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与美国的太平洋铁路不同,应当说是活得还很“健康”—修建了复线,实现了电气化,许多地段已改用预应力混凝土枕和紧固螺栓,而不全是枕木和道钉——其承重强度与运能,已与一个多世纪之前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上了火车后不久,立即被窗外的景色所吸引——这是我过去很少见过的景色,许多地方属于自然的本色,即原生态。我出生在上海,后来到广州求学,在北京、上海和澳门工作,这些地方最重要的特点(或者说是缺点)就是人多,所能见到的一切都是人造的。我小时候上过“自然”课,却无法感受到自然。
我们一行从乌兰乌德乘汽车去贝加尔湖时,经常听到俄罗斯教授使用一个词“大自然”。梁教授告诉我,贝加尔湖长约700公里,我本能地表示不信:从北京到郑州铁路长690公里,700公里或是170公里之误?然而我错了。贝加尔湖的长度是620公里,面积是3.1万多平方公里,略小于台湾(3.6万平方公里),许多地方未开发,处于自然的状态。只有到了这样的地方,才能体会到自然,才能知道自然是“大”的。
正是最好的季节,六月。正是最美的地方,后贝加尔地区。我在火车上看到了平缓起伏的大地,清澈天然的河流和许多尚未开发的植被。大自然有着许多种色彩,交错而和谐。 我看到了不同层次的绿、不同层次的蓝、不同层次的黄和不同层次的白。 沿途有着许多小小的村庄,零散分布。沿途也有人迹不显的地方——有一次看表,车行三分钟,我没有看见一个人、一匹马、一头牛、一只羊——这才真是“天造地设”的美丽风光。李教授对俄罗斯列车员说道,你有一份世界上最美好的工作,可以连续看七天七夜的美景!
从莫斯科到海参崴,铁路长度为9289公里(走黑龙江左岸绕行铁路),特快列车“俄罗斯”号按时刻表计,行程约146小时,平均时速为63公里。从莫斯科到北京的火车依旧开行,K19/20次,每周一发车,8981公里,行程近146小时,平均时速为60公里。我在赤塔火车站看到莫斯科到平壤的国际列车,将由俄罗斯滨海地区继续向南,过图们江,经罗津而到达平壤。那是世界上路途最长的国际列车,10272公里,行程据说是骇人听闻的211小时!
在火车上看七天七夜的美景,如此闲情逸致的浪漫生活实在太难得。虽说火车速度比最初的设计要快出许多,但到了21世纪,大多数人还是会另有选择——从莫斯科飞到北京只需七个多小时,飞到海参崴只需八个多小时。根据一般的惯例,国际列车与特快列车会快一些,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火车速度大约相当于中国铁路大提速之前。
我不是铁路工程的专家,但我知道,火车的特点是不善爬坡。一个多世纪之前的机车动力较小,对坡度的要求比较高。俄国工程师在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时,根据当时的技术、工期与资金,主要采取随着地形找平的方法,有着许多弯道,尤其是赤塔到后贝加尔斯克一段。一些弯道的曲线半径,以我目测来看,很可能小于三百米,通过时只能减速。西伯利亚大铁路若要大提速,需要进行截弯取直的大工程。然而,相对于当地日趋减少的人口、宁静安详的生活、色彩缤纷的大自然,还真的有必要去兴建大工程、进行大提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