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公元前256~公元前207)

一、总论

秦至始皇时兼并六国统一了天下,中国至此第一次实现统一,第一次建立大帝国。

秦治世极为短暂,但其在文化史上的意义重大。周朝时业已发达的艺术到了秦代更加华彩。豪放英迈的始皇帝无论何事都喜欢做成开天辟地的大事业,胸中自有要超越前代文物、创出更新文艺的气概。他派蒙恬在北方边境修筑长城,以防匈奴进犯。相传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翻山越岭,蜿蜿蜒蜒不知长为几许,俗称万里长城。但这并不是始皇一代之功,早在战国时代,燕赵就随处筑城以御北狄,始皇不过是将其补缀连接而已。以后的六朝、隋朝均加以补缀,明朝亦予修补,故始皇所筑部分究竟在哪里尚不明确,但至少应该考虑与现存长城位置不大相符。

有关长城起源,文学士桥本增吉氏曾有研究发表。桥本认为:“长城在因对外缘故建筑之前,实为春秋战国时群雄对峙的内需而筑。文献上最早记录的长城是公元前378年齐国所筑,之后又有了公元前369年的中山国长城和公元前306年的秦、赵长城。当时的城墙多以土筑。《诗经·大雅》有‘以尔钩援,以尔临冲,以伐崇墉’之句,墉即土壁之意。《易经·泰》中有‘城复于隍’,指掘隍所构筑的城墙坍崩又复归于隍,由此可以想见当时的城墙构造,也有了可以考虑砖造城墙的理由。”

始皇帝统一天下,将既成的长城加以补缀增筑,从而完成了他的巨大工程。但这决非那座翻山越岭从临洮延至辽东的长城。踏勘现在的长城,相当于在汉土通往北狄的主要道路一线上,国境处设有关卡,城门左右筑有城壁,这些城壁依据地形而划界相异,有的仅长数百米即止于断崖,有的则沿山脊绵延起伏十数里,形状千变万化。根据我们的实地勘察,河北省北部的张家口长城遗址为最古(见图1-13、图1-14),但分不出是秦代所筑还是以后的朝代所筑。那段长城残存在城门以西的丘陵之上,与其说是城墙,不如说是用小石子堆砌而成的单纯等边三角石垒。底宽和高不过各为一丈至一丈五,石料取自丘陵上裸露的岩石,一块的大小约在一尺到二尺,正好是一人可抱运之程度,石与石之间不用灰浆类的粘结材料,只是杂乱堆积而已,攀援而上并不困难。处处可见望楼遗址和坍塔残骸。不知这些石壁的确实长度,放眼望去约有数百米之远。如此简单的城壁筑造起来也应十分容易,即使延长数十数百里,只要多用工役,不需数年即可完成。总而言之,古代长城根据所建场所不同,筑造时或用石,或用土,或用砖,各处的规模、材料、构造亦不尽相同。

始皇帝喜好大型土木工程,阿房宫是最显著的例证。阿房宫隔渭水与咸阳相望,建在今西安城西郊。相传阿房宫东西500步,南北50丈 ,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池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规模之宏大可想而知。武梁祠的雕刻也表现了秦王的宫殿,其中楼阁可供想象所谓的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记录文字固然夸张,但从始皇帝的性格推断便可知阿房宫是多么雄伟和华丽(参照第一章第四节)。

始皇帝又架石桥于渭水之上。传说当时由于铁墩过重无人能动,乃刻力士孟贲等人石像供祭,铁墩遂移。又传桥长360步,宽60尺,有68个桥拱,东汉初平元年(190年)及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年)各行修复,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拆毁。

图1-13 河北省张家口的长城遗址

图1-14 张家口长城断面

始皇帝收天下兵器集于咸阳,熔化之后铸成钟 和铜人各12个,立于咸阳宫外。铜人每个重达千石,或曰重24万斤。钟 高两三丈,铜人身高五丈,足履六尺,其巨大可以想见,也可知当时的铸金术有了显著发展。

有关秦代明堂之规模,聂崇义的《三礼图》(图1-15)中虽有记载,但所举之例不得要领。据其解说,周时改五室为九室,三十六户,七十二牖,十二级。但周围的城门各开三拱,值得注意。有关拱形,此图难以令人置信,但抛物线式的画法十分有趣。不呈正圆弧,几分椭圆加上抛物的曲线,看上去会让人感觉很像今天诸城门的门拱。

图1-15 明堂《三礼图》

二、遗迹

作为秦代遗迹,应该特别一提的是秦始皇陵。陵寝位于陕西省临潼县的骊山山麓,今西安城东约五十里处。据史书记载,始皇帝即位之初就开始动工,征用七十余万人,下穿三泉,上筑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围五里余,内有石椁,上画天文星宿,下以水银为四渎百川,金银凫雁、金蚕、琉璃、杂宝龟鱼、雕玉鲸鱼、衔火珠星及其他珍宝奇器庋藏满之。楚项羽入关发掘此陵时,用三十万人掠夺三十日仍不能尽运。陵上还有石兽,后被移至汉五柞宫,其高一丈三尺。

观察今日现状,皇陵依旧巍然耸立于平原之上,但有部分轮廓遭损,创建当初的规模不明。勘测得知,其平面为方形,一边之长据关野贞博士测量为1130尺,据本人测量则约1000尺。高度现已不足百尺。从整体的平衡考虑,创建当初的高度也应不过百尺左右。现形状为阶梯式方锥型十分明确,但确实的轮廓不能知晓。石兽和其他饰品在今天的现场已是不留片影,不过如果发掘此陵,大概还是可以收集到一些项羽搬剩下的明器物件吧(图1-16)。

无论如何,此陵规模应是中国自古至今最大的,其表所覆面积据关野博士勘测的数据是35000坪 ,我的数据是28000坪 ,比埃及的大金字塔还大。日本仁德天皇陵是超过10万坪 的巨大陵墓,除此之外,始皇陵当数世界第一流的巨型陵墓。

有关秦瓦类别,《石索》里记录了十六种瓦当和一种平瓦,应该可信。瓦当中央有“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的文字,据说是在阿房宫遗址发现的。直径四寸五分(图1-17),另外还有几块带有“衛”字,大概是模仿卫国宫殿做的卫瓦(见图1-18)。对此《史记》中有记载:“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长安志》中也有“瓦作楚字者秦瓦也”之句,根据这些可以知道秦兼并六国后便仿建其国建筑,并把国名刻写在瓦当上。秦地处边隅,文明开化较晚,因此很注意汲取中原诸国的进步艺术。

图1-16 陕西省秦始皇陵

图1-17 秦瓦当文

图1-18 秦瓦当文

图1-19 秦瓦当文

有一种珍奇的瓦当,下绘飞鸿,上写“延年”二字,直径约五寸,是秦鸿台之瓦。鸿台是秦始皇二十七年所建,高四十丈,上方建有展望台,因皇帝曾在此台射过飞鸿而得名(见图1-19)。

阿房宫之瓦皆有“西瓦廿九六月宫瓦”字样,原由不明,是在阿房宫址发现的。今天人们仍偶尔从阿房宫遗址处发现古瓦。 rZ9v+KLRmcnJoVwubd+ahfI2J4JxhiBNuu9SkfqnUQWPKHIbr9zfqOOsQv7mtb0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