让它充分发展完善,可以使工作、交往获得出人意料的效果。其实,创新也不是完全改变原有的习惯、方式、程序等,新生事物往往不容易被接受,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在习惯、方式、程序等方面稍有新意,就会给别人留下不一样的感觉。在生活和工作中,墨守成规、照葫芦画瓢很多时候是不可取的。

课堂训练

每个同学准备一个3分钟的演讲,内容要求积极、健康,形式不限。

案例

富有创意的纪念活动

美国某报社举行的125周年纪念活动非常有创意。活动当天正好是星期日,庆祝活动面向全市开放,参加活动的市民不少是阖府光临,有妇女怀抱着婴儿,有孩子骑在父亲的肩上。一进报社门,每位来宾都会得到一只彩色气球,喜庆的气氛立刻浓厚起来。当天没有任何庆祝仪式,也没有谁发表演说,有的只是各种自由参加的活动。有一个小客厅轮流招待来宾观看介绍这家报纸的小电影。担任这部电影编剧、导演的全是报社的工作人员。短短20分钟,小电影就使客人对这份报纸的历史和现状都有了印象。报社大厅是当天活动的中心,陪同参观的女秘书说今天这里将分切一只足够八千位来宾吃的蛋糕。来宾猜想要能供八千人吃,必是个多层式结构。谁知它却是大平面,有四张乒乓球桌那么大。蛋糕面上的巧克力、奶油、糖正好描绘出报纸的一个版面。细一看,就是当天这张报纸的125周年专刊!

请问: 假如你是该项活动的组织者,会如何重新策划本次活动?

不管是谁,只要在人际交往中学会社交礼仪,提高自己的社交素质,在各种场合都能潇洒大方、交往适度、举止得体、谈吐幽默诙谐,这样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大家欣赏的宠儿,一定会在各种活动中得到大家的喜欢和肯定。 vnACclvlgwYZz7A6fxZQym5mt7+CEloooN4Eu3NdyVEcuaDo0l+imnB4Xs4ZOek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