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两根引脚有正、负之分,分清两根引脚主要是利用二极管上的标记。
三极管有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3根引脚,主要利用不同封装三极管的引脚分布图来进行识别。
二极管和三极管引脚还可通过万用表的检测来识别。
二极管正极和负极引脚识别是比较方便的,通常情况下通过观察二极管的外形和引脚极性标记就能够直接分辨出二极管两根引脚的正、负极性。
1. 常见极性标注形式
图1-32是二极管常见极性标注形式示意图,这是塑料封装的二极管,用一条灰色的色带表示出二极管的负极。
图1-32 二极管常见极性标注形式
2. 电路符号极性标注形式
图1-33是二极管电路符号极性标注形式示意图,根据电路符号可以知道正、负极,图中右侧为负极,左侧为正极。
3. 贴片二极管负极标注形式
图1-34是贴片二极管负极标注形式示意图,在负极端用一条灰杠表示。
图1-33 二极管电路符号极性标注形式
图1-34 贴片二极管负极标注形式
4. 大功率二极管引脚极性识别方法
图1-35是大功率二极管引脚极性识别方法示意图。这是采用外形特征识别二极管极性的方法,图中所示二极管的正、负极引脚形式不同,这样也可以分清它的正、负极,带螺纹的一端是负极。这是一种工作电流很大的整流二极管。
图1-35 大功率二极管引脚极性识别方法
为了不影响发光二极管的正常发光,在其外壳上不标出型号和极性。
1. 长短引脚方式区别正、负极引脚方法
图1-36是用引脚长短区别正、负极性引脚的发光二极管示意图,它的两根引脚一长一短,长的一根是正极,短的引脚为负极。
图1-36 用引脚长短区别正、负极性引脚
2. 突键方式区别正、负极引脚方法
图1-37是突键方式表示正极性引脚方法示意图,发光二极管底座上有一个突键,靠在此键最近的一根引脚为正极。
图1-37 突键方式表示正极性引脚方法
3. 3根引脚变色发光二极管引脚识别方法之一
图1-38是3根引脚的变色发光二极管引脚识别方法示意图,依据引脚分布规律可以方便地确定各引脚。
6. 电路板修理入门到高手综述6
图1-38 3根引脚的变色发光二极管引脚
4. 3根引脚变色发光二极管引脚识别方法之二
图1-39是另一种3根引脚发光二极管引脚分布规律和内电路示意图。它内设两只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K为共同引脚。
图1-39 另一种3根引脚发光二极管引脚
5. 6根引脚发光二极管引脚识别方法
图1-40是6根引脚发光二极管引脚分布规律和内电路示意图。它内设两组3根引脚的发光二极管。
图1-40 6根引脚发光二极管引脚分布规
6. 电压控制型发光二极管引脚识别方法
图1-41是电压控制型发光二极管示意图。
图1-41 电压控制型发光二极管示意图
电压控制型发光二极管两根引脚中较长的一根为正极性引脚,较短的为负极性引脚。这种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颜色有红、黄、绿等,工作电压有5V、9V、12V、18V、19V、24V共6种规格,常用的是BTV系列。
7. 闪烁型发光二极管引脚识别方法
闪烁型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由CMOS集成电路和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特殊发光器件,图1-42是闪烁型发光二极管示意图。它的两根引脚中,长引脚是正极性引脚,短引脚是负极性引脚。
图1-42 闪烁型发光二极管示意图
图1-43是几种红外发光二极管引脚识别方法示意图,根据引脚分布规律可以识别正、负引脚。
图1-43 几种红外发光二极管引脚识别方法
稳压二极管通过不同外形和管壳上的多种标记来区别正、负引脚,如图1-44所示。例如,有的稳压二极管上直接标出电路符号;塑料封装的稳压二极管有标记的一端为负极;金属封装稳压二极管半圆面一端为负极,平面一端为正极。
图1-44 稳压二极管极性识别标记
稳压二极管也是一个PN结的结构,所以运用万用表欧姆挡测量PN结的正向和反向电阻可以分辨正、负引脚。
有的变容二极管的一端涂有黑色标记,这一端即是负极,如图1-45所示,而另一端为正极。
图1-45 变容二极管黑色环为负极标记
还有的变容二极管的管壳两端分别涂有黄色环和红色环,或是只涂红色点,红色的一端为正极,黄色的一端为负极。图1-46是变容二极管红色点标记示意图。
图1-46 变容二极管红色点标记示意图
图1-47是几种快恢复和超快恢复二极管引脚识别方法示意图,带有色环的一端为负极引脚。
图1-47 几种快恢复和超快恢复二极管引
图1-48是恒流二极管实物照片,恒流二极管只有两根引线,靠近管壳突键的引线为正极引脚。
7. 电路板修理入门到高手综述7
图1-48 恒流二极管实物照片
变阻二极管一般采用轴向塑料封装,如图1-49所示,它的负极标记颜色为浅色,而普通二极管的色标颜色一般为黑色。
图1-49 变阻二极管引脚识别方法
三极管的3根引脚分布有一定规律(即封装形式),根据这一规律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3根引脚的识别。
在修理和检测中,需要了解三极管的各引脚。不同封装的三极管,其引脚分布规律不同。这里给出一些塑料封装和金属封装三极管的引脚分布规律。
表1-2所示是国产金属封装三极管引脚识别方法。
表1-2 国产金属封装三极管引脚识别方法
图1-50是国产塑料封装三极管引脚识别方法示意图。S-1、S-2和S-4型塑料封装主要用于小功率三极管,S-5~S-8型塑料封装主要用于大功率三极管。
图1-50 国产塑料封装三极管引脚识别方法
微型三极管又称芝麻管,它们的外形封装形式有陶瓷封装、环氧树脂封装及玻璃封装。图1-51是几种微型三极管引脚识别方法示意图。
图1-51 几种微型三极管引脚识别方法
1.
进口半导体三极管以日本、美国及欧洲的为多见,这些进口三极管的外形封装普遍采用TO系列,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封装。
TO系列及其他系列主要有:TO-92、TO92S、TO-92NL、TO-126、TO-251、TO-251A、TO-252、TO-263(3线)、TO-220、SOT-23、SOT-143、SOT-143R、SOT-25、SOT-26、TO50。图1-52是部分TO系列及其他系列封装三极管引脚识别方法示意图。
图1-52 部分TO系列及其他系列封装三
图1-53是贴片三极管引脚识别方法示意图,依据引脚分布规律可以识别各引脚。
图1-53 贴片三极管引脚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