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本性中就有普遍的爱美的要求,对于美的看法是非常复杂的,几乎是各人各样的,所以关于美和审美鉴赏力,就不可能得到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规律。
——黑格尔
introduction
本节导读
新晋管理者,最大的苦恼除了升职不加薪,就是不知道怎么管人了。有的人因为难为情,有的人担心对方不服,有的人怕自己做得不对,有的人紧张,我也一样,第一次当管理者比第一次当妈妈心里还没有谱些。
在摸爬滚打中,我弄明白了四个问题,1.管理是什么;2.管理手段是什么;3.管人是什么;4.我凭什么管人。
管理,名词解释是通过管理手段达到目的,中华语音博大精深,通过拆字,我发现,“管”是个个都是官。官又是什么?是一个屋檐,两个口,是两个人在一起交流。管理手段又是什么?
通过以上推导,不难得出一个简单到惊人的答案!管人,是通过上述手段、和人沟通、利益共享、达成目的。
而我凭什么管人?首先,按照彼得原理,员工总是被提拔到他不称职的位置,极有可能我就是不称职的、没能力的,但坐上这个位置,管理就是岗位赋予我的责任,我推卸不掉,不得不扛起来,尽量让自己向称职靠拢;其次,如果我们学会了上述管理手段并且清晰知道我要让别人干什么,且会帮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我就能美滋滋地管人了。
“最近领导让我批评我的一名下属,这个下属工作能力一般,虽然不会出什么大的纰漏,但也并不讨喜,平时说话嗓门大,做事比较直接,不爱多干活,和其他同事的关系也不好,有些同事反映到领导那边,领导希望我能严肃地批评她,我也不知道该怎样和她沟通,才能让她既认识到错误,改正缺点,又不要伤到她的自尊心。”
和我共过事的人,都说我护犊子,这不算正向评价,意思是:我太护着下属。但在我看来,你连自己的兵都不护着,谁肯为你卖命打仗?类似我的孩子,只能我教育,当众,我绝对不批评,即使错,我也护犊子,回家看我怎么收拾你。
问问题的朋友,我看出来了,你和我一样,是个善良人,可你没我有心机。
遇到这个问题,首先,我要问领导:1.谁反映的问题,什么途径反映的?是按公司沟通程序走的吗?如果不是这样,对吗?是不是应该先向我反馈,我不受理再向上?2.如果只是私下闲话,我也希望先跟我说,我是那么听不进意见或建议的人吗?领导越我的级,听别人的闲话,这不是公司倡导的,否则闲话漫天飞,谁还采取正常沟通渠道,正常沟通渠道成了摆设,对公司信息的管理就成了摆设。
问题问完了,表明我的态度了,我会找领导要打小报告者名字,并明确说:我会先与他核实情况,并将问题处理的结果跟他反馈。
这种情况又分两种了,一种,这人是部门外部的,继续第三问,我会继续问领导:是我的下属与他们配合工作没做好?那也应该是先告诉我,而不是直接上报,直接上报是不是显示跨部门协调能力极差?当然,我也有问题,我没有及时发现跨部门工作的不协调之音,谢谢领导知会,我会马上处理。
如果是部门内部的,算我栽了,下属直接告我小黑状,不论他告状的人,到底有没有问题,我的管理,先有问题!我会马上跟我的领导认错,是我带人不善(打报告的,和被打的,我都没带善),给您添麻烦了。
下面再谈怎么和能力一般、嗓门大、不多做事的下属谈: 说实话,能力一般,嗓门大,不多做事,真不是错(我的真心话,怎么嗓门大、做事直接、不多做事也成了缺点,我至今没搞明白问问题的朋友在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活要自己抢着做,不是合理分配来做)。
融不进集体是错。咱们一起分析下,为啥你和大家之间总好像有点什么隔阂呢?
第一种可能:你少做了,他们多做了,不开心,这是我分配工作不公,我改,和你没关系。
第二种可能:小细节上你太计较了,嗓门大,显得太强势了,但这些都是你的个性,改不了,我们看看,你还有哪些优点可以把这些不讨喜的个性盖过去。
第三种可能:不是工作上的配合让大家不融洽,是个人习惯,你想想,有哪些事让大家心里不舒服又没说出来,我们一起来想办法。
那个告状的,我也会找来谈:
第一,为什么不直接跟我说,如果是我给你这个错觉,是我不对,我改,希望以后有事和我商量;
第二,为什么对同事的不满,不直接对他表示出来?哪些事是你们觉得和他沟通了也无效,我去协调;
第三,一个团队,一定是什么样的人都有,才能互补,有能力一般的,也有二班的,净是精兵强将,那也一山容不了二虎,有冲锋的,有断后的,打的是配合战;
第四,如果是我分配工作不公,是我的错,希望你直接指出来,我也是人,也有考虑不周全的时候,分配工作前,以及工作中,随时可以向我反馈,进行调整。
管理,没有不伤和气的,伤一时和气,保团队战斗力,是正理。下属的问题,一定是管理者的问题,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因为被打小报告的爱讨价还价,你不太好分任务,而把活倾向分给一贯听话的?或者因为他能力不强,而把更多的活分给能力强的?你为什么没有在领导跟你说之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果你觉得以上问题都不是,那就回到文首,去大胆问领导问题,护好犊子。
另,我不知道你的个性,只能按我的个性来提建议,如果你不是我这样的辣妈派,可以只选择黑体字以下部分。
邻居家的小朋友只有4岁,每当别人问他,你妈妈是做什么的呀,他总回答,是经理……
再问他,那你妈妈是管什么的经理呢?他会回答,经理就是经理呀;如果问他,你以后要做什么,他会回答,当经理……
具体是管什么的经理,他更不知道,对他而言,重要是当领导!
我猜,他其实想表达:我长大了,要指挥别人,要能发号施令,不用再听奶奶的话,想什么时候看电视就什么时候看,不想上幼儿园就不去,他想能自己决定一些事。
有时候,我们想当经理,也许只是想自由点,或者说,想指挥、支配、命令别人,让别人服从自己,受到他人的尊重,让自己觉得很重要,这些理由,让我们想成为管理者。
在我们儿时的游戏中,总有一个喜欢发号施令的人,就像我们的同学中,总有一个胖子。这个人,喜欢权力,喜欢指挥别人,但他的指挥能让游戏愉快进行吗?好像并不可以,最终大家不欢而散。
领导者,到底怎样才能做好管理工作呢?
继续回忆我们的童年,在我们的小伙伴中,总有一些意见领袖的人,或者说民间英雄,他会总带来一些新想法,提出新方案。
有时候,这样的意见领袖也会被我们攻击,因为他的某个点子被证实是错的,我们就会怪他,既然他是意见领袖,他就应该对一切负责!所以,领导,也是一个风险很大的工作。
人群中更多的小伙伴,不愿意当领导,更愿意服从别人,他们觉得按照命令做事感觉更好,正因为有了不同的分工,所以,有了员工和领导,领导的首要任务,不是出点子,不是协调工作,是负责任!
对别人负责之前,先学会对自己负责,明明知道吃多了会胖,但你太好吃了,于是你的欲望领导了你,我们体内总有些比我们还强大的东西,比如拖延,比如害羞,比如恐惧,我们无法对自己负责,何谈对他人负责呢?
“情况是这样的,我在一家民营企业做HRM,属于那种脾气不怎么好,对工作比较严谨的人,平时不怎么喜欢和下属聊工作以外的话题。所以我们办公室的氛围比较压抑,我的下属们也不怎么喜欢我,因为他们觉得我很冷。其实我也希望能和他们几个打成一片,有的时候看到几个下属聚在一起聊八卦,我也很想加入她们一起八卦,可是这和我的一贯风格不符,而且如果突然改变会感觉很尴尬。”
下面一段为大白兔77同志的内心YY,但基本属实哦。
“情况是这样的,我在一家企业做HRD,属于那种脾气还不错,对工作算严谨的人,几乎不和下属以及任何同事聊工作以外的话题,所以……”这个所以写不下去了,因为办公室氛围压抑和脾气、工作风格没啥逻辑关系。
“我的下属应该不怎么喜欢我,因为……”这个因为也写不下去了,因为冷面和不喜欢也没啥关系。盗墓里的小哥多冷,但多少人喜欢。
“我猜,我的下属不喜欢我,大约是因为我太严谨,要求高。”这点我有9成把握,不被喜欢。谁都不喜欢多做事吧,严谨的要求,必然带来工作任务难度系数增加,无疑会增加工作时间,减少偷懒时间,自然,这和我是冷是热没多少关联性。
“有时候看见几个下属聊八卦,我一点不想参与进去,我不想改变自己,让他们喜欢,又不是谈恋爱。”
好了,以上YY想说明我的观点:改变自己,是个吃力也讨不到好的事,貌似也几乎不可能改变,让人喜欢,是自我的一种心理感受,喜欢不喜欢,你都在那里,世界上,被喜欢的领导,颜值是前提,应该有一定水准,参见偶像,且喜欢偶像,这种盲目的喜欢,还见仁见智,萝卜青菜。
从下属或者一个干活的人的角度,不能因为不喜欢就不把活干好,但会因为办公室氛围不好,而干不好活,这是真的。
一个脾气不好、严谨的、不聊八卦的人,如何营造舒适的办公室氛围?个人觉得,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不知道提问者结婚没有?家庭氛围如何?如果家庭氛围不错,可参考如何在家中营造舒服氛围,套用在工作中;如果不是你的功劳,同理,工作中找出这样一个人代替你做这项工作。
如果未婚或者家庭氛围也不咋地,咱们来想想:工作氛围是什么?大白兔77的个人观点:所谓氛围,是一种气场……
解决方案之锦囊:
开启本锦囊请务必慎重,估计会烧脑24小时以上。
1.能使下属发挥主动意识及工作欲望(如何做?做的频率?什么时候开始做?下同)。
2.能正确地评价下属的能力及适应性,并引导正确的方向。
3.能正确地掌握每个下属的优缺点,并告知本人。
4.能利用刺激或更换工作的方法来消除职业倦怠症。
5.能明确公布应达成的目标,并使每个人皆能达成。
6.能积极地透过实际工作培育下属。
7.透过授权,使下属发挥能力。
8.不会雪藏优秀的下属,一有机会必将提拔下属。
9.计划性地与下属接触。
10.慎重考虑斥责下属的场所及时机。
以上10条锦囊妙计,大白兔77同志只是提出一个方向,站着说话而已,如何做到细节化、可操作化,需要你逐条制订行动计划。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一定是有自省力、内涵较深的人,还不爱八卦!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不管别人喜不喜欢,我喜欢你!
总有人问在男领导手下做事好,还是在女领导手下做事好,就像总有人撩小孩,最喜欢问:你是喜欢爸爸,还是妈妈?谁这么撩我家孩子,我都会反问他:你喜欢自己的左手还是右手?
在男领导手下做事好,还是在女领导手下做事好,这个问题跟问:在胖领导手下做事好,还是在瘦领导手下做事好?是类似的。领导是胖是瘦和你的工作有关系吗?领导是什么性别和你的工作有关系吗?
领导,有不同的工作风格之分,但不会有性别之分。
E领导,做事果断,不拘小节,跟他能学到东西,但得罪人;F领导行事细腻,关心下属,没有魄力,跟他工作没有成就感。请问,这些结论从何得来呢?
第一,学到东西和得罪人没有必然联系,可以既学到东西,又不得罪人,人是领导安排你去得罪的?还是你自己的工作不得法?
第二,或者,是领导自己把人都得罪了,你做小弟的跟着遭殃?有不跟着遭殃的方法吗?
第三,所有男性领导都是把人得罪完的吗?换一个男性领导也是这样吗?全世界的男人都是做事果断、不拘小节,且得罪人的吗?
问到这里,你自己是不是笑起来,哪有全世界男人都这样,领导得罪人,我可以不得罪呀,所以呀,你以一个男领导作为整个命题的样本,好笑吗?某餐厅的龙虾好吃,不代表全部的菜都好吃,也不代表每次龙虾都好吃。
第四,做事细腻、关心下属就是没有魄力的表现吗?
第五,他(他,在这里,按照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泛指所有人,不带性别色彩)是否关注每个细节,不重要的细节也关注呢?还是说,你觉得不重要的,他也关注?还是你觉得不重要的,他觉得重要?
第六,就算没有魄力,关注不重要的细节,一定就办不成事吗?
问到这里,你是不是又笑了,他只是把我的工作安排得太细,让我没有自己发挥的空间,所以我没有成就感。是不是这样?如果是这样,你能超出领导的期望完成工作吗?或者说,你能表现出来,你比领导想得更周全吗?如果你具备这个能力,他还管这么细,这样的领导风格怎么破?
兄弟,你最后想问的是不是这个问题,而不是在什么领导手下更好?领导你有选择决定权,再问自己在什么领导下工作好。你如果并没决定权,操这个心干吗呢?就好比你为难:这二胎,我是生还是不生好呢?这决定权大部分不在你,在你老婆。更何况,你连一胎都没有,更甚至,你连老婆都没有,想得有点远了。
职业旅途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同伴,其优点为我所用,其缺点巧妙回避,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之道,可比你研究男、女有意思得多。
77继续模拟出来的附加题,自问自答。
第一题:如果我想问题很周全,领导还是管很细,让我没有发挥空间,怎么破?
77答:用事例取得领导信任,让他逐步放权给你。
第二题:如果领导行动计划慢,而我是个想快速看到结果的人,怎么破?
77答:上一任领导怎么调的?是升了,还是降了?为什么换现在这一任领导?说明什么问题?有时候,慢不代表没有魄力,慢,拖了工作进度,那是没魄力,慢,达成了工作结果,那是胸有成竹的掌控力。你的领导是哪一种,提问中提供的线索不足,我不能判断。
第三题:领导就是没有魄力,完不成部门工作结果,从他身上也学不到什么,怎么破?
77答:如果从各种证据表明,头儿真的不行,是挺苦恼的。一种可能,你很行,且低调,默默被更上级看中,顶了他的位置,恭喜你;一种可能,你因为部门绩效低,而乏人问津,郁郁不得志,这也是有可能的,领导压了你,你也不能强出头,那或等领导被换或你自己伺机而逃吧;至于学不学得到东西,这个事,真不在领导,他行不行你都能学到东西。
两年前,脸书提供给用户的性别选项就有56种了。而今天,我们还在讨论男领导手下做事好,还是女领导手下做事好,突然之间想到阿妹的歌:我想哭,但是哭不出来,56种性别的领导我研究不过来。
领导,不是指挥别人,上面讲过啦,但有些人就是想指挥人,怎么破?先指挥好自己!
明明知道吃多了会胖,可我们还是把自己吃撑,明明知道追剧不如看书,可我们还是追剧,真的,道理都懂,就是不能控制自己,哎。
其实,正是因为我们的内心有无数的大大小小的冲突,所以,我们常常被恐惧、纠结、不安、拖延、贪吃等等控制,我们并没有能够指挥自己。以下管自己和管别人的招数,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1.提高自己的综合判断力。
第一,必须有获取全面信息的意识。不收集相关信息就乐观盲目地作出判断,是管理者的大忌。信息不全,判断便难免失于偏颇,一旦作出错误的决定,后果就不堪设想。所以,管理者在不断的观察和交流中,对企业内外的信息要做全面的调查,听取不同人的意见,让自己保持一个宽阔的视野,始终用全局观去做整体计划。
第二,了解最新的市场和管理趋势。管理者更需要充电,了解企业管理领域最新的知识,掌握最新的技能,还要通过对企业运作的观察,来调整自己的管理策略。员工需要成功,管理者更需要成功。而成功的前提就是学习,是努力地向上攀登。从员工的角度看,他们也希望领导更优秀,并且会学习领导的成长模式。
2.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具体指什么?
第一,决策的本质是拿主意,定方向。管理者在管理中要针对不同的事项作决断、定出方向。管理者首先是决策者,决策是计划的前提,同时也是做计划的目的。
第二,重大事项自己决策,其余事项授权决策。管理者应该尽量只抓住重大事项的决策权,以定方向和方案拍板为主,余下的工作都可视情况授权给得力下属去做。很多小事会变成一件紧紧捆住你手脚的大事,让你疲于奔命,焦头烂额,耽误对重大事项的处理。
3.想得到真实信息,管理者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原则,亲和力。亲和力就是放下等级、权威这些代表身份的东西,在适当的时刻像朋友一样和员工相处,与他们交心,关心他们的生活,表扬他们的工作成绩,鼓舞他们的信心。获得员工的信任后,你就能接近和了解他们,有机会看到不一样的事实,听到不同的声音,并且发现隐藏在事物表象底下的企业存在的问题。
第二原则,多渠道。拓宽信息的来源,增加收集意见的渠道,不要只听信一面之词。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那里了解企业的情况,分辨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情况,把多渠道的信息汇总起来进行分析,再得出你自己的判断。
真实信息不是下属向你汇报时说的,而是他没说的。下属不会把最要紧的东西告诉你,这是我们在社会生存的基本法则之一。我们对自己的工作情况挑挑拣拣,加工以后再将“好看”的一面呈现给管理者。这就是为什么不少人,虽然投入了很多精力,可还是不了解基层的情况。
4.谁可以教会你如何对待细节?
爱学习的你,应该听过无数的课吧,记下了丰富的理论,却在现实操作中恍然大悟:我学的这些东西狗屁用都没有啊。为什么?老师讲得不好?No!
是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教会你如何对待细节——自身公司在经营和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细节不同,问题一定不一样,解题方法也一定不同。
在实践中,你一定会发现,细节问题确实比较“烦人”,细节问题的处理十分考验决策者和执行者的心理耐受力。而教会你如何对待细节的只有你自己。
5.制订流程管理(白纸黑字)。
避免口头计划和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把流程管理的一切问题都形成文字、图表,把妨碍整体计划执行的所有因素都找出来,再解决它们。
确定责任人,不同的部门和工作环节,权责都要具体到某个人。
6.避免内耗。
企业既然是利益群体,就必然有利益分配导致的内耗。人人争利,人人又自私,决定了员工在面对利益诱惑时会本能地采取自私的行为。做好利益分配,能减少不少内耗。
7.如果工作总是没有头绪,你应该走出办公室。
聪明的你,应该看出来,此条加粗,说明是我极力推荐的最简方式。
请务必尝试,把上文中与“工作”相关的词,替换成你生活中的内心冲突,嗯,奇迹会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