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GTD工作法

GTD工作法其实就是Getting Things Done的缩写,如果将其翻译成中文的话,意思就是“将事情做完”。没错,只要是能将事情做完,就是一种好的时间管理模式,有些时候时间管理就是这么简单。当然,将事情做完,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实并非说的那么容易,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大事上,很多人连将事情做完都无法达成,更不要说将事情做好了。

如果你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懂得将时间划分得更好,你就完全可以做到将事情做完。所以我们才会推荐GTD工作法,通过这种工作方法来帮助我们管理自己的时间。

这一工作法的核心其实比较简单,就是要求我们要把自己需要做的事情记录下来,通过直观的方式来提醒自己,然后以合理的整合和安排,让我们的计划变得更有可行性,最终,执行这些事项。

当你的工作很多的时候,选择使用GTD工作法来安排时间,可以明显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变得井井有条了,这就是一种管理能力的提升。比如前不久,行政处的一个朋友就跟我说,最近的工作非常多,他经常丢三落四,主管多次因为他的疏忽而批评他。更要紧的是,因为工作太多了,他经常忘记有些工作是否做过,导致一次次重复去做,不仅降低了自己的效率,而且在同事们眼里也是一种非常缺乏职业水平的表现。

我告诉他,人忙的时候确实更容易出错,因为一旦忙乱起来,我们就不能够清晰地认识即将要做的工作,更不要说将琐碎的事情全部都记在脑中。在这种情况下,将事项写下来一件件去做,做完之后及时进行回顾整理,划掉做过的事情,按部就班地去做下一项,能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有条理。这能减轻我们的烦乱心态,也能避免花费精力去记这些不必要的事情,能让整个人变得更加轻松、更加高效。

这就是符合GTD理念的工作方式,而朋友按照我说的去做了之后,果然效率提升了不少。其实这种工作方法的核心理念非常简单,就是将你今天打算要做的事情都写下来,安排好每一步做什么。我们往往都不会把它们写下来,而是记在脑子里,这就导致自己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很难全神贯注,总是会想着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但是当它落在纸上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可以心无旁骛地去做手头的工作了,这样效率自然就有所提升。

让自己变专心,有些时候提升效率的程度不仅显而易见,甚至会让你大吃一惊。而且将其他的事情写在纸上,做一个简单的计划,也可以帮助你一直记着它们,这样你就不会在过于忙碌的时候忽略一些重要的事,导致出现一些不可控的麻烦。

很多时候阻碍我们上升的往往不是我们的能力,因为我们还没有到达能力的极限,就已经因为一些不好的工作习惯而寸步难行。比如很多时候,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却很难落实,明明跟别人说自己一定能做到,最终却连开始都没有,而采用GTD的模式进行工作,更容易确保自己将该做的事情都落实下来。积少成多,最终可以在长远的人生道路上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种方式非常适用于拖延症患者。很多人之所以拖延,并不是因为自己感到疲倦,而是因为大量的事务积压在自己的脑子里,意识中认为自己要做很多事,就会产生心理上的抵触。然而最后回顾,你会发现自己所能做的,不过是打算中的一两件而已,你只是在想象当中非常忙碌,本身并不是这样。

GTD其实就是在两个方面帮助我们管理时间,并让自己的效率变得更高。第一个方面就是让大脑变得更加轻松,解放不必要的内存。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做到的事情很少,就是因为自己想得太多,而一件事情想得越多,就越难以落实,你把它想得越难,就越不愿意开始。所以我们说这件事在你脑袋中所占的内存大小,跟你现实生活中完成进度多少是成反比的。因此,将要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其实就是从大脑里搬运到了笔记本上,解放了我们的大脑。

第二个方面则是帮助我们提升行动力。在想要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往往并不会想到该怎么做,但当我们将这件事写下来的时候,就可以加深自己的思考,并且将这种计划变得更加具体。比如我们决定要在一天之内做好几件事,但如果你不写下来的话,你甚至连什么时候开始做、先做哪一件、怎样做,都不会去细想。而当你真正写下来的时候,你就明白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相当于有了一个落实的指导计划,这种方式,无形之中就帮助我们提升了行动力。

这一理念拥有五个步骤,分别是收集、整理、组织、回顾和执行。如图所示,每个步骤都有它自己的特色,也都会对我们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1.收集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收集信息,将自己脑海中计划的事项罗列下来,同时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也写下来。要记住,你只是收集信息,而不用考虑如何整理,所以你完全可以将这些看似烦琐的想法都罗列在一张纸上,唯一要确保的就是完整,千万不要有所遗漏。

这种方式其实相当于在转移我们大脑的压力,当你把这些提醒事项写在纸上的时候,就不用再记在脑子里给自己增添压力了。当你将这些烦琐的问题赶出自己的大脑后,你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2.整理

第二步就是对我们之前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我们收集时写下的有些事项是可以立刻实施的,有些却只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连可行性都未必有,此时,我们就需要通过整理,将其分门别类归置,然后明确自己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什么可以做、什么暂时不能做。

不能做的内容也并非就毫无意义了,你可以将它们整理在专门的资料夹中,也许以后遇到机会可以实施。

在我们整理的时候,有些事情其实占用的时间和精力并不多,比如发一个邮件、签一份文件等。此时你就要关注一下,是否能在两分钟之内将这件事做完,如果能的话就立刻着手去做,如果要耗费的时间比较长,那么就将它整理下来,放到下一个环节处理。

3.组织

整理之后,组织这一步骤应该算是最核心的步骤了。因为这一步骤不仅是要对整理的资料进行分析,还要制订出真正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的计划。比如将要完成的事项重点应该在哪些地方、应该花费多长时间做完、做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步骤,这些都是在组织的时候,需要你去关注和确定的。

4.回顾

系统回顾也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每周我们都应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检查,这样你会发现有些工作可能已经过期了,不需要再完成,就可以将其从清单当中删掉。还有个事项,可能重要程度提升了,你就应该在清单当中提升它的级别,保障自己接下来能够更早的将这件事情完成。同时每周的回顾还是对上一周工作的总结和下一周工作的计划,通过这种回顾,我们可以对自己当前的工作状态和进程有非常深刻的了解,便于把握自己的工作节奏。

5.执行

任何计划,如果不能落实到行动上,都是空谈,再好的计划我们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执行,所以这一环节才是重中之重。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你还可以根据所面临的情况变化而调整原本的计划,通过不断调整来适应当前的工作状态。

记住一定要有执行力,如果你的执行力缺乏,在真正实施的时候没有办法下定决心提高自己的效率,那么前面所做的再多准备工作都是毫无用处的。 03hoHyn0aQ9PQterJicEePUlaTAJ+vU/P4r5TUb3n23OclnQ3Hg2cdBF70iA1kuU



张弛有度的“番茄工作法”

人不是机器,即便是机器,也有需要维修维护的时候,我们更需要适当的休息,才能保证接下来的工作可以有充沛的精力去完成。所以在进行时间管理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张弛有度地安排自己的工作,留下足够的休息时间。否则的话,你不可能提高效率,反而会处于长时间的低效和疲惫当中。

这时候我建议大家可以采取“番茄工作法”来安排自己的时间,这种时间管理方式简单易行,不仅非常容易理解和实施,还有很多的相关App可以帮助我们对自己进行监督,让我们可以贯彻落实这种时间管理方法。

跟前面所介绍的GTD法比起来,“番茄工作法”显得更加详细和微观,前者只是对一天的工作进行了计划,而“番茄工作法”的时间安排则精确到了每半个小时,可以帮助我们将效率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番茄工作法”的原理很简单,你可以先选择一个想要完成的任务,然后设立一个番茄时钟。一个番茄时钟是25分钟,在这25分钟之内,你应该专注工作,保持注意力集中,不可以做任何与当前的工作无关的事情。等到25分钟之后,番茄时钟提醒你了,你就可以开始休息了。每一个番茄时钟之后,你都有5分钟的时间可以休息,休息时间结束之后,新一轮的番茄时钟又开始计时。

这就像我们平时上课的时候,每节课中间都会有一段休息时间一样,有利于我们在短暂的放松之后投入到下一节课的紧张学习中。只不过番茄时钟的划分时段比正常的课程更短暂,这样可以保证我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更久,不会因为长时间的伏案工作,而感觉到疲惫和精神涣散。

“番茄工作法”不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每当你在番茄时钟内完成了计划,你就会感受到非常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成就感可以转化为工作的积极性,帮助我们在工作中长时间保持更高效的状态。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案例来看一下,别人是如何用番茄时钟来规划自己的时间的。

小李每天都会用番茄时钟来详细规划自己的时间,早上八点半之后,小李就启动了第一个番茄时钟,在这25分钟之内,他将回顾昨天的工作,并且对今天的工作进行简单的计划,列出一个计划清单来按部就班完成。

做好这些整理之后,每天最开始的准备工作就完成了,这样要花费大概一个番茄时钟。

充分休息后开始第二个番茄时钟,小李会开始做今天最重要的工作,也就是列在清单当中最顶端的、紧急重要程度最高的事项。因为早晨是我们最清醒也是效率最高的时候,所以此时去挑战当天最重要的工作,不仅有助于提升工作质量,还保障了我们每天都能将最重要的工作完成好。

就这样坚持工作,四个番茄时钟之后,一般就到中午休息吃饭的时间了,这时我们可以正常进行午休。如果你发现四个番茄时钟之后你还可以工作,那么一定要记得先休息较长的一段时间,比如15~20分钟,这样才能保证你在下一轮的番茄时钟内能集中精力。

对小李来说,根据他的时间规划,四个番茄时钟刚好可以午休。下午两点之后,他再重新开始工作,下午的时间相对比较长,在达成了三到四个番茄时钟的工作之后,小李往往会选择好好休息,比如出门走一走,听歌放松一下等。

每天最后的番茄时钟可以用来整理当天的工作,并且对遗留下的工作进行记录,保证自己在第二天不会忘记,能够继续完成。这样安排一天,你会发现效率非常高,在工作时间内,你的每分钟都被利用了起来,而且因为有张弛有度的良好节奏,也不会感到很疲惫。

在这种高效之下,小李一般都能够完成自己的工作,所以他按时下班,晚饭之后有大量的时间可以留给自己。这样的效率是很多人不具备的,因此很多人在工作时段内完不成工作,还要加班加点来完成,那就是效率低下造成的负担和问题。

关于番茄时钟计划,我们需要注意下面几个原则,不能违背:

1.每个番茄时钟都是25分钟

其间绝对不可以做任何与任务不相关的事情,否则这个番茄时钟就是无效的。

2.时钟的周期较短

因时钟的周期较短,所以不存在半个番茄时钟,每个番茄时钟不可以被分开。

3.保证休闲时间

对于休闲的时间,不要用番茄时钟来安排,这样容易产生紧张感,影响身心放松。

4.不要过于压榨自己在每个番茄时钟内的效率

从根本上讲,番茄时钟能够让我们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有一个好的工作节奏,这样本身也是一种效率的提高。如果你过于追求短时间的高效,要求自己在每个番茄时钟内都以最高效率进行工作,往往会让自己感到疲惫,这样就很难长期坚持番茄时钟的工作法了。

5.你的作息安排应该适合自己的需求

不要为了追求高效和长时间的工作而压榨自己的精力,因为从长远来看,这绝对是不可取的。

6.如若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可以通过相关的番茄时钟App来监督自己

手机上有一些番茄时钟类的App,可以在开启时强制关闭手机的其他功能,比如只能拨打或接听电话,不能随意与他人聊天,也不能上网、看电影等,这就帮助我们戒掉了“网瘾”。要知道现在沉迷于手机“杀时间”的人很多,明明可以用来工作的时间,往往拿起手机看一下新闻,看一点有趣的视频就花费掉了,而这些番茄时钟App的强制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抑制网络依赖,是一种很好的侧面监督的工具。 03hoHyn0aQ9PQterJicEePUlaTAJ+vU/P4r5TUb3n23OclnQ3Hg2cdBF70iA1ku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