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国礼仪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以平和、中正为特征,不仅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在中国文明延续数千年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发生过文化中断的文明)。

中国古代礼仪包括的范围内容和形式非常广泛,诸如政治体制、朝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水旱灾害祈禳、学校科举、军队征战、行政区域划分、房舍陵墓营造,乃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无不与礼仪有关,是一个庞大的概念。直到近代,礼仪的范畴才逐渐缩小,现在一般只有礼节和仪式的意思。

礼源于生活,首先表现为一种生活仪式,最后才上升到伦理道德高度。古代家礼包含许多日常生活中子女的衣、食、居、行、立、坐等各种生活行为和习惯,都有一套礼节规范,不能随意行事。

一、萌芽及初创阶段

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第一页的时候,礼仪就伴随着人的活动、原始宗教产生了,但限于文献资料的匮乏,我们只能通过考古和零星的记载做出一些推断。

据考古发现,距今约三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已经用穿孔的兽齿、石珠、贝壳作为装饰品挂在脖子上打扮自己,他们在去世的族人周围撒放红色的赤铁矿粉粒,并用石器和装饰物陪葬,举行原始宗教仪式,期望死者能够超生,这是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葬礼(图1.1、图1.2)。

距今六七千年半坡遗址中的公共墓地,坑位有序、身份有别,包括带殉葬品的仰身葬、无殉葬品的俯身葬等,说明在当时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等规矩已初步显现出来。

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中,有大型的祭坛、神庙、积石冢等,是举行大规模祭祀活动的场所,这说明最迟在这个时期已出现了较为成熟的祭祀活动和相应的礼俗仪式。伴随着仪式的礼乐活动的出现应该在这一时期之前。

图1.1 北京周口店山

图1.2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根据各种考古发现,《通典·礼一》中的记载“故自伏羲以来,五礼始彰。尧舜之时,五礼咸备” 并非空穴来风,此时礼仪文化应该已经初步形成。

从夏朝开始中国进入“家”天下的时代,夏、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礼仪制度,但历史记载有限,难以详考。而西周时期与周礼相关的文献已大为丰富,可以看出此时礼仪制度已经很完备、系统了。

虽然没有充足的文献记载,但通过考古发现和其他线索,可以推断伏羲之后至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有很强的传承性,是逐渐完善起来的。

视野拓展

青铜礼器

周代,青铜器是礼制的集中体现,用于祭祀和宴饮,这些被赋予特殊意义的青铜器叫作青铜礼器,或称彝器。这些青铜器皿,按其制作本意主要是用于盛载酒食祭祖祀神。它上面的纹饰,不是让普通人观看的,而是让神看的,所以显得神秘。青铜礼器还是礼制等级的体现,大体上是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卿士三鼎二簋(图1.3)。

图1.3 青铜礼器

二、成熟阶段

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制礼作乐,提出了礼治的纲领。其后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作为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和上古礼制的渊薮,《仪礼》《周礼》《礼记》先后被列入官学,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而且成为历代王朝制礼的基础,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之深远,自不待言。随着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礼乐文化自然成了东方文明的重要特色。

孔子非常重视礼仪,把“礼”看成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基础。他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他要求人们用礼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倡导“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心,要相互关心,彼此尊重,把礼仪理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名人名言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荀子·修身》

孟子把礼解释为对尊长和宾客严肃而有礼貌,即“恭敬之心,礼也”,并把“礼”看作人的善性的发端之一。

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荀子,把“礼”作为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把“礼”看作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礼者,人道之极也。”他认为“礼”既是目标、理想,又是行为过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主张“隆礼”“重法”,提倡礼法并重,并认为只有尊崇礼,法制完备,国家才能安宁。

管仲把“礼”看作人生的指导思想和维持国家的第一支柱,认为礼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由儒家学者整理成书的礼学专著“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记录、保存了许多周代的礼仪。在汉以后的两千年中,它们一直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因此被称为“礼经”,“三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图1.4)。

从饮食礼仪的角度,《礼记·礼运篇》中讲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古时候,把黍米、切割成块的肉烤熟吃,用双手捧着小坑的积水喝,都是饮食礼仪的原始体现。春秋战国时代,“食不言,寝不语”,即吃饭时不交谈,睡觉时不说话;“虽疏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是说吃糙米饭菜汤时也须先祭,表现也是斋戒般的恭敬;“席不正,不坐”,是说座席不端正就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意思是说,同本地方的人一道饮食,要等老人都离席而去,最后自己才能告退。中国饮食礼仪可以说由来之久,在世界饮食文化史上也是独具特色的。

图1.4 《周礼》古本

应该说,中国传统礼仪重在敬天、祭祖、人和三方面。敬天增强人的畏惧心,遵循自然规律办事,较好地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祭祖提倡对祖上宗亲的尊重,是凝聚家族力量抵御外界风险的保护机制,也是对前人既得知识的传承;人和注重讲信修睦、彼此谦敬礼让,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视野拓展

你知道三纲五常的由来吗?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何时?推荐通过网络百科(如百度百科)“三纲五常”词条做更多了解。

三、强化阶段

西汉初期,思想家董仲舒把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系统化,把儒家礼仪具体概括为“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宋代程朱理学被钦定为官方的正统哲学思想,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繁文缛节极尽其能。

明代的交友之礼更加完善,忠、孝、节、义等礼仪日趋繁多。满族入关后,逐渐接受了汉族的礼制。

中国传统礼仪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起着“准法津”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社会的稳定。西汉之后,中国礼仪的重要特点是尊神抑人、尊君抑臣、尊父抑子、尊夫抑妇,应该说迎合皇权需要的礼仪制度有助于巩固王朝的统治,但一定程度上也偏离了孔孟原意。宋之后600余年中被强化、歪曲的传统礼仪对社会发展的负面作用逐步放大,明代王阳明局部提出了变革思想,但未能影响历史走势。

四、现代礼仪重塑阶段

清朝后期政府腐败、民不聊生,国势衰微导致列强入侵,古代礼仪盛极而衰,“礼崩乐坏”局面再次出现。随着西方礼仪传入中国,北洋新军时期的陆军率先采用了西方军队的举手礼。清朝灭亡后,受西方“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思想的影响,中国的传统礼仪规范、制度,受到强烈冲击。破旧立新,提倡用民权代替君权,用自由平等取代宗法等级制,剪辫子、禁缠足,拉开了现代礼仪改革的帷幕。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对腐朽、落后的礼教进行了清算,繁文缛节和不合时宜的礼仪逐渐被抛弃,同时接受了一些国际上通用的礼仪形式。

视野拓展

中国古时认为女性的脚越小越美(图1.5),脚成了女性魅力的主要标志,你知道为什么吗?推荐通过网络百科(如百度百科)“裹足”做更多了解。

图1.5 缠足使足骨骼严重变形

五、当代礼仪阶段

不可否认,近百年的礼仪重塑对中国重新走向繁荣富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矫枉过正的现象也不可否认。当更多学者看到传统礼仪文化在韩国、日本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社会发展中起到的重大作用后,更多人开始重新审视我国传统礼仪的积极作用,推动传统礼仪的传播和恢复。

视野拓展

100多年来,我们在对传统礼仪的继承上有一些遗憾,学洋有余继承不足,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除《中华礼仪的演变及发展趋势》一文外,读者还可关注中国礼仪网“中国礼仪—传统礼仪”中的其他内容。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已经比较发达,但礼仪重塑阶段尚未完成。这项工作应该以继承我国优秀传统礼仪为基础,吸收各国优秀礼仪文化,不可抱残守缺,崇洋媚外更不可取。

各位读者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我国礼仪重塑起到一点一滴的推动作用,建议各位读者勤学、多练、多思考、勇于实践,学习范围不必局限于课堂和书本,本书“视野拓展”栏目中推荐的网络资源可供课外学习时参考,争取通过本书(课程)的学习改善个人形象,提高所在群体(单位、院校、家庭)的形象,同时,这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FvCN9Slxx9wQp+InSpw6FA6GGC2nm7g8w/gDt4MZdASRhmt0DTcnd1hWVP2Sm2R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